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城市应急物流系统是城市应对突发事件、减少损失的关键手段,对这一系统的评价研究有助于提升系统的可靠性,保证紧急状况下系统功能的实现。文章在剖析城市应急物流系统可靠性内涵的基础上,分析评价对象,整理、归纳评价内容,将评价内容指标化,构建城市应急物流系统可靠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评价指标具有模糊性、难以量化等特点,选择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城市应急物流系统的综合评价,并结合实际案例检验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城市;应急物流;系统可靠性;模糊评价
中图分类号:F570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City emergency logistics system is the key for the city to reduce losses, the research of the evaluation of this system helps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system, and ensure the realization of system functions in emergency situation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nnotation of urban emergency logistics system reliability, this passage analyse the object of the evaluation, summarize the contents of the evaluation, and change the contents into the index. Because of the fuzziness of these indexes,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is selected. Finally, we use a specific case to examine the feasibility and practicality of the model.
Key words: city; emergency logistics; the reliability of system; fuzzy evaluation
0 引 言
城市應急物流是指在突发事件的影响下,城市为降低自身价值损失而对相关物流需求采取紧急性保障的一种特殊物流活动。城市应急物流的各个物流环节相互影响、相互依赖,且向着同一个目标行动,具备系统的一切特性,属于系统的范畴。而这一系统是否可靠,即能否在关键时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则需要对其进行评估,发现其优势与不足,从而充分发挥其优势,改进其不足。
对于应急物流评价的研究,现有的文献主要是从应急物流能力这个角度来进行探讨分析的,较少涉及到应急物流系统可靠性的评价。如徐霄红等(2009)[1]探讨了应急物流即时响应能力评价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即时响应能力的途径;王凤忠等(2011)[2]利用灰色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应急物流保障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王杨等(2011)[3]基于网络分析法理论对应急物流保障能力进行评价。本文以城市应急物流系统的可靠性为基础,构建了其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其评价方法,并通过案例进一步检验了评价方法的可行性。
1 城市应急物流系统可靠性的内涵
当前有关系统可靠性的定义有很多,较为普遍的观点是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任务的能力[4]。对比这一说法,城市应急物流系统的可靠性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的情况下,在城市遭受重大损失之前,城市应急物流系统满足所有应急物流需求的能力。这一界定首先说明城市应急物流系统的可靠性是一种能力,即满足城市在紧急状态下对资金、物资、人员以及物流设施设备的需求能力。其次,指明了这种能力发生的时间,即突发事件发生后,城市遭受重大损失之前。突发事件发生后,城市会遭受一定程度的损失,而应急物流系统就是为了避免损失的进一步扩大,所以这种能力发生的时间必须是在城市遭受重大损失之前。最后,说明了这种能力的发生条件是突发事件发生的情况下。
2 城市应急物流系统可靠性的评价指标体系
邓爱民等认为,应急物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应着眼于各个阶段的整体能力,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直接影响着评价结果的正确性[5]。这一说法强调了评价指标的选取应建立在对应急物流运作流程充分分析的基础上,然后对各个阶段分析,提炼出评价指标。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做法易导致评价指标过分集中于反映物流基础设施能力,而忽略背后的人为因素。本文在分析评价内容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评价内容要素,最后,将评价内容要素指标化,构建城市应急物流系统可靠性评价指标体系。
2.1 评价内容的分析与归纳
城市应急物流系统属于复杂的大系统,从微观层面来看,是由许多更小的子系统组成,而城市应急物流系统能否在突发情况下满足城市的应急物流需求,则取决于这些更小的子系统的能力。因此,对城市应急物流系统可靠性的评价可以转化为对更小的子系统的综合评价。
周中平认为,一般性质的应急物流系统包括:社会公共应急子系统、法律保障子系统、应急物流的技术支持子系统[6]。社会公共应急子系统指国家政府对应急物资和人员的组织调度子系统。法律保障子系统主要是通过法律机制来确定各机构的权利和义务,以此来保证应急物流活动的顺利进行。这一子系统通常作为应急物流活动的约束条件,不单独构成子系统。应急物流的技术支持可以分为信息技术和基础设施设备技术,因此,这一子系统实际上包含了两方面内容。本文将城市应急物流系统分为城市应急物流信息支持子系统、城市应急物流指挥管理子系统和城市应急物流设施设备子系统,这三大子系统相互协作,共同满足城市对应急物流的需求。具体关系如图1所示: 系统的一大特征是具有层次性,即系统是由子系统构成,子系统又是由其它元素构成。同样如此,城市应急物流系统的三大子系统又各自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要素的实现反过来支持子系统功能的实现。城市应急物流信息支持子系统包括各种信息技术及相应的设备,如GPS、GIS、RFID等技术及其对应的设备。城市应急物流指挥管理子系统包括应急物资和应急资金的获得、物流人员的调度安排、物流活动的组织协调等。城市应急物流设施设备子系统包括车辆、仓库、物流中心、道路交通等。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2.2 评价指标的确定与说明
评价指标的确定是建立在评价内容分析基礎之上的,将评价内容要素归纳整理,再进行指标化。根据上文的分析,城市应急物流系统可以分为三大子系统,每一子系统都包含若干物流元素,这些物流元素的能力直接影响城市应急物流系统整体功能的实现。因此,有必要对每一个子系统的每项内容逐个指标化。
城市应急物流信息支持子系统所实现的功能是处理相关应急物流信息,可用应急信息处理能力来表示。相关信息技术及其对应的设备主要是支持该子系统实现对应急物流的信息预警、信息指挥和信息反馈功能。
城市应急物流指挥管理子系统所实现的功能是组织实施应急物流活动,保障物流活动的顺利进行,可用应急指挥管理能力来表示。应急物资的获得是整个应急物流活动的起点,应急资金的获得是应急物流运作的动力支持,这两项内容用应急筹措能力来表示。城市应急物流活动是由政府主导的,应急物流活动的实施离不开大量一线人员的直接参与,因此,物流人员的调度安排反映了政府动员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同样,物流活动的组织协调也可通过组织协调能力来表示。
城市应急物流设施设备子系统所实现的功能是负责应急物资的运输、配送、仓储等,确保应急物资及时到达需求端,可用应急设施运行能力来表示。车辆、仓库、物流中心是应急物流组织实施的平台,分别用运输能力、仓储能力、配送能力等指标来反映相应的内容。道路交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了突发状况下绿色通道开辟的可能,用交通发展水平这一指标来表示。除此之外,像运输、仓储、配送之间的匹配性对应急物流的时效性有着重要影响,若这些节点之间采用相同的物流标准,则能大大缩短物流活动的时间,提高物流活动的效率。用节点间匹配能力来衡量这一内容。
根据上文的分析,构建城市应急物流系统可靠性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内容如表2所示:
3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城市应急物流系统可靠性评价
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有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数据包络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和灰色综合评价法。由于城市应急物流系统可靠性的评价指标中包含大量的不确定性的指标,具有模糊性、难以量化等特点。因此,本文使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城市应急物流系统的可靠性进行评价。
3.1 评价因素集和评价尺度集的确定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南京市应急物流系统可靠性属于“较好”等级,但从专家打分的结果可以看出,政府动员能力、仓储能力和节点间匹配能力只有20%的专家认为其属于“好”的等级,优势并不明显。这部分能力的提升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1)出台新的物流政策,推广使用共同的物流标准;(2)加强仓库等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并配合现代化的物流技术,以增加仓库单位面积的存货量;(3)加强应急宣传,提高民众的应急意识。
5 结束语
通过对城市应急物流系统可靠性的评价,可以了解各物流单元的实际能力,改善其中不足的地方,以加强城市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但由于模糊综合评判法本身的特性,评价结果往往会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增加参与评价的专家人数来降低这种主观性所带来的影响。此外,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面对的突发事件的种类会变得越来越多,这一领域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
参考文献:
[1] 徐霄红,王自勤. 物流活性:应急物流系统即时响应能力的评价[J]. 中国流通经济,2009(9):24-27.
[2] 王凤忠,魏大帅,李敏堂,等. 基于灰色层次分析法的应急物流保障能力评价[J]. 物流技术,2011,30(9):226-229.
[3] 王杨,杨佳. 突发事件应急物流保障能力评价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10):105-108.
[4] 郭波,武小悦. 系统可靠性分析[M]. 北京: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5-6.
[5] 邓爱民,张凡,熊剑. 基于模糊灰色综合评价方法的应急物流能力评价[J]. 统计与决策,2010(6):174-176.
[6] 周中平,唐立新. 应急物流系统构建的初步探讨[J]. 管理视野,2009(5):85-86.
关键词:城市;应急物流;系统可靠性;模糊评价
中图分类号:F570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City emergency logistics system is the key for the city to reduce losses, the research of the evaluation of this system helps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system, and ensure the realization of system functions in emergency situation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nnotation of urban emergency logistics system reliability, this passage analyse the object of the evaluation, summarize the contents of the evaluation, and change the contents into the index. Because of the fuzziness of these indexes,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is selected. Finally, we use a specific case to examine the feasibility and practicality of the model.
Key words: city; emergency logistics; the reliability of system; fuzzy evaluation
0 引 言
城市應急物流是指在突发事件的影响下,城市为降低自身价值损失而对相关物流需求采取紧急性保障的一种特殊物流活动。城市应急物流的各个物流环节相互影响、相互依赖,且向着同一个目标行动,具备系统的一切特性,属于系统的范畴。而这一系统是否可靠,即能否在关键时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则需要对其进行评估,发现其优势与不足,从而充分发挥其优势,改进其不足。
对于应急物流评价的研究,现有的文献主要是从应急物流能力这个角度来进行探讨分析的,较少涉及到应急物流系统可靠性的评价。如徐霄红等(2009)[1]探讨了应急物流即时响应能力评价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即时响应能力的途径;王凤忠等(2011)[2]利用灰色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应急物流保障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王杨等(2011)[3]基于网络分析法理论对应急物流保障能力进行评价。本文以城市应急物流系统的可靠性为基础,构建了其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其评价方法,并通过案例进一步检验了评价方法的可行性。
1 城市应急物流系统可靠性的内涵
当前有关系统可靠性的定义有很多,较为普遍的观点是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任务的能力[4]。对比这一说法,城市应急物流系统的可靠性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的情况下,在城市遭受重大损失之前,城市应急物流系统满足所有应急物流需求的能力。这一界定首先说明城市应急物流系统的可靠性是一种能力,即满足城市在紧急状态下对资金、物资、人员以及物流设施设备的需求能力。其次,指明了这种能力发生的时间,即突发事件发生后,城市遭受重大损失之前。突发事件发生后,城市会遭受一定程度的损失,而应急物流系统就是为了避免损失的进一步扩大,所以这种能力发生的时间必须是在城市遭受重大损失之前。最后,说明了这种能力的发生条件是突发事件发生的情况下。
2 城市应急物流系统可靠性的评价指标体系
邓爱民等认为,应急物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应着眼于各个阶段的整体能力,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直接影响着评价结果的正确性[5]。这一说法强调了评价指标的选取应建立在对应急物流运作流程充分分析的基础上,然后对各个阶段分析,提炼出评价指标。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做法易导致评价指标过分集中于反映物流基础设施能力,而忽略背后的人为因素。本文在分析评价内容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评价内容要素,最后,将评价内容要素指标化,构建城市应急物流系统可靠性评价指标体系。
2.1 评价内容的分析与归纳
城市应急物流系统属于复杂的大系统,从微观层面来看,是由许多更小的子系统组成,而城市应急物流系统能否在突发情况下满足城市的应急物流需求,则取决于这些更小的子系统的能力。因此,对城市应急物流系统可靠性的评价可以转化为对更小的子系统的综合评价。
周中平认为,一般性质的应急物流系统包括:社会公共应急子系统、法律保障子系统、应急物流的技术支持子系统[6]。社会公共应急子系统指国家政府对应急物资和人员的组织调度子系统。法律保障子系统主要是通过法律机制来确定各机构的权利和义务,以此来保证应急物流活动的顺利进行。这一子系统通常作为应急物流活动的约束条件,不单独构成子系统。应急物流的技术支持可以分为信息技术和基础设施设备技术,因此,这一子系统实际上包含了两方面内容。本文将城市应急物流系统分为城市应急物流信息支持子系统、城市应急物流指挥管理子系统和城市应急物流设施设备子系统,这三大子系统相互协作,共同满足城市对应急物流的需求。具体关系如图1所示: 系统的一大特征是具有层次性,即系统是由子系统构成,子系统又是由其它元素构成。同样如此,城市应急物流系统的三大子系统又各自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要素的实现反过来支持子系统功能的实现。城市应急物流信息支持子系统包括各种信息技术及相应的设备,如GPS、GIS、RFID等技术及其对应的设备。城市应急物流指挥管理子系统包括应急物资和应急资金的获得、物流人员的调度安排、物流活动的组织协调等。城市应急物流设施设备子系统包括车辆、仓库、物流中心、道路交通等。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2.2 评价指标的确定与说明
评价指标的确定是建立在评价内容分析基礎之上的,将评价内容要素归纳整理,再进行指标化。根据上文的分析,城市应急物流系统可以分为三大子系统,每一子系统都包含若干物流元素,这些物流元素的能力直接影响城市应急物流系统整体功能的实现。因此,有必要对每一个子系统的每项内容逐个指标化。
城市应急物流信息支持子系统所实现的功能是处理相关应急物流信息,可用应急信息处理能力来表示。相关信息技术及其对应的设备主要是支持该子系统实现对应急物流的信息预警、信息指挥和信息反馈功能。
城市应急物流指挥管理子系统所实现的功能是组织实施应急物流活动,保障物流活动的顺利进行,可用应急指挥管理能力来表示。应急物资的获得是整个应急物流活动的起点,应急资金的获得是应急物流运作的动力支持,这两项内容用应急筹措能力来表示。城市应急物流活动是由政府主导的,应急物流活动的实施离不开大量一线人员的直接参与,因此,物流人员的调度安排反映了政府动员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同样,物流活动的组织协调也可通过组织协调能力来表示。
城市应急物流设施设备子系统所实现的功能是负责应急物资的运输、配送、仓储等,确保应急物资及时到达需求端,可用应急设施运行能力来表示。车辆、仓库、物流中心是应急物流组织实施的平台,分别用运输能力、仓储能力、配送能力等指标来反映相应的内容。道路交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了突发状况下绿色通道开辟的可能,用交通发展水平这一指标来表示。除此之外,像运输、仓储、配送之间的匹配性对应急物流的时效性有着重要影响,若这些节点之间采用相同的物流标准,则能大大缩短物流活动的时间,提高物流活动的效率。用节点间匹配能力来衡量这一内容。
根据上文的分析,构建城市应急物流系统可靠性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内容如表2所示:
3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城市应急物流系统可靠性评价
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有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数据包络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和灰色综合评价法。由于城市应急物流系统可靠性的评价指标中包含大量的不确定性的指标,具有模糊性、难以量化等特点。因此,本文使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城市应急物流系统的可靠性进行评价。
3.1 评价因素集和评价尺度集的确定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南京市应急物流系统可靠性属于“较好”等级,但从专家打分的结果可以看出,政府动员能力、仓储能力和节点间匹配能力只有20%的专家认为其属于“好”的等级,优势并不明显。这部分能力的提升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1)出台新的物流政策,推广使用共同的物流标准;(2)加强仓库等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并配合现代化的物流技术,以增加仓库单位面积的存货量;(3)加强应急宣传,提高民众的应急意识。
5 结束语
通过对城市应急物流系统可靠性的评价,可以了解各物流单元的实际能力,改善其中不足的地方,以加强城市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但由于模糊综合评判法本身的特性,评价结果往往会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增加参与评价的专家人数来降低这种主观性所带来的影响。此外,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面对的突发事件的种类会变得越来越多,这一领域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
参考文献:
[1] 徐霄红,王自勤. 物流活性:应急物流系统即时响应能力的评价[J]. 中国流通经济,2009(9):24-27.
[2] 王凤忠,魏大帅,李敏堂,等. 基于灰色层次分析法的应急物流保障能力评价[J]. 物流技术,2011,30(9):226-229.
[3] 王杨,杨佳. 突发事件应急物流保障能力评价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10):105-108.
[4] 郭波,武小悦. 系统可靠性分析[M]. 北京: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5-6.
[5] 邓爱民,张凡,熊剑. 基于模糊灰色综合评价方法的应急物流能力评价[J]. 统计与决策,2010(6):174-176.
[6] 周中平,唐立新. 应急物流系统构建的初步探讨[J]. 管理视野,2009(5):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