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技工学校管理类课程的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随着社会的变化技工学校需要不断进行探索改革,改革的关键是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职业技能化的课程体系以及落实具体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推行和落实质量管理责任机制。
关键词:技能教学改革;管理类课程;教学模式
当今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对技能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单项技能和重复性技能人才适应性较差,跨学科、跨技术、创造性的复合型技能人才如鱼得水,技工学校要主动适应社会的发展,大力进行改革创新,不断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一、技能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1.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落后
技工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专业人才。教学不单是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知识的灵活应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改变“重教法,轻学法”“重演绎,轻归纳”“重讲授,轻操作”“重描述,轻直观”“重知识,轻实践”“重单一技能,轻综合能力”等倾向,体现技工教育的教学方法由理论性、封闭性、单一性向实践性、开放性、系统性模式转变。
2. 专业实训场所难以满足教学需求
现代技能教育要适应市场需要,必须重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必须投入大量资金来配置实验、实习设备。但是如果按每个专业的要求来配置先进的实验、实习设备,又会造成学校过重负担,而且市场发生变化,会造成设备和资金的闲置浪费,使学校处于窘地。一般技工学校在专业实训设备建设上都会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重点配置骨干专业的实验、实习设备,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专业技能教学的训练。
3. 专业师资配备不合理
目前技工学校的专业课教师大多还是从学校到学校的理论型人才,特别是“双师型”教师极少,理论水平、动手能力参差不齐,专业面也较窄,不能很好地带领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像物流这种新兴专业,实践技能的人员乐于从事技工学校教师工作的不多,这不利于从根本上提高技工学校技能教育的水平。
4. 重理论、轻技能,重结果、轻过程
技工学校管理类专业的学习一直沿用普通中学的教学方法,强调知识的传授与掌握,以能考出好成绩为最终目标,不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对技能教学的评价大多采用专业技能等级证的通过率作为评价的参数,造成技工学校注重教育主管部门的专业理论会考,注重劳动部门的技能等级证书的通过率,对学生技术能力的系统培训力度不够,技能考证有名无实。
二、技能教学改革可选择的教学模式
1. 理论与实践并行,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并进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手脑并用,学做合一,是职业教育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加强实习实训,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进而提升技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例如,在理货员的学习中可以实行社会实践训练模式:一年级在学校进行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并在学校的实训场地熟悉理货操作流程,为实践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二年级进行理货员技能等级证的考证,巩固理论与实操知识,获取专业技术资格;三年级到港口或物流公司进行顶岗实习,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在实践中把理论知识升华。
2. 利用模拟实训软件进行教育
模拟实训软件是利用计算机模仿出真实工作程序、工作环境等,进行模拟生产和教学训练的一项综合技术。先在软件平台上训练,再到实物现场或台架上操作,能够克服实习实训设备的不足,减少实习实训设备和材料的损耗,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如物流管理课程中的计算机模拟运输、仓储、配送操作系统与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模拟实训,以及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中的仓储中心仿真模拟实训就是利用了这种教学模式。计算机仿真技术利用直观、动感的学习环境,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3. 通过顶岗实习进行强化训练
技校生通常在校学习两年,为了尽快使学生掌握好专业技能,适应工作角色,技工学校应该强化实训教学,让学生第三年到企事业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在实践中,学生身份逐渐淡化,他们以准员工的身份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在各自的岗位上工作和实践,完成企业交给员工的任务。学生做到在厂中教,在教中学,为将来就业时能尽快适应企业的管理和要求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通过顶岗实习,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明显提高。
三、技能教学改革的措施
1. 调整课程结构
技工教育是为社会的职业活动直接服务的,必须贯彻“实际、实用、实践”原则。课程设置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以实用、够用为原则,同时兼顾终身教育的需要。学校的教学不可能让学生对每个岗位的技能都熟练掌握,但通过学校的教学应该能熟练掌握某项专业中最基本、最重要、最通用的技能,如现代物流专业的仓储、运输岗位的知识与技能,营销专业的接待与推销岗位等。因此,在制订教学计划、确定教学内容时,要按照职业资格标准,把企业实际需要的知识、技能组织成知识模块,对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作出一定的修改和补充,并注意及时把先进、实用的科学技术纳入教学内容,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
2. 建立科学的评价教学体系
学生实习的目标是职业技能的训练和职业素质的养成,为达到这一目标,必须规范校内外实训与实习管理,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科学的评价体系不能简单地根据学生的实习报告、个人印象及考勤进行粗放式的结果评价,需要建立合理量化、标准化的评价指标,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可操作性;评价指标在注重全面性的基础上,更注重过程性的评价,对学生的实习实训进行分阶段、分任务的过程考核。
实训评价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指标之一,要想充分发挥评价的指导监督作用,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需要认真严肃对待,不能流于形式,应当将其作为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这样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开展多样化技能教学
不同的专业对技能教学有不同的要求,学校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丰富和完善实践技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例如,组织缺乏专业认识的技校学生去企业进行参观,进行认知实习。如组织物流专业的学生到物流公司了解物流基本运作过程,利用综合设计的方法,进行物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物流项目可行性报告等,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门课程的理论知识,系统地解决某种或某个实践问题。采用开展讲座的方式进行物流生产管理的学习,请多年在物流工作一线的人员讲授,实践出来的认知往往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们很感兴趣,提高了学生对实践的认识,获得了很多宝贵的实践经验。
4. 加强校企合作
学校和企业合作,共同对专业建设、技能教学等进行论证规划,建立校外专业实训和教学见习基地,不仅可以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而且可以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工作相结合,只有促进教育与产业的紧密结合,形成利益共同体。如企业在学校开办企业冠名班,企业得到了合格的实用型技能人才,学生有了学习目标和就业保障,而学校则在专业建设方面保持可持续发展,实现“三赢”。
有道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妙在用法。只要坚持改革,搞好改革,技工学校管理类课程的技能教学就能打开一个崭新的局面,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陈金山.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实
践[J].物流技术,2005(10).
[2]邢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的
探索[J].职教论坛,2001(9).
(广州港技工学校)
关键词:技能教学改革;管理类课程;教学模式
当今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对技能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单项技能和重复性技能人才适应性较差,跨学科、跨技术、创造性的复合型技能人才如鱼得水,技工学校要主动适应社会的发展,大力进行改革创新,不断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一、技能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1.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落后
技工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专业人才。教学不单是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知识的灵活应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改变“重教法,轻学法”“重演绎,轻归纳”“重讲授,轻操作”“重描述,轻直观”“重知识,轻实践”“重单一技能,轻综合能力”等倾向,体现技工教育的教学方法由理论性、封闭性、单一性向实践性、开放性、系统性模式转变。
2. 专业实训场所难以满足教学需求
现代技能教育要适应市场需要,必须重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必须投入大量资金来配置实验、实习设备。但是如果按每个专业的要求来配置先进的实验、实习设备,又会造成学校过重负担,而且市场发生变化,会造成设备和资金的闲置浪费,使学校处于窘地。一般技工学校在专业实训设备建设上都会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重点配置骨干专业的实验、实习设备,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专业技能教学的训练。
3. 专业师资配备不合理
目前技工学校的专业课教师大多还是从学校到学校的理论型人才,特别是“双师型”教师极少,理论水平、动手能力参差不齐,专业面也较窄,不能很好地带领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像物流这种新兴专业,实践技能的人员乐于从事技工学校教师工作的不多,这不利于从根本上提高技工学校技能教育的水平。
4. 重理论、轻技能,重结果、轻过程
技工学校管理类专业的学习一直沿用普通中学的教学方法,强调知识的传授与掌握,以能考出好成绩为最终目标,不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对技能教学的评价大多采用专业技能等级证的通过率作为评价的参数,造成技工学校注重教育主管部门的专业理论会考,注重劳动部门的技能等级证书的通过率,对学生技术能力的系统培训力度不够,技能考证有名无实。
二、技能教学改革可选择的教学模式
1. 理论与实践并行,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并进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手脑并用,学做合一,是职业教育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加强实习实训,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进而提升技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例如,在理货员的学习中可以实行社会实践训练模式:一年级在学校进行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并在学校的实训场地熟悉理货操作流程,为实践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二年级进行理货员技能等级证的考证,巩固理论与实操知识,获取专业技术资格;三年级到港口或物流公司进行顶岗实习,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在实践中把理论知识升华。
2. 利用模拟实训软件进行教育
模拟实训软件是利用计算机模仿出真实工作程序、工作环境等,进行模拟生产和教学训练的一项综合技术。先在软件平台上训练,再到实物现场或台架上操作,能够克服实习实训设备的不足,减少实习实训设备和材料的损耗,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如物流管理课程中的计算机模拟运输、仓储、配送操作系统与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模拟实训,以及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中的仓储中心仿真模拟实训就是利用了这种教学模式。计算机仿真技术利用直观、动感的学习环境,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3. 通过顶岗实习进行强化训练
技校生通常在校学习两年,为了尽快使学生掌握好专业技能,适应工作角色,技工学校应该强化实训教学,让学生第三年到企事业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在实践中,学生身份逐渐淡化,他们以准员工的身份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在各自的岗位上工作和实践,完成企业交给员工的任务。学生做到在厂中教,在教中学,为将来就业时能尽快适应企业的管理和要求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通过顶岗实习,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明显提高。
三、技能教学改革的措施
1. 调整课程结构
技工教育是为社会的职业活动直接服务的,必须贯彻“实际、实用、实践”原则。课程设置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以实用、够用为原则,同时兼顾终身教育的需要。学校的教学不可能让学生对每个岗位的技能都熟练掌握,但通过学校的教学应该能熟练掌握某项专业中最基本、最重要、最通用的技能,如现代物流专业的仓储、运输岗位的知识与技能,营销专业的接待与推销岗位等。因此,在制订教学计划、确定教学内容时,要按照职业资格标准,把企业实际需要的知识、技能组织成知识模块,对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作出一定的修改和补充,并注意及时把先进、实用的科学技术纳入教学内容,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
2. 建立科学的评价教学体系
学生实习的目标是职业技能的训练和职业素质的养成,为达到这一目标,必须规范校内外实训与实习管理,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科学的评价体系不能简单地根据学生的实习报告、个人印象及考勤进行粗放式的结果评价,需要建立合理量化、标准化的评价指标,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可操作性;评价指标在注重全面性的基础上,更注重过程性的评价,对学生的实习实训进行分阶段、分任务的过程考核。
实训评价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指标之一,要想充分发挥评价的指导监督作用,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需要认真严肃对待,不能流于形式,应当将其作为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这样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开展多样化技能教学
不同的专业对技能教学有不同的要求,学校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丰富和完善实践技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例如,组织缺乏专业认识的技校学生去企业进行参观,进行认知实习。如组织物流专业的学生到物流公司了解物流基本运作过程,利用综合设计的方法,进行物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物流项目可行性报告等,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门课程的理论知识,系统地解决某种或某个实践问题。采用开展讲座的方式进行物流生产管理的学习,请多年在物流工作一线的人员讲授,实践出来的认知往往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们很感兴趣,提高了学生对实践的认识,获得了很多宝贵的实践经验。
4. 加强校企合作
学校和企业合作,共同对专业建设、技能教学等进行论证规划,建立校外专业实训和教学见习基地,不仅可以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而且可以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工作相结合,只有促进教育与产业的紧密结合,形成利益共同体。如企业在学校开办企业冠名班,企业得到了合格的实用型技能人才,学生有了学习目标和就业保障,而学校则在专业建设方面保持可持续发展,实现“三赢”。
有道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妙在用法。只要坚持改革,搞好改革,技工学校管理类课程的技能教学就能打开一个崭新的局面,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陈金山.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实
践[J].物流技术,2005(10).
[2]邢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的
探索[J].职教论坛,2001(9).
(广州港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