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散古简写清高

来源 :美术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ping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镇(1280-1354),字仲圭,自署豫林先生,号梅花道人、梅道人、梅沙弥、梅和尚等。浙江嘉兴魏塘人。吴镇博学多才,工诗文,擅画山水、梅竹、树石。山水师法董源巨然,墨竹宗法文同,在元代画坛上独具风貌,成就卓然,与黄公望、王蒙、倪瓒并称“元四家”。其画风对后来明清山水画有很大影响。吴镇也善草书,笔法古秀苍劲,风神潇洒。然其书法为画名所掩,历来不受人重视。吴镇的书法多存在于绘画题跋中,如《渔父图》《墨竹图谱》《竹石图谱》等。其中《墨竹图谱》计二十四开,是其画竹代表作,每幅皆有题跋,也是其书法代表作。
  《墨竹图谱》中题跋时间多在“至正庚寅夏”,即公元1350年夏,是年吴镇正好七十岁,人到晚年,书与画均臻化境。此卷中起首题跋行草相间,第二帧画中题跋为行书,其后又多为行草相间。从吴镇其它绘画作品的题跋来看,也是以行草居多。而《墨竹图谱》中的题跋形式多样,章法多变,结字萧散,笔迹苍劲而不失遒润,体现了吴镇作为一个隐逸文人超逸清高的精神气质。
  吴镇生活在元代中期,早期的元代统治者对汉文化并无多大兴趣(这在元代后期才有了变化),在政治上对汉民族有所防范,而汉民族对北方的少数民族又有一种固有的歧视,这就在文化上造成了很深的隔阂。另一方面,元代统治者没有给士阶层提供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机会,造成许多文人进取无门,渐渐产生了厌世和避世心理(如吴镇、倪赞)。有幸跻身仕宦的文人,有的受到猜忌或陷于政治风波而隐于山水间(如黄公望),有的受到排挤和舆论压力,也在精神上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如赵孟頫)。因此,元代文人只能通过参禅悟道,寄情于自然,从艺术创作中得到心态上的平衡和情绪上的舒缓。吴镇也不能逃脱这样的时代命运。他一生隐居不仕,多和文人、僧、道交游,很少与达官显贵来往。晚年隐居于嘉兴春波门外,清贫终身。其孤洁清高的心性只能通过诗文书画来抒发。孙作《沧螺集》记载:“从其取画,虽势力不能夺,惟以佳纸笔投之案格,需其自至,欣欣就几,随所欲为,乃可得也。[2]”其高洁孤傲之性情,超然纸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抗怀孤往、穷饿不移,胸次既高,吐属自然拔俗”。这是说他的诗文,其书画何尝不是如此?吴镇在《墨竹图谱》以行草题跋云:“有竹之地人不俗,而况轩窗对竹开,谁谓墨奴取倒景,一枝移上纸屏来。其诗与书法相得益彰,显示了他高逸拔俗的情怀。”
  吴镇生活的时代,在书坛上已然是赵孟頫一派的天下。然而他在书法的取法上也拔俗不群,体现了与时代主流迥然不同的态度。比吴镇出生晚了49年的陶宗仪在其《书史会要》中记载吴镇“草学巬光”,记载应该是可信的。巬光是唐末人,受高闲影响,乃是怀素狂草一脉。我们从《墨竹图谱》的题跋草书里的确能看出怀素的影响。这些题跋虽然是数则组成,不是连贯的完整作品,但其气息却是前后贯通的。尤其作者已经到了晚年,心之所至,笔必达焉,其用笔纵横而闲适,线条沉稳而萧散简逸,流贯清逸,点画狼籍而节奏感极强,时以渴笔为之,用墨淡雅温润;结字欹正多变,长短参差,轻重起伏,大小悬殊;章法也有别于传统格局,行距较大,显得散淡古简,有浓郁的抒情色彩,体现了作者超然闲逸的情怀,颇有怀素《圣母帖》和《苦笋帖》的风致。如下图草书题跋云:“愁来白发三千丈,戏扫清风五百竿。幸有颖奴知此意,时来纸上弄清寒。梅道人戏墨,时骤雨忽至清风浮肌。至正庚寅夏六月十五日也。”
  起首“愁”字浓墨重笔,笔画连绵,“来”字则笔笔分明,笔断而意连,结字和用笔有怀素的味道,“白发”二字复用重笔,“发”字最后一笔开始,下接“三千丈”三字,结体欹正相间,又有黄庭坚笔意。第二行整体用笔较重,“竿”字竖笔以中锋写出,极尽夸张,从中可见作者书写时心中之自信与“墨戏”的心态。第三行开始,用笔由重到轻再到重,第三个字开始字形开始拓宽,从“来”字又复收紧,从“弄”字又开始拓宽,且笔画加重加粗,与右边的宽阔形成了极强的视觉反差。第四行起首笔画较轻,字形收紧,与右边的宽博厚重形成了强烈对比,“人”字开始到“骤”,字形复又拓宽,雨字开始字形左右又收紧,“清”字左右距离拉得很大,“风”字复收紧,“浮肌”又拓宽,这则题跋章法上下呼应,左右映带,可以说极尽变化之能事;结体收放有度,线条使转任意,流走连绵,笔势飞动,运笔徐、急、迟、速颇多变化,厚重中不失灵动,虽然纵逸跌宕,但起止有法,形成了协调的韵律,并不失之于狂肆。纵览《墨竹图谱》中的题跋,可以看出吴镇的草书远承怀素、高闲,又能融入己意,以极放松的“墨戏”心态游走于片纸之间,抒发了自己孤傲不羁不随流俗的性情。
  吴镇的草书无疑是他人格精神和艺术主张的充分体现。他在绘画题跋中提出:“墨戏之作,盖士大夫词翰之余,适一时之兴趣,与夫评画者充,大有寥廓。”所谓适一时之兴趣,便与倪赞之“聊写胸中逸气耳”是一个意思了。不能在仕途上有所作为,于是就干脆混迹市井来表示对现实的抗争。以游戏的心态进行艺术创作,即吴镇在题跋中多次提及的“墨戏”。书法也只是他排遣心中愤懑的一种手段。吴镇在《松泉图》中题诗云:“长松兮亭亭,流泉兮泠泠。漱白石兮散晴雪,舞天风兮吟秋声。景幽佳兮足静赏,中有人兮眉青青。松兮泉兮何所拟,研池阴阴兮清澈底。挂同堂兮素壁间,夜半风雷兮忽飞起。”题跋以草书写就,诗情奔放奇丽,书风飞动闲雅,与画相贴合,是诗书画三位一体的代表作。
  “元四家”中,其他三家题跋皆用楷书,而独吴镇用草书。其书风奔放不羁,隐隐生发出书家胸中不平之气,作者的这种情绪,似乎只有通过草书才能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
  除了题跋,吴镇唯一流传下来的完整书法作品有草书《心经》,这件作品是在至元六年(1340年),即吴镇60岁时所作。从其书迹来看,也是“墨戏”之作,是自由心灵的充分显示。这件作品行距稍宽,空间上比较舒朗,结字萧散,笔意流动,整体章法上形成了多变的节奏。刘镛在《心经》题跋中云:“梅道人书颇有萧淡之致,追步唐贤。”“唐贤”自然指怀素。永理又跋云:“此卷与《竹谱》中草法不类,饶有旭、素之致。”都认为吴镇是唐代狂草一脉。此外,这件作品跟《墨竹图谱》的题跋一样,也受到黄庭坚的影响,吴镇曾有“更喜涪翁遗墨好,草堂何必称独工”的诗句,涪翁就是黄庭坚,可以得知吴镇的确是师法了黄庭坚的。
  吴镇博才多学却寄情山水,占卜市井,游戏笔墨,往来非僧即道,虽清贫潦倒却超然物外,性高孤洁,不肯傍人篱落,他的草书正是其放逸清高的性情和萧散脱俗的襟怀的真实写照。
  【张旭年,中国艺术研究院】
其他文献
黄少华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女美术家协会理事,李可染画院研究员。合肥师范学院艺术系教授、中国画研究所所长、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并获奖,曾于中国美术馆、法国、德国、泰国、日本等地举办个人画展。
期刊
一、源于最初的审美“真实”  从某种意义上说,定格在阿利卡笔下的瞬间的“真实”,救过他的命。阿利卡13岁时,他把亲眼所见的“真实”瞬间,用铅笔记录下来,因此自己从集中营中被解救出来。这些作品今天我们仍然能一睹其风采。《汤》《向逃犯射击》《强迫劳动》等。画风稚拙,却是那样的直白易懂。让我们如同亲临现场般地感受到了集中营的残酷,犹太人的命运是如此的悲惨。  在回到写实艺术之前,阿利卡很长时间痴迷于抽象
期刊
我的家乡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这里生活着37万人口,其中占人总数57%的侗族同胞,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双手创造了灿烂的民俗文化。如今正如一首歌里唱的:“水连着山,山连着水,山水相连奏出和谐的美,花绕吊脚楼,景在眼中绘,树摇千层绿,鼓楼歌声脆,和谐侗乡美,天人合一好地方罗,走进侗乡心也醉。”。  这里活跃着一支庞大的农民画家,美的山水给了他们睿智,生活给了他们源泉,他们用自己的双手画就了二百多幅侗族民俗
期刊
陈莉,出生于1981年。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为江汉大学现代艺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景观设计。
期刊
一、教学背景  在以市场化为主要目标的人才培养方式的今天,油画作为传统美术类重要专业之一,面临着众多挑战,其挑战主要有二,其一:以往的美术类油画专业作为本科的培养目标是毕业后做中小学,甚至是高等学校美术老师,就现在来说,虽说并非不可能,但面临的竞争相当大,主要是供大于求,且在中国的基础教育中,似乎对那些非统考科目仍然有太多的不重视。具体说就是毕业生较多,但招老师的学校缺寥寥无几,就像挤公务员一样,
期刊
一、“女性绘画”一词的由来  “女性绘画”一词的起用,见诸于90年代初,而以“女性”这一概念研究文学、诗歌、电影等文学艺术的学术活动,则发轫于80年代。当“女性文学”、“女性诗歌”、“女性电影”等新名词、新概念,纷纷登场亮相的时候,“女性绘画”的研究还沉默着。可到了90年代,人们却还回避用“女性绘画”这一称谓,摸不清“女性”这一概念之所指,似乎它还带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女权主义”和“女性主义”的问题
期刊
李淑琴  山东省济宁市人。先后毕业于山东轻工美术学校,济宁学院美术系,文化部全国画院系统专业技术人员高研班,国家二级美术师。现为济宁市青年美协副主席、济宁市孔孟书画院专职画家。
期刊
詹黎明  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现为世界收藏联合会书画委员会理事、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李耕画院画师。出版有《水乡花鸟画法》《工笔仙鹤画法》《詹黎明工笔画禽鸟》。
期刊
刘峰  湖南湘潭人,1970年出生。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中央美院雕塑系研究生课程班深造,北海中国画院秘书长、雕塑苑雕塑家,国家城市雕塑创作设计资格证书持有者,工艺美术师。
期刊
中国写意人物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五代时期就已有初步发展,至明清两代趋于成熟,到清末衰落,走过了一个完整的发展过程,并成为自成体系的艺术门类。在造型上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采用以大观小、小中见大的方法,并在运动中去观察和理解客观对象,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思想和审美特点。然而这种“重质不重表、重意(主观)不重形(客观)、重情不重理”的造型理念,只遵循“畅游”、“适意”的从艺状态,弱化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