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初中地理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和解决策略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w00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地理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所要学习的一门学科,虽然地理是一门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学科,但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依然会遇到很多困难,本文就初中学生在地理学科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初中地理;学习困难;解决策略
  初中阶段学生就开始进行地理学习,虽然这一阶段学生进行的是比较基础的地理知识点学习,但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依然会遇到一些困难,影响学生学习的顺利进行。
  一、学生在初中地理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困难
  本人作为一名初中地理教师,有着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学生的地理学习还存在一些困难,本人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就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进行归纳总结,提出一些自认为行之有效的建议和个人观点,希望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走出地理学科学习的困境。
  (一)学生在地图学习过程中存在困难
  地图与地理学科联系密切,不管在学生哪一阶段的地理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在很多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都要用到地图,并且很多问题也只有借助于地图才能解决。学生在初中阶段刚刚接触到地理学习,对于很多学生而言,在地图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大的困难,学生在识图与用图方面都存在困难。一方面学生不能有效全面的识图,对于部分初中学生而言,看到地图就不知所措,不知道地图究竟描述的是哪些内容,也不知道該从何着手识别地图,因此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另一方面学生在运用地图的过程中也存在困难,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即使能够对地图上表示的内容有一定的概念,但是却不知道地图的具体作用是什么,更难以通过对地图显示的知识的应用去解决实际的问题。地图是学生有效进行地理学科学习的好帮手,教师在初中阶段就应该对学生在地图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引起重视。
  (二)难以掌握有效的地理学习方法与技巧
  地理虽然是一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一门学科,但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应该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目前初中学生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方法性与技巧性并不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想要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学好地理这门学科,并且机械的学习方法使学生难以通过对学习过的知识点进行灵活的应用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使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出现了困难。目前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方法与技巧的教学意识还不够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有效学习方法与技巧的掌握。
  (三)在自然地理章节学习中存在困难
  本人在与学生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在自然地理章节学习的过程中存在困难,学生的困难主要出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学生在理解自然地理章节知识点的过程中存在困难;自然地理章节较之于其他章节更加抽象,对于理解能力还不够强的初中学生而言,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会出现思维障碍,而学生在自然地理章节学习的过程中,如果不能有效掌握理论知识,就很难解决问题。同时另一方面,学生在运用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存在困难。部分学生即使能够掌握自然地理章节的知识点,但是在对知识点进行灵活应用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学生在进行世界时间换算的过程中,虽然掌握了换算规律,但是在对不同地区的时间进行换算的过程中,却也会经常出现错误。
  二、解决初中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存在困难的有效方法
  本人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就目前初中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进行了分析,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在积极地寻找解决学生学习困难的方法,在此就上文中提出的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存在的困难提出以下几种解决方法和策略:
  (一)帮助学生克服在地图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对于学生在地图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教师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法。本人认为,为了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全面认识到进行地图学习的重要性。有些学生认为虽然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学习地图,但是只要学好理论知识就好,对地图的掌握程度并不影响正常的地理学习。教师要使学生在思想上对地图学习引起重视,在对学生进行地图教学的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翻开初中地理教材不难发现,教材上有很多地图,学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完全熟练地掌握每一个地图,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每一章节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多看地图,并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这样学生在熟悉地图的过程中,自然也就逐渐掌握了地图的相关知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应该如何应用地图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学生才能逐渐将地图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结合起来,进而达到帮助学生克服地图学习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效果。
  (二)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
  初中阶段是学生进行地理学习的入门阶段,也是学生关于地理学习方法与技巧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地理学习方法与技巧,不能一味的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与技巧本身的讲解,而要蕴含于实际的教学之中,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讲解洋流这一知识点时,要引导学生利用洋流的规律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教师首先要结合实际的例子分析洋流是如何对一些自然现象产生影响的,并通过单个事例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对知识点应用的方法。这样以来学生可以通过实例的记忆掌握相应的知识点,通过长时间的积攒和归纳,逐步形成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三)细化对自然地理章节的教学
  为了克服学生在自然地理章节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苦难,本人建议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教师在进行自然地理章节教学的过程中,要放慢教学的进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详细讲解,另一方面还要让学生进行及时的练习,教师要准备一些与知识点联系密切的练习题目,使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在加固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这样学生就能够有效克服自然地理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本文就目前初中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难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相应的状况提出了有效的应对措施,希望能够更好的帮助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只有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得到了有效解决,学生才能顺利、高效地进行地理学习。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语文的学习阶段是培养学生语感和文学素养的重要阶段,而初中语文的学习内容大部分是文言文,对中华古文化的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今后的文言文学习至关重要。因此任课教师必须重视初中语文的文言文教学,并通过多种形式提升学生文言文学习的能力,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贡献力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  文言文中蘊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学好文言文对中华文化的传播起着重要的作
摘 要: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 经引起了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尤其是高中阶段,如何更好 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了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本文中笔者 从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入手,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以期为广大 同仁的教学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育;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程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的 学习方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
摘 要:大部分的数学老师认为“预习”是语文课的“专利”,数学课如果进行课前预习,会让学生对新知识失去新鲜感,导致上课不专心听讲,课堂气氛沉闷等。其实这是对“预习”的误解,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初步进行探索,明白本节课的重难点,在预习中遇到的困难,往往就是他们最感兴趣的问题,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对教材进行重新组合与拓展,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碰撞出新的火花。  关键词:小学数学;预习能力;培养  由于数学课
摘 要:美术课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初中美术教学却存在着对美术教学认识上的误区和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不合理。本文针对这一现状反思,提出更新教师美术教学理念、重新定位教师角色、积极拓展与开发美术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等措施,以期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赢。  关键词:农村;初中;美术课程;教学现状;对策  美术课是中学全面发展素
摘 要: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让人事半功倍,受益一生。作为一名小学的教师,深深感到养成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是其学好数学的保证。结合自己多年实际教学,向大家浅谈一下小学数学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培养;小学生;数学;习惯  一、小学数学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1)《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小学,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知识都是通过实验,经过认真的思索总结出来的。但目前教材中的实验大多让老师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只是理论教学的补充,从属于理论教学。这使得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上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没有体现出化学实验的神秘和魅力,甚至使学生因为动手能力差而惧怕实验。化学实验不仅仅是观看表演的过程,更是脑和手相结合的操作过程,是化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具体体现。  当前化学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