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创新性与主体性是教育教学中的孪生兄弟,是实现创新教育的最高层次,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教学中的创新就无法实现。因此,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一以贯之,使学生形成一种主体性品质,是实施创新教育教学的前提和必然。
关键词: 政治课 自主学习 主体性学习品质
自主学习是创造性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主体学习品质至关重要。现代教育观认为,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都有思想,有感情,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因此,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尤其政治课这种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更需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品质,这样才能解决学生感情与课程疏离的问题。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情感需要,赏识学生,是激活学生主体意识的双向活动,“只有在师生积极的相互作用中,才能产生作为一个完整现象的教学过程”。因此,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在平等的师生关系上,力求形成良性的互动,才能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积极参与学习,积极思维,从而提高学习主动性。
研究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是激发学生主体性的基本前提。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个性和长处。研究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珍视学生的独特个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是现代教育的需要。政治的任务突出为思想渗透,而思想是属于个人自己的,是很难受他人控制的,中学生普遍觉得说理论性较强的政治课枯燥乏味,不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喜闻乐见的生动事例,结合学生的欣赏习惯,运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从而使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成为课堂的主体。
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使学生热爱学习,激发学生成才的欲望,是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关键。学生能否主动地参与学习,其本质是学习活动是否出于自我需要。这一方面和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动机有关,另一方面与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导学活动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有关。特别是现阶段适逢入学高峰期,班容量大,学生人数多,智力及非智力因素参差不齐,如果教学目标“一刀切”,自就会然导致部分学生跟不上,部分学生“吃不饱”,怎样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呢?如果我们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导学方案,让绝大多数同学能“跳一跳,摘果子”,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能够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才能越学越有自信,越学越有热情,从而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进而主动追求新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是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目的。学生不仅要热爱学习,而且要学会学习。只有学会学习,才能在学习中真正体现和保持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注意改进传授知识的方法,讲要讲得得体适度,授要授得得法有效。由此看来,为学生设计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主动而独立地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应该是当今教育教学的侧重点。按照认知心理派的理论,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就是运用旧有知识解决问题、获取新知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再创造。促进学生建立操作系统,使学生学会学习,是每位教师的主要任务。这要求教学活动本身具有多样性,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而且在实施活动的过程中,要突出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和策略,尤其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
强化动态意识,使学生学会合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仅体现在个体上,而且体现在群体上,教师应当鼓励同学间的相互合作,集思广益,依靠群体的力量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随着教学改革的日趋深入,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式”学习不断加强,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而且通过学习间的相互交流,互通有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但就教学现状看,仍存在着形式单一、交流局限的弊端。就形式而言,教师大多采用“分组讨论式”,任务下达,学生就像“集体办公”,会集中在一起,各行其是,其实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的方式,如“任务分公式”、“切块拼接式”、“主次合作式”、“口述笔写式”等。教师应当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合作形式,并时时给予合作策略的指导,强化动态学习的科学性。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合作的效率,又能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对学生进行合作态度的培养,养成合作习惯,学会不仅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合作,而且能在日常学习活动中积极合作,在合作中共同探求新知,解决疑难问题。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的教育工作要求我们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学生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教师必须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促进学生的进步与不断完善,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在不断完善学生的同时,也不断完善教师的自我形象,成为合格的新型人民教师。
关键词: 政治课 自主学习 主体性学习品质
自主学习是创造性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主体学习品质至关重要。现代教育观认为,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都有思想,有感情,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因此,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尤其政治课这种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更需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品质,这样才能解决学生感情与课程疏离的问题。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情感需要,赏识学生,是激活学生主体意识的双向活动,“只有在师生积极的相互作用中,才能产生作为一个完整现象的教学过程”。因此,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在平等的师生关系上,力求形成良性的互动,才能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积极参与学习,积极思维,从而提高学习主动性。
研究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是激发学生主体性的基本前提。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个性和长处。研究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珍视学生的独特个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是现代教育的需要。政治的任务突出为思想渗透,而思想是属于个人自己的,是很难受他人控制的,中学生普遍觉得说理论性较强的政治课枯燥乏味,不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喜闻乐见的生动事例,结合学生的欣赏习惯,运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从而使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成为课堂的主体。
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使学生热爱学习,激发学生成才的欲望,是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关键。学生能否主动地参与学习,其本质是学习活动是否出于自我需要。这一方面和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动机有关,另一方面与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导学活动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有关。特别是现阶段适逢入学高峰期,班容量大,学生人数多,智力及非智力因素参差不齐,如果教学目标“一刀切”,自就会然导致部分学生跟不上,部分学生“吃不饱”,怎样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呢?如果我们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导学方案,让绝大多数同学能“跳一跳,摘果子”,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能够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才能越学越有自信,越学越有热情,从而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进而主动追求新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是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目的。学生不仅要热爱学习,而且要学会学习。只有学会学习,才能在学习中真正体现和保持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注意改进传授知识的方法,讲要讲得得体适度,授要授得得法有效。由此看来,为学生设计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主动而独立地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应该是当今教育教学的侧重点。按照认知心理派的理论,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就是运用旧有知识解决问题、获取新知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再创造。促进学生建立操作系统,使学生学会学习,是每位教师的主要任务。这要求教学活动本身具有多样性,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而且在实施活动的过程中,要突出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和策略,尤其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
强化动态意识,使学生学会合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仅体现在个体上,而且体现在群体上,教师应当鼓励同学间的相互合作,集思广益,依靠群体的力量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随着教学改革的日趋深入,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式”学习不断加强,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而且通过学习间的相互交流,互通有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但就教学现状看,仍存在着形式单一、交流局限的弊端。就形式而言,教师大多采用“分组讨论式”,任务下达,学生就像“集体办公”,会集中在一起,各行其是,其实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的方式,如“任务分公式”、“切块拼接式”、“主次合作式”、“口述笔写式”等。教师应当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合作形式,并时时给予合作策略的指导,强化动态学习的科学性。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合作的效率,又能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对学生进行合作态度的培养,养成合作习惯,学会不仅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合作,而且能在日常学习活动中积极合作,在合作中共同探求新知,解决疑难问题。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的教育工作要求我们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学生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教师必须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促进学生的进步与不断完善,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在不断完善学生的同时,也不断完善教师的自我形象,成为合格的新型人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