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苏轼关于书学的思想丰富而深刻,不但表现在他的书法题跋和诗文论述中,还散见于他本人大量的文学、哲学、绘画多方面的著述,以及别人对他言行的一些记载。在神宗、哲宗二朝的政治和文艺舞台上,苏黄米蔡相继登台,把书法推向曲终幕落前的最高潮。而苏轼,正是在“尚意”书风中起砥柱作用的主角。
【关键词】:文人 苏轼 书学思想
宋代文人化发展达到顶峰,正如窦臮言:“虽六艺之末曰书,而四民之首曰士;书资士以为用,士假书而有始。”在宋代,书法一直以来是文人的专项,甚至可以说是文人专享的娱乐形式,在此可以摘录当时一些文人的言论,欧阳修言“苏子美尝言:明窗净几,笔砚纸墨,皆极精良,亦自是人生一乐。然能得此乐者甚稀,其不为外物移其好者,又特稀也。余晚知此趣,恨字体不工,不能到古人佳处,若以为乐,则自是有余。” 蔡襄言“儒者之工书,所以自游息焉而已,岂若一技夫之役役哉。”沈括言“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如此,宋代文人书法的兴盛可见一斑。苏轼是非常倡导学书法要多读书,要增强品行修养。他曾经在写给侄子的书信中这样劝诫对方:“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主要书学思想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由“法象”到“意象”的转变:“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
1、这句话足以概见他论书的宗旨。东坡提倡创作的自由精神,蔑视成法,提倡入神。显然,苏轼认为唐人着意于经营、树立造型规范,与艺术的自由表现有冲突。苏轼这句话最突出的特点是将意与法对立起来,从崇“法”到反“法”有一个曲折的思想过程。他后来又提出“无意于佳”与“意造本无法”,要求作书不必墨守成规,任凭自然流露。欧阳修是苏轼的伯乐,在仕途上曾受他提携,苏轼的书法也受到他的影响,两人的相同之处是苏轼赞同欧阳修的主张“学书消日”“学书为乐”,但是在对待“古法”问题上,苏轼反对欧的力循法度,提倡自出“新意”。在此,苏轼的“新意”涉及到艺术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他反对形似而求神似,不仅是神似古人,更要神似自己。
2、“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这句话出自苏轼《书吴道子画后》,此处是对吴道子作画的评述,但在书法中同样适用。苏轼并非否定“法”,他依然提倡向经典学习,只是他把“法”放在一个更高级的位置,有着更复杂的系统,就如同自然法则,周流天下,随便所适。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艺既成,技近乎道,万事万物皆有法度存在,对老庄颇有研究的苏轼,不会不知此理,他深知离开法度的支持,必失之偏颇。
二、道与艺合:老庄禅宗的影响
苏轼是集儒、道、释思想为一体的思想极为复杂的大家,儒道释三家对他的艺术观均有影响,但就书法而言,主要受道释影响。
1、空照万物的老庄观点
老庄有以下四个观点,一,致虚极、守静笃;二,大盈若冲,其用不穷;三,心斋;四,坐忘。他在《评草书》中如是说:“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 意在提倡书家的书写状态要不受古人、法度的束缚,认为书家不应抱有功利的心态进行书写,应自然而为,自由抒发。
2、空照万物的禅宗观点(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主张修行者要在自己内心悟佛,做到内心空虚,不受外界干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禅定;二、空心澄虑。
由于老庄和禅宗都认为空照万物的是十分重要的,是取得正确认识的基础,由此,苏轼得出“空且静”是应当持有的态度。他说“道人心中水镜清,万象起灭无逃形”。苏轼把这两种观点作为自己书学思想的基础,以空的心境关照艺术对象,从而得“鱼水之道”(掌握游水的规律),因为艺术关照与某种纯美的东西相通,苏轼则以一种无牵无挂绝对自由的心境让“艺”与“道”相通相合。 例如,苏轼在放逐黄州后创作了《黄州寒食帖》,此后近二十年间再无大作,尽管晚年南窜八年的生活要比黄州更为恶劣。晚年的作品正是道家思想的深刻蔓延,每份尺牍精美雅致再无大起大落。也许正是曹宝麟七卷本中所言:“越修炼得心如止水,以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则表现艺术最可宝贵的激情越是脆弱。”
三、苏轼书法思想在作品中的体现
1、早期代表作品《治平贴》
此帖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苏轼写此贴,正是三十来岁“字画风流韵胜,难与暮年同论。”姿媚的字态,精微的笔触,将我们带入一个清新纯净的世界。年轻的苏轼,一方面继承书法传统,一方面借助自己的天赋,更主要的是按时代的审美倾向。倪瓒认为苏轼的书法,一开始就是“才德文章溢而为此。”
2、中期代表作品《黄州寒食帖》
此帖是蘇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 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时苏轼46岁。《寒食帖》共两首,字迹看来颠倒随意,大小不一,似乎粗拙而不经意;但是,精于书法的人都看得出,那欹侧顿挫中有妩媚宛转,收放自如,化规矩于无形,是传世苏书中最好的一件。
3、晚期代表作品《洞庭春赋》和《中山松醪赋》
此二赋合卷以古雅胜,虽然姿态百出,但结构仍紧密,无一笔板滞,深的《宣示表》和《兰亭序》神采。晚年的他经过修行,已然呈现出自然平淡的天真趣味,如“羽化而登仙”。
苏轼艺术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文人化表现自我,在于创新发展。而书法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创新会更难一些,因为书法的载体是为人们所熟知的汉字,而且汉字有固定的结构、笔画,这使得书法在创新上难度颇大,这就要求书法的创作主体更加具有创作技巧,更加具有创新的意识,而这些意识来源于个人的书学思想,如此才能够创作出极富书家个性的书法作品。
【参考文献】
【1】李裕康注,苏轼论书选注[M],江苏美术出版社,1988年,80
【2】颜中其,苏轼论文艺[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年,253
【3】甘中流, 苏轼论书四则注析[J],书法世界, 2003年,10期,42
【4】窦臮,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238
作者简介:单涵滪,女,1994,甘肃人,现就读于首都师范大学书法专业。
【关键词】:文人 苏轼 书学思想
宋代文人化发展达到顶峰,正如窦臮言:“虽六艺之末曰书,而四民之首曰士;书资士以为用,士假书而有始。”在宋代,书法一直以来是文人的专项,甚至可以说是文人专享的娱乐形式,在此可以摘录当时一些文人的言论,欧阳修言“苏子美尝言:明窗净几,笔砚纸墨,皆极精良,亦自是人生一乐。然能得此乐者甚稀,其不为外物移其好者,又特稀也。余晚知此趣,恨字体不工,不能到古人佳处,若以为乐,则自是有余。” 蔡襄言“儒者之工书,所以自游息焉而已,岂若一技夫之役役哉。”沈括言“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如此,宋代文人书法的兴盛可见一斑。苏轼是非常倡导学书法要多读书,要增强品行修养。他曾经在写给侄子的书信中这样劝诫对方:“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主要书学思想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由“法象”到“意象”的转变:“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
1、这句话足以概见他论书的宗旨。东坡提倡创作的自由精神,蔑视成法,提倡入神。显然,苏轼认为唐人着意于经营、树立造型规范,与艺术的自由表现有冲突。苏轼这句话最突出的特点是将意与法对立起来,从崇“法”到反“法”有一个曲折的思想过程。他后来又提出“无意于佳”与“意造本无法”,要求作书不必墨守成规,任凭自然流露。欧阳修是苏轼的伯乐,在仕途上曾受他提携,苏轼的书法也受到他的影响,两人的相同之处是苏轼赞同欧阳修的主张“学书消日”“学书为乐”,但是在对待“古法”问题上,苏轼反对欧的力循法度,提倡自出“新意”。在此,苏轼的“新意”涉及到艺术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他反对形似而求神似,不仅是神似古人,更要神似自己。
2、“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这句话出自苏轼《书吴道子画后》,此处是对吴道子作画的评述,但在书法中同样适用。苏轼并非否定“法”,他依然提倡向经典学习,只是他把“法”放在一个更高级的位置,有着更复杂的系统,就如同自然法则,周流天下,随便所适。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艺既成,技近乎道,万事万物皆有法度存在,对老庄颇有研究的苏轼,不会不知此理,他深知离开法度的支持,必失之偏颇。
二、道与艺合:老庄禅宗的影响
苏轼是集儒、道、释思想为一体的思想极为复杂的大家,儒道释三家对他的艺术观均有影响,但就书法而言,主要受道释影响。
1、空照万物的老庄观点
老庄有以下四个观点,一,致虚极、守静笃;二,大盈若冲,其用不穷;三,心斋;四,坐忘。他在《评草书》中如是说:“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 意在提倡书家的书写状态要不受古人、法度的束缚,认为书家不应抱有功利的心态进行书写,应自然而为,自由抒发。
2、空照万物的禅宗观点(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主张修行者要在自己内心悟佛,做到内心空虚,不受外界干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禅定;二、空心澄虑。
由于老庄和禅宗都认为空照万物的是十分重要的,是取得正确认识的基础,由此,苏轼得出“空且静”是应当持有的态度。他说“道人心中水镜清,万象起灭无逃形”。苏轼把这两种观点作为自己书学思想的基础,以空的心境关照艺术对象,从而得“鱼水之道”(掌握游水的规律),因为艺术关照与某种纯美的东西相通,苏轼则以一种无牵无挂绝对自由的心境让“艺”与“道”相通相合。 例如,苏轼在放逐黄州后创作了《黄州寒食帖》,此后近二十年间再无大作,尽管晚年南窜八年的生活要比黄州更为恶劣。晚年的作品正是道家思想的深刻蔓延,每份尺牍精美雅致再无大起大落。也许正是曹宝麟七卷本中所言:“越修炼得心如止水,以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则表现艺术最可宝贵的激情越是脆弱。”
三、苏轼书法思想在作品中的体现
1、早期代表作品《治平贴》
此帖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苏轼写此贴,正是三十来岁“字画风流韵胜,难与暮年同论。”姿媚的字态,精微的笔触,将我们带入一个清新纯净的世界。年轻的苏轼,一方面继承书法传统,一方面借助自己的天赋,更主要的是按时代的审美倾向。倪瓒认为苏轼的书法,一开始就是“才德文章溢而为此。”
2、中期代表作品《黄州寒食帖》
此帖是蘇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 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时苏轼46岁。《寒食帖》共两首,字迹看来颠倒随意,大小不一,似乎粗拙而不经意;但是,精于书法的人都看得出,那欹侧顿挫中有妩媚宛转,收放自如,化规矩于无形,是传世苏书中最好的一件。
3、晚期代表作品《洞庭春赋》和《中山松醪赋》
此二赋合卷以古雅胜,虽然姿态百出,但结构仍紧密,无一笔板滞,深的《宣示表》和《兰亭序》神采。晚年的他经过修行,已然呈现出自然平淡的天真趣味,如“羽化而登仙”。
苏轼艺术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文人化表现自我,在于创新发展。而书法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创新会更难一些,因为书法的载体是为人们所熟知的汉字,而且汉字有固定的结构、笔画,这使得书法在创新上难度颇大,这就要求书法的创作主体更加具有创作技巧,更加具有创新的意识,而这些意识来源于个人的书学思想,如此才能够创作出极富书家个性的书法作品。
【参考文献】
【1】李裕康注,苏轼论书选注[M],江苏美术出版社,1988年,80
【2】颜中其,苏轼论文艺[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年,253
【3】甘中流, 苏轼论书四则注析[J],书法世界, 2003年,10期,42
【4】窦臮,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238
作者简介:单涵滪,女,1994,甘肃人,现就读于首都师范大学书法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