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验”教学法在数学新教改中的应用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indswo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要求教师更新观念,转变角色,要让我们的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改变为主动的观察,思考和体验,并能从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中获得知识。传统的数学教学是学生被动的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的过程,没有主体的体验。为了适应新课改教学,作为数学老师,要尽快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探究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师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数学就是用积极心态调动原有认知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理解新知识的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景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歷或对某件事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教学,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一、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学数学”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在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实践证明,学习者不进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应用了。
  我在教“时分秒的认识”时,利用多媒体演示了“龟兔赛跑”的故事:小乌龟在钟面跑道上不紧不慢的爬了一大格(1小时),小白兔沿着钟面跑道马不停蹄的跑了一圈(60分钟),可裁判员最后判定:乌龟和兔子跑的一样快。“啊?”(孩子们面面相觑)。这个判定令他们费解了,明明是小兔子跑的快多了,为何比赛结果却是不分胜负呢?就当孩子们疑惑之际,我适时引入教学:“这是怎么回事呢?通过今天的学习,小朋友一定能揭开这个谜。”这下,孩子们各个瞪大了眼睛,专心致志的投入到时分的认识之中,把“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爱学、乐学、从而越学越爱学。
  二、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做数学”
  有句话说的好“听来的容易忘,看来的记不住,只有动手做才能学的会。”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因为你做了才能学会。皮亚杰指出传统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而不是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
  长久以来,我们的教育往往只重视知识的传承,而忽略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以至于我们的许多学生能够应对各种各样的考试,却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显的束手无策。现在教育要求必须创设一种环境,有意识的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知、感悟和体验、进而上升智慧、逐渐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方法和能力。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尽量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掌握知识。如在教学“48除以4”时,我让学生亲自动手分小棒,先分整捆,再分8根,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48除以4等于12。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让学生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体验“做数学”。
  三、合作交流——让学生“说数学”
  这里的“说数学”是指数学交流。萧伯纳曾风趣的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相互交换,每个人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相互交换,每人得到两种思想。”可见相互交流的重要性。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是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比如“分数化成小数”:我首先让学生把分数一个一个的去除,得出1/4、9/25、17/40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然后让让学生猜想“这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是什么原因,可能与什么有关。学生好像无从下手,几分钟后,有学生回答“可能与分子有关,1/4、1/5都能化成有限小数”;马上有学生反驳“1/3、1/7分子同样是1,为什么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另有同学说:“如果用4和5做分母,分子不论什么都能化成有限小数。”老师再问“这些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有什么特征?”学生思考并展开讨论“只要分母是2或5的倍数都能化成有限小数”、“我不同意如7/30的分母也是2和5的倍数,但是它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因为分母30是3的倍数,所以我猜想一个分数的分母是3的倍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可见,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的表达,争辩,在体验中“说数学”能更好的锻炼和创新思维能力。
  四、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学习;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后设计游戏,学生站成一排横队,距队伍2米处放一泥人,大家套圈。学生体会到不公平,应站成一圆圈或站成纵队才公平,更好的体会“在同一个圆内半径相等”。还比如,公园买票、超市购物等等,给学生一双数学的眼睛,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使学生真正体会数学的魅力。
  体验学习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思考,在锻炼中思维,在思考中创造、培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一起经历知识获取的过程,与学生共同分享获得的快乐,与学生共同体验学习。
其他文献
【摘 要】我校是一所九年义务教育(一贯制)农村乡镇学校,偏远落后,教育教学成绩在全县比较靠后。因此,学校在信息技术课程(即计算机教学课程)教学方面的硬件投入不大并比较滞后,对该学科的管理体制也不健全,加上教师和学生的考核方式缺乏创新,至今学校对计算机学科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学科评价体系,计算机教师在观念上未真正解放,这对我校的计算机教学课程的发展就带来了一些的负面影响。对此,本人根据我校的实际
期刊
教室布置,作为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每个学年伊始最首要的工作之一。通常情况下,随着年级升高,教室的布置也不尽相同。对于刚刚从幼儿园毕业的孩子们,他们对于色彩缤纷的幼儿园生活仍会有些许留恋。如何让这些孩子们喜欢新的学校,新的班级,需要各位班主任及任课老师一起出谋划策,打造孩子们心目中的温馨教室。就此谈谈我个人在历届班级布置中的一点心得。  一、一年级班级布置应该温馨有趣
期刊
人的良好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创新性、求异性、敏捷性、深度性、广阔性等,这些良好思维品质是从小培养发展的,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实施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既是教学目标的要求,又是现时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做为数学教师应负于必要责任,研究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具有深远意义。  一、设计趣味习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实践告诉我们,要加强数学练习的趣味性,设计有趣的练习是培养学生解题的兴
期刊
【摘 要】提高小学数学课的教学质量,关键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由“学会”进入“会学”。下面谈谈我的一些浅析认识和做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质量;提高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向课堂要效率是我们教师一直关注并执着追求的目标。课堂教学效率就是师生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教学任务,即投入的时间、精力与“产出”的关系。它是衡量课堂教学实效的一个重要指标,用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极大的丰富了我们的教学手段,创设了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从最早的明胶片投影仪到多媒体教室,再到现在的电脑教室,都标志着信息化新型教育模式的到来。信息技术走进课堂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设计和对技术的理解与应用方面都提出了更多更高的专业需求。  【关键词】信息技术;前景展望;困难与措施  今年是我在这所学校任教的第十年。这是
期刊
【摘 要】教育信息技术能够综合利用视、听觉,使学生感受到语言、音像的不断冲击,从而在大脑皮层产生较强的反射,留下较深的印象。这对于高中英语教学中充分挖掘现有教材的文化内涵 ,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及综合素质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  【关键词】语言;文化;课堂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要求明确指出:“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
期刊
牛津英语新教材,词汇量大,涉及面广,对于小学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难度可想而知,从而出现了有些学生对英语这一学科从有兴趣到减兴趣到无兴趣的现象,他们的成绩一步步下滑。据统计,到初三,完全能跟上的只有50%,两极分化严重,甚至到最后有20%到30%的学生,几乎什么也不会,给老师的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也影响了自己的升学。  下面就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来谈谈如何控制和避免学生英语学习的两极分化现象.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关系密不可分。语文教材本身具有许多审美因素,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可以说是得天独厚的,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双眼去发现、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文本特别是文学作品中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去体味祖国精湛的语言文字所营造的美
期刊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顾名思义,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论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
期刊
【摘 要】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教学生唱会一首歌,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准确地表达出歌曲的感情和艺术形象,进入歌曲的意境,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和体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入表现音乐的最佳状态,唱出的歌声真挚动听,从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生命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使学生充分理解歌曲的内容。对于理解能力差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如果教师仅用抽象的语言去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把音乐同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结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