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有效的教学情境中学数学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课改实践证明,创设合理的、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很好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果。下面是一位教师在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1页“解决问题”例4中的一个片段,这个片段注重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凸现了数学学习活动的趣味性、现实性、挑战性和思想性,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技能掌握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了进步和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其教学片段摘录如下。
  师:(课件出示教材第31页例4“儿童商店”图)小朋友们,这是笑笑阿姨开的一家儿童商店,现在谁来介绍一下,商店里有哪些物品,它们的单价各是多少。
  学生流畅地介绍了练习本、熊猫玩具、布娃娃、篮球、铅笔、文具盒、地球仪、羽毛球拍及小闹钟的单价,特别说明小汽车玩具的单价被遮住了。
  师:一气呵成,说得真好呀!大家用掌声表扬他!
  接着,课件出示并播放笑笑阿姨的问题:“20元可以买几只熊猫玩具。”
  师:你能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看着“儿童商店图”)每只熊猫玩具需要5元,20元可以买4只熊猫玩具,20÷5=4(只)。
  师:把你的想法跟全班小朋友说一说,好吗?
  生:我想,买熊猫玩具一共用去20元,从图上知道每只熊猫玩具5元,要求可以买几只,用除法算。
  师:你说得真不错!请小朋友们看屏幕,顾客皮皮也来了,你们猜猜他想买什么呢?(播放卡通皮皮与灵灵阿姨的对话。)
  皮皮说:“我想买5辆小汽车玩具。”笑笑阿姨说:“12元可以买3辆小汽车玩具,想一想你应付给我多少钱?”
  师:请小朋友们帮皮皮算一算,看看谁的速度最快?
  学生个个跃跃欲试,情绪十分高涨,全班同学在练习本上算了起来。
  师:(学生解答完后)谁来汇报一下,你是怎样解答的?
  生:先求出每辆小汽车玩具的价钱,算式是12÷3=4(元),再求出5辆小汽车玩具应付的钱数,算式是4×5=20(元)。
  师:哪个小朋友还想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
  又有一些学生叙述了自己的想法,学生基本上明白了这种问题的解答方法。
  师:笑笑阿姨为了更好地推销自己的商品,组织了一个有奖竞猜活动,我们一起来看看。
  课件出示下面4条信息:
  (1)12元可以买4个文具盒;(2)30元可以买5只小闹钟;
  (3)18元可以买3枝钢笔;(4)24元可以买6架飞机玩具。
  教师发给每个小组4张竞猜答题卡。
  (1)买( )个文具盒应付多少元?
  (2)买( )只小闹钟应付多少元?
  (3)买( )枝钢笔应付多少元?
  (4)买( )架飞机玩具应付多少元?
  师:每个小组可能从中任选2张答题卡,小组确定要买的数量并算出应付的钱数。
  小组合作学习,解答完2个问题后各小组在全班交流、汇报。由于各小组确定的购买数量不一样,因而就有多种答案。
  师:现在请各小组交流、讨论一下,这四题在解答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最后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解决这类问题,要先求出一个的价钱(单价),再根据要买的个数(数量)求所要付的总钱数。
  
  反思:
  上述教学片段,结合学生的认知背景与生活经验,创设有效教学情境,以笑笑阿姨开“儿童商店”的购物活动为主线,激活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经历了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合作探索、解决问题、主动获取新知的实践过程,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得到较好的达成。本片段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创设童趣化情境,体现趣味性。卡通人“皮皮”参与购物,富有儿童情趣,整个学习过程始终处于有趣的、积极的氛围之中,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情感。二是创设现实情境,增强现实性。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购物情境,引导学生感知、体验购物的过程,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是生活中的数学,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亲切感。三是创设问题情境,突出挑战性。“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通过给出4条信息,提供4个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要买的数量并算一算需要多少钱,有效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创设交流情境,渗透思想性。教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比较四个问题在解答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旨在使学生了解这些题的结构、特征,发现、理解问题的共同之处,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本质及规律的理性认识,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作者单位
  福建省上杭县教师进修学校
  ◇责任编辑:李瑞龙◇
其他文献
2021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满分100分,其中选择题20题共42分,主观题8题共58分,题型结构与2020年基本一致。试题符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紧扣初中化学教材,充分考虑云南省初中化学教学实际,注重试题的基础性,易、中、难比例为7∶2∶1,精选情境素材,重点考查初中化学学科的主干知识,呈现方式及考查角度合理,能比较全面地衡量在化学学科学习方面,学生能否达到
期刊
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基本形成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为了更好地贯彻和落实文件要求,结合2019年12月发布的《云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联系教材和教学实际,云南省教育厅于2020年11月公布了
期刊
“阅读对话”与“教学对话”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两重“对话”结构。用“对话”的理念观照教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利用“教学对话”、促进学生“阅读对话”的过程。一堂语文课的教学是否有效,常常决定于“教学对话”所产生的教学效力能否真正将学生与文本的“阅读对话”导向深处。在众多促进对话达成的教学手段中,教师的课堂点评颇具“四两拨千斤”的效力。丁卫军老师在《天净沙·秋思》中的教学对话,就是一个巧妙利用课
期刊
教材习题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代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全面把握教材习题,精准分析,根据学情进行适当的二次开发,助力学生建构新知.本文以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下册(以下统称“教材”)中“26.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第1课时的教学为例进行阐述,通过对教材习题进行二次开发,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问题,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并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
期刊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千头万绪、千变万化,何为驾驭之策?  高中语文教材,往往以一篇篇课文组成某一主题单元,又以若干单元成册,再以若干册构成整体,编写时,无疑已整体考虑、循“序”而成。然而在课堂教学中,与数理化之类相较,其逻辑联系即“序”却看似不严密。具体表现便是可以从这部分这个单元开始,也可以从那部分那个单元开始,即使教学同一课文同一知识点,也是可从这里切入,也可从那里切入,可这样组织,也可那样组织。
期刊
【人物简介】罗浩宇,昆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语文教研员,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昆明市第四届、第五届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春城教学名师”,“昆明市优秀园丁”,云南省语文骨干教师培训专家,云南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语文教学通讯》封面人物。著有专著《我们一起读名著》,主编名师教育书系《遇见花开》,主编散文集《名家笔下的云南》。  罗浩宇老师,祖辈、父母、姊妹都是教师,一个家庭里有20多位教师。她成长在校园,熟
期刊
湖南的张家界是驰誉中外的自然景区,吸引游客纷至沓来,流连忘返,原因何在?因为张家界的美丽风光实在太迷人了。  课文以“迷人的张家界”为题,不仅点明了描写对象,而且揭示了题眼,提炼出“迷人”二字以吸引读者。课文运用生动的比喻,向读者介绍了“张家界”是怎样的一个地方,它的景色为什么“迷人”。我们的教学思路应该遵循文章的写作思路,巧抓比喻,体味张家界的“迷人”之处。    一、了解张家界的整体风貌   
期刊
一、呈现特点  2021年中考已经落下了帷幕,分析各省市的中考作文试题,笔者总结了以下特点。  1. 分值不等  最高分值为70分,最低分值为40分,但以50分为最多。比如,台州70分(看图作文10分、大作文60分);宁波68分(补写诗节8分、大作文60分);四川、福建、绍兴、温州、苏州均为60分;安徽、重庆为55分;云南等大多数地方为50分;杭州46分(想象场景6分、大作文40分)。  2. 题
期刊
“思路,是个比喻的说法,把一番话、一篇文章比作思想走的一条路。思想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达到这条路的终点,都要踏踏实实摸清楚,这就是注意思路的开展。”(叶圣陶)“思路的开展”,具体要求就是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有什么方法能让作文思路清晰呢?  一、确定文章的中心或主要内容  以《植树的牧羊人》为例,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做到“思路清晰”的。如果你是作者,要写这篇文章,你会写哪些内容呢
期刊
一、认真领会教材编排意图    “九义”教材语文第十一册第二组课文是围绕“体会文章思想感情”这一专题展开的。编排思路是让学生经历这样的过程:精读《开国大典》、《荔枝》,略读《狱中联欢》、《梅花魂》,让学生从感性上感悟“为什么要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这一组各篇课文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自主学习“读写例话”,从理性上认识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是读懂课文的基本要求,进而学会“设身处地地去读,去想”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