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刻的“两枚竹臂搁” 杜撰的“一对忘年交”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liu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笔者先后在《中国文物报》(2011年12月14日3版)、《收藏界》(2011年第12期)读到同一作者(李姓)的《两枚诗文竹臂搁 一对金石忘年交》(以下简称“李文”)一文,也看了“李文”附刊的图片(图1)。笔者认为对“李文”有必要撰文提出质疑,在撰稿中竟然又有了相关“发现”,故在此一并撰述,以供广大收藏爱好者参考。
  
  一、所称“竹臂搁”的形制不伦不类
  “李文”起首称:“承蒙一位未曾谋面的年已古稀之年的汤老先生厚爱,笔者收藏到两枚上面刻满诗文的竹臂搁。该臂搁长约36.8厘米、宽约7厘米、厚约0.8厘米。”接着还对“竹臂搁”的名称、作用、功能、材质等作了介绍。但是,笔者以为就“该臂搁长约36.8厘米”而言,此臂搁就堪称“特制”了。因为,以传统的臂搁而言,正如“李文”所述“是古代文人用来搁放手臂的文案用具”,它属文房用品。所以在形制上讲究小巧、精致。因此传统的臂搁,以笔者所见其长度多在22~28厘米之间(图2、3),未见有超过一市尺(33厘米)者,即所谓“小巧”是也。而“李文”中的臂搁,其长度竟长达36.8厘米,用它“垫着臂搁书写的时候”难免让人产生“臃肿”、“别扭”之感,遑论舒服了。再说,竹刻臂搁,因其小巧,又求其精致,所以都避去竹节(既难镌刻,又伤雅观)。而视“李文”附图中的臂搁,上下均带有竹节,究其原因,即因“长约36.8厘米”所致。按其形制,若称它为竹刻楹联还可,称它为竹臂搁,则差之甚远矣。再说,臂搁“垫着臂搁书写的时候”只需用一枚,又因何要把“刻画已闻名世早;殷勤可感故人多”联语分刻在两枚竹爿上呢?难道此物专供“双管齐下”者使用赏玩?真是令人费解!对如此形制的“两枚诗文竹臂搁”,也就难免有不伦不类之嫌,并对它的真实性也就不能不置疑了。
  
  二、“李文”考释未详表述含糊不清
  “李文”称:“两枚竹臂搁上刻有14个大字‘刻画已闻名世早,殷勤可感故人多’,在每枚竹臂搁的左右两侧共刻有109个小字(笔者按:实为106字,“李文”误将引文末“吴伯滔”印语三字也计入),讲述了两枚竹臂搁的由来。一枚臂搁刻有:石泉宗兄自丁亥秋过来鹭草堂信宿别去忽有七年今春再遇于西子湖头欣然握手邀过家出所刊印存碑版;另一枚臂搁刻有:见识皆精妙绝伦不胜钦佩又订越日同游云林三竹次晚余以旧病复作匆匆辞归又承冒雨相送殷勤备至甚可感也归后即书此联赠之癸己二月滔并识吴伯滔(印章款)。”
  对此,笔者以为“李文”既然引述两枚竹臂搁“左右两侧共刻有109个小字,讲述了两枚竹臂搁的由来”,但因何未将有助了解“两枚竹臂搁的由来”的“109个小字”加以断句或加标点?笔者为了了解“两枚竹臂搁的由来”,对“109个小字”多次试读(欲加标点),但终因在这些文字中有多处文字艰涩生僻、拗口而难以理解。例如:“邀过家出所刊印存碑版”不知应如何读(断句)?又“同游云林三竹”未知是指杭州西子湖畔的哪一处名胜景观?如此佶屈聱牙的文字竟然会出于清季一位深有学养的名画家吴伯滔之手,又着实令人难以置信了。
  再说,从“109个小字”中的“归后即书此联赠之”来看,通常应理解为所赠的应该是“刻画已闻名世早,殷勤可感故人多”书联(墨迹)。那么,“笔者收藏到两枚上面刻满诗文的竹臂搁”的刻竹人究竟是谁呢?“李文”竟称“经过一番史料的查找和对比后,笔者真正弄清了两枚竹臂搁的来龙去脉,读懂了赠受两人的一段忘年交情。原来两枚竹臂搁是清末有名的书画家吴伯滔先生赠送给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的金石大家吴石泉先生的。”言下之意就是吴伯滔“归后即书此联赠之”所赠的并不是书联墨迹,而是刻着“刻画已闻名世早,殷勤可感故人多”和“109个小字”的“两枚竹臂搁”。对此,笔者认为:即使按“李文”作者所说吴伯滔所赠的不是书联墨迹,而是“两枚竹臂搁”。但由于在“109个小字”中有“归后即书此联赠之”之语,便可以肯定的是应该先有“刻画已闻名世早,殷勤可感故人多”书联(墨迹),后再有“两枚竹臂搁”,这应该是毋庸置疑的。况且这也是竹刻、刻铜、制笺、制墨(雕版)等工艺的一般规律。
  那么,“刻画已闻名世早,殷勤可感故人多”书联(墨迹)是否还存于世呢?对此,由于上述笔者的种种置疑,加上凭着相关经验,笔者相信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三、“两枚诗文竹臂搁 一对金石忘年交”真相
  果然,当笔者将“刻画已闻名世早,殷勤可感故人多”输入“百度搜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上海泓盛拍卖有限公司2009春季拍卖会(中国书画):编号0030 作者吴伯滔。尺寸:约1.8平尺,101×20厘米×2(图4)。说明:1893年作。释文∶刻画已闻名世早,殷勤可感故人多。款识:石林仁兄自丁亥秋过来鹭草堂信宿,别去忽有七年,今春再遇于西子湖头,欣然握手,邀过寓斋,出所刊印石碑版见视,皆精妙绝伦,不胜钦佩。又订越日同游云林三竺,次晚,余以旧病复作匆匆欲归,又承冒雨相送,殷勤备至,甚可感也。归后即书此联赠之。癸巳二月,滔并识于雨窗。钤印:滔、伯滔长寿。拍卖日期:2009年6月24日。
  至此,首先要说明笔者对有关这件吴伯滔书联(以下简称“拍品”)真伪的看法,即由于笔者未见实物(书联墨迹),故对它的真伪不能妄断。但从它“刻画已闻名世早,殷勤可感故人多”联语,联语旁110字的识语,较诸上述佶屈聱牙使人难以理解的“109个小字”而言,它既可通读,事理亦通顺。如在上文中举例的:“邀过家出所刊印存碑版”,而“拍品”则作“邀过寓斋,出所刊印石碑版见视”。又“同游云林三竹”,而“拍品”则作“同游云林三竺”,两者虽仅差“竹”、“竺”一字,但意义却有云泥之别。前者让人百思不得其解,读了后者便可知道指的是杭州西湖畔的云林寺(即灵隐寺)和南面的三天竺(分为下竺、中竺、上竺,合称三竺)诸胜迹。再通过对两者字体的比照,便可知道“李文”中的所谓“两枚竹臂搁”显然是由“拍品”翻刻而来。因此,可以说即便“拍品”是赝品,但是“两枚竹臂搁”即由这件赝品翻刻而来。故而在此对于“拍品”的真伪可暂且不论,但它(“拍品”)可以作为揭穿“两枚诗文竹臂搁 一对金石忘年交”欺世骗局的依据。
  再说有关上述两者文字的小有差异,从中便反映“两枚竹臂搁”翻刻者学识的浅陋,又因翻刻量大而粗制滥造,才使得拷贝走样。至于“两枚竹臂搁”识语的起首为“石泉宗兄”,而“拍品”则作“石林仁兄”,这二字之异,这些也便是而今一切作伪造假者惯用的伎俩。造假者将“石林”改为“石泉”,将“仁兄”改为“宗兄”,就可使得原本不知“石林”(暂不考索)为何许样的仁兄,一下子变成为“西泠印社四位创始人之一的吴石泉(隐)”。其目的就是以此来编造出一段所谓的“金石忘年交”艺林逸事,以用来惑人欺世,并作为撰文炒作的材料。
  因上述已说到“因翻刻量大而粗制滥造,才使得拷贝走样”。那么有无与“李文”自称“承蒙一位未曾谋面的年已古稀之年的汤老先生厚爱,笔者收藏到两枚上面刻满诗文的竹臂搁”一样的“两枚上面刻满诗文的竹臂搁”呢?答案竟然也是肯定的。从“东博书画网”显示:“竹刻镇尺一对;价格:280.00;类别:木雕工艺品/饰品;来源:博宝艺术品商城;商品描述:此镇尺所刻对联出自1893年农历2月吴伯治(滔):“刻画已闻名世早 殷勤可感故人多”,竹板上所刻小字为其对联的来历,一块竹板:“石泉宗兄自丁亥秋过来鹭草堂信宿别去忽有七年今春再遇于西子湖头欣然握手邀过家出所刊印存碑版”,另块竹板:“见识皆精妙绝伦不胜钦佩又订越日同游云林三竹次晚余以旧病复作匆匆辞归又承冒雨相送殷勤备至甚可感也归后即书此联赠之癸己二月谒(滔)并识”吴伯治(滔)款。此竹板包浆自然,光泽油润,极具收藏价值。”由此可知,为“李文”称之为“记载了两位清末金石书画大家的一段佳话,自然就成了的他们忘年之交的历史物证”的“两枚竹臂搁”,其实不过是而今挂在网上标价出售的“木雕工艺品”,只不过由于商家以为把此物称之为“竹刻镇尺一对”比较恰当,所以与“两枚上面刻满诗文的竹臂搁”的差别也就仅此名称(“竹刻镇尺”、“竹臂搁”)不同而已。尚需指出的是,在“李文”所述“石泉宗兄自丁亥秋过来鹭草堂信宿……包浆自然,光泽油润”等文字竟然会与以上“商品描述”的文字如出一辙,那么两者之关系也就不言而喻了。(责编:石晓)
其他文献
我在阅读稿件时,常看到有作者说××古钱“锈色入骨”,其实观其实物或照片,虽有不同程度锈迹,但并未入骨,说明其言语夸张或者根本就不知“入骨”之含意。  其实,说是“入骨”,就是锈色侵入铜钱体内,锈与铜结为一体,要想清理品相,以硬器去除锈已全然不可能,因为锈与青铜已无法分割,要除锈青铜钱体,包括地章、边缘、字口都会连带遭到破坏,掉块或掉渣。  当然,锈色入骨程度也有很大的区别,我曾集得一枚“第十九”篆
期刊
壁画作为一种独特的绘画形式,借助于岩石、建筑壁面而存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伴随着中国绘画艺术风格的初创、形成、确立与发展。壁画也在不同的时代展现了它不同的风貌,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早期由于纸本、绢本绘画的缺失,不免给那些喜欢寻根溯源的人们造成遗憾,而充满了先民们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壁画作品最能展现原始的绘画风貌,满足人们的好奇心理。近期,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推出“色挂形象穷神变—中国古代壁
期刊
苍松、翠竹、寒梅组成“岁寒三友”,是中国历代文人抒怀、寄情、言志的景物。元代末期,景德镇青花彩绘“岁寒三友图”开创性地将文人画的笔料(墨)意融合到陶瓷装饰上,这种出自民间的彩绘把工艺与艺术结合的一种样式,又在明代洪武官窑釉里红中得到延续,并表现得更为丰富、完美。本文选用收藏于各博物馆的传世品和考古出土的器物,对比分析元明之际青花与釉里红绘画性装饰的“岁寒三友图”,探讨两者之间相似而有别的特征,以及
期刊
2013年2月18日,北京电视台推出一档新栏目—《国学开讲》,邀请我国著名画家、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文化特别顾问”范曾先生循序渐进地讲述国学知识。首场讲座,范曾先生就以意境深邃、富有诗意的讲述,受到现场各界人士的欢迎,赢得了一阵阵热烈掌声。  提起范曾先生,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他的书画艺术。他的泼墨人物画,以诗为魂、以书为骨,笔墨浑厚,造型生动,塑造的人物飘逸潇洒、栩栩如
期刊
解放壶是紫砂收藏界对于1950至1965年,即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前这段时间宜兴生产制作的紫砂壶的俗称。此时,紫砂壶的造型艺术和装饰工艺进入了一个历史上的空前繁荣时期,紫砂艺苑呈现出满园春色、万紫千红的新景象,新一代陶艺师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佳作迭出。吴镇、谢曼伦夫妇就是此时涌现出的两位杰出的紫砂陶艺师。  笔者爱好收藏紫砂壶具,近年在古玩市场上有幸先后收藏到吴谢两位名师的解放壶精品,一
期刊
笔者酷爱青花瓷,收藏了多只青花团鹤山水纹盘。我喜欢瓷盘那种圆圆浅浅的造型和白地蓝花之间的雅致,更爱图案之中飞翔的团鹤,它和隐隐青山、悠悠绿水、一叶轻舟、两行雁阵,白塔、小桥、流水、古树,还有那过桥的老者、垂钓的渔翁相映成景,平添几多山野情趣和田园风光。每当将盘并列于窗前几上,百看不厌,回味无穷,这真是满目山水无限景,丹顶团鹤飞到今。兹将笔者收藏的青花团鹤盘分述于下,与藏友分享:  青花团鹤山水纹盘
期刊
诗笺,是文人吟咏作札的专用笺纸。它应用历史悠久,据记载:唐代时尚彩色的小笺,宋元时则尚素纸。随着“镂象于木,印之素笺(纸)”(鲁迅语)传统木刻版画的发展,到了明代晚期制笺“藻绘争工,刻意标新”,木刻彩印诗笺便成了“翰苑之奇观,实文房之至宝”,于是集笺成谱,使它如同画谱一样以供艺林赏鉴和收藏。如现藏上海博物馆的海内外孤本《萝轩变古笺谱》(足本),它刻印于明代天启六年(1626年),比鼎鼎大名的《十竹
期刊
2010年6月12日,金陵古长干寺地宫阿育王塔中瘗藏千年的“佛顶真骨”和“感应舍利”,在南朝名刹栖霞寺重现于世,南京栖霞山再度引起海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  被乾隆皇帝誉为“第一金陵明秀山”的栖霞山,位于文化古城南京东北方向约40余里处。古时因为满山生长药材,摄入后可以养身治疾,因名摄山。该山自然风光幽秀,人文古迹较多,曾有“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之称。山中南朝古刹栖霞寺原系齐代隐士明僧绍住所,后
期刊
近日,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了“2011影响中国收藏界十大事件”以及“获得2011年影响中国收藏界十大人物”颁奖典礼,同时,倍受业界瞩目的“国宝歌曲”的评选结果现场揭晓。此次“国宝征歌”活动历时四年,应征歌曲近2000首,由徐沛东、阎肃、任卫新等音乐界知名人士组成的评委会,对应征歌曲进行了多次评审,最终甄选出15首入围歌曲。总金额达50万的奖金当场发放给了获奖者。此次活动是艺术品收藏行业的一件盛事,
期刊
他曾是一名优秀的军人,四十年如一日,战斗在祖国安全保卫的第一线;先后参与指挥了国庆大典、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的安保工作;如今,爱好书法的他又集结多年收藏成果,倡导并创立了“聚砚斋”,投身于中华砚文化收藏事业,担当起传承和弘扬中华砚文化的领头人。从将军到收藏家,华丽转身之后,不变的是老将军火热的激情和执着的追求。他就是刘红军。—2011年影响中国收藏界十大人物颁奖词  从战士成长为将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