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笔者先后在《中国文物报》(2011年12月14日3版)、《收藏界》(2011年第12期)读到同一作者(李姓)的《两枚诗文竹臂搁 一对金石忘年交》(以下简称“李文”)一文,也看了“李文”附刊的图片(图1)。笔者认为对“李文”有必要撰文提出质疑,在撰稿中竟然又有了相关“发现”,故在此一并撰述,以供广大收藏爱好者参考。
一、所称“竹臂搁”的形制不伦不类
“李文”起首称:“承蒙一位未曾谋面的年已古稀之年的汤老先生厚爱,笔者收藏到两枚上面刻满诗文的竹臂搁。该臂搁长约36.8厘米、宽约7厘米、厚约0.8厘米。”接着还对“竹臂搁”的名称、作用、功能、材质等作了介绍。但是,笔者以为就“该臂搁长约36.8厘米”而言,此臂搁就堪称“特制”了。因为,以传统的臂搁而言,正如“李文”所述“是古代文人用来搁放手臂的文案用具”,它属文房用品。所以在形制上讲究小巧、精致。因此传统的臂搁,以笔者所见其长度多在22~28厘米之间(图2、3),未见有超过一市尺(33厘米)者,即所谓“小巧”是也。而“李文”中的臂搁,其长度竟长达36.8厘米,用它“垫着臂搁书写的时候”难免让人产生“臃肿”、“别扭”之感,遑论舒服了。再说,竹刻臂搁,因其小巧,又求其精致,所以都避去竹节(既难镌刻,又伤雅观)。而视“李文”附图中的臂搁,上下均带有竹节,究其原因,即因“长约36.8厘米”所致。按其形制,若称它为竹刻楹联还可,称它为竹臂搁,则差之甚远矣。再说,臂搁“垫着臂搁书写的时候”只需用一枚,又因何要把“刻画已闻名世早;殷勤可感故人多”联语分刻在两枚竹爿上呢?难道此物专供“双管齐下”者使用赏玩?真是令人费解!对如此形制的“两枚诗文竹臂搁”,也就难免有不伦不类之嫌,并对它的真实性也就不能不置疑了。
二、“李文”考释未详表述含糊不清
“李文”称:“两枚竹臂搁上刻有14个大字‘刻画已闻名世早,殷勤可感故人多’,在每枚竹臂搁的左右两侧共刻有109个小字(笔者按:实为106字,“李文”误将引文末“吴伯滔”印语三字也计入),讲述了两枚竹臂搁的由来。一枚臂搁刻有:石泉宗兄自丁亥秋过来鹭草堂信宿别去忽有七年今春再遇于西子湖头欣然握手邀过家出所刊印存碑版;另一枚臂搁刻有:见识皆精妙绝伦不胜钦佩又订越日同游云林三竹次晚余以旧病复作匆匆辞归又承冒雨相送殷勤备至甚可感也归后即书此联赠之癸己二月滔并识吴伯滔(印章款)。”
对此,笔者以为“李文”既然引述两枚竹臂搁“左右两侧共刻有109个小字,讲述了两枚竹臂搁的由来”,但因何未将有助了解“两枚竹臂搁的由来”的“109个小字”加以断句或加标点?笔者为了了解“两枚竹臂搁的由来”,对“109个小字”多次试读(欲加标点),但终因在这些文字中有多处文字艰涩生僻、拗口而难以理解。例如:“邀过家出所刊印存碑版”不知应如何读(断句)?又“同游云林三竹”未知是指杭州西子湖畔的哪一处名胜景观?如此佶屈聱牙的文字竟然会出于清季一位深有学养的名画家吴伯滔之手,又着实令人难以置信了。
再说,从“109个小字”中的“归后即书此联赠之”来看,通常应理解为所赠的应该是“刻画已闻名世早,殷勤可感故人多”书联(墨迹)。那么,“笔者收藏到两枚上面刻满诗文的竹臂搁”的刻竹人究竟是谁呢?“李文”竟称“经过一番史料的查找和对比后,笔者真正弄清了两枚竹臂搁的来龙去脉,读懂了赠受两人的一段忘年交情。原来两枚竹臂搁是清末有名的书画家吴伯滔先生赠送给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的金石大家吴石泉先生的。”言下之意就是吴伯滔“归后即书此联赠之”所赠的并不是书联墨迹,而是刻着“刻画已闻名世早,殷勤可感故人多”和“109个小字”的“两枚竹臂搁”。对此,笔者认为:即使按“李文”作者所说吴伯滔所赠的不是书联墨迹,而是“两枚竹臂搁”。但由于在“109个小字”中有“归后即书此联赠之”之语,便可以肯定的是应该先有“刻画已闻名世早,殷勤可感故人多”书联(墨迹),后再有“两枚竹臂搁”,这应该是毋庸置疑的。况且这也是竹刻、刻铜、制笺、制墨(雕版)等工艺的一般规律。
那么,“刻画已闻名世早,殷勤可感故人多”书联(墨迹)是否还存于世呢?对此,由于上述笔者的种种置疑,加上凭着相关经验,笔者相信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三、“两枚诗文竹臂搁 一对金石忘年交”真相
果然,当笔者将“刻画已闻名世早,殷勤可感故人多”输入“百度搜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上海泓盛拍卖有限公司2009春季拍卖会(中国书画):编号0030 作者吴伯滔。尺寸:约1.8平尺,101×20厘米×2(图4)。说明:1893年作。释文∶刻画已闻名世早,殷勤可感故人多。款识:石林仁兄自丁亥秋过来鹭草堂信宿,别去忽有七年,今春再遇于西子湖头,欣然握手,邀过寓斋,出所刊印石碑版见视,皆精妙绝伦,不胜钦佩。又订越日同游云林三竺,次晚,余以旧病复作匆匆欲归,又承冒雨相送,殷勤备至,甚可感也。归后即书此联赠之。癸巳二月,滔并识于雨窗。钤印:滔、伯滔长寿。拍卖日期:2009年6月24日。
至此,首先要说明笔者对有关这件吴伯滔书联(以下简称“拍品”)真伪的看法,即由于笔者未见实物(书联墨迹),故对它的真伪不能妄断。但从它“刻画已闻名世早,殷勤可感故人多”联语,联语旁110字的识语,较诸上述佶屈聱牙使人难以理解的“109个小字”而言,它既可通读,事理亦通顺。如在上文中举例的:“邀过家出所刊印存碑版”,而“拍品”则作“邀过寓斋,出所刊印石碑版见视”。又“同游云林三竹”,而“拍品”则作“同游云林三竺”,两者虽仅差“竹”、“竺”一字,但意义却有云泥之别。前者让人百思不得其解,读了后者便可知道指的是杭州西湖畔的云林寺(即灵隐寺)和南面的三天竺(分为下竺、中竺、上竺,合称三竺)诸胜迹。再通过对两者字体的比照,便可知道“李文”中的所谓“两枚竹臂搁”显然是由“拍品”翻刻而来。因此,可以说即便“拍品”是赝品,但是“两枚竹臂搁”即由这件赝品翻刻而来。故而在此对于“拍品”的真伪可暂且不论,但它(“拍品”)可以作为揭穿“两枚诗文竹臂搁 一对金石忘年交”欺世骗局的依据。
再说有关上述两者文字的小有差异,从中便反映“两枚竹臂搁”翻刻者学识的浅陋,又因翻刻量大而粗制滥造,才使得拷贝走样。至于“两枚竹臂搁”识语的起首为“石泉宗兄”,而“拍品”则作“石林仁兄”,这二字之异,这些也便是而今一切作伪造假者惯用的伎俩。造假者将“石林”改为“石泉”,将“仁兄”改为“宗兄”,就可使得原本不知“石林”(暂不考索)为何许样的仁兄,一下子变成为“西泠印社四位创始人之一的吴石泉(隐)”。其目的就是以此来编造出一段所谓的“金石忘年交”艺林逸事,以用来惑人欺世,并作为撰文炒作的材料。
因上述已说到“因翻刻量大而粗制滥造,才使得拷贝走样”。那么有无与“李文”自称“承蒙一位未曾谋面的年已古稀之年的汤老先生厚爱,笔者收藏到两枚上面刻满诗文的竹臂搁”一样的“两枚上面刻满诗文的竹臂搁”呢?答案竟然也是肯定的。从“东博书画网”显示:“竹刻镇尺一对;价格:280.00;类别:木雕工艺品/饰品;来源:博宝艺术品商城;商品描述:此镇尺所刻对联出自1893年农历2月吴伯治(滔):“刻画已闻名世早 殷勤可感故人多”,竹板上所刻小字为其对联的来历,一块竹板:“石泉宗兄自丁亥秋过来鹭草堂信宿别去忽有七年今春再遇于西子湖头欣然握手邀过家出所刊印存碑版”,另块竹板:“见识皆精妙绝伦不胜钦佩又订越日同游云林三竹次晚余以旧病复作匆匆辞归又承冒雨相送殷勤备至甚可感也归后即书此联赠之癸己二月谒(滔)并识”吴伯治(滔)款。此竹板包浆自然,光泽油润,极具收藏价值。”由此可知,为“李文”称之为“记载了两位清末金石书画大家的一段佳话,自然就成了的他们忘年之交的历史物证”的“两枚竹臂搁”,其实不过是而今挂在网上标价出售的“木雕工艺品”,只不过由于商家以为把此物称之为“竹刻镇尺一对”比较恰当,所以与“两枚上面刻满诗文的竹臂搁”的差别也就仅此名称(“竹刻镇尺”、“竹臂搁”)不同而已。尚需指出的是,在“李文”所述“石泉宗兄自丁亥秋过来鹭草堂信宿……包浆自然,光泽油润”等文字竟然会与以上“商品描述”的文字如出一辙,那么两者之关系也就不言而喻了。(责编:石晓)
一、所称“竹臂搁”的形制不伦不类
“李文”起首称:“承蒙一位未曾谋面的年已古稀之年的汤老先生厚爱,笔者收藏到两枚上面刻满诗文的竹臂搁。该臂搁长约36.8厘米、宽约7厘米、厚约0.8厘米。”接着还对“竹臂搁”的名称、作用、功能、材质等作了介绍。但是,笔者以为就“该臂搁长约36.8厘米”而言,此臂搁就堪称“特制”了。因为,以传统的臂搁而言,正如“李文”所述“是古代文人用来搁放手臂的文案用具”,它属文房用品。所以在形制上讲究小巧、精致。因此传统的臂搁,以笔者所见其长度多在22~28厘米之间(图2、3),未见有超过一市尺(33厘米)者,即所谓“小巧”是也。而“李文”中的臂搁,其长度竟长达36.8厘米,用它“垫着臂搁书写的时候”难免让人产生“臃肿”、“别扭”之感,遑论舒服了。再说,竹刻臂搁,因其小巧,又求其精致,所以都避去竹节(既难镌刻,又伤雅观)。而视“李文”附图中的臂搁,上下均带有竹节,究其原因,即因“长约36.8厘米”所致。按其形制,若称它为竹刻楹联还可,称它为竹臂搁,则差之甚远矣。再说,臂搁“垫着臂搁书写的时候”只需用一枚,又因何要把“刻画已闻名世早;殷勤可感故人多”联语分刻在两枚竹爿上呢?难道此物专供“双管齐下”者使用赏玩?真是令人费解!对如此形制的“两枚诗文竹臂搁”,也就难免有不伦不类之嫌,并对它的真实性也就不能不置疑了。
二、“李文”考释未详表述含糊不清
“李文”称:“两枚竹臂搁上刻有14个大字‘刻画已闻名世早,殷勤可感故人多’,在每枚竹臂搁的左右两侧共刻有109个小字(笔者按:实为106字,“李文”误将引文末“吴伯滔”印语三字也计入),讲述了两枚竹臂搁的由来。一枚臂搁刻有:石泉宗兄自丁亥秋过来鹭草堂信宿别去忽有七年今春再遇于西子湖头欣然握手邀过家出所刊印存碑版;另一枚臂搁刻有:见识皆精妙绝伦不胜钦佩又订越日同游云林三竹次晚余以旧病复作匆匆辞归又承冒雨相送殷勤备至甚可感也归后即书此联赠之癸己二月滔并识吴伯滔(印章款)。”
对此,笔者以为“李文”既然引述两枚竹臂搁“左右两侧共刻有109个小字,讲述了两枚竹臂搁的由来”,但因何未将有助了解“两枚竹臂搁的由来”的“109个小字”加以断句或加标点?笔者为了了解“两枚竹臂搁的由来”,对“109个小字”多次试读(欲加标点),但终因在这些文字中有多处文字艰涩生僻、拗口而难以理解。例如:“邀过家出所刊印存碑版”不知应如何读(断句)?又“同游云林三竹”未知是指杭州西子湖畔的哪一处名胜景观?如此佶屈聱牙的文字竟然会出于清季一位深有学养的名画家吴伯滔之手,又着实令人难以置信了。
再说,从“109个小字”中的“归后即书此联赠之”来看,通常应理解为所赠的应该是“刻画已闻名世早,殷勤可感故人多”书联(墨迹)。那么,“笔者收藏到两枚上面刻满诗文的竹臂搁”的刻竹人究竟是谁呢?“李文”竟称“经过一番史料的查找和对比后,笔者真正弄清了两枚竹臂搁的来龙去脉,读懂了赠受两人的一段忘年交情。原来两枚竹臂搁是清末有名的书画家吴伯滔先生赠送给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的金石大家吴石泉先生的。”言下之意就是吴伯滔“归后即书此联赠之”所赠的并不是书联墨迹,而是刻着“刻画已闻名世早,殷勤可感故人多”和“109个小字”的“两枚竹臂搁”。对此,笔者认为:即使按“李文”作者所说吴伯滔所赠的不是书联墨迹,而是“两枚竹臂搁”。但由于在“109个小字”中有“归后即书此联赠之”之语,便可以肯定的是应该先有“刻画已闻名世早,殷勤可感故人多”书联(墨迹),后再有“两枚竹臂搁”,这应该是毋庸置疑的。况且这也是竹刻、刻铜、制笺、制墨(雕版)等工艺的一般规律。
那么,“刻画已闻名世早,殷勤可感故人多”书联(墨迹)是否还存于世呢?对此,由于上述笔者的种种置疑,加上凭着相关经验,笔者相信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三、“两枚诗文竹臂搁 一对金石忘年交”真相
果然,当笔者将“刻画已闻名世早,殷勤可感故人多”输入“百度搜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上海泓盛拍卖有限公司2009春季拍卖会(中国书画):编号0030 作者吴伯滔。尺寸:约1.8平尺,101×20厘米×2(图4)。说明:1893年作。释文∶刻画已闻名世早,殷勤可感故人多。款识:石林仁兄自丁亥秋过来鹭草堂信宿,别去忽有七年,今春再遇于西子湖头,欣然握手,邀过寓斋,出所刊印石碑版见视,皆精妙绝伦,不胜钦佩。又订越日同游云林三竺,次晚,余以旧病复作匆匆欲归,又承冒雨相送,殷勤备至,甚可感也。归后即书此联赠之。癸巳二月,滔并识于雨窗。钤印:滔、伯滔长寿。拍卖日期:2009年6月24日。
至此,首先要说明笔者对有关这件吴伯滔书联(以下简称“拍品”)真伪的看法,即由于笔者未见实物(书联墨迹),故对它的真伪不能妄断。但从它“刻画已闻名世早,殷勤可感故人多”联语,联语旁110字的识语,较诸上述佶屈聱牙使人难以理解的“109个小字”而言,它既可通读,事理亦通顺。如在上文中举例的:“邀过家出所刊印存碑版”,而“拍品”则作“邀过寓斋,出所刊印石碑版见视”。又“同游云林三竹”,而“拍品”则作“同游云林三竺”,两者虽仅差“竹”、“竺”一字,但意义却有云泥之别。前者让人百思不得其解,读了后者便可知道指的是杭州西湖畔的云林寺(即灵隐寺)和南面的三天竺(分为下竺、中竺、上竺,合称三竺)诸胜迹。再通过对两者字体的比照,便可知道“李文”中的所谓“两枚竹臂搁”显然是由“拍品”翻刻而来。因此,可以说即便“拍品”是赝品,但是“两枚竹臂搁”即由这件赝品翻刻而来。故而在此对于“拍品”的真伪可暂且不论,但它(“拍品”)可以作为揭穿“两枚诗文竹臂搁 一对金石忘年交”欺世骗局的依据。
再说有关上述两者文字的小有差异,从中便反映“两枚竹臂搁”翻刻者学识的浅陋,又因翻刻量大而粗制滥造,才使得拷贝走样。至于“两枚竹臂搁”识语的起首为“石泉宗兄”,而“拍品”则作“石林仁兄”,这二字之异,这些也便是而今一切作伪造假者惯用的伎俩。造假者将“石林”改为“石泉”,将“仁兄”改为“宗兄”,就可使得原本不知“石林”(暂不考索)为何许样的仁兄,一下子变成为“西泠印社四位创始人之一的吴石泉(隐)”。其目的就是以此来编造出一段所谓的“金石忘年交”艺林逸事,以用来惑人欺世,并作为撰文炒作的材料。
因上述已说到“因翻刻量大而粗制滥造,才使得拷贝走样”。那么有无与“李文”自称“承蒙一位未曾谋面的年已古稀之年的汤老先生厚爱,笔者收藏到两枚上面刻满诗文的竹臂搁”一样的“两枚上面刻满诗文的竹臂搁”呢?答案竟然也是肯定的。从“东博书画网”显示:“竹刻镇尺一对;价格:280.00;类别:木雕工艺品/饰品;来源:博宝艺术品商城;商品描述:此镇尺所刻对联出自1893年农历2月吴伯治(滔):“刻画已闻名世早 殷勤可感故人多”,竹板上所刻小字为其对联的来历,一块竹板:“石泉宗兄自丁亥秋过来鹭草堂信宿别去忽有七年今春再遇于西子湖头欣然握手邀过家出所刊印存碑版”,另块竹板:“见识皆精妙绝伦不胜钦佩又订越日同游云林三竹次晚余以旧病复作匆匆辞归又承冒雨相送殷勤备至甚可感也归后即书此联赠之癸己二月谒(滔)并识”吴伯治(滔)款。此竹板包浆自然,光泽油润,极具收藏价值。”由此可知,为“李文”称之为“记载了两位清末金石书画大家的一段佳话,自然就成了的他们忘年之交的历史物证”的“两枚竹臂搁”,其实不过是而今挂在网上标价出售的“木雕工艺品”,只不过由于商家以为把此物称之为“竹刻镇尺一对”比较恰当,所以与“两枚上面刻满诗文的竹臂搁”的差别也就仅此名称(“竹刻镇尺”、“竹臂搁”)不同而已。尚需指出的是,在“李文”所述“石泉宗兄自丁亥秋过来鹭草堂信宿……包浆自然,光泽油润”等文字竟然会与以上“商品描述”的文字如出一辙,那么两者之关系也就不言而喻了。(责编:石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