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gineer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间,常听老师埋怨:“现在学生的计算能力特别差,连简单的运算都过不了关,甚至连数学基础好的学生运算结果也常出差错。做计算题时总是提醒他们:计算时要细心些,但收效甚微。”是的,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枯燥乏味的计算,会使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改变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想学”。低年级学生好动、好胜心强,可以用多种训练形式代替单一练习的形式。如,用游戏、比赛等方式进行训练,如开火车、抢答、闯关卡等。高年级学生可以采用让学生自己当小老师进行判断正误。
  二、重视学生的口算训练
  教学大纲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口算能力提高了,才能加快笔算速度,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口算的速度和准确性直接影响笔算,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各年级对计算的要求,围绕重点,组织一系列的有效训练,循序渐进,从提高口算能力来达到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如,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感觉、直觉,熟记一些常用的数据。如常用的加法简算特殊和:4+6=10、2+8=10、73+27=100、36+64=100等;常用的乘法简算特殊积:25×4=100、125×8=1000等;常用的分数、小数互化数值:=0.5、=0.25、=0.125等;圆周率近似值3.14与一位数的积及与12、15、16、25、64几个常见数的积等。
  以上这些结果不管是平时作业还是现实生活中,使用的频率都很高,熟练掌握、牢记后,就能转化为能力,计算时可以提高计算效率。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保证。大量事实证明,没有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学生计算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计算习惯包括:
  1.校对的习惯。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如,不是抄错数字,就是抄错符号。因此,做题前,先要完整地看清每个数字和每个符号,决不抄错题目,这是正确计算的前提。凡是抄下来的题目都得校对,做到不错不漏。
  2.审题的习惯。这是计算正确、迅速的前提。一要审数字和符号,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二要审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三要审计算方法的合理、简便,分析运算和数据的特点,联系运算性质和定律,能否简算,不能直接简算的可否通过分、合、转换、省略等方法使运算简便,然后才动手解题。
  3.养成仔细计算、规范书写的习惯。要求按格式书写,字迹端正、不潦草、不涂改、不粘贴,保持作业的整齐美观。可以说仔细计算、规范书写就等于计算正确了50%。
  4.验算的习惯。平时学生在作业中除了对规定验算的题目进行验算外,基本上不能自觉验算,所以要强调学生算完一步要及时“回头看”,检查是否正确,一步一回头,及时检查验算,及时纠正错误,保证计算的正确。做到每步必验算,每题必检查。如,做简便计算验算时可按混合运算的顺序再计算一遍,看得数是否一样。
  5.估算的习惯。做完题后要养成对答案有个粗略的估计,把低级的错及时改正。在估算教学中,要认真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进行准确判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四、透彻理解算理,切实提高计算能力
  大纲强调:“笔算教学应把重点放在算理的理解上,根据算理,掌握法则,再以法则指导计算。”学生掌握计算法则关键在于理解。教学中,教师既要学生懂得怎样算,又要让学生懂为什么要这样算。
  如,小数乘法“1.3×5”是在整数乘法之后引入的教学内容。教师可这样教学:(1)复习计算13×5;(2)出示例题1.3×5;(3)让学生找出例题与复习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4)提问:要将例题转化为已知内容,因数中的小数点该怎么办?要不改变原题大小又该怎么办?学生按整数方法计算后,板书整、小数竖式计算的对照式:
  启发学生自己小结:因数1.3里有一位小数,把它扩大10倍得13,然后用5乘,积是65,要不改变原来的乘积,必须把65缩小10倍,得6.5。引导学生循“理”入“法”,以“理”驭“法”,并通过智力活动,促进计算技能的形成。
  五、讲究策略,加强计算练习
  为了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的技能技巧,形成计算能力,加强练习大有必要。但是练习要注意科学性,要讲究实效,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突出法则重点练。
  一般用于讲授课后的课堂练习,如小数乘法法则,重点是如何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练习:根据38×12=456,计算38×1.2、3.8×1.2、 0.38×1.2、0.38×0.12等。
  2.容易混淆的对比练。
  一般用于复习课中的练习。如复习分数四则计算,可以设计以下练习:如:×3,÷3通过对比,不仅巩固了基础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3.经常出错反复练。
  根据学生平时计算中的错误随时登记,分析归类,有针对性地反复练,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以下这些错误答案:3.9+1=4;7.5+2.5×3=30;18-9.6+0.4=8;2×5÷2×5=1;4.8+0.2-4.8+0.2=0等。
  4.啟发学生思考,创造性地练。
  设计一些题目,启发学生选择最佳算法,怎样简便就怎样算。直接按法则计算此类题时,比较繁难,如果认真观察思考,一旦发现其中的奥妙,就可以化难为易,同时还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总之,教师应鼓励学生坚持“天天练”,锻炼他们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其他文献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的“小数除法”是在学生学会了整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教学的重点是突出“小数点处理问题”,教学的关键是探究“处理小数点的算理”。  一、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是基础  此小节共有3个例题。  例1 王鹏计划4周跑步22.4千米,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列式是22.4÷4=?这是一道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该怎么办呢?可引导学生把千米换成米来计算。这样便得到22.4千米=22400米,2
期刊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的教学设计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要精心地设计教学过程,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巧妙地进行教学预设,引导学生在文本的阅读中体悟“偶向芦花深处行,溪光山色晚来晴”的惊艳,感受“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的意境,品鉴“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的深意……从而在阅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与作者、课文中的人物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掌握作者的写作方法与技
期刊
“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断(统编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导语)。”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讲述了许多引人入胜的故事,介绍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如诸葛亮足智多谋,武松豪放勇武,孙悟空神通广大,林黛玉多愁善感……阅读古典四大名著,能让读者在阅读中漫步中国古典名著长廊,走近名著中的人物,品读精彩故事,感悟写作技巧。  一、草船借箭,彰显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统编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一
期刊
如果有学校在为安排临时性工作感到头疼的话,东川二小的“工作量化”管理可能是一剂良药;如果有学校在评优评先、晋级评职、绩效分配等方面还存在种种矛盾的话,那东川二小的“工作业绩积分制”值得参考;如果有学校在为迎接各种检查准备材料忙得不可开交的话,那东川二小的“共享电子档案平台”可资借鉴。此外,东川二小的“非统考科目课堂教学月考核”“走课”“活动与教学并重”“两段制”等师训和教育教学工作上的创新做法,均
期刊
教材分析:  《围绕中心意思写》是六年级上册习作单元的作文,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感受最深的汉字写一篇习作,并想清楚自己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注意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在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就安排有专门的训练,学生有一定的基础,但本次习作要求选择一个汉字来写,难度就变大了。因为汉字的内涵极其丰富。所以,如何帮助学生确定习作的中心意思是本次习作的一个目标。习作的中心
期刊
彝州楚雄有教师二万五千余名,我是其中最为平凡庸碌的一个。由国侨办选派赴泰国任教后,便沾了祖国之光,连德高望重的泰国北部华文教育界老前辈也高看了我一眼,误以为从祖国选派的教师,必定是有两把刷子的。  4月和10月本是我所任教的清迈教联高级中学的两个长假,盼星星盼月亮盼到3月底,我急不可待地订了回国休假的机票。泰北华人村华文教师联谊会的王相贤会长却把我找去,说联谊会旗下的华心学校积弊甚多,华心学校董事
期刊
《巨人的花园》(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一文主要讲了巨人离家七年,孩子们都喜欢到他的花园里玩。巨人回家后,把孩子们赶出花园,并砌起高墙,花园就始终是冬天,直到孩子从小洞爬进花园,春天才来到花园,巨人醒悟就拆了墙,花园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巨人的花园》一文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  1.结构清晰、人物丰满。这个童话充满着奇妙的想象,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结构清晰完整,紧紧围绕“巨人的花园”展开故事:巨人离家
期刊
教材简析:  《司马光》(统编语文三年级上册)是一篇文言文,也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司马光》这篇课文非常简短,只有两句话、七个注释,还配有一幅图,但却讲述了一个脍炙人口的小故事:有一次,司马光和一群孩子在庭院里面玩耍。一个小孩爬上瓮,不小心失足落入水中。大家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捡了块石头,使劲砸瓮。瓮被砸破了,水流了出来,孩子终于得救了。该篇课文虽然是文言文,但多数词语的意思与现代
期刊
游戏使学生感到愉悦、好奇。对于儿童,游戏是一种享受,是一种乐趣。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儿童思维的表现,游戏为儿童提供了学习新事物、形成和扩大知识技能、思行结合的方式和机会。”实践表明,游戏活动是数学原理、生活情境和儿童心理建构的产物,让数学从“严谨”走向“好玩”。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发现把学生们喜爱的游戏、竞赛活动引入数学教学之中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观察
期刊
生命教育的思想由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的杰唐纳·华特士首倡,70年代末澳大利亚成立“生命教育中心”,并明确提出“生命教育”的概念。从此,世界各国都相继将生命教育摆上了国民教育的重要议事日程,中小学校也陆续将生命教育纳入教育的整体框架中。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实施生命教育的途径有很多,诸如开设专门课程、纳入综合课程、渗入学科课程、开展专题教育等。笔者认为,在课程任务繁重、课程时间紧张的教育大背景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