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汉唐故都 做足汉唐文章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aretgd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唐都学刊》自1985年创刊以来,已经走过了25个春秋。回顾艰难历程,编辑部同仁不胜感慨,其中有不少教训,也有成功的喜悦。它伴随着文理学院的成长,由西安师专到西安联合大学到西安文理学院,始终把学术质量视为第一生命,因而在学术界赢得一席之地。近年来,学术质量不断攀升,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资料中心统计,从2006年到2009年,《唐都学刊》在全国综合大学学报中分别排名为79名﹑70名﹑57名﹑53名。作为新升本科院校的西安文理学院主办的《唐都学刊》,近年来在学术界产生了如此广泛的社会影响,尤以“汉唐研究”栏目最为突出,2010年7月荣获全国地方高校学报“名栏”称号。其中的奥妙在什么地方?它的办刊理念是什么?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唐都学刊》主编陈正奇教授。
  ——本栏责任编辑 王文娟
  
  《唐都学刊》在中国学报期刊界鼎鼎有名,在东南亚、美国也不陌生。记得《唐都学刊》前任主编、著名评论家王仲生教授曾经说,他访问美国时在某大学做学术演讲,自我介绍说是西安联合大学(西安文理学院由西安联合大学和西安教育学院合并而来)教授,下边的听众摇头表示不知道,当他说是《唐都学刊》主编时,听众点头表示知道。可见《唐都学刊》在国外影响之一斑。近年有不少日本、朝鲜学者投稿《唐都学刊》以求发表,由此可知其影响之广泛。
  近日,本刊记者约见《唐都学刊》主编,就其刊物的办刊宗旨、发展现状及有关情况做如下访谈:
  记者:《唐都学刊》的办刊宗旨是什么?
  陈正奇:《唐都学刊》的办刊宗旨是立足周秦汉唐故都故地,依托西安高校科研群体,结合西安文理学院地方综合院校实际,突出汉唐研究特色,为西安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文化建设服务。《唐都学刊》于1998、2002、2006、2010年连续四届被评为中国人文社科“百强期刊”,2007年被全国地方高校评为“十佳学报”;“汉唐研究”栏目于2006年被全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研究会评为“优秀栏目”,2007年又被全国地方高校学报研究会评为“特色栏目”。《唐都学刊》于2010年6月被陕西省新闻出版局评为陕西省高校文科学报“重点期刊”,“汉唐研究”被评为“特色栏目”。2010年7月,《唐都学刊》的“汉唐研究”又获得全国地方高校“名栏”的荣誉称号。
  记者:《唐都学刊》的“汉唐研究”栏目是怎样进行学术定位的?
  陈正奇:我们努力办好《唐都学刊》,突出“汉唐研究”栏目,积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子。“汉唐研究”栏目与《唐都学刊》的学术定位相一致,与《唐都学刊》的历史沿革相始终。自1985年《唐都学刊》创刊以来,就设有“汉唐研究”栏目,且以滚动形式出现。栏目的设立基于《唐都学刊》创刊于大唐都城——长安。而汉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两个鼎盛时期,具有较大的学术研究空间。1990年后,“汉唐研究”变成固定栏目,2004年开始,把“汉唐研究”作为重头戏推出。每期都置放于《唐都学刊》的第一栏目,视为品牌。每期发文量在5篇以上,甚至推出专题笔谈。截止目前已刊文500篇以上。2008年,编辑部又将已刊出并被国内重要转载机构转载的优秀论文汇编成《汉唐研究》[史学卷上下册(60万字)、文学卷上下册(54万字)]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记者:“汉唐研究”栏目有什么特点?
  陈正奇:“汉唐研究”栏目的特点是学术容量大,口径宽。汉唐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两个高峰,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从汉自唐凡七百年间,中国历史风云变幻,朝代迭兴,尤以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最为复杂,而正是这次民族融合把汉唐王朝连接起来。因此,凡涉及汉唐之际的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民俗诸问题,或宏观综论,或微观探索,均在刊发之列。
  记者:你们办好“汉唐研究”有怎样的学术依托?
  陈正奇:“汉唐研究”栏目有丰厚的学术依托。西安地区高校林立,科研单位众多,中国秦汉史学会、唐史学会、唐宋文化研究会、王维研究会、中国古都学会等众多的学术团体或挂牌在西安,或在西安成立,都与西安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西安也云集了一批学养深厚的汉唐研究专家,本院也有一批有志汉唐研究的学者长期支持这一栏目。
  另外,“汉唐研究”栏目有一个稳定的老中青作者队伍。老一辈学术大师如史念海、霍松林、程千帆、黄永年、陈铁民、袁仲一等专家先后为该栏撰文,中年学者如侯甬坚、贾二强、杜文玉、王子今、徐卫民、王双怀等,他们都是目前各学科的领军人物,纷纷用稿件支持本栏;此外,还有一批青年学者、博士、博士后积极为本刊投稿,他们同时也成为本栏目发展的后劲力量。另外,本栏目也吸引了一批海外学者如韩国的赵殷尚、金庆浩,日本的等。
  记者:你们办好“汉唐研究”对社会有什么贡献?
  陈正奇:“汉唐研究”栏目的成功,除促进《唐都学刊》自身发展以外,它还是培养学术新人的重要平台。自设专栏20年来,培养和扶持了一批汉唐研究领域的学者,有些人已成为该领域的专家和领军人物,如康震、毛曦。他们与“汉唐研究”栏目一同成长,互动互进,相得益彰,实现双赢。
  记者:办好“汉唐研究”栏目的基础是什么?
  陈正奇:首先,“汉唐研究”栏目有一支具备较高学术水平且能严格把关的编辑队伍。编辑部严格实行“三审”、“五校制”。本编辑部在岗在编专业人员10人,高级职称8人;其中历史专业3人,中文专业3人,他们既是编辑也是汉唐研究方面的学者,还外聘了一批审稿专家,层层把关,严格审稿。再者,“汉唐研究”栏目编发、组稿方法灵活。编辑部能够把自由来稿选编与外出组稿结合起来,把约请名家撰稿和扶持学术新人结合起来,把零散发稿和集中笔谈结合起来,把零星约稿与专题学术会议约稿结合起来,把本校学者和校外学者结合起来,把国内专家和国外专家结合起来。
  记者:办好“汉唐研究”的社会环境是什么?
  陈正奇:“汉唐研究”的发展是与学院领导的支持、学报界前辈的长期关注、扶持、转载机构的学术指导分不开的。西安文理学院历届党委都十分重视《唐都学刊》的发展,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教授耿占军博士亲自主持“汉唐研究”栏目;陕西省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理事长、陕西师范大学学报主编张积玉编审十分关注《唐都学刊•汉唐研究》的进步,经常为学报编辑部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中国人文社科学报研究会原理事长、北京大学学报原主编龙协涛教授亲自来《唐都学刊》指导工作并做学术报告,这些都使编辑部同仁受益匪浅。这是我们办好“汉唐研究”的大环境。当然,办好“汉唐研究”与编辑部同仁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另外,还有编辑的学术眼光及其在学术界的人脉问题。
其他文献
摘 要:电视剧收视率的高低可以直接反映影片受欢迎的程度,我们可以从一个地区长时间的收视率中看出当地区人民对于电视类型的喜好。本文从CSM央视—索福瑞媒介有限公司网站上获取收视率的数据,客观、科学地从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分析各自地区电视剧的特色,比较三个地区热销剧集的原因。  关键词:收视率;北京;上海;广州;CSM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在这个矛盾交错的社会转型期,更多的老百姓遇到的是一种共同的无奈,一种相似的命运。导演就像是异类,“打开一只关于电影的潘多拉魔盒,让你闻到电影本来有无穷无尽的活法”,感受着角色们的感受。电影《月满轩尼诗》,导演:岸西;主演:张学友、汤唯;联合主演:鲍起静,李修贤;风格:爱情轻喜剧。茶楼、茶餐厅、巴士、公寓、街道、菜市场…,很现实、很随意、很自然。我一直非常欣赏香港的观众,即使演员们只是家长
期刊
摘 要:在当今综艺娱乐节目中,多名主持人共同主持,逐步成为一种大趋势,“主持群”模式随之产生。本文以《快乐大本营》主持群为例,通过对主持群模式在当今综艺娱乐节目中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从受众的审美取向、节目的市场竞争、节目形态的风格转变等角度探讨综艺节目主持群模式备受青睐的原因,并探讨了综艺娱乐节目主持群模式隐含的不足和弊病。  关键词:综艺娱乐节目;主持群;快乐大本营  中图分类号:G224
期刊
摘 要:当前,社交网站中网页游戏的出现加大了社交网站的黏度,不仅保留住了原有的用户群还吸引了更多的用户注册。人人网是中国实名社交网站的领头羊,它为中国的社交网站设立了新的标准(它是真正向SNS转变的典型),其服务对象和目的有独特的代表性。文章试图通过对人人网中社区网页游戏的视觉样式分析,得出其外在样式特征和对其形成原因的内在原因探析,给以后社交网页游戏的制作运营提供借鉴。  关键词:社交网页游戏
期刊
摘 要:《咸阳师范学院学报》立足深厚的地方历史文化积淀,坚持“开门办刊,质量立刊,特色强刊,刊会互动”的办刊理念,以“秦汉文史研究”栏目为突破口,走出了一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报特色化发展之路。  关键词:秦汉文化;特色强刊;学报  中图分类号:G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1-0112-02       一、引 言 
期刊
摘 要:中国的报刊时评虽然已经蓬勃发展,但还不够成熟规范,存在着表达效率低下等问题。究其原因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缺乏对激情与理性合理尺度地把握,事实上,激情与理性就如同时评写作翱翔的双翼,二者不可偏废。  关键词:报刊时评;激情;理性  中图分类号:G2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1-0110-02       一
期刊
摘 要:眼下,微博风暴正席卷中国,迅速成为国内互联网传播媒介的焦点话题。尤其在2011年的春天,一场轰轰烈烈的“微博打拐”行动,将微博推上了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风头浪尖。通过“微博打拐”,越来越多的人相信比起论坛、博客等网络交流工具,微博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加平等、自由和民主的对话平台,甚至是“草根阶层”也能“通过参与种种议题设置,逐渐介入了社会事务的处理当中。”仿佛“电子乌托邦”就在不远的前方,令众
期刊
摘 要:媒体是社会公器,起着上传下达的载体作用,是社会公共领域构建的重要力量。所以,如何和媒体更好地互动,如何在互动中构建自身具有特色的品牌是值得NGO去思考和努力的。因為,品牌能够带给NGO更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NGO;蓝丝带;媒体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1-0062-03  
期刊
摘 要:以现在流行的网络传播现象“微”为出发点,对网络微传播过程的特征及表现形式进行研究,主要从它的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与方式、传播对象切入逐一研究分析,概括出每一个构成要素中 “微”的含义、特点及其社会影响力,最后从浅层面上总结了微传播对每一个“社会个体”以及整个“社会传播体系”所形成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网络;微传播;微内容;微媒介;微受众   中图分类号:G206.2
期刊
面对电视这个浩淼如烟的海洋,我只是一粒小小的贝壳,如果没有偶然的海浪把我卷到沙滩上,我永远不可能看到这么美好的阳光。感谢偶然的海浪,感谢注定的阳光。    编者按:一个从三千年前的古城墙里走出来的女孩,带着秦砖汉瓦的潮湿气味,穿过黄土高坡的嘹亮民歌,嗅着热腾腾的甑糕的香气,在兰花素布门帘后面听着婆姨们羞涩的笑声长大,长成一个沉默、害羞、爱幻想却又执着、勇敢、不服输的女子。她就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