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课堂上正确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能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由此,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不仅有助于教师传授知识,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现代教育——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我们知道:实施新课程,创新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因此应该让学生真正做到: 创新意识——让学生想创新;创新乐趣——让学生爱创新;创新品质——让学生敢创新;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创新。下面就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1 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激发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向。"心理学家也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指挥的触发器、是创新的催化剂。学生只有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时,才会主动地去探索,有意识地创新。因此,教学新内容,可以根据新知的内容和特点,运用多媒体声形并茂,生动有趣的特点,激发学生对新知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如:教学“圆的面积”时,先让学生回忆,以前我们学过图形(屏幕上出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推倒公式是如何应用“转化”思想?然后启发学生思考:怎样把圆转化成己学过的图形呢?"接着用电脑演示切拼法把圆转化为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为了说明近似图形的边为什么都是曲的,继续用电脑演示,分成4等分、8等分、16等分,让学生看到拼成图形的边逐渐变直。在这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动手实验;最后汇报,教师板书。从拼成的长方形中推倒圆的面积公式。这样让学生经历图形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体会到了圆的面积公式是怎样由已知的探索出来的思维程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
又如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屏幕上出现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先重合在一起,然后以一个顶点为圆心,旋转180度,再沿着一边平移,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相当于三角形的底和高。再让学生动手操作,进一步验证演示的正确性,从而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底X高/2。传统的演示是断断续续的,而CAl屏幕上的演示是一个完整的转化过程,这样的演示既突出了割补、旋转平移的方法,又突出了一个重要思想——转化思想。
可见,在教学中,只要教师适时,恰当地引导,学生总会发现一些新方法,新思路,再配以多媒体教学通过强烈刺激的作用,取得理想的效果,发挥其他教学手段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从而达到:课开始,兴趣生;课进行,趣更浓;课结束,趣犹存。
2 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引导探究,培养创新精神。
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叶圣陶也说过: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也就是说:教学不是把现成的书本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究获取知识,并在探究中学会思考,学会创新,最终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快速绘图、动画、视频、发声等功能,可以快速模拟某些发明发现的过程。记得有人问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何以有那么多的创造时,他回答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探索问题。可见积极探索是创新的先导,那么我们要保护和支持学生探索欲望的行为。
例如:在一次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中,老师自编了一则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童话:三只小猴子分别将三个长方形桌面锯掉一角后,三只小松鼠赶忙跳过来数一数还剩几个角,可数来数去,三只小松鼠的答案就是不一样,聪明的小朋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一看到这样有趣、好玩的动画情节,同学们先是怀疑、纳闷,进而想象、模拟,渐渐地他们便跳出了数学的思维圈子,相继发现有可能剩4个角也有可能剩5个角,新的思路得以展开,纳闷的问题豁然开朗。这种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地呈现教材,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由此可见,创新思维虽然是一种复杂的、高级的智力活动。但决不是神秘莫测、高不可攀,属于少数天才人物的"专利”。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而我们应该是“敢入未开化只边疆,敢探未发现之新理。”
3 运用现代教育手段,鼓励质疑,培养创新能力。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醒之机也,一番觉醒,一番长进。”在教学中“质疑问难”本身就蕴含创新思维的火花,也是创新的起点,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够在此基础上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有疑到解疑再到创新,这正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 教师要始终善于质疑问难的教学环节,把质疑探究贯穿与教学的全过程。
3.1课前质疑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负担。在新课导入时,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求知的需要而发现问题。
如: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屏幕上展示故事情境:先是兔妈妈把4个苹果分给2只小白兔,每人分2个;再是小白兔把2个苹果分给奶奶、爷爷,每人1个;最后是兔奶奶将1个苹果与小白兔对半分,每人是( )个。让学生看着这副图画展开想象,产生疑问,新课自然展开,揭示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分数。这样引入新课,既建立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又渗透了生活亲情教育;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又如:学习“比大小”时,教师问:“小朋友,你们喜欢杂技表演吗?”学生齐声回答:“喜欢。”“那么,老师带你们去看小猴日小熊表演的节目。”(暂停,放映片段)快速浏览,此时小朋友非常高兴。老师又说:"这杂技表演可精彩呢,看到这你们想知道什么?"有的学生说:"我想知道他们谁的本领大。"于是,全班同学很有兴趣地分别数出小猴和小熊举碗的个数,并汇报数量进行比较,这就为整节课顺利进行活动作了很大的铺垫。 3.2课中引疑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已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我们要坚持正面引导的原则,对质疑得好的学生加以表扬,对问得不好的学生也要加以鼓励,绝不能横加斥责,一旦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质疑能力将成为一句空话。
如:教学"四年级一班第一组植树50棵,第二组植的树是第一组的2倍少15棵。两个小组共植多少棵?"让学生看完此题后,屏幕上出示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此时,学生提出问题:(1)两个小组植树相差多少棵? (2)第一组再多种几棵就比第二组多? (3)第二组再多中几棵是第二组的2倍? (4)第二组再种几棵是第一组的3倍?这些问题都是学生自己发现的,利于激发学生广泛的、强烈的好奇心。
3.3课后寻疑
课的结尾,为激起学生更加深入地探索,教师要留有一定时间、回味学习内容,启发学生从无疑处寻找疑问,让学生知道“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的道理。
比如:学习了“比大小”内容后,教师并不是设置一大堆单调的练习,而是别出心裁的设计了“多些,少些”的习题,通过一个个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调动了学生学会了对数量的估计,逐步建立起数感。例如最后的“猜猜看”,老师先让学生观察屏幕一副图画,理解图意后根据小男孩和小女孩的对话自由发表意见,猜一猜,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寻密码,参观知识宝库”的知识。宝库共有五扇大门,每扇大门都有一个两位数的密码,只有猜出密码是多少才能打开大门,并能获得小小的奖品。全班同学兴趣盎然,积极参与,随着一扇扇大门的打开,学生的猜数方法越优化。有的学生先确定单、双数,再以11-99间为标准缩小范围,依据层层缩小找出答案:还有的先猜出十位上的数,再猜出个位上的数......当我宣布知识宝库的大门己全部打开时,学生兴奋不己。这样的安排学生不仅乐学、爱学,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由此可见:提问是课堂教学常用的环节,但他不是教师的“专利”,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具有挑战性的新问题,为创新作铺垫。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一个永恒的新课题。只要心中绽开春花,芳草会绿遍天涯。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力争做到以“导”促“放”,诱导学生了解知识的“通性”,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的新颖性和独特性。在小学教学中巧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引发学生的创新火花,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为在课程改革的春天里,鼓荡着爱与温暖的春风,能让孩子们轻轻一跃便腾空而起,我们的课堂果真是“放归林间自在啼”。
参考文献:
[1] 《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李建平主编:《聚焦新课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 方元山著:《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
[4] 斯宾塞著:《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现代教育——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我们知道:实施新课程,创新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因此应该让学生真正做到: 创新意识——让学生想创新;创新乐趣——让学生爱创新;创新品质——让学生敢创新;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创新。下面就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1 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激发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向。"心理学家也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指挥的触发器、是创新的催化剂。学生只有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时,才会主动地去探索,有意识地创新。因此,教学新内容,可以根据新知的内容和特点,运用多媒体声形并茂,生动有趣的特点,激发学生对新知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如:教学“圆的面积”时,先让学生回忆,以前我们学过图形(屏幕上出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推倒公式是如何应用“转化”思想?然后启发学生思考:怎样把圆转化成己学过的图形呢?"接着用电脑演示切拼法把圆转化为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为了说明近似图形的边为什么都是曲的,继续用电脑演示,分成4等分、8等分、16等分,让学生看到拼成图形的边逐渐变直。在这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动手实验;最后汇报,教师板书。从拼成的长方形中推倒圆的面积公式。这样让学生经历图形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体会到了圆的面积公式是怎样由已知的探索出来的思维程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
又如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屏幕上出现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先重合在一起,然后以一个顶点为圆心,旋转180度,再沿着一边平移,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相当于三角形的底和高。再让学生动手操作,进一步验证演示的正确性,从而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底X高/2。传统的演示是断断续续的,而CAl屏幕上的演示是一个完整的转化过程,这样的演示既突出了割补、旋转平移的方法,又突出了一个重要思想——转化思想。
可见,在教学中,只要教师适时,恰当地引导,学生总会发现一些新方法,新思路,再配以多媒体教学通过强烈刺激的作用,取得理想的效果,发挥其他教学手段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从而达到:课开始,兴趣生;课进行,趣更浓;课结束,趣犹存。
2 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引导探究,培养创新精神。
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叶圣陶也说过: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也就是说:教学不是把现成的书本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究获取知识,并在探究中学会思考,学会创新,最终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快速绘图、动画、视频、发声等功能,可以快速模拟某些发明发现的过程。记得有人问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何以有那么多的创造时,他回答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探索问题。可见积极探索是创新的先导,那么我们要保护和支持学生探索欲望的行为。
例如:在一次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中,老师自编了一则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童话:三只小猴子分别将三个长方形桌面锯掉一角后,三只小松鼠赶忙跳过来数一数还剩几个角,可数来数去,三只小松鼠的答案就是不一样,聪明的小朋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一看到这样有趣、好玩的动画情节,同学们先是怀疑、纳闷,进而想象、模拟,渐渐地他们便跳出了数学的思维圈子,相继发现有可能剩4个角也有可能剩5个角,新的思路得以展开,纳闷的问题豁然开朗。这种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地呈现教材,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由此可见,创新思维虽然是一种复杂的、高级的智力活动。但决不是神秘莫测、高不可攀,属于少数天才人物的"专利”。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而我们应该是“敢入未开化只边疆,敢探未发现之新理。”
3 运用现代教育手段,鼓励质疑,培养创新能力。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醒之机也,一番觉醒,一番长进。”在教学中“质疑问难”本身就蕴含创新思维的火花,也是创新的起点,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够在此基础上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有疑到解疑再到创新,这正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 教师要始终善于质疑问难的教学环节,把质疑探究贯穿与教学的全过程。
3.1课前质疑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负担。在新课导入时,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求知的需要而发现问题。
如: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屏幕上展示故事情境:先是兔妈妈把4个苹果分给2只小白兔,每人分2个;再是小白兔把2个苹果分给奶奶、爷爷,每人1个;最后是兔奶奶将1个苹果与小白兔对半分,每人是( )个。让学生看着这副图画展开想象,产生疑问,新课自然展开,揭示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分数。这样引入新课,既建立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又渗透了生活亲情教育;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又如:学习“比大小”时,教师问:“小朋友,你们喜欢杂技表演吗?”学生齐声回答:“喜欢。”“那么,老师带你们去看小猴日小熊表演的节目。”(暂停,放映片段)快速浏览,此时小朋友非常高兴。老师又说:"这杂技表演可精彩呢,看到这你们想知道什么?"有的学生说:"我想知道他们谁的本领大。"于是,全班同学很有兴趣地分别数出小猴和小熊举碗的个数,并汇报数量进行比较,这就为整节课顺利进行活动作了很大的铺垫。 3.2课中引疑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已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我们要坚持正面引导的原则,对质疑得好的学生加以表扬,对问得不好的学生也要加以鼓励,绝不能横加斥责,一旦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质疑能力将成为一句空话。
如:教学"四年级一班第一组植树50棵,第二组植的树是第一组的2倍少15棵。两个小组共植多少棵?"让学生看完此题后,屏幕上出示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此时,学生提出问题:(1)两个小组植树相差多少棵? (2)第一组再多种几棵就比第二组多? (3)第二组再多中几棵是第二组的2倍? (4)第二组再种几棵是第一组的3倍?这些问题都是学生自己发现的,利于激发学生广泛的、强烈的好奇心。
3.3课后寻疑
课的结尾,为激起学生更加深入地探索,教师要留有一定时间、回味学习内容,启发学生从无疑处寻找疑问,让学生知道“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的道理。
比如:学习了“比大小”内容后,教师并不是设置一大堆单调的练习,而是别出心裁的设计了“多些,少些”的习题,通过一个个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调动了学生学会了对数量的估计,逐步建立起数感。例如最后的“猜猜看”,老师先让学生观察屏幕一副图画,理解图意后根据小男孩和小女孩的对话自由发表意见,猜一猜,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寻密码,参观知识宝库”的知识。宝库共有五扇大门,每扇大门都有一个两位数的密码,只有猜出密码是多少才能打开大门,并能获得小小的奖品。全班同学兴趣盎然,积极参与,随着一扇扇大门的打开,学生的猜数方法越优化。有的学生先确定单、双数,再以11-99间为标准缩小范围,依据层层缩小找出答案:还有的先猜出十位上的数,再猜出个位上的数......当我宣布知识宝库的大门己全部打开时,学生兴奋不己。这样的安排学生不仅乐学、爱学,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由此可见:提问是课堂教学常用的环节,但他不是教师的“专利”,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具有挑战性的新问题,为创新作铺垫。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一个永恒的新课题。只要心中绽开春花,芳草会绿遍天涯。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力争做到以“导”促“放”,诱导学生了解知识的“通性”,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的新颖性和独特性。在小学教学中巧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引发学生的创新火花,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为在课程改革的春天里,鼓荡着爱与温暖的春风,能让孩子们轻轻一跃便腾空而起,我们的课堂果真是“放归林间自在啼”。
参考文献:
[1] 《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李建平主编:《聚焦新课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 方元山著:《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
[4] 斯宾塞著:《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