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的教育管理始终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增强学生管理的集体意识与自助意识,并由此形成的学生管理的有序局面也将是每位学工人员面对的具体议题。宿迁学院也曾就“新生状况分析及对策”举行过相关论坛。本文则尝试将其中的分析细节与对策进行了“类型化”,并尝试通过对孟轲关乎人性的预设,包括其表达的视角为大家发掘我院13级新生群体的共性特质提供些许帮助,并力求能够为深化全院对13级新生教育管理与策略考量提供更多的视角支持。
“施教,必因其材而笃焉”是南宋思想家朱熹的育人言论。意思是说,师者在施行教育的时候,必须因学生的“才”而进行因材施教。先哲的言论对当下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不无启示。我院13级新生较之往届二本学生发生了批次(本三)变化。如何针对13级新生的群体特征进行因材施教;如何更好地助力、服务、培育12级新生成人成才自然就成为了学院学工系统与教学系统面前共同的重要议题。
一孟轲人性预设的内涵与表达:社会学的关注
在一定程度上,笔者关乎孟轲之“四心说”的解释范式是基于社会学之基本问题的分析模型展开的(如社会个体与社会运行、社会行为与社会结构的断裂以及弥合)。其原因之一即是关乎人性说本身兼具的复杂性(甚至儒家学派内部即又划分为三小派,如以孔子的暧昧式表达,即简单认为人性的先赋特性并无太大的差别后最重要的即是关于其后致角色获得的表现,是社会以及自然环境的濡染致之等;以荀子为代表的性恶说与上述孟轲之性善说等;另一方面,上述所关乎人性质的阐述也正是中西文化的重要分水岭)。
同时,在《孟子》关乎《公孙丑·上》的论述中,孟轲强调,人若“无恻隐之心,无羞恶之心,无辞让之心,无是非之心”,那么,人也就不能称之为人。如果按照社会化的观点来审视的话,此类境遇中的社会个体尚未摆脱生物性因素的影响,仍旧没完成充分的社会化所需习得的内容,尚未完成向社会人的过度环节,这时的社会个体也只就是纯粹的肉身的存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个体。但值得强调的是,孟轲之所谓的羞恶之心即是一种自省与反思之心。因为这是一种极具社会学意味的心理状态。
二论坛汇编:学生综合特质类型
就13级学生状况分析来看,主要集中在学生个体自我意识培育与价值观形成、性格特质多样呈现与心理失衡调适以及学习行为的表现等多个层面。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广度、深度、速度与程度决定了社会多元价值导向。作为“95后”年轻群体的13级新生也是如此,这无可厚非。但若自律意识缺失并放弃了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与主流价值观的培养,这些新生又将何去何从。当多元的社会价值牵引着他们进退维谷之际,网络社区继而成为了他们栖息之地。网络社会的崛起本是社会进步的历程之一。倘若脱离社会,成为了“微博控”、“手机、网络控”,我们的新生又该面临怎样的学习、生活境遇?当然,13级新生基本能够做到遵守校纪校规,积极参与校园与社会活动。但是,部分新生就会因为沉溺网络社会,在悠然自得之间抛弃了集体的温暖,甚至出现失范、违法行为。
三孟轲人性预设下的学生综合特质分析
具体说来,孟轲“性善说”中将“善”诠释为人之本性,且其是先赋的定位,并就人性结构中的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之心进行的是类似齐美尔式心理境遇的探微表达。具体说来,孟轲以及相关儒士微观的心理体验,如恻隐之心与仁怀对照;如羞耻之心上升为义之形态;又将恭敬之心类之于礼的形态;同时智之表现又由是非之心衍生。总之,无论孟轲采取何种策略与基于何种考虑,终究却实现了由微观心智向宏观社会运行的架构。这在一定意义上印证了齐美尔关于形式社会学中涉及的社会交往内容与形式的论述,印证了社会学基本理论困境的弥合,实现了现实社会结构得以可能的途径宣告。
依此思路分析,13级新生对校园、社会活动有着极高的兴趣,但心理自我调试能力较弱、个性彰显上特质明显,个体之间差异较大。如何弥合新生个体心理特质与社会参与的断层有待我们关注。当然,这要求我们广大学工人员要尝试培育新生集体归属与互助意识,悦纳自我,接受他人;要懂得积极引导新生群体中个性特质明显者往合群、向善的方向施展、表现自我;要体会“人与人是不同的”预设的蕴含,明白分类指导学生,挖掘学生自身潜能,形成不同个性学生学涯、职涯、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这与孟轲所秉持的性善说本身就是一种具有普适性的与外在约束性的社会事实,而且是存乎中基于社会个体之间交往的事实存在是不谋而合的。那么,其本身所维系的社会唯实论的倾向性也就注定了性善说本身只能是一种关乎社会道德的社会意识形态的表达,诸如社会良知、良能等而具体的形式予以体现。这也正是古典社会学理论大师涂尔干社会个体心里体验层次所无法涵盖的范畴。但孟轲究其根源而终究认为性善说是一种基于人之本性、天性所赋予的,是一种普遍的外化的体现形式。社会个体并以此指导着行动的规则的制定。例证证明之,即孟轲见之孺子落水事件的决断如是之。基于此,我们还可以动员初级朋辈群体、宿舍集体、班级成员的教育参与的影响功能,使之成为新生个体成长发展的重要“参照系”,发挥他们的成长促进作用,使之孟轲关乎人性塑造的可能途径是通过社会外化的功能实现的得以充分的印证。
具体说来,我们还可以通过集体意识培育(班集体的民主化管理转型;学生日常管理与服务的同时要强调人文关怀,如结合传统文化教育、党团活动教育等契机进行集体意识学习),在合理、合情的范围内引导学生彰显个性,要强调班级归属感与荣誉感,实行集体主义教育,形成班级的“有机团结”局面。当然,这与要求学生遵守班级规约与学院纪律制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是苏轼在《东坡文集事略》中提到的。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并将其付诸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但是,就我院13级新生普遍存在由于学习目标定位、学习方法错位、学习动机缺位等原因而对专业课书本知识学习失去信心的问题。正如《三字经》中关乎“苟不教,性乃迁”的表达策略,一方面基于行文所必须,为下文的铺展论述埋下了伏笔;另一方面,也恰恰印证了学习教化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一“苟”字道出了教化(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与福柯之所谓的权力关系网络体系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型所蕴含的对身体的规训与型塑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对其“性”不教乃迁也随就提出了引导人们从善的角色期待,即赋予了教化客体之灵魂与肉体关系的变相阐释:若精神领域之性态不作适时地改变(是以从善为主要目标),其肉体本身做支撑的身体也就无所适从。值得强调的是,究竟该如何实现“人”之性的型塑以及其具体的策略考虑的类型以及是如何通过对肉体的制约与驯化实现“人”之性的教化与善之目标乃至于整个身体的规训?就是一个宏大的课题。“规训”一词源于福柯关于全景敞视的论述,但其中蕴含着身体教化与学习策略的表达意味。在行文过程中,笔者将其大胆援引,并尝试着突破孟轲关于人性预设的逻辑框架将其运用到13级新生“规训”(主要是涉及到学习目标、学习方法等方面)考量上,这些亦是孟轲教化身体观的重点印证(关于孔孟身体观的论述,学界已有定论)。在学习目标上,新生或将专业学习定位过于功利现实化,不注重专业基础知识的积累与学习思维的培养;或将专业学习定位为纯粹的任务完成与课时安排,不明白专业培养的系统性与专业知识的承继性道理,直接造成后期学习的困难。在学习方法上,13级新生文化课底子较之往届二本学生略显薄弱,纵然这是不争的事实,倘若新生个体将这样的定位带进课堂,不仅会对其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造成影响,更会在心里上形成暗示,继而成为学习过程中的现实障碍,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性,使之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这些也是各位老师在论坛中所达成的共识。同时,专业学习的种种障碍与模糊定位愈发让部分新生开始盲目热衷于技能证书的培训与考级。因为,这些在他们看来更加实用。这似乎也能成就他们借技能等级证书“取海之百货”心理的满足点。
同时,笔者认为,培育新生的专业认同感与形成班级学风建设的着力点不仅要在班级管理模式(如建构起多元专业认知的参与形式)上下功夫,还要进一步实施并完成班级的班风、教风,甚至班级文化的打造、建设工程。因为只有通过班级文化(包括班风、教风、学风等氛围文化元素)的渗透力才能让学生形成学习的自觉意识,达成以班级文化推动班级学风建设的目标(学风建设应是系部应重点突破与实现的建设目标)。当然,这其中也包括相关“动力机制”的引入。如何做好“动力机制”与“班级文化”的有机整合亟待思考(如学院“十佳百优班集体”建设工程、“奋进奖”评比项目皆是学风建设与班集体文化建设的很好助推器)。
同时,培育新生对学院的“荣誉情结”(如入学教育、军训生活都是很好的契机)与认同归属感,并能够适当“规训”新生行为(如可以通过多督促检查反馈等)、生活习惯,帮助新生完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终极目标。只有学生从自我做起了,培养起了自律意识,实现班集体与宿舍集体成员人人参与的“网格化”管理模式才能得以可能,进而实现“全员育人”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朱熹.孟子集注[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3.
[2]李炳英.孟子选注(增顶版)[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3]钱文忠.钱文忠解读《三字经》[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9.
[4]徐梓.传统蒙学与传统文化[J].寻根,2007.
[5]叶启政.社会理论的本土化建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四版)[M].赵旭东,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施教,必因其材而笃焉”是南宋思想家朱熹的育人言论。意思是说,师者在施行教育的时候,必须因学生的“才”而进行因材施教。先哲的言论对当下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不无启示。我院13级新生较之往届二本学生发生了批次(本三)变化。如何针对13级新生的群体特征进行因材施教;如何更好地助力、服务、培育12级新生成人成才自然就成为了学院学工系统与教学系统面前共同的重要议题。
一孟轲人性预设的内涵与表达:社会学的关注
在一定程度上,笔者关乎孟轲之“四心说”的解释范式是基于社会学之基本问题的分析模型展开的(如社会个体与社会运行、社会行为与社会结构的断裂以及弥合)。其原因之一即是关乎人性说本身兼具的复杂性(甚至儒家学派内部即又划分为三小派,如以孔子的暧昧式表达,即简单认为人性的先赋特性并无太大的差别后最重要的即是关于其后致角色获得的表现,是社会以及自然环境的濡染致之等;以荀子为代表的性恶说与上述孟轲之性善说等;另一方面,上述所关乎人性质的阐述也正是中西文化的重要分水岭)。
同时,在《孟子》关乎《公孙丑·上》的论述中,孟轲强调,人若“无恻隐之心,无羞恶之心,无辞让之心,无是非之心”,那么,人也就不能称之为人。如果按照社会化的观点来审视的话,此类境遇中的社会个体尚未摆脱生物性因素的影响,仍旧没完成充分的社会化所需习得的内容,尚未完成向社会人的过度环节,这时的社会个体也只就是纯粹的肉身的存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个体。但值得强调的是,孟轲之所谓的羞恶之心即是一种自省与反思之心。因为这是一种极具社会学意味的心理状态。
二论坛汇编:学生综合特质类型
就13级学生状况分析来看,主要集中在学生个体自我意识培育与价值观形成、性格特质多样呈现与心理失衡调适以及学习行为的表现等多个层面。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广度、深度、速度与程度决定了社会多元价值导向。作为“95后”年轻群体的13级新生也是如此,这无可厚非。但若自律意识缺失并放弃了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与主流价值观的培养,这些新生又将何去何从。当多元的社会价值牵引着他们进退维谷之际,网络社区继而成为了他们栖息之地。网络社会的崛起本是社会进步的历程之一。倘若脱离社会,成为了“微博控”、“手机、网络控”,我们的新生又该面临怎样的学习、生活境遇?当然,13级新生基本能够做到遵守校纪校规,积极参与校园与社会活动。但是,部分新生就会因为沉溺网络社会,在悠然自得之间抛弃了集体的温暖,甚至出现失范、违法行为。
三孟轲人性预设下的学生综合特质分析
具体说来,孟轲“性善说”中将“善”诠释为人之本性,且其是先赋的定位,并就人性结构中的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之心进行的是类似齐美尔式心理境遇的探微表达。具体说来,孟轲以及相关儒士微观的心理体验,如恻隐之心与仁怀对照;如羞耻之心上升为义之形态;又将恭敬之心类之于礼的形态;同时智之表现又由是非之心衍生。总之,无论孟轲采取何种策略与基于何种考虑,终究却实现了由微观心智向宏观社会运行的架构。这在一定意义上印证了齐美尔关于形式社会学中涉及的社会交往内容与形式的论述,印证了社会学基本理论困境的弥合,实现了现实社会结构得以可能的途径宣告。
依此思路分析,13级新生对校园、社会活动有着极高的兴趣,但心理自我调试能力较弱、个性彰显上特质明显,个体之间差异较大。如何弥合新生个体心理特质与社会参与的断层有待我们关注。当然,这要求我们广大学工人员要尝试培育新生集体归属与互助意识,悦纳自我,接受他人;要懂得积极引导新生群体中个性特质明显者往合群、向善的方向施展、表现自我;要体会“人与人是不同的”预设的蕴含,明白分类指导学生,挖掘学生自身潜能,形成不同个性学生学涯、职涯、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这与孟轲所秉持的性善说本身就是一种具有普适性的与外在约束性的社会事实,而且是存乎中基于社会个体之间交往的事实存在是不谋而合的。那么,其本身所维系的社会唯实论的倾向性也就注定了性善说本身只能是一种关乎社会道德的社会意识形态的表达,诸如社会良知、良能等而具体的形式予以体现。这也正是古典社会学理论大师涂尔干社会个体心里体验层次所无法涵盖的范畴。但孟轲究其根源而终究认为性善说是一种基于人之本性、天性所赋予的,是一种普遍的外化的体现形式。社会个体并以此指导着行动的规则的制定。例证证明之,即孟轲见之孺子落水事件的决断如是之。基于此,我们还可以动员初级朋辈群体、宿舍集体、班级成员的教育参与的影响功能,使之成为新生个体成长发展的重要“参照系”,发挥他们的成长促进作用,使之孟轲关乎人性塑造的可能途径是通过社会外化的功能实现的得以充分的印证。
具体说来,我们还可以通过集体意识培育(班集体的民主化管理转型;学生日常管理与服务的同时要强调人文关怀,如结合传统文化教育、党团活动教育等契机进行集体意识学习),在合理、合情的范围内引导学生彰显个性,要强调班级归属感与荣誉感,实行集体主义教育,形成班级的“有机团结”局面。当然,这与要求学生遵守班级规约与学院纪律制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是苏轼在《东坡文集事略》中提到的。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并将其付诸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但是,就我院13级新生普遍存在由于学习目标定位、学习方法错位、学习动机缺位等原因而对专业课书本知识学习失去信心的问题。正如《三字经》中关乎“苟不教,性乃迁”的表达策略,一方面基于行文所必须,为下文的铺展论述埋下了伏笔;另一方面,也恰恰印证了学习教化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一“苟”字道出了教化(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与福柯之所谓的权力关系网络体系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型所蕴含的对身体的规训与型塑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对其“性”不教乃迁也随就提出了引导人们从善的角色期待,即赋予了教化客体之灵魂与肉体关系的变相阐释:若精神领域之性态不作适时地改变(是以从善为主要目标),其肉体本身做支撑的身体也就无所适从。值得强调的是,究竟该如何实现“人”之性的型塑以及其具体的策略考虑的类型以及是如何通过对肉体的制约与驯化实现“人”之性的教化与善之目标乃至于整个身体的规训?就是一个宏大的课题。“规训”一词源于福柯关于全景敞视的论述,但其中蕴含着身体教化与学习策略的表达意味。在行文过程中,笔者将其大胆援引,并尝试着突破孟轲关于人性预设的逻辑框架将其运用到13级新生“规训”(主要是涉及到学习目标、学习方法等方面)考量上,这些亦是孟轲教化身体观的重点印证(关于孔孟身体观的论述,学界已有定论)。在学习目标上,新生或将专业学习定位过于功利现实化,不注重专业基础知识的积累与学习思维的培养;或将专业学习定位为纯粹的任务完成与课时安排,不明白专业培养的系统性与专业知识的承继性道理,直接造成后期学习的困难。在学习方法上,13级新生文化课底子较之往届二本学生略显薄弱,纵然这是不争的事实,倘若新生个体将这样的定位带进课堂,不仅会对其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造成影响,更会在心里上形成暗示,继而成为学习过程中的现实障碍,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性,使之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这些也是各位老师在论坛中所达成的共识。同时,专业学习的种种障碍与模糊定位愈发让部分新生开始盲目热衷于技能证书的培训与考级。因为,这些在他们看来更加实用。这似乎也能成就他们借技能等级证书“取海之百货”心理的满足点。
同时,笔者认为,培育新生的专业认同感与形成班级学风建设的着力点不仅要在班级管理模式(如建构起多元专业认知的参与形式)上下功夫,还要进一步实施并完成班级的班风、教风,甚至班级文化的打造、建设工程。因为只有通过班级文化(包括班风、教风、学风等氛围文化元素)的渗透力才能让学生形成学习的自觉意识,达成以班级文化推动班级学风建设的目标(学风建设应是系部应重点突破与实现的建设目标)。当然,这其中也包括相关“动力机制”的引入。如何做好“动力机制”与“班级文化”的有机整合亟待思考(如学院“十佳百优班集体”建设工程、“奋进奖”评比项目皆是学风建设与班集体文化建设的很好助推器)。
同时,培育新生对学院的“荣誉情结”(如入学教育、军训生活都是很好的契机)与认同归属感,并能够适当“规训”新生行为(如可以通过多督促检查反馈等)、生活习惯,帮助新生完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终极目标。只有学生从自我做起了,培养起了自律意识,实现班集体与宿舍集体成员人人参与的“网格化”管理模式才能得以可能,进而实现“全员育人”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朱熹.孟子集注[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3.
[2]李炳英.孟子选注(增顶版)[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3]钱文忠.钱文忠解读《三字经》[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9.
[4]徐梓.传统蒙学与传统文化[J].寻根,2007.
[5]叶启政.社会理论的本土化建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四版)[M].赵旭东,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