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被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形式,而学生互动则处于微不足道的地位,课堂主要是由教师主宰的世界。在教学方法上,老师的讲解分析充斥着语文教坛。即使有的老师开始注重学生思维过程的诱导,也只不过是打着启发式、讨论式招牌的“问答法”在课堂中无限制地膨胀,在课堂上,一问一答,热热闹闹,一连串毫无启发性的提问,把学生向老师事先设计好的结论上赶。试想这一堂堂课下来,究竟给了学生什么知识和能力,学生在琐碎的问答中收获了什么呢?在班级授课制为主的教学形式下,采用分组合作学习可以改善传统的师生单项交流的方式,使生与生、生与师、生与家长、生与一切人进行多项的互动的交流合作,给每个学生更多的语言实践和自我表现的机会,即让每一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学习心得,也养成注意听取别人意见的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启迪,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一、合理分组是开展分组合作学习的关键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分组合作学习,首先要合理划分小组,但绝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划分开,分好组是实施分组合作学习的关键。由于学生的年龄、好奇心,学生之间能力倾向、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学习小组也应该灵活组合,这更有利于学生愉快地进行合作。
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性别、能力、交往、纪律等情况进行合理分组,尽量保证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色,这样学生才能够相互取长补短,即小组成员异质、互补,而组间同质公平竞争。因为合作学习需要多样性,这样小组活动也就有更多、更丰富的信息输入和输出,可以激发出更多的观点,使全组形成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小组人数可以是2人,也可以是4至6人。组越小,每个成员表现的机会就越多,而人数多的组可以完成较大型的任务。分组以后,可以相对稳定一段时间,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随机编组,在编组后要选好小组长和记录员。确定组长至关重要,没有组长的组织指挥,小组只是形式上的凑合,起不了什么作用。组长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如维持小组纪律、组织讨论等。为增强每个学生的责任心和自信心,小组长要轮流担任,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和热情。
二、培养合作意识是开展分组合作学习的前提
学生由于合作意识较差、合作技能较低,在分组合作学习中往往会导致合作活动的形式主义。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针对学生自我表现欲强烈,缺乏合作能力的特点,教师首先要训练和教会学生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如何把别人的意见归纳起来,怎样在别人意见的启发下,完善发展自己的观点,怎样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怎样大胆地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其次要鼓励学生开展争论和辩论,并指导学生要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最后要通过观察、参与和组间巡视等方式积极地对各小组学习加以调控,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风气和习惯。这样指导,没有给学生提供现成的答案,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思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充分发挥电教手段的作用,营造一种宽松、愉快的合作学习氛围来激发他们合作的兴趣。教师要从学生现有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努力组织一些丰富的、现实的教学活动,设计富有启发性、开放性和可合作性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合作积极性。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在合作群体中担当起应尽的职责,逐渐体会到群体合作学习的乐趣。
三、有效的评价体系是分组合作学习的动力
在分组合作学习中,小组获得成功的唯一标志就是让所有的小组成员都学会、并逐步掌握学习和欣赏的方法。这样小组成员的活动便会集中在相互解释疑难问题上,从而相互帮助练习,并相互鼓励以取得成功。为保证合作学习对学生的吸引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喜好倾向,制定相应的奖励形式。奖励形式可以包括物质的,如铅笔、笔记本等学习用品;也可以包括精神的,如红旗、奖状等。这样,以小组成绩为基础对小组进行奖励,就能创造一种人际间的奖励机制,小组中的成员因受到奖励而更加努力,学习成绩也会有所提高。在合作学习的评价上,教师要注意变单向评价为多向评价,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学生通过自我检测、小组评价考核等评价方式来达到矫正、巩固、提高的学习效果。如我在讲授《再别康桥》的教学时,先让某组同学有感情地朗读,再让其他组同学根据该组学生朗读的正确与否、技巧如何、感情流露是否自然进行评价。这样通过学生之间的评价交流,加深学生对文章重点内容的理解,训练学生的语感,使学生感悟到意境。小组学习重过程而不重结果,对小组学习的评价应采用以小组为主、个人为辅的评集体和评个人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进一步明白小组学习的意义,从而更好地开展小组学习,增加学生分组合作学习的动力。
四、教师加强自身学习是更好地开展分组合作学习的保证
教师是在比较缺乏合作的传统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因此大都缺乏合作教学的能力与技巧。我们在做学生时,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技巧就没有得到充分的培养;当进入师范院校学习时,没有得到足够的机会去学习如何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当走上工作岗位后,虽然有不少培训的机会,但是现有的继续教育也很少涉及相关内容的培训。由于合作教学能力和技巧的贫乏,教师无法依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内容的性质,灵活地组织学生的合作学习活动,不能很好地为学生的合作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也很难激发学生持久的合作兴趣,因而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因此,要更好地开展分组合作学习,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合作教学的能力与技巧。
分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尝试性的学习方法,首先应把它变成学生的自觉行为,不能把它当成一种时髦的东西而简单效仿。如果仅仅追求一种表面的东西,就完全失去了合作学习的意义。此外,分组合作学习还必须与集体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密切配合,离开集体教学分组合作学习只会一团糟,没有学生的自主学习也无从谈起分组合作学习。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可以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来进行。对一些教学内容而言,个体学习的组织形式是必不可少的,接受学习也是必要的。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方式,都是好的学习方式。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需要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形式作出适当的判断,运用恰当的学习方式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最大限度地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一、合理分组是开展分组合作学习的关键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分组合作学习,首先要合理划分小组,但绝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划分开,分好组是实施分组合作学习的关键。由于学生的年龄、好奇心,学生之间能力倾向、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学习小组也应该灵活组合,这更有利于学生愉快地进行合作。
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性别、能力、交往、纪律等情况进行合理分组,尽量保证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色,这样学生才能够相互取长补短,即小组成员异质、互补,而组间同质公平竞争。因为合作学习需要多样性,这样小组活动也就有更多、更丰富的信息输入和输出,可以激发出更多的观点,使全组形成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小组人数可以是2人,也可以是4至6人。组越小,每个成员表现的机会就越多,而人数多的组可以完成较大型的任务。分组以后,可以相对稳定一段时间,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随机编组,在编组后要选好小组长和记录员。确定组长至关重要,没有组长的组织指挥,小组只是形式上的凑合,起不了什么作用。组长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如维持小组纪律、组织讨论等。为增强每个学生的责任心和自信心,小组长要轮流担任,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和热情。
二、培养合作意识是开展分组合作学习的前提
学生由于合作意识较差、合作技能较低,在分组合作学习中往往会导致合作活动的形式主义。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针对学生自我表现欲强烈,缺乏合作能力的特点,教师首先要训练和教会学生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如何把别人的意见归纳起来,怎样在别人意见的启发下,完善发展自己的观点,怎样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怎样大胆地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其次要鼓励学生开展争论和辩论,并指导学生要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最后要通过观察、参与和组间巡视等方式积极地对各小组学习加以调控,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风气和习惯。这样指导,没有给学生提供现成的答案,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思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充分发挥电教手段的作用,营造一种宽松、愉快的合作学习氛围来激发他们合作的兴趣。教师要从学生现有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努力组织一些丰富的、现实的教学活动,设计富有启发性、开放性和可合作性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合作积极性。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在合作群体中担当起应尽的职责,逐渐体会到群体合作学习的乐趣。
三、有效的评价体系是分组合作学习的动力
在分组合作学习中,小组获得成功的唯一标志就是让所有的小组成员都学会、并逐步掌握学习和欣赏的方法。这样小组成员的活动便会集中在相互解释疑难问题上,从而相互帮助练习,并相互鼓励以取得成功。为保证合作学习对学生的吸引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喜好倾向,制定相应的奖励形式。奖励形式可以包括物质的,如铅笔、笔记本等学习用品;也可以包括精神的,如红旗、奖状等。这样,以小组成绩为基础对小组进行奖励,就能创造一种人际间的奖励机制,小组中的成员因受到奖励而更加努力,学习成绩也会有所提高。在合作学习的评价上,教师要注意变单向评价为多向评价,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学生通过自我检测、小组评价考核等评价方式来达到矫正、巩固、提高的学习效果。如我在讲授《再别康桥》的教学时,先让某组同学有感情地朗读,再让其他组同学根据该组学生朗读的正确与否、技巧如何、感情流露是否自然进行评价。这样通过学生之间的评价交流,加深学生对文章重点内容的理解,训练学生的语感,使学生感悟到意境。小组学习重过程而不重结果,对小组学习的评价应采用以小组为主、个人为辅的评集体和评个人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进一步明白小组学习的意义,从而更好地开展小组学习,增加学生分组合作学习的动力。
四、教师加强自身学习是更好地开展分组合作学习的保证
教师是在比较缺乏合作的传统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因此大都缺乏合作教学的能力与技巧。我们在做学生时,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技巧就没有得到充分的培养;当进入师范院校学习时,没有得到足够的机会去学习如何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当走上工作岗位后,虽然有不少培训的机会,但是现有的继续教育也很少涉及相关内容的培训。由于合作教学能力和技巧的贫乏,教师无法依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内容的性质,灵活地组织学生的合作学习活动,不能很好地为学生的合作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也很难激发学生持久的合作兴趣,因而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因此,要更好地开展分组合作学习,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合作教学的能力与技巧。
分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尝试性的学习方法,首先应把它变成学生的自觉行为,不能把它当成一种时髦的东西而简单效仿。如果仅仅追求一种表面的东西,就完全失去了合作学习的意义。此外,分组合作学习还必须与集体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密切配合,离开集体教学分组合作学习只会一团糟,没有学生的自主学习也无从谈起分组合作学习。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可以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来进行。对一些教学内容而言,个体学习的组织形式是必不可少的,接受学习也是必要的。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方式,都是好的学习方式。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需要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形式作出适当的判断,运用恰当的学习方式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最大限度地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