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起柏树梢

来源 :莫愁·小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long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天早上,我起床有点晚,爸爸妈妈已经出门干活儿去了。二哥和三姐坐在门槛上,看来今天二哥比我先起床。三姐留在家里,一是照顾我们吃早饭,再是负责做午饭。
  “幺妹,起来了,去吃早饭吧。稀饭在锅里,桌子上有咸菜。”三姐念叨。
  我很快吃完,就从他们两个中间跨出门来。“爸爸妈妈什么时候回来呢?”家里没有大人,感觉心头空落落的。
  “他们去东深沟那边砍柴了。你自己玩去吧。”
  “哇,这里有棵树梢!二哥三姐,我们一起来玩,可以吗?”我一下看见地坝上有棵繁茂的柏树梢倒在那里,四五米长,蓬松的叶子还有一股新鲜的气味。我站到树梢的砍伐端,用点儿力一蹬,整个树梢就晃了起来。蹬一下就晃一下,站在上面,身体颤悠颤悠的,很好玩。
  “好哇。”
  “来了。”
  “我们就当它是车吧,每个人轮流坐在前面当司机。我先来开车。”二哥坐到树梢端头,双手抓住树干两边的树枝,假装是握着方向盘。我和三姐坐他身后。我们刚坐好,二哥就开起“车”来。他用脚蹬着地,嘴里还“嘀嘀、嘀嘀”地模仿着汽车的喇叭声,整辆“车”随着他的动作起伏上下摇动。叫了几声,二哥说:“算了,我们还是开船吧。”
  我们连汽车都很少见过,更别提船了,只有去白家场街,才能偶尔遇上那稀奇的大东西。只要远远地看到车来,一群小孩就像被狗扑追的小鸡,迅速分到路的两边。待车一开过,小孩们又合拢过来,跟在汽车后面追着跑,嘴里学着汽车的喇叭声。但小孩很少有机会去白家赶场,烟坡崖路陡又窄,爬完那一坡,就会心慌脚软,这时候,小孩就耍赖让父母背。父母赶场都是来去匆忙,哪里还有精力照顾小孩呢?
  为避免这些“麻烦”,父母就早早出门。如果小孩起床早,追着父母要去赶场。父母就许诺,如果小孩乖乖地待在家,就会买好吃的回来。小孩就在家里盼着,等父母回来要吃的。父母有时候会兑现承诺,有时候忘了这事,就一脸苦相地说:哎呀,今天运气很糟糕,那个卖糕点的老人过河的时候淹死了,真是可怜啊。孩子听了也动了恻隐之心,自己没吃到好吃的,没有赶场,瞬间都成了小事,随后又愉快地玩开了。要是哪天父母开恩,带着去了一趟白家场,小孩那高兴劲儿简直无以言表,那意味着可以开一回眼界了,堪比如今的出国旅游。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村庄太闭塞,对小孩来说,汽车已经很稀罕了。至于汽车到底怎么鸣笛,声音是怎样的,我们都拿不准。而此刻,二哥却突然提议改为开船,我和三姐都不说话。
  在仁和场那条街附近,土地崖下边就是长寿湖,湖里应该有船来往。如果从次竹岩到兴隆场去,得过道河,那里也能看到船,但是那条路远,去的机会更少。一般的过河船,都是船夫摇橹,没有汽笛声。二哥所说的,应该是机动船,鸣笛很响,平常有听过,就像拖拉机一样“噗噗”作响。眼下,我们这“船”该怎么开呢?
  二哥倒是胸有成竹地开起来,他“嘎嘎”地叫着,表示在鸣笛。我们一听,不对啊,船怎么能这么叫呢?我们下“船”抗议。三姐说:“你乱叫,船本应该是‘嘟嘟’地叫!”“我还听过‘嗒嗒’地叫。”我补充,反正就不能容忍“嘎嘎”地叫。
  “现在是我开船,我的船就是这样叫!你们快点儿上船,马上开走了。”二哥丝毫不听我们的建议。
  “不行!不准乱叫!”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我们三个,三姐是头儿。
  “我的船,想怎么叫就怎么叫!”二哥又犟又横,有头顶上两个发旋儿为证。
  我原本对二哥有看法,但此时,架势不对,他们两人像要扑向对方的斗鸡一样。我怕他们打起来,就什么都不说了。
  “你真的要犟?”三姐气势上压不住他,火气直往脑门冲。
  “是!”
  糟糕,真的要打架!只见三姐跑到阶沿处,拿起靠在墙上的一把黄篾块儿,跑回来就给二哥劈头砍下来。
  “啊!啊!”二哥顿时疼得捂住鼻子哭起来。我没想到三姐真的会动手,吓得跟二哥同时叫出来。二哥指缝里有血流出来。“快点儿,我们进去擦一下。”我扶着二哥进屋去,三姐也被吓住了,迅速丢了篾块儿,跟着过来。
  “疼吗?”
  “疼。”
  “等妈妈回来,告三姐的状!”我悄悄地出主意,感觉这样可以给二哥止疼。
  “哎呀,算了。如果妈妈知道了真相,她要被狠狠打一顿。”
  我懵了,刚才的战斗那么激烈,怎么一下就算了?
  “严重吗?”三姐拿着湿毛巾从里屋里出来。
  “有点疼,可能打出鼻血了。”
  “我给你擦一下。”三姐柔声说道,“只是鼻孔下面被划了一道口子,不是鼻血。”
  “没什么,很快就不疼了。”二哥反过来安慰三姐。
  刚收拾完,爸爸妈妈就回来了。
  “妈!”
  “妈,我不小心撞墙上,把鼻子伤了一道口。”二哥怕我告状,抢着说。
  三姐默不作声。
  “儿子真乖,你撞得有点奇怪呢。突出的鼻梁骨没伤,倒是下面被撞到了。”看来妈妈一眼就看出了真相,“伤口不严重,只是破相了,以后找媳妇儿就麻烦了。”
  原本我们都为三姐捏着一把汗,听到最后一句话,放心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嘿嘿地傻笑起来。
  唉,祸起柏树梢,穷玩车与船。笛声本无定,闭塞井中天。
  袁容:重慶市南岸区南坪实验小学教师
  编辑 闫清
其他文献
我曾经步行观察过许多和南角墩一样的村庄,尤其是它们平静而安详的路口。标准化的村村通工程造就的路口改变了村庄原来的落后与艰难,它们又以一样的宽度表达着村庄的呆板和困境。路边依旧是延续了千百年的草木枯荣,所有写乡村的诗歌依旧能够找到确认,比如春风吹又生、汗滴禾下土、解落三秋叶以及万树寒无色等等,然而在这些路口你能看到一种新的情绪在滋生与疯长,往前依旧是依依墟里烟的村落,但往后却是绝城而去的车马行色,城
期刊
下午三点,天下起了小雨,爸爸和另外四个叔叔收拾东西。爸爸喊正在看草丛下百灵鸟窝的林小柱:“下山了,回驻地!”  林小柱见叔叔们拿起钢钎,他也走过去拿起一根,扛在肩膀上。自己跟着爸爸来探矿,不能只是玩儿,也要帮助大人干点活儿。他走在前头,为了躲避雨,尽快回到驻地,顺着山坡,欢快地一路小跑,很快隐入森林。  漫山遍野的野生树林,沐浴在蒙蒙细雨中。  忙乎了半天的五人工作组,拖着疲惫的身子走到驻地,是下
期刊
在时空坐标系中体察,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发生的历史巨变,广袤乡村是重要的方面。走过70余年,中国农村告别了封闭落后,充满生机与希望。走过70余年,中国农民早已超越温饱梦想,正朝着全面小康奋力奔跑。  2020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我們党成立以后,充分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
期刊
曹文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香蒲草》《丫丫的四季》《天空的天》《云朵的夏天》《荷叶水》《银杏树》《石榴灯》《紫糖河》《牧鹤女孩》,短篇小说集《栀子花香》,散文集《肩上的童年》《水边的故乡》《我们的父亲》以及“勇敢长大”系列丛书、“青青童年”系列丛书、“纯美绘本”系列丛书。作品获冰心图书奖、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  阅读自然  我的少年时期是在乡村度过的,那时可以阅读到的书很少。后来,有了
期刊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家在盐城响水黄海农场四分场住了三年。  进入腊月,大人们议论过年的事就多了。家里开始大扫除,洗洗刷刷积了一年老尘垢的油瓶、窗户、被子、床单……我家姊妹多,门前的晾衣绳不够用,洗好的床单、被面就蒙在了稻草堆上晒,像蹲了个大头萌娃,围着红红绿绿的花头巾。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傍晚我们像从草堆上揭了一层锅巴,被面硬邦邦的进不了家门。套好的被子居然有稻米的清香,太阳的气味成了年节的记忆
期刊
1977年的冬天比往年都阴冷。回老家的第三天,是腊月二十七,也是我们南方的小年。  多少年以后,我才知道小年对于父亲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  可是在那时,我脑子里对于小年的记忆,除了能吃上一顿美美的猪肉,就只是和父亲一起去上坟山了。  吃猪肉自然是欢天喜地。小年这天,母亲总要淘上比平日多一倍的米,盛饭时母亲也总是把一碗饭堆到足够高,有时还要操起锅铲在碗里压一压。这对于几乎每天晚上躺在床上还在想大米
期刊
我从小就生长在太湖湾的小村庄里。有事没事,我都喜欢站在太湖边看看湖水,无论它是轻涛拍岸,还是狂风大浪,我伫立水边,总能感受到它给我的某种生命昭示。九死一生,这词对我来说再熟悉不过了,相对于肉体的疼痛,心灵曾遭受过的创伤远大于它百倍千倍。  我虽生长在清贫之家,但自有记忆起,大饥荒已过,父亲开垦的“十边地”种出的南瓜山芋,基本已能让全家人填饱肚子。总是父亲的骨血,总是母亲十月怀胎生的,以至前边已有三
期刊
浙江建德之行,印象最深者,是梅城。“百丈见游鳞”的江水之畔,这座亲切小城,我在梦中似乎到过。  梅城,千年古邑,是昔日建德县治和严州府治所在地。在梅城,我暗暗惊叹于古人择地的眼光。古梅城之址,实在是隐于青山秀水间的一处东南形胜。  城,北倚高大雄伟的乌龙山(“一郡之镇山”),南面“清溪清我心”的新安大江,而从更南处注来的巨流兰江,恰在城下汇入新安。站在半朵梅花形的南城墙上,可俯临清流,远眺一带连绵
期刊
我常常会想起乡下老家的麦地。  冬去春来,麦地里的麦子开始蓬勃生长,到了春末夏初的时候,麦子已经长得有半尺高了,风一吹,一波又一波的绿浪在无垠的田野里翻滚着,发出好听的声音。此刻,地头上的绿树也在风中摇曳着,枝叶“哗啦啦”地响着,和麦子摇动的声音互相应和。麦子的香味四处弥漫,明亮的阳光毫无保留地洒下来,辽阔而碧绿的麦地闪着光。村外的小路上,父老乡亲一趟又一趟地往麦地里跑,关注着麦子的长势。孩子们蹦
期刊
瓦青柿红,树高攀屋,筛出满院碎金,斑驳迷离。从记事起,那棵柿树就安扎在了院内,树干清瘦,树叶葱茏,与红砖青瓦的房子一起,照应着家人的安生。柿树守时,春天,枯枝起死回生般地发芽,青嫩娇羞;夏天,枝叶茂盛,遮蔽整个院落;秋天,硕果累累,似灯盏,光艳迷人。家,被一片金红包裹着,温暖喜人。  听姐姐说,小时候农忙时,只有她在家里陪我。姐姐一身粗布碎花衣,两束麻花辫,树叶筛过的阳光扑在她有些土气的脸上,我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