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动语文课堂的琴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d_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堂的导入,宛若小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整首歌曲的演绎拉开完美的序幕。我们的导课艺术,诠释的是“一锤定音”的微妙,即第一锤就落在孩子的心灵上,颤动出恰到好处的共鸣或余音绕梁般的美妙。清人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此一法也。”他说的虽是语文写作之法,却与语文课堂的导入有着惊人的相似气息。众所周知,语文课堂导入的方法不计其数,或短或长,或优或劣,或平或奇,彰显的是一个老师的内涵,开启的是一节课的成败,激发的则是一群孩子的思维。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在思考抉择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寻求最有效最恰当的方式,却往往做出“舍本求末”的举动。在一次一次的课堂教学中,我惊喜地发现:课文的题目,往往正是扬起孩子课文阅读之船的白帆。我尝试着从不同角度寻找课题的切入点,以探寻打开语文课堂的奇妙洞天的路径。经过对人教版低段语文课文题目的比较分析和归类总结,我在教学实践中提炼了几种较为有效的课题导入方法。现就以第二册为例,进行简单的阐述。
  一、抓关键之关键,补充课题以培养思维
  题目不仅是作者最想呈现给读者的内容,更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凝炼所在。就在那样练达的几个字中,我们依然可以抓住关键之关键,如一滴浓墨在宣纸上晕染出诗意的语文课堂。
  1 偏正短语式课题,补充修饰语。在低段课文题目中,最常见的是偏正短语式,即由修饰语和中心语组成的短语。对于这样的题目,我经常采取的是补充定语的方式。比如在教授《胖乎乎的小手》一文时,我先用谜语“两棵小树十个权,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引出“小手”,然后让孩子进行补充定语。孩子说出了“胖乎乎的小手”“红润润的小手”“脏兮兮的小手”等,不仅让我看到了他们预习的充分,更是自然地引入到课文,并与最后的总结“胖乎乎的小手还是能干的小手,勤劳的小手”遥相呼应,可谓一举三得。《看电视》、《画家乡》、《火车的故事》等,均可用这种方法进行有效导入。
  2 偏正短语式课题,补充中心语。根据文章题目与内容的特征,我们有时候也以修饰语带动对中心语的补充。《春雨的色彩》便是很好的例子。由“春”引开,我让孩子进行一字开花,“春风、春天、春雷、春色、春雨”。然后,我让他们画一画春雨的样子,说一说春雨落下的声音,再激发他们思考春雨的色彩。孩子们便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从形状,声音,色彩等方面全面认识事物的方式,学习了课文第一段“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轻轻地落在地上,沙沙沙,沙沙沙……”,也在积极的自主思考中走进文本,产生了对于课堂学习的浓厚兴趣。教学实践告诉我,《月亮的心愿》、《美丽的小路》、《快乐的节日》等课文,也非常适用这种导入方法。
  二、引故事之美妙,围绕课题以激发兴趣
  孩子们对于故事有着与生俱来的喜爱。而课堂伊始又是他们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刻。此时用美妙的故事引领他们走入课堂,会让注意力持续延伸,让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1 名人故事,激发倾听兴趣。人教版语文二册课文中,有四篇关于名人的文章。《邓小平爷爷植树》、《司马光》、《王二小》和《称象》。前三篇直接以名人入题目,《称象》则将主人公藏于文本中。对于这样的文本,老师可利用自己的语言,用课外的相关故事来刺激孩子的耳朵,让他们在倾听中产生走入文本,学习文本的浓厚兴趣。这也是很多一线教师在设计导入时最为常用的有效方法。
  2 童话人物,激发表达欲望。童话是童年永恒的话题,也是低段语文课文中最常见的体裁。当作为老师的我们,抓住了这样的教学资源,便能够让自己在课后莞尔一笑。《小白兔和小灰兔》一直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文章。在课堂一开始,我在黑板上贴出一只小白兔和一只小灰兔,让他们用一句话猜猜这两只可爱的兔子会发生什么故事。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迸发出小童话家般的灵感。在融融的气氛中,我们充满期待地开始学习课文。《松鼠和松果》、《两只小狮子》、《小蝌蚪找妈妈》以及儿童诗《两只鸟蛋》等有鲜明的小动物形象的课文题目,都可以放手交给孩子们去诠释课堂的导入。
  三、借课题之奇妙,发散问题以寻找文眼
  读题质疑是一线语文教师最为常用的课堂导入方法。它之所以让我们百用不厌,屡试不爽,是由于不少课文的题目是让人充满好奇和疑问的,而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很好地培养孩子的质疑能力,让各种问题如大脑风暴般地呈现。老师则会从孩子们的发言中走进他们的心灵,读懂他们的想法,获得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和课文学习的文眼。
  与记叙文“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格式相对应,教师在运用读题质疑导入法时,要根据文本的特征,抓住学生发散性质疑中与文眼息息相关甚至是能够梳理文脉的有效资源。比如《月亮的心愿》就是非常适合读题质疑法导入的课文。当我问孩子们“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问的吗?”或者“读了这个题目,最想知道什么呢?”孩子们便像小麻雀一样地发问起来。在倾听他们的疑问时,我会随机在黑板上归类梳理出阅读中最关键的几个问题。比如“月亮的心愿是什么?”“月亮为什么会有心愿?”“月亮的心愿实现了吗?”课堂上,孩子们带着这样的问题去有目的地阅读,在锻炼思维的同时,成就了最有效的阅读。随着我的引导,在解答了这三个问题之时,他们也已经把课文读进了心里。
  如果说,语文的课堂是一片风景独好的夜空,那课堂导入的形式便多如那颗颗璀璨的星星。仰头观望时,便可发现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的方式只是其中的几颗。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有着纯粹研究者们所不具备的实践条件和调整时间。在每一日每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本班孩子的特征,根据文本的特征,归纳总结出最有效的导入方式,以最初的三四分钟引燃课堂四十分钟的渲染,需要我们永不停歇的思考和实践。
  参考文献
  [1]王桂银.语文课堂导入方法初谈[J]
  [2]任敬阳.语文课导入方法大观[J]
其他文献
小林,在初二的时候转入我班,在他原班的时候成绩还行,可一进入我们班,面的着那么多的尖子学舍那个,他有点担心了,几次考试下来,都让他喘不过气了。初二学期过去了,他努力过,却没有得到相应回报,成绩一直下降,由于数学成绩不理想,也影响了其他科目的学习,他一直都很难过。看到这种情况,我几次找他谈话,开始,他并不对我说出原因所在,后来,当他知道我是诚心帮助他时,他终于打开了他的心扉。  他告诉我:“我妈妈没
传统物理教学多采用接受式,教师以教为主,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听讲状态。学生经历体验、探究过程少,使学生缺少想象力和创造力,造成了一些学生的“高分低能”现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探究式学习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的课题。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在探究性学习中,通过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调查、信息收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们都知道,在新课程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新型的课堂教学实践,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都是正常的。我们不能因此就否定什么,就不去探索。但是问题出现后,我们不得不反思,于是,我有这样的感觉。  1.课堂教学改革被人们期许着——“过热”  在学校里,老师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无论是哪一级的听、评课,心里都要想着:我的这堂课是否体现了新课改的方针?是否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甚至都要考虑来听课的领导是改革派还是保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将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分为四个板块: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强调了学生“经历了什么”、“体会了什么”“感受了什么”,与传统的教学大纲相比有了过程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同时,课程标准还提出发展性目标,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空间。然而“数学应用意识的孕育”、“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并解决相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
随着我国工业城市化建设的进程和步伐的加快,西部地区劳务产业蓬勃发展,昔日在田地里挥汗如雨的农民们,纷纷扔掉锄头,涌向工业发达城市,由此,大批“候鸟似的农民长年穿梭于城市和乡村之间,三个新的群体产生了——农民工、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其中,留守儿童是最让人揪心、最令人操心的一个群体。因为她们所在的年龄和心里阶段,使他们最敏感最脆弱。  留守儿童是农民工子女,应该得到与同龄儿童所享有的权益。社会义不容辞
【摘要】小学的语文课程对开发、培养少年儿童智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有效的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更加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一个人如果仅仅局限于从实践中汲取知识,就如同一只井底之蛙,你说天比井大,这超越了他的思维理解能力,他就不能明白了。同样的,知识的获取,不能仅仅局限于自己亲身所见的范围,因为,这个范围是有限的。知识虽然产生于实践,但掌握知识不仅仅只依靠实践。通过亲身实践掌握的知识具有真识性,但如果局限于
摘要:文言文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不仅仅在高考中占据较大的分值,更影响到了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提高。本文以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作为切入点,简单的探讨强化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文言文 教学 有效方法  高中语文课程中文言文部分的教学,既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难点。就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文言文教学的效率比较低下,往往是到了高三复习的时候,学生已经基本上
新课程标准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要遵循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让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基于这些新理念。我们在平时数学教学实践中,该如何去教导他们,帮助他们?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得知识的巨大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及内部的规律性。所谓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高中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高中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高中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高中数学的数学思维虽然并非总等于解题,但我们可以这样讲,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形成是建立在对高中数学基本概念、定理
【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各地轰轰烈烈地铺开。新课改,让课堂充满激情和活力;新课改,让课堂教学更精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尤其是“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加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大家都对它是一片赞扬之声,但大家在评价的时候大多时候只看到了其中比较好的一面。经过调查笔者发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存在着一些个问题,本文就此进行一些论述。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