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都知道,在新课程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新型的课堂教学实践,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都是正常的。我们不能因此就否定什么,就不去探索。但是问题出现后,我们不得不反思,于是,我有这样的感觉。
1.课堂教学改革被人们期许着——“过热”
在学校里,老师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无论是哪一级的听、评课,心里都要想着:我的这堂课是否体现了新课改的方针?是否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甚至都要考虑来听课的领导是改革派还是保守派(因为不同的人来有不同的说法),这个课的改度要把握在多大、多深才合适?
课改真的已经深入人心,尤其是老师们,每天都在战战兢兢地做着这件事。而这样轰动、这样倍受关注,对老师们来说是一种很大的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们在座谈、汇报时都会做或讲成功的案例,对那些在课堂上出现的尴尬场面谁会去提呢。现在的课改俨然是一种浪潮,在这种浪潮下,就象“皇帝新装”,谁又敢说出真实的想法呢?于是乎,那些在各种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方式、方法都真的变得很灵验;有关教学的方方面面(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方式等)也都全方位的改变了摸样,都在新的模式下令人心怡的运行着。课堂教学改革仿佛真的进行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课改已完成”的样子。这难道不是“过热”吗?那些改革的理论和教育的理念,我们无须再去辨证,但是在理论上通得过的在实践中未必就用的那么顺畅,这个“差”,理论和实践的差,我想就是“过热”的“度”,这个“度”要是太大的话,就会影响课改的真正实施,也会给课改蒙上一层阴影。
2.教师在实践过程中显得“盲目”
再说老师们,满脑子都是新理念、新要求、新方法。在设计每一节课时都要想着不要去“教”而是要设法创造条件让同学们主动去“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创设宽松、自由、活泼的学习氛围;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努力挖掘学生的情感、情绪等内在因素使其热爱学习,主动学习。老师们还要学习一些理论和方法充实自己并用到课堂中去,什么建构主义、经验主义、成长记录袋、探究式教学等等,如此这般,诸多新的思想在老师这里还没弄熟,再加上对新教材又没有真正的把握,抓住一条用一条、学到一手用一手,为了实践而实践。可想而知的课堂教学实践并没有将“课程”与“教学”联系起来,是不是有些“盲目”呢?于是乎,种种新问题就会在每个新课堂中出现:探究式教学,中途可能会存在学生学习的方法问题;自主学习,可能会丢掉一些孩子;综合课堂,可能会因把握不住而荒废了时光;多元评价可能会助长个别孩子的投机意识;成长记录袋可能会因为人数众多而实施的虎头蛇尾……
什么原因呢?是经验!我们知道这些方法都没有问题,都是经过理论和实践验证过的,但是就因为我们缺少经验,而使得我们的课堂虽不能说是失败,但也很是差强人意。再者说,“比起朱自清那一代中学语文教师,我们这一代语文教师有许多先天不足,无论我们如何‘知名’我们事业的‘辉煌’都是有限的。”清华附中特级教师的一习话道出了我们当代教师的致命弱点。一方面我们沐浴在改革下,享受着课改带给我们的极大的选择权和解放感;另一方面,我们也在经受着教师专业素养的严峻考验,课改是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提高了而不是降低了,我们能否面对课改对得起我们的事业,站到讲台上对得起我们的学生?
我很庆幸正赶上这次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作为美术教师,骨子里就具有创新的意识,所以,才以饱满的热情迎接这次改革,才以“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的心情来接受这次挑战。现在我们不是谈经验的时候,而是摸索和积累经验的时候。
3.“养根而俟其实,加膏而希其光”,这是一个历史的过程
现在再分析一下上面的教学案例。为什么我们总能见到国外的报道即使是小学生也能做到自主探究(想办法、查资料、写论文),而我们的中学生却那么低能呢?人们马上就会想到这是教育的失败,是老师们长期的“灌输式”教学的结果。使得学生们没有机会去主动学习,老师把学生都教成了书呆子,只知死记硬背不知变通,没有方法。所以目前的教育改革也是针对于此而进行的。
但是,就目前的教育来讲,“在‘主题—探究—表达’模式的课程中,目的不在于有效地习得教科书中百科全书式的知识,而是以主题为中心,把学习组织成活动式、合作式探究的过程,其结果不是用测验加以测定,而是以报告,作业的形式来表现,追求学习经验的文化的、社会的、伦理的价值。”我们离这样的境界还有距离。而且,我觉得光是教育改革也不足以能使学生具有自主探究或者综合实践的能力。因为学生的这种能力的培养不是靠学校教出来的,而是要靠他周围所有因素的影响,使其能从小培养这种习惯。至于教师的教,它只是一个辅助的作用。更何况在学校里教师都是在“授之以鱼”而没有“授之以渔”吗?当然不是,教师肯定有“授之以渔”。但是从现在的观点来看,“授之以渔”也是不应该的了,因为要改变教与学的关系,“授”也是教,要让学生主动去“学”,“学得之渔”才行。所以我们现在的讨论焦点不在于教不教的问题,如果是那样就好了,只要老师的思想意识转变了,就解决一切问题了。可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所以我们的课改就显得任重而道远,所以我们就要因地制宜,既然不能一下子有所改变就要踏实下来,一步一个脚印的去走。
4.“养根而俟其实,加膏而希其光”,欲速则不达
虽然我们让孩子學会识字就是希望他们能自己读书,但是,遇到的生字太多就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家长给他读,能使孩子在家长的语气中知道词的用法,能够猜出下一句是什么,能够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和读书习惯,对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阅读分析能力有好处。可见,对孩子的培养需要家长的“全程陪护”,虽然件件事不一定需要家长亲力亲为,但是,家长的引导、指导与监护是必不可少的。老师对学生的培养也是一样的,重要的是要有自主学习的意识,而不是自主学习的形式,老师所做的不一定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也可能是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习惯。
也许我们这一代老师注定就是为课改积累经验的,那么我们就不要因为“急功近利”而毁了改革的前程。路在脚下,路也在远方,我们应该有怎样的心态和怎样的行动已经很明了了。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对话教育——国际视野与本土行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课堂教学改革被人们期许着——“过热”
在学校里,老师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无论是哪一级的听、评课,心里都要想着:我的这堂课是否体现了新课改的方针?是否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甚至都要考虑来听课的领导是改革派还是保守派(因为不同的人来有不同的说法),这个课的改度要把握在多大、多深才合适?
课改真的已经深入人心,尤其是老师们,每天都在战战兢兢地做着这件事。而这样轰动、这样倍受关注,对老师们来说是一种很大的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们在座谈、汇报时都会做或讲成功的案例,对那些在课堂上出现的尴尬场面谁会去提呢。现在的课改俨然是一种浪潮,在这种浪潮下,就象“皇帝新装”,谁又敢说出真实的想法呢?于是乎,那些在各种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方式、方法都真的变得很灵验;有关教学的方方面面(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方式等)也都全方位的改变了摸样,都在新的模式下令人心怡的运行着。课堂教学改革仿佛真的进行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课改已完成”的样子。这难道不是“过热”吗?那些改革的理论和教育的理念,我们无须再去辨证,但是在理论上通得过的在实践中未必就用的那么顺畅,这个“差”,理论和实践的差,我想就是“过热”的“度”,这个“度”要是太大的话,就会影响课改的真正实施,也会给课改蒙上一层阴影。
2.教师在实践过程中显得“盲目”
再说老师们,满脑子都是新理念、新要求、新方法。在设计每一节课时都要想着不要去“教”而是要设法创造条件让同学们主动去“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创设宽松、自由、活泼的学习氛围;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努力挖掘学生的情感、情绪等内在因素使其热爱学习,主动学习。老师们还要学习一些理论和方法充实自己并用到课堂中去,什么建构主义、经验主义、成长记录袋、探究式教学等等,如此这般,诸多新的思想在老师这里还没弄熟,再加上对新教材又没有真正的把握,抓住一条用一条、学到一手用一手,为了实践而实践。可想而知的课堂教学实践并没有将“课程”与“教学”联系起来,是不是有些“盲目”呢?于是乎,种种新问题就会在每个新课堂中出现:探究式教学,中途可能会存在学生学习的方法问题;自主学习,可能会丢掉一些孩子;综合课堂,可能会因把握不住而荒废了时光;多元评价可能会助长个别孩子的投机意识;成长记录袋可能会因为人数众多而实施的虎头蛇尾……
什么原因呢?是经验!我们知道这些方法都没有问题,都是经过理论和实践验证过的,但是就因为我们缺少经验,而使得我们的课堂虽不能说是失败,但也很是差强人意。再者说,“比起朱自清那一代中学语文教师,我们这一代语文教师有许多先天不足,无论我们如何‘知名’我们事业的‘辉煌’都是有限的。”清华附中特级教师的一习话道出了我们当代教师的致命弱点。一方面我们沐浴在改革下,享受着课改带给我们的极大的选择权和解放感;另一方面,我们也在经受着教师专业素养的严峻考验,课改是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提高了而不是降低了,我们能否面对课改对得起我们的事业,站到讲台上对得起我们的学生?
我很庆幸正赶上这次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作为美术教师,骨子里就具有创新的意识,所以,才以饱满的热情迎接这次改革,才以“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的心情来接受这次挑战。现在我们不是谈经验的时候,而是摸索和积累经验的时候。
3.“养根而俟其实,加膏而希其光”,这是一个历史的过程
现在再分析一下上面的教学案例。为什么我们总能见到国外的报道即使是小学生也能做到自主探究(想办法、查资料、写论文),而我们的中学生却那么低能呢?人们马上就会想到这是教育的失败,是老师们长期的“灌输式”教学的结果。使得学生们没有机会去主动学习,老师把学生都教成了书呆子,只知死记硬背不知变通,没有方法。所以目前的教育改革也是针对于此而进行的。
但是,就目前的教育来讲,“在‘主题—探究—表达’模式的课程中,目的不在于有效地习得教科书中百科全书式的知识,而是以主题为中心,把学习组织成活动式、合作式探究的过程,其结果不是用测验加以测定,而是以报告,作业的形式来表现,追求学习经验的文化的、社会的、伦理的价值。”我们离这样的境界还有距离。而且,我觉得光是教育改革也不足以能使学生具有自主探究或者综合实践的能力。因为学生的这种能力的培养不是靠学校教出来的,而是要靠他周围所有因素的影响,使其能从小培养这种习惯。至于教师的教,它只是一个辅助的作用。更何况在学校里教师都是在“授之以鱼”而没有“授之以渔”吗?当然不是,教师肯定有“授之以渔”。但是从现在的观点来看,“授之以渔”也是不应该的了,因为要改变教与学的关系,“授”也是教,要让学生主动去“学”,“学得之渔”才行。所以我们现在的讨论焦点不在于教不教的问题,如果是那样就好了,只要老师的思想意识转变了,就解决一切问题了。可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所以我们的课改就显得任重而道远,所以我们就要因地制宜,既然不能一下子有所改变就要踏实下来,一步一个脚印的去走。
4.“养根而俟其实,加膏而希其光”,欲速则不达
虽然我们让孩子學会识字就是希望他们能自己读书,但是,遇到的生字太多就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家长给他读,能使孩子在家长的语气中知道词的用法,能够猜出下一句是什么,能够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和读书习惯,对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阅读分析能力有好处。可见,对孩子的培养需要家长的“全程陪护”,虽然件件事不一定需要家长亲力亲为,但是,家长的引导、指导与监护是必不可少的。老师对学生的培养也是一样的,重要的是要有自主学习的意识,而不是自主学习的形式,老师所做的不一定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也可能是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习惯。
也许我们这一代老师注定就是为课改积累经验的,那么我们就不要因为“急功近利”而毁了改革的前程。路在脚下,路也在远方,我们应该有怎样的心态和怎样的行动已经很明了了。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对话教育——国际视野与本土行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