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提起故乡,脑子里便有了这样的画面。
圆月悬空,它源源不断洒下来的月光,就像是天神施佑甘露,无保留、无需回报地恩赐给人间!映到已经平整好,上了水,还没有插秧的田地里。这故乡的田地也是敞开胸襟把甘露反照给夜空!
四月的北方平原夜空被天恩赐的月光和地反照的月光主宰着,只有繁星在那里眨呀眨的不作声。刚刚从泥土钻出来的万物青葱,贪婪地吸吮着这月光,微风让它轻轻地摇摆,就像一个宝宝边吮着妈妈的乳汁,脚还不停地蹬踹着!蛙鸣唱着,情歌笼罩四野,在月空中百转千回,直掏你的心房,让你春心无处安放。一条曲曲弯弯的辽河自然流淌着,两岸蒹葭葱葱,堤坝矗立,一条木船在靠近我家堤岸处的河里停放着,在月色下清晰地看到河中罾罶交错着。我想此时此刻渔者正在酣梦,等待鱼儿心甘情愿地钻进他的诱网!这进网之鱼的执着,就像我这位漂泊多年的人,不管走到哪里,家鄉这样的画面总是浮现在自己的脑海里一样。
田埂蜿蜒,春虫萌叫,沃野葱绿,月色漫天,渔夫酣梦,草屋齐列!这就是我脑海中童年的故乡!它离我已40余年,然而,这画面却牢牢地镌刻在我的记忆里,直到老死也相随!就算是有一天我被灌了“孟婆汤”,也依然不会褪去!
这就是我的故乡,孩提时的故乡。我就是在这样鱼米之乡的景致中长大的!这里的人也是随着我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轮廓也越发清晰起来,跃然纸上!
老国民
在大队部有一位打更的人,50岁左右,皮肤白皙,因为每天三顿都喝酒,脸总是泛着红。抬头纹上面荒草稀疏,下面刻着如蜕了毛的毛毛虫一样的弯眉。弯眉下横躺着似关公的丹凤眼,只是它缺少了关老爷的杀气和威严!他总是穿着一件白衬衫和一条蓝色的裤子,但从来都是散着怀,衬衫和裤子里裹着矮小瘦弱的骨头。大家叫他“老国民”。
他在大队部打更,无亲无故。晚饭后三三两两的人总是来到队部摆龙门阵,他只是津津有味地去听,但很少参言,只是用一个漆色斑驳的搪瓷缸子给大伙泡茶,里面的茶绣都满了,变成棕色了!几个人用一个杯子,茶虽劣,但毕竟也是茶。他吃百家饭,谁家的饭碗他都端过。孩子们有一句顺口溜:肥猪一叫,国民来到,不吃不吃,上炕就造。可是大家伙都不讨厌他,好像是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一样,他只要一来,碗、筷、酒杯马上到位,他只是一言不发地吃着、听着,吃饱喝得了,也不告辞,下炕穿鞋就走!
有一次,我们几个孩子玩弹弓,他觉得特别好玩,跟我借,我跑了。因为我的弹弓是最好的,皮子是爸爸用医院废弃的滴流管做的,我怕他给我弄坏了。我的一个玩伴说:老国民,我借给你,但是我得教你怎么玩。他高兴得手舞足蹈。可是那个玩伴却装上了自己用泥做的溜溜蛋,让他反拿着,瞄准他自己。结果,他的右眼的眼珠子被打了出来,以后,他就成了“独眼龙”了!慢慢的,再没有人给那些三三两两摆龙门阵的人泡茶了。杀年猪的时候,也不见了他的身影。
他一生未娶,当然没有子嗣,他就犹如泡子里的芦苇花,平时随风摇摆,观看这个世界,遇到野火,便燃尽芳华!那个年代,他吃百家饭,没有沿街乞讨!他,比夏虫幸运,知道了一年有春夏秋冬和人间冷暖,他度过的岁月对他来说也是芳华!
蒋字典
我的家是土坯磊墙、稻草做屋顶的茅草屋,外墙壁用苦土粉刷成白色,用芦苇编织的方形篱笆墙。院子的东北角有一棵桃树,是毛桃,肉是鲜红色的。屋子前面是一个方塘,里面生长着芦苇和蒲草。当然,这方塘里不乏鸭子抓鱼的场景。后面的小溪除了冬天之外总是叮叮咚咚地流淌着,犹如拴在我脖子上的银铃,记忆着童年啼笑皆非的魅力故事!
在溪流边,爸爸种了颈高高的,开着如葵花一样黄色花朵,果实类似地芋的植物。还有几排北京杨,那种笔挺就像爸爸的身躯,在这辽河平原上伟岸地站立着。成材伐了之后,爸爸买了一块上海手表,现在走得还非常精准。房子后面,是一条林荫土路,和我家一样,在这个长长的直通辽河堤岸的土丘上居住的所有人都路过这,也包括一位叫蒋字典的人。
一看这个名字,就知道他是一位饱读诗书的人。他戴着一副眼镜,镜片里一圈一圈的纹环绕着,好像是一个靶子,靶心就是他塌陷了的总是眯缝着的眼睛。面目清瘦不乏白皙,梳着与那个时代违和的分头。一年四季无论春夏秋冬都穿着中山装,就像孔乙己总是穿着长衫、口里总是之乎者也方能彰显自己是读书人一样。走起路来总是背着手、迈着方步。他从远古走来,带着封建文人尊师重教的色彩,踏入到“老师是臭老九”的时代。古人有裸行以愤世,他一年四季总是穿着中山装,难道是向那个不尊重知识的时代卑微地怒吼?鲁迅说:“卑怯的人即使有万丈怒火,除了弱草之外还能烧掉什么呢?”他只能在炎热的夏天,穿着厚厚的“袍子”去遮掩心中的怒火!仅此而已!
因为他怪,所以在孩子们的心中,他就是一个怪人。在大人圈子里他都没有知音和可倾述的对象,何况孩子呢!孩子们看见他就喊:蒋字典,穿长衫,不知冷热不知寒……他是一位教书匠,据说是教历史的。在那个时代,让人费解的是学生们都喜欢听他的课,因为他把历史当成小说来讲,在别的学校,一听说有历史课,学生们都跑光了,只有在他的课堂里,学生们听得入神,他讲得亢奋。他能操控的就是这个课堂,外面的世界与三尺讲台无关!在这三尺讲台上,他露出了他的铮骨,燃烧着生命的希望!这里,属于他!
记得有一次,我和另外两个玩伴在我家后面的泥路上挖了一个坑,做《地雷战》里孩子们糊弄鬼子的粑粑雷。伪装好了之后,我们在林荫处隐藏起来,静等哪个倒霉蛋上钩。这时候,我们远远地看到一个穿着长衫、戴着眼镜、体态瘦弱的身影走了过来,“是蒋字典!”一个小伙伴喊着。“这个倒霉蛋,该着他倒霉。”另外一个玩伴狡黠地低声说。我们屏住呼吸,等待着我们的粑粑雷成功引爆。他依然背着手,迈着方步,哼着小曲在这翠鸟鸣啁、绿树合荫、曲径幽长的乡村小路上走着!一、二、三,只听到“哎呀妈呀”,蒋先生先是一只脚踩进坑里,之后就头朝下摔倒在地面上,眼镜也飞了出去,来了一个“嘴啃泥”。“哈哈哈哈,我的粑粑雷成功了!”一个往雷里拉粑粑的玩伴情不自禁地喊叫一声!我一看,情况有些严重,一溜烟撒腿就跑,边跑边乐,心想:这个倒霉蛋…… 辽河平原的暮色分外妩媚!一望无垠的地平线上托着巨大的红灯笼,那来自天际的傍晚霞光笼罩着田野,海鸥、燕子和各类的飞虫在暮色中轻盈飞舞。
炊烟在每家的土屋子里冒了出来,我们在野外玩了好久,看到了炊烟,我知道该回家了!一进屋,妈呀,蒋字典!他怎么在我家?我知道,完了!他告诉了爸爸一切!我用一种祈求、可怜的眼光看着他!我心想,今天完了,非得挨老爸的笤帚旮瘩不可。“今天干什么去了?”爸爸问我,“跟伙伴们去场院玩了”,我说。“明天开始,每周日你去蒋老师家听历史。”爸爸说。“好,放心吧,爸爸!”我说。“那我先走了。”蒋老师说。“爸,我去送一下蒋老师。”我急着跑了出去,生怕爸爸收拾我。蒋老师走在前面,我灰溜溜地跟在后面。“恭喜你呀,你们做的粑粑雷成功了,”蒋老师说。“对不起,蒋老师,我们不是害你的,没想到是你路过这里,我错了。”“你这样说,你还不知道你错在哪里,你得庆幸是我踩了你的雷,换成是别人,你的屁股早就开花了。不管是谁踩了你的雷,你们这样的恶作剧是不对的。”“嗯,对不起老师。”“天黑了,你送我回家吧,我的眼镜摔坏了,就算是惩罚你。”他是高度近视,晚上什么也看不见,我拉着老师的手,他的手很细,但很有骨感。刹那间,一股暖流涌向我的全身,那时的我,觉得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回来的路上,啃着师母给的苞米,边啃边惭愧。他站在三尺讲台上的铮铮英姿、仁慈、宽容和对后生的责任感,让我铭记于心,让我在入学之前便知道了诸子百家、秦皇汉武,五千年的文化在我童年的时候便有了烙印,在我后来的人生路上如灯火一样照亮我前行!蒋字典!人生的字典,生命的字典!当我迷茫、彷徨的时候,翻开这本字典,能查到我想查到的一切!他犹如故乡的一湾清流,不停地在我生命里流淌。
广播员
小的时候,家里没有电视,唯一的文艺节目就是看露天电影和听广播。
广播每家都有,就像现在每家都有电视一样。不是每天八小时都播放,只有在中午或晚上的时候播放一会。那时候我们都站在学校外面立的大喇叭下,听刘兰芳播讲的评书《岳飞传》。当时听评书的那种专注,不亚于现在的孩子们玩电子游戏。高崇挑滑车、八大锤聚会震死金灿子、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岳飞大战金兀术等等听得都忘掉了一切!
记得有一次,我们几个玩伴在大喇叭下听得太入迷,都忘记了回家吃饭,后来是妈妈揪着耳朵我才回的家!我现在还能倒背如流毛泽东诗词!
每当晚上有电影的时候,大队部都有一个叫“夏长脖”的广播员在大喇叭里喊:“贫下中农同志们社员同志们,大队今天晚上有电影,演出的影片……”他总是穿着绿色的军衣,上衣兜子里总是别着一管钢笔,眼睛颇有神,带着那个时代流行的军帽。最有特点的是,他的脖子特别长,声音传的远,这就是大家管他叫“夏长脖”的原因吧!
有一次,我们在大队部玩,看到广播室里没有人,便偷偷地钻了进去,在麦克风前学着他的声音喊:全体社员请注意了,大队今天晚上有电影,演出的影片《闪闪红星》。我们说完了撒腿就跑,他回来的时候,我们都没有影了,他也不知道是谁家孩子干的。他回到广播室喊到:“全体社员请注意了,刚才不是我喊的通知,也不知道是谁家的熊孩子跑到我的广播室瞎喊的,大队今天晚上没有电影,你们要是来了,没有看見电影千万别怨我啊!”可是,临近晚上的时候,我们大队的放映员通知他,今天晚上放映《春苗》。你说,那个时候的他,得多无奈!
更逗的是,六队有一个整天游手好闲的人,有一天,他态度严肃地跟他说:刘军(放映员)让我告诉你今天晚上演《渡江侦察记》。说完也非常严肃地走了。他信了,信了他伪装的严肃,来到广播间就播放出去了,一小时后,放映员来了,告诉他今天晚上根本没有电影。他傻了,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硬着头皮来到播音室喊到:“全体社员请注意了,大队今天晚上没有电影,是六队的小谁谁骗我,你要打就打六队的那个小谁谁,要骂也骂六队的那个小谁谁……”
那个年代的故事笑点很低,当时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每每提到这件事都笑得人仰马翻。虽然日子过得清苦,但人们都感觉无限的幸福,心中都有对好日子的盼望和期冀!
圆月悬空,它源源不断洒下来的月光,就像是天神施佑甘露,无保留、无需回报地恩赐给人间!映到已经平整好,上了水,还没有插秧的田地里。这故乡的田地也是敞开胸襟把甘露反照给夜空!
四月的北方平原夜空被天恩赐的月光和地反照的月光主宰着,只有繁星在那里眨呀眨的不作声。刚刚从泥土钻出来的万物青葱,贪婪地吸吮着这月光,微风让它轻轻地摇摆,就像一个宝宝边吮着妈妈的乳汁,脚还不停地蹬踹着!蛙鸣唱着,情歌笼罩四野,在月空中百转千回,直掏你的心房,让你春心无处安放。一条曲曲弯弯的辽河自然流淌着,两岸蒹葭葱葱,堤坝矗立,一条木船在靠近我家堤岸处的河里停放着,在月色下清晰地看到河中罾罶交错着。我想此时此刻渔者正在酣梦,等待鱼儿心甘情愿地钻进他的诱网!这进网之鱼的执着,就像我这位漂泊多年的人,不管走到哪里,家鄉这样的画面总是浮现在自己的脑海里一样。
田埂蜿蜒,春虫萌叫,沃野葱绿,月色漫天,渔夫酣梦,草屋齐列!这就是我脑海中童年的故乡!它离我已40余年,然而,这画面却牢牢地镌刻在我的记忆里,直到老死也相随!就算是有一天我被灌了“孟婆汤”,也依然不会褪去!
这就是我的故乡,孩提时的故乡。我就是在这样鱼米之乡的景致中长大的!这里的人也是随着我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轮廓也越发清晰起来,跃然纸上!
老国民
在大队部有一位打更的人,50岁左右,皮肤白皙,因为每天三顿都喝酒,脸总是泛着红。抬头纹上面荒草稀疏,下面刻着如蜕了毛的毛毛虫一样的弯眉。弯眉下横躺着似关公的丹凤眼,只是它缺少了关老爷的杀气和威严!他总是穿着一件白衬衫和一条蓝色的裤子,但从来都是散着怀,衬衫和裤子里裹着矮小瘦弱的骨头。大家叫他“老国民”。
他在大队部打更,无亲无故。晚饭后三三两两的人总是来到队部摆龙门阵,他只是津津有味地去听,但很少参言,只是用一个漆色斑驳的搪瓷缸子给大伙泡茶,里面的茶绣都满了,变成棕色了!几个人用一个杯子,茶虽劣,但毕竟也是茶。他吃百家饭,谁家的饭碗他都端过。孩子们有一句顺口溜:肥猪一叫,国民来到,不吃不吃,上炕就造。可是大家伙都不讨厌他,好像是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一样,他只要一来,碗、筷、酒杯马上到位,他只是一言不发地吃着、听着,吃饱喝得了,也不告辞,下炕穿鞋就走!
有一次,我们几个孩子玩弹弓,他觉得特别好玩,跟我借,我跑了。因为我的弹弓是最好的,皮子是爸爸用医院废弃的滴流管做的,我怕他给我弄坏了。我的一个玩伴说:老国民,我借给你,但是我得教你怎么玩。他高兴得手舞足蹈。可是那个玩伴却装上了自己用泥做的溜溜蛋,让他反拿着,瞄准他自己。结果,他的右眼的眼珠子被打了出来,以后,他就成了“独眼龙”了!慢慢的,再没有人给那些三三两两摆龙门阵的人泡茶了。杀年猪的时候,也不见了他的身影。
他一生未娶,当然没有子嗣,他就犹如泡子里的芦苇花,平时随风摇摆,观看这个世界,遇到野火,便燃尽芳华!那个年代,他吃百家饭,没有沿街乞讨!他,比夏虫幸运,知道了一年有春夏秋冬和人间冷暖,他度过的岁月对他来说也是芳华!
蒋字典
我的家是土坯磊墙、稻草做屋顶的茅草屋,外墙壁用苦土粉刷成白色,用芦苇编织的方形篱笆墙。院子的东北角有一棵桃树,是毛桃,肉是鲜红色的。屋子前面是一个方塘,里面生长着芦苇和蒲草。当然,这方塘里不乏鸭子抓鱼的场景。后面的小溪除了冬天之外总是叮叮咚咚地流淌着,犹如拴在我脖子上的银铃,记忆着童年啼笑皆非的魅力故事!
在溪流边,爸爸种了颈高高的,开着如葵花一样黄色花朵,果实类似地芋的植物。还有几排北京杨,那种笔挺就像爸爸的身躯,在这辽河平原上伟岸地站立着。成材伐了之后,爸爸买了一块上海手表,现在走得还非常精准。房子后面,是一条林荫土路,和我家一样,在这个长长的直通辽河堤岸的土丘上居住的所有人都路过这,也包括一位叫蒋字典的人。
一看这个名字,就知道他是一位饱读诗书的人。他戴着一副眼镜,镜片里一圈一圈的纹环绕着,好像是一个靶子,靶心就是他塌陷了的总是眯缝着的眼睛。面目清瘦不乏白皙,梳着与那个时代违和的分头。一年四季无论春夏秋冬都穿着中山装,就像孔乙己总是穿着长衫、口里总是之乎者也方能彰显自己是读书人一样。走起路来总是背着手、迈着方步。他从远古走来,带着封建文人尊师重教的色彩,踏入到“老师是臭老九”的时代。古人有裸行以愤世,他一年四季总是穿着中山装,难道是向那个不尊重知识的时代卑微地怒吼?鲁迅说:“卑怯的人即使有万丈怒火,除了弱草之外还能烧掉什么呢?”他只能在炎热的夏天,穿着厚厚的“袍子”去遮掩心中的怒火!仅此而已!
因为他怪,所以在孩子们的心中,他就是一个怪人。在大人圈子里他都没有知音和可倾述的对象,何况孩子呢!孩子们看见他就喊:蒋字典,穿长衫,不知冷热不知寒……他是一位教书匠,据说是教历史的。在那个时代,让人费解的是学生们都喜欢听他的课,因为他把历史当成小说来讲,在别的学校,一听说有历史课,学生们都跑光了,只有在他的课堂里,学生们听得入神,他讲得亢奋。他能操控的就是这个课堂,外面的世界与三尺讲台无关!在这三尺讲台上,他露出了他的铮骨,燃烧着生命的希望!这里,属于他!
记得有一次,我和另外两个玩伴在我家后面的泥路上挖了一个坑,做《地雷战》里孩子们糊弄鬼子的粑粑雷。伪装好了之后,我们在林荫处隐藏起来,静等哪个倒霉蛋上钩。这时候,我们远远地看到一个穿着长衫、戴着眼镜、体态瘦弱的身影走了过来,“是蒋字典!”一个小伙伴喊着。“这个倒霉蛋,该着他倒霉。”另外一个玩伴狡黠地低声说。我们屏住呼吸,等待着我们的粑粑雷成功引爆。他依然背着手,迈着方步,哼着小曲在这翠鸟鸣啁、绿树合荫、曲径幽长的乡村小路上走着!一、二、三,只听到“哎呀妈呀”,蒋先生先是一只脚踩进坑里,之后就头朝下摔倒在地面上,眼镜也飞了出去,来了一个“嘴啃泥”。“哈哈哈哈,我的粑粑雷成功了!”一个往雷里拉粑粑的玩伴情不自禁地喊叫一声!我一看,情况有些严重,一溜烟撒腿就跑,边跑边乐,心想:这个倒霉蛋…… 辽河平原的暮色分外妩媚!一望无垠的地平线上托着巨大的红灯笼,那来自天际的傍晚霞光笼罩着田野,海鸥、燕子和各类的飞虫在暮色中轻盈飞舞。
炊烟在每家的土屋子里冒了出来,我们在野外玩了好久,看到了炊烟,我知道该回家了!一进屋,妈呀,蒋字典!他怎么在我家?我知道,完了!他告诉了爸爸一切!我用一种祈求、可怜的眼光看着他!我心想,今天完了,非得挨老爸的笤帚旮瘩不可。“今天干什么去了?”爸爸问我,“跟伙伴们去场院玩了”,我说。“明天开始,每周日你去蒋老师家听历史。”爸爸说。“好,放心吧,爸爸!”我说。“那我先走了。”蒋老师说。“爸,我去送一下蒋老师。”我急着跑了出去,生怕爸爸收拾我。蒋老师走在前面,我灰溜溜地跟在后面。“恭喜你呀,你们做的粑粑雷成功了,”蒋老师说。“对不起,蒋老师,我们不是害你的,没想到是你路过这里,我错了。”“你这样说,你还不知道你错在哪里,你得庆幸是我踩了你的雷,换成是别人,你的屁股早就开花了。不管是谁踩了你的雷,你们这样的恶作剧是不对的。”“嗯,对不起老师。”“天黑了,你送我回家吧,我的眼镜摔坏了,就算是惩罚你。”他是高度近视,晚上什么也看不见,我拉着老师的手,他的手很细,但很有骨感。刹那间,一股暖流涌向我的全身,那时的我,觉得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回来的路上,啃着师母给的苞米,边啃边惭愧。他站在三尺讲台上的铮铮英姿、仁慈、宽容和对后生的责任感,让我铭记于心,让我在入学之前便知道了诸子百家、秦皇汉武,五千年的文化在我童年的时候便有了烙印,在我后来的人生路上如灯火一样照亮我前行!蒋字典!人生的字典,生命的字典!当我迷茫、彷徨的时候,翻开这本字典,能查到我想查到的一切!他犹如故乡的一湾清流,不停地在我生命里流淌。
广播员
小的时候,家里没有电视,唯一的文艺节目就是看露天电影和听广播。
广播每家都有,就像现在每家都有电视一样。不是每天八小时都播放,只有在中午或晚上的时候播放一会。那时候我们都站在学校外面立的大喇叭下,听刘兰芳播讲的评书《岳飞传》。当时听评书的那种专注,不亚于现在的孩子们玩电子游戏。高崇挑滑车、八大锤聚会震死金灿子、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岳飞大战金兀术等等听得都忘掉了一切!
记得有一次,我们几个玩伴在大喇叭下听得太入迷,都忘记了回家吃饭,后来是妈妈揪着耳朵我才回的家!我现在还能倒背如流毛泽东诗词!
每当晚上有电影的时候,大队部都有一个叫“夏长脖”的广播员在大喇叭里喊:“贫下中农同志们社员同志们,大队今天晚上有电影,演出的影片……”他总是穿着绿色的军衣,上衣兜子里总是别着一管钢笔,眼睛颇有神,带着那个时代流行的军帽。最有特点的是,他的脖子特别长,声音传的远,这就是大家管他叫“夏长脖”的原因吧!
有一次,我们在大队部玩,看到广播室里没有人,便偷偷地钻了进去,在麦克风前学着他的声音喊:全体社员请注意了,大队今天晚上有电影,演出的影片《闪闪红星》。我们说完了撒腿就跑,他回来的时候,我们都没有影了,他也不知道是谁家孩子干的。他回到广播室喊到:“全体社员请注意了,刚才不是我喊的通知,也不知道是谁家的熊孩子跑到我的广播室瞎喊的,大队今天晚上没有电影,你们要是来了,没有看見电影千万别怨我啊!”可是,临近晚上的时候,我们大队的放映员通知他,今天晚上放映《春苗》。你说,那个时候的他,得多无奈!
更逗的是,六队有一个整天游手好闲的人,有一天,他态度严肃地跟他说:刘军(放映员)让我告诉你今天晚上演《渡江侦察记》。说完也非常严肃地走了。他信了,信了他伪装的严肃,来到广播间就播放出去了,一小时后,放映员来了,告诉他今天晚上根本没有电影。他傻了,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硬着头皮来到播音室喊到:“全体社员请注意了,大队今天晚上没有电影,是六队的小谁谁骗我,你要打就打六队的那个小谁谁,要骂也骂六队的那个小谁谁……”
那个年代的故事笑点很低,当时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每每提到这件事都笑得人仰马翻。虽然日子过得清苦,但人们都感觉无限的幸福,心中都有对好日子的盼望和期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