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不同学派学习理论对提高课堂问答效果的启示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gong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堂问答是高中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由于实际高中课堂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课堂问答效果并不好。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有着较大的启示作用,对这些学习理论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提高课堂问答效果,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成效。
  关键词 学习理论 课堂问答效率 启示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Revelation of the Different Schools Learning Theory to Improve Classroom Answers Effects
  ——Take High School Political Class for Example
  Abstract Classroom Q & A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the high school classroom teaching, problems occur due to actual high school classroom, classroom Answers, the effect is not good. Behaviorism, cognitivism, humanism, constructivism learning theory, the solution of this problem has a larger role in the revelation of these learning theories help us improve classroom Answers effects, and thereby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lassroom teaching .
  Key words learning theory; efficiency of classroom questions and answers; revelation
  课堂提问与回答是一节课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具有启发学生思考、调节课堂氛围、反馈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等的重要作用。课堂问答效果是指在课堂上进行的问答行为所收获的成效。在实际高中课堂中,课堂问答存在各种问题,如老师问题不明确、学生回答问题积极性不高、学生回答问题思路不清晰等。这些问题不仅会浪费课堂教学时间还会妨碍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甚至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提高课堂问答效果是必要的。本文从方法论角度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观点与提高课堂问答效果有机链接,并从高中政治课堂的实践角度探讨了将这些学习理论融入高中政治课堂问答环节的一些方式、方法,以期提高高中课堂问答效果。
  1 对提高学生回答问题自主性的启发
  由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在课堂问答过程中总有一部分基础较为薄弱、缺乏自信、不敢发表自己观点的学生,若教师处理不当,会导致课堂问答参与者只有少数成绩优异且愿意展示自己的学生,这会影响课堂整体氛围,让多数学生得不到锻炼,违背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对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自主性有着一定的启发作用。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倡导情感教学,要求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对学生抱有真诚态度。在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不多的情况下,教师应给不敢表达自己观点的学生一些及时、诚挚的鼓励,培养学生在课堂问答过程中的安全感,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自主性。例如在高中政治课堂中,老师可以以幽默风趣的话语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如“现在是社会主义社会了,人人平等,同学们也要努力抓住平等回答问题的机会哦!”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真正的学习经验能够促进使学习者发现自己的独特品质,发现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特征。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展示自己的思想,开发自己的潜力,从而增强自信心。例如,高中政治老师在请同学归纳联系的含义时,可自己先举例说出生活中联系的例子,如多媒体课件与教材的联系、季节与植物的联系等,由此拓宽学生思维,再让学生举出联系的例子,一步步引导学生归纳出联系的含义。这样,才可能从根本上改善学生回答问题自主性不高的问题。一方面节约了时间,另一方面能使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从两方面都切实提高了课堂问答效果。
  2 对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的启发
  由于学生能力的不同以及老师提出的问题难易程度的不同,学生在问答过程中会出现不理解、不能回答老师问题、语言组织不到位不能很好地表述自己观点的情况,此时老师应引导学生理解问题并回答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以提高课堂问答效果。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人们通过感觉、知觉得到的,由人脑主体的主观组织作用实现的。因而教师的任务不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然后将当前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原有知识结构有机联系起来让学生能主动对外界刺激提供的信息进行选择性加工。在学生回答问题没有思路时,教师应该将问题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结构联系起来,以此启发学生对已有的信息进行加工,得出问题答案。这种方法适用于具有相似性、参考性的学习内容。如在高中政治课中,在回答哲学中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方法论时,教师可提醒学生参考已经学过的联系观的方法论结构,依据联系观的方法论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得出发展观的方法论要求是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主张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人际关系,教师应有接受、理解的态度品质。接受是指教师要能够完全接受学生碰到某一问题时表露出来的畏惧和犹豫,并且接受学生成功时的惬意。罗杰斯常用“移情的理解”来说明理解,即“换位思考”,指教师要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立场来考察或认识学生的所思、所言、所为,而不是用教师的标准及主观的臆想来“框套”学生。在学生无法回答出问题,表现出畏惧犹豫时,教师不应表现出烦躁或者直接让学生坐下,而是应该让学生不要着急,站在学生角度思考学生不能回答出问题的原因,再进行引导。如高中政治课堂中,老师让学生针对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阐释可持续发展观的哲学依据而学生无法回答时,应该先考虑学生是否不理解可持续发展观的含义或是没有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然后再进一步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进行引导。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直到最后成功的过程。这说明了学生探索的重要性,体现了学生思考与教师引导的关系。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法将程序学习的处理直线式与分支式。在教师提出多个渐进式问题时,学生若顺利回答出第一个问题,就继续进入下一问题,若学生无法回答第一个问题,教师就给予提示,然后继续进行问答。如高中政治课堂中学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时,教师根据书上食用西红柿最后说明西红柿无毒的例子提出问题:(1)西红柿的食用之谜是如何解开的?(2)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3)想一想,人的正确意识是从哪里来的?这三个问题就是渐进式问题,当学生回答出第一个问题,就按直线式进入第二个问题,随后进入第三个。当学生无法回答出第一个问题时,教师就应提示学生阅读材料找到信息,由此进入第二个问题;当学生无法回答第二个问题时,教师应提醒学生总结材料中不同例子,归纳出材料启示,由此进入第三个问题。
  但是采用这两种方法时,教师应注意提示要适度,不要自问自答,要给学生较充分的思考时间。有老师在学生回答错或回答的不是自己期待答案时,就会武断地打断,然后自行回答,或者是忽视学生的提问与反问。这样会让课堂都是教师自己的观点,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没有得到尊重,不知道自己对在哪里,错在哪里。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能力无法得到培养,对问题难以形成系统综合的看法,独立性也得不到锻炼,将会产生很强的依赖心理。
  3 对教师给予学生回答情况评价的启发
  在课堂问答过程中,对于教师的问题,学生可能完全回答正确,也有可能完全回答错误或是回答不完整,此时教师应对不同的回答情况给予不同的评价。
  人本主义的情感教学理论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人际关系,特别关注师生关系的品质。这在教师对学生回答情况给予评价是有一定启示作用的。有的教师在学生回答错误时,直接给予“你完全跑题了”、“不用回答了,先坐下”等消极评价,甚至专门针对成绩差、上课没认真听讲、开小差的学生,在其不能回答时,给予批评、讽刺等评价。这些消极反馈,会损害学生的自信心,大大降低学生交流愿望。所以,在给予学生回答情况评价时,要避免使用消极的评价,而代之以积极肯定的评价。如在高中政治课堂中学习质变与量变的关系时,学生回答了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但是没有答出还要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循环往复,不断前进时,教师首先应要肯定学生对事物发展由量变到质变的理解,然后在指出学生认识不足之处。在学生回答正确时,要给予鼓励表扬,但教师也应注意,鼓励与表扬要有一定的针对性,不要过于笼统,这样才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哪里做得好,应坚持,哪里做得不足,应改进。如高中政治课中,学生正确举例说明影响价格的因素是什么后,教师应给予肯定,然后就学生所举例子是否有针对性、贴近生活实际、易于理解等方面作出具体评价。
  4 对处理问答结果的启发
  课堂问答过程中包含着大量知识信息,特别是在正确完整的答案中常常有着教学的重点以及知识的结构条理。因而教师不应在教学问答过程结束后直接进入下一环节,而是应对问答结果有一定强化。
  行为主义把个体行为归结为个体适应外部环境的反应系统,即所谓“刺激-反应系统”,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而强化是成功的关键。在课堂问答过程中学生无法回答出问题的答案时,教师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刺激,给予一些提示,引导学生回答。如当学生无法回答出联系的三个特性时,教师可说出多个生活中联系的例子,提示学生生活中处处有联系,引导学生答出联系具有普遍性;由人不能让河水向西流、太阳从西边升起,提示学生联系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引导学生答出联系具有客观性;由钓鱼岛事件到日本经济下滑,与中国陷入政治僵局,两国人民关系僵化,提示学生联系具有多样性。对于教学重点的问答,在学生回答出完整答案后,老师可再次强化,以达到巩固记忆的目的。
  建构主义是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在当代的发展,认为教学要把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这一理论对连续性、渐进性问答有所启发。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对前一结果可以加以利用,将其作为问题回答的基点。同时教师也应注意强化问题答案,为之后的教学问答环节做好铺垫。
  不同学派的学习理论对教学实践有着不同的指导作用,我们应该加以合理利用。以上是笔者总结的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对提高课堂问答效果的启示,希望对这些学习理论的研究探索有助于我们切实提高课堂问答效果,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 郑金洲.教育通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 张春兴. 教育心理学——三化取向的理论与实践[M].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4] 张松.现代教育技术(第2 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其他文献
摘 要 “90后”成长于改革开放社会急剧变革时期,这注定在他们身上会呈现出很多不同于“往生代”的个性特征,对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其成长成才的需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和质量。  关键词 “90 后” 思修课 回归生活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1 “90后”群体特征分析  1.1 思想特点  “90后”成长于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社会新鲜
期刊
摘 要 网络学习是有别于传统学习的新型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网络学习重要的特点,而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则是自主学习的核心。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和发展直接关系到网络学习的效果。文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从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相容性、同级影响、上级影响、自我效能感、技术促进条件和资源促进条件8个方面对影响网络学习中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因素进行分析。  关键词 网络学习 自我监控能力 计划行为理论 影响因
期刊
摘 要 本文为一位信息技术教师从其教学角度出发,就如何激发学生在信息技术这门学科中的学习兴趣谈了自己的看法。尝试的方法主要为游戏激励法、教具制作法、师生情感交流法等。  关键词 激发 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兴趣是指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每个人都会对他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和积极的探索,并表现出心驰
期刊
摘要 大学新生期是人生最重要的转换期,但是随着我国大学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大学新校区的启动,大学新生的学习适应问题、心理适应问题和生活适应问题开始日益突出。为此,本研究以社会学习理论为基础,利用Moodle虚拟学习环境构建大学新生教育交互学习平台,旨在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平稳适应大学所带来的学习、心理和生活等方面带来的变化。  关键词 大学新生教育 交互学习平台 Moodl
期刊
摘 要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教学为辅,师生共同配合完成项目的教学方法,在高校实践教学中经常被采用。本文在对项目教学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编辑出版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提出了以项目教学法培养编辑出版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并对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 实践教学 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根据新闻
期刊
摘 要 非英语专业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英语听力面临重重障碍。本文将以藏族大学生为个案,分析少数民族学生听力面临的障碍,提出有效、实用的对策,从而有助于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听力的提高。  关键词 少数民族学生 英语听力 听力障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On English Listening Obstructions of Non-English Majors Ethni
期刊
摘 要 高校军训(军事课)是一门特殊的实践课程,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和爱国主义精神,为国防建设培养后备人才。本文就高校如何挖掘自身资源、创新军训模式、提高育人质量进行了探讨。建立国防生训练新生的军训模式,做到教官主体在学校,从而有效减轻对军队的依赖、保障教学秩序的稳定。该模式综合了部队帮训、基地驻训、校内自训(老生训练新生)等模式的优势,能最大程度激发参训新生的热情,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教学互动
期刊
摘 要 本文以数控技术专业为对象,阐述了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重要性,并结合课程改革对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实施中对实训环境、课程设置、配套教材、师资队伍等进行了实践与研究,总结在改革中遇到的困难。  关键词 理实一体化 教学改革 课程设置 双师型教师 数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Reform of Strengthening CNC professional Theory and Pra
期刊
摘 要 新课标指导下的思想品德课堂,力求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其完整生命投入的过程,成为其完整参与的过程,成为其回归生活的过程。实践证明,情境的设置,能激发学科情感的力量,能让学生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究,在探究中了解知识的意识,使真正在情感对流的主线上找到学习、探究的乐趣,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 探究性学习 情境教学 思想品德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Know the Me
期刊
摘 要 当前文言文教学中只重视字词句的讲解,而忽略了学生对文言文鉴赏能力的培养。但是文言文的鉴赏在文言文的学习中是必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蒙太奇这一理论可以为文言文的鉴赏提供独特的视角,使用多媒体辅助手段、角色扮演等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对文言文进行一定程度的鉴赏。  关键词 蒙太奇理论 初中文言文 鉴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On Effective S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