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本应是一门充满趣味的学科,但由于受高考的制约,学生学习语文的功利性越来越强。教师不妨采用煽情法,积极灵活地变动课堂讲授方式,广泛接纳学生的不同观点,去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让语文课堂回归生动。
【关键词】语文学习;激情;方法指导
现在的高中生普遍对学习语文缺乏浓厚的兴趣,在跟学生谈话时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在语文上花再多的精力,依然难保证成绩的提高,还不如做做数理化呢。”这固然反映出了语文学科见效慢的特点,也暴露出了学生学习目的的功利性,但我觉得很大程度上,是教师没有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
教学中,师生情感的参与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并直接影响着课堂效率。课本选取的文章,往往有感而发,无论记叙描写还是说明议论,表达出来的“情”和“理”虽有轻重先后之别,但总是水乳交融的。我们只有先“通情”,才可望“达理”。可以这么说,没有情感的教师不是一位好的语文教师,情感不丰富的语文课培养不出创新的学生。所以,教师要努力用自己的“情”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用自己的“情”点燃学生的情,让情感浸润课堂,使语文教学充满无穷趣味。
一、课堂上不妨用用“煽情”法
许多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具有“煽情”的本领,备受观众的喜爱,教师组织课堂不妨借鉴他们的经验。尤其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情味极浓的学科,理所当然具备煽情的条件。我们要学会扬长避短,把自己的长处展示给学生。因为“你就是学生读的一本书”。记得1996年“语文报杯”课堂教学大赛上,一等奖获得者任燕老师上《送元二使安西》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一开始她便用自己甜美圆润的歌喉吸引住了学生,很快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在教学达到高潮时,她边背边画,又用自己绘画的特长,巧妙地把文字转换成了图画,帮助学生很快地背会了全诗,赢得了评委和在场老师的一致好评。事隔十年了,我依然清晰地记得当时课堂上的情景。其实每一个教师都有自己的长处,平时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展示自己。长于朗读的,不妨在诗歌和散文教学中一展风采;长于写作的,不妨经常给学生写点下水作文;长于唱歌的,可以巧妙地把歌词活用到你的课堂上。
另外要用你的情打动学生的情。语文是人们交流思想、表情达意的工具,语文教学要教会学生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语文教师应该以自己的激情,唤起学生的热情,用充满情感的话语和体态,传达自身的情感体验,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引导学生体验文章的思想情感,表达自己的情感体会。
有些课文,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孔尚任的《哀江南》,虽然蕴含着丰富的情感,然而,由于学生生活阅历所限,对其中的情感难以体会。这时,就需要教师先要动情。记得我教朱自清的《背影》,讲到作者坐在车上,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时,我的脑海中顿时涌现出了母亲送我来阳泉时的情景,我便动情地给学生讲起了自己当时的感受,情不自禁流下了眼泪。我趁机引导学生体会《背影》平淡的语言中饱含的真挚的父爱,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写作时,总是在心中对某一人或事物产生一种特殊的情感后,再诉诸笔端;读者在阅读文章时或多或少也能领悟其中的情思。中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他们对生活充满热爱、激情和幻想。教学时,教师要以“活作者”的面目出现,帮助学生“把完善的人格和表情结合起来”,以唤醒学生沉睡的情感。当作品中的某种生活与其相仿、相似,或相通时,学生便会产生情感的“共鸣”,形成非思不可、非说不可的学习态势。
二、学会换一种方式来教
千篇一律的教法,即使是最好的方式,也会令人生厌。教学中虽不可能时时出新,堂堂精彩,但只要你有心,总可以找到合适的教法。比如第四册,同样是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教《柳毅传》,你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文说说“你眼中的柳毅”;教《装在套子里的人》,对套中人的分析则可采取先让学生看图描述,再读文写病历卡,最后概括“套中人”是怎样一类人的方法。同样是主题归纳,教《祝福》可让学生写“祥林嫂死亡分析报告”,而对《促织》主题新解――“对科举制度的批判”――的认识,则可以与学生熟悉的“孔乙己”“范进”进行比较。换一种方式学生就会觉得的有新鲜感,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三、接纳学生的“异口异声”
平时不少教师上课很随意,要么一讲到底,要么一问到底。第一种情况最好上,因为教师只要把自己准备的东西全部倒给学生就完了。后一种课,虽然似乎有了启发的味道,但仍然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问得适时、问得切合学生实际,学生还能跟着你走;如果问得不好,有时甚至是连珠炮似的发问,会令学生目瞪口呆,难以招架。而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只好充当两个角色,有时也就回到了教师自问自答的怪圈。现在提倡的是“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方法。探究性学习使课堂成为开放式的,这样众口一词的情况可能减少,学生会喊出多种声音。当然其中有些可能是“别样”的声音。比如有个学生在分析《荷花淀》中一群妇女无意间把鬼子引进埋伏圈时,就用了一句俗语“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舍不得老婆套不住鬼子”,引来了学生的哄堂大笑。我也感到很奇怪,便问这个学生:“你为什么会想到这儿?”,接着让他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并趁势让其他同学讨论,这样便巧妙地变“一笑了之”为“笑后深思”,更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这时教师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凭着自己的情感,劈头盖脸训斥一顿,可能会使课堂秩序很快稳定下来,但是也许从此以后很长一段时间,这个学生不会再在课堂上发言,甚至其他同学也因为老师的武断、压制而不敢随便回答。课堂就会变得死气沉沉,严重时会出现老师唱独角戏的情况。教师面对“众说纷纭”,要根据问题的实际特点,因势利导,巧妙点拨,化被动为主动,不仅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还能取得出人意料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师情感运用得巧妙,就会带动学生的情感。教学中,教师若能积极主动地融入感情,做个播火者,引发学生的情感燃烧,就能让学生得到如临其境、如见其状、如闻其声的审美享受。
【关键词】语文学习;激情;方法指导
现在的高中生普遍对学习语文缺乏浓厚的兴趣,在跟学生谈话时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在语文上花再多的精力,依然难保证成绩的提高,还不如做做数理化呢。”这固然反映出了语文学科见效慢的特点,也暴露出了学生学习目的的功利性,但我觉得很大程度上,是教师没有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
教学中,师生情感的参与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并直接影响着课堂效率。课本选取的文章,往往有感而发,无论记叙描写还是说明议论,表达出来的“情”和“理”虽有轻重先后之别,但总是水乳交融的。我们只有先“通情”,才可望“达理”。可以这么说,没有情感的教师不是一位好的语文教师,情感不丰富的语文课培养不出创新的学生。所以,教师要努力用自己的“情”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用自己的“情”点燃学生的情,让情感浸润课堂,使语文教学充满无穷趣味。
一、课堂上不妨用用“煽情”法
许多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具有“煽情”的本领,备受观众的喜爱,教师组织课堂不妨借鉴他们的经验。尤其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情味极浓的学科,理所当然具备煽情的条件。我们要学会扬长避短,把自己的长处展示给学生。因为“你就是学生读的一本书”。记得1996年“语文报杯”课堂教学大赛上,一等奖获得者任燕老师上《送元二使安西》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一开始她便用自己甜美圆润的歌喉吸引住了学生,很快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在教学达到高潮时,她边背边画,又用自己绘画的特长,巧妙地把文字转换成了图画,帮助学生很快地背会了全诗,赢得了评委和在场老师的一致好评。事隔十年了,我依然清晰地记得当时课堂上的情景。其实每一个教师都有自己的长处,平时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展示自己。长于朗读的,不妨在诗歌和散文教学中一展风采;长于写作的,不妨经常给学生写点下水作文;长于唱歌的,可以巧妙地把歌词活用到你的课堂上。
另外要用你的情打动学生的情。语文是人们交流思想、表情达意的工具,语文教学要教会学生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语文教师应该以自己的激情,唤起学生的热情,用充满情感的话语和体态,传达自身的情感体验,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引导学生体验文章的思想情感,表达自己的情感体会。
有些课文,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孔尚任的《哀江南》,虽然蕴含着丰富的情感,然而,由于学生生活阅历所限,对其中的情感难以体会。这时,就需要教师先要动情。记得我教朱自清的《背影》,讲到作者坐在车上,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时,我的脑海中顿时涌现出了母亲送我来阳泉时的情景,我便动情地给学生讲起了自己当时的感受,情不自禁流下了眼泪。我趁机引导学生体会《背影》平淡的语言中饱含的真挚的父爱,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写作时,总是在心中对某一人或事物产生一种特殊的情感后,再诉诸笔端;读者在阅读文章时或多或少也能领悟其中的情思。中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他们对生活充满热爱、激情和幻想。教学时,教师要以“活作者”的面目出现,帮助学生“把完善的人格和表情结合起来”,以唤醒学生沉睡的情感。当作品中的某种生活与其相仿、相似,或相通时,学生便会产生情感的“共鸣”,形成非思不可、非说不可的学习态势。
二、学会换一种方式来教
千篇一律的教法,即使是最好的方式,也会令人生厌。教学中虽不可能时时出新,堂堂精彩,但只要你有心,总可以找到合适的教法。比如第四册,同样是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教《柳毅传》,你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文说说“你眼中的柳毅”;教《装在套子里的人》,对套中人的分析则可采取先让学生看图描述,再读文写病历卡,最后概括“套中人”是怎样一类人的方法。同样是主题归纳,教《祝福》可让学生写“祥林嫂死亡分析报告”,而对《促织》主题新解――“对科举制度的批判”――的认识,则可以与学生熟悉的“孔乙己”“范进”进行比较。换一种方式学生就会觉得的有新鲜感,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三、接纳学生的“异口异声”
平时不少教师上课很随意,要么一讲到底,要么一问到底。第一种情况最好上,因为教师只要把自己准备的东西全部倒给学生就完了。后一种课,虽然似乎有了启发的味道,但仍然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问得适时、问得切合学生实际,学生还能跟着你走;如果问得不好,有时甚至是连珠炮似的发问,会令学生目瞪口呆,难以招架。而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只好充当两个角色,有时也就回到了教师自问自答的怪圈。现在提倡的是“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方法。探究性学习使课堂成为开放式的,这样众口一词的情况可能减少,学生会喊出多种声音。当然其中有些可能是“别样”的声音。比如有个学生在分析《荷花淀》中一群妇女无意间把鬼子引进埋伏圈时,就用了一句俗语“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舍不得老婆套不住鬼子”,引来了学生的哄堂大笑。我也感到很奇怪,便问这个学生:“你为什么会想到这儿?”,接着让他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并趁势让其他同学讨论,这样便巧妙地变“一笑了之”为“笑后深思”,更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这时教师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凭着自己的情感,劈头盖脸训斥一顿,可能会使课堂秩序很快稳定下来,但是也许从此以后很长一段时间,这个学生不会再在课堂上发言,甚至其他同学也因为老师的武断、压制而不敢随便回答。课堂就会变得死气沉沉,严重时会出现老师唱独角戏的情况。教师面对“众说纷纭”,要根据问题的实际特点,因势利导,巧妙点拨,化被动为主动,不仅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还能取得出人意料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师情感运用得巧妙,就会带动学生的情感。教学中,教师若能积极主动地融入感情,做个播火者,引发学生的情感燃烧,就能让学生得到如临其境、如见其状、如闻其声的审美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