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有效教学”、“高效课堂”一直是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很多专家、学者、包括一大批一线教师都在积极探索并践行着“有效教学”的模式。那么,到底怎样做才能使课堂教学切实有效?具体到语文教学中又应该怎样操作才能实现“有效教学”?笔者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实践和不断反思,认为:如果能做到“有效预习”,便可以实现“有效教学”。
【关键词】有效教学;语文教学;有效预习
李秀伟老师在《好教师教学的8大智慧》一书中说过这样一句话:“有效教学是对学生未来学习与生活有持续影响的教学。”这句话得到了很多老师的认可。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也多次强调:“小学教给学生读写,把基础知识保持在学生的记忆里!”这些都告诉我们,从学生入学开始,作为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就要教给学生怎样学习、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多么重要!我们都知道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课前预习——认真听课——课后复习三个环节,但是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非常重视“讲课”和“复习”这两个环节,而忽视“预习”的重要性。“预习的重要性”、“怎样做到有效预习”则是笔者所要论述的关键所在。
一、认识预习的重要性
教学的直接经验告诉我们,如果学生预习的非常充分,那么在真正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就会非常顺利,课堂教学的效果就会明显提高;如果学生预习不充分,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讲课就会非常吃力、学生学习就会非常被动,有一种“被牵着鼻子走的感觉!”我们目前提倡的高效课堂的实质就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在这里,“先学”指的就是课前预习,然后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展开课堂教学,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课前预习不仅能帮学生做好心理上、知识上的准备,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积极性,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只有学生充分有效自学,才能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波利亚就曾说过,“任何通往知识的途径都应有自己去发现,只有这样的理解才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性质、规律和联系。”所以,指导学生自主有效预习,对课堂教学的顺利推进至关重要。
二、怎样提高预习的有效性
认识到预习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接下来就是怎样具体实施实现有效预习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的问题了。我们知道教学包括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个方面,它不能脱离开任何一方而独自存在,想要做到有效预习就必须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首先,对教师而言,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预习目标指导学生有效预习。可以说教师是有效预习的指导者、学生是有效预习的践行者。本着“大教从简”的教育理念,“教”是为了“不教”,这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目标导向,四步养成预习习惯
鉴于六年级学生不会预习、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实际情况制定了“四步预习法”指导学生养成预习习惯、学会学习。
1、标出文章的段落序号;
2、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3、再读课文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4、重读课文提出自己的疑问。
这样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预习套路,有不少同学已经学会提前主动预习了。
(二)问题导向,抓题目、体裁,掌握学习方法
在指导学生养成预习习惯的过程中,我发现只是基本的“四步”只能帮助学生养成预习习惯,而不能做到真正有效预习。所以,在新学期伊始,在学生已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的基础上又提出“问题导向,抓题目、体裁,掌握学习方法”这一观点。具体而言,就是围绕文章题目和体裁提出问题,引领学生自学、思考,进一步掌握所学内容。比如: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组课文,在指导学生预习的时候我提出新的要求:
对课文《文言文两则》提出问题:
1、标出文章的段落序号;
2、初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扫清字词障碍;
3、围绕《学弈》提出以下问题:学弈即学下棋,谁在学下棋?学习过程怎么样?学习的结果又是什么?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提出自己的疑问。
这样一来,同学们更能明确自己的任务、更能快速准确的掌握课文内容了。
紧接着在《两小儿辩日》一文的教学中,我围绕题目提出以下问题:两小儿辩日,即两个小孩关于太阳的争论。那么两小孩的观点是什么?两小孩提出自己观点的依据又是什么?你认真观察过太阳吗,从这则文章中你悟出什么道理?这样围绕题目巧设疑问就可以帮助学生轻松掌握文章内容了。
当然,这是两则浅显的文言文,第二课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匆匆》,我根据作品体裁和题目制定了如下预习目标:
1、标出文章的段落序号;
2、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3、再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文章的题目是《匆匆》,什么匆匆?怎样匆匆?(找出描写匆匆的段落)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你觉得这篇文章好在哪里?(可以从语言、修辞等角度分析)
5、提出自己的疑问。
这样同学们在这几个问题的导向下就可以顺利的掌握文章的大致内容了。
再接下来到了《桃花心木》的学习,我改变了策略:
1、标出文章的段落序号;
5、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6、围绕题目结合前两课的学习经验,小组讨论提出几个问题自行掌握文章内容。
这样一来,学生非常积极,讨论也很激烈。不久能够切入重点的问题就出炉了:比如:什么是桃花心木?它有什么特点?作者围绕桃花心木讲了什么事?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文章的中心句是什么?……看到这里,我很高兴。学生不仅学到了前两课我的提问方式,而且学会了找重点语段把握文章的主旨,这正是这个单元的一个学习重点。
(三)促合作,小组互动实施有效预习
尽管改变了预习策略提高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还是很担心这样预习的效果。要想全面检测每一个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是有一定困难的,怎么办呢?小组合作给了我新的启迪,由此我又接着制定了以下计划并着手实施:
1、设预习组长,主要带领小组成员预习字词并解决生字词、多音字和重点词语并及时检查;
2、设背诵默写组长,主要带领小组成员背诵默写并及时检查;
3、设作家作品、文学常识组长,主要负责重要的作家作品文学常识的积累务必做到及时检查;
4、设优美文章推荐组长,该组长轮流做。每周每组推选一篇优美文章,自习课上给大家朗读、赏析;
11、设复习组长,主要组织组员对所学知识及时复习。
这样,在各组长的带领下同学们更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了,同时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老师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小组长了解清楚。
综上所述,是笔者就如何有效预习顺利推进课堂教学所做的一点尝试。当然,有效预习只有与课堂点拨以及课后复习连接起来才能更好的达成课堂教学的既定目标。
【关键词】有效教学;语文教学;有效预习
李秀伟老师在《好教师教学的8大智慧》一书中说过这样一句话:“有效教学是对学生未来学习与生活有持续影响的教学。”这句话得到了很多老师的认可。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也多次强调:“小学教给学生读写,把基础知识保持在学生的记忆里!”这些都告诉我们,从学生入学开始,作为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就要教给学生怎样学习、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多么重要!我们都知道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课前预习——认真听课——课后复习三个环节,但是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非常重视“讲课”和“复习”这两个环节,而忽视“预习”的重要性。“预习的重要性”、“怎样做到有效预习”则是笔者所要论述的关键所在。
一、认识预习的重要性
教学的直接经验告诉我们,如果学生预习的非常充分,那么在真正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就会非常顺利,课堂教学的效果就会明显提高;如果学生预习不充分,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讲课就会非常吃力、学生学习就会非常被动,有一种“被牵着鼻子走的感觉!”我们目前提倡的高效课堂的实质就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在这里,“先学”指的就是课前预习,然后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展开课堂教学,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课前预习不仅能帮学生做好心理上、知识上的准备,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积极性,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只有学生充分有效自学,才能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波利亚就曾说过,“任何通往知识的途径都应有自己去发现,只有这样的理解才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性质、规律和联系。”所以,指导学生自主有效预习,对课堂教学的顺利推进至关重要。
二、怎样提高预习的有效性
认识到预习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接下来就是怎样具体实施实现有效预习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的问题了。我们知道教学包括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个方面,它不能脱离开任何一方而独自存在,想要做到有效预习就必须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首先,对教师而言,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预习目标指导学生有效预习。可以说教师是有效预习的指导者、学生是有效预习的践行者。本着“大教从简”的教育理念,“教”是为了“不教”,这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目标导向,四步养成预习习惯
鉴于六年级学生不会预习、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实际情况制定了“四步预习法”指导学生养成预习习惯、学会学习。
1、标出文章的段落序号;
2、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3、再读课文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4、重读课文提出自己的疑问。
这样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预习套路,有不少同学已经学会提前主动预习了。
(二)问题导向,抓题目、体裁,掌握学习方法
在指导学生养成预习习惯的过程中,我发现只是基本的“四步”只能帮助学生养成预习习惯,而不能做到真正有效预习。所以,在新学期伊始,在学生已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的基础上又提出“问题导向,抓题目、体裁,掌握学习方法”这一观点。具体而言,就是围绕文章题目和体裁提出问题,引领学生自学、思考,进一步掌握所学内容。比如: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组课文,在指导学生预习的时候我提出新的要求:
对课文《文言文两则》提出问题:
1、标出文章的段落序号;
2、初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扫清字词障碍;
3、围绕《学弈》提出以下问题:学弈即学下棋,谁在学下棋?学习过程怎么样?学习的结果又是什么?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提出自己的疑问。
这样一来,同学们更能明确自己的任务、更能快速准确的掌握课文内容了。
紧接着在《两小儿辩日》一文的教学中,我围绕题目提出以下问题:两小儿辩日,即两个小孩关于太阳的争论。那么两小孩的观点是什么?两小孩提出自己观点的依据又是什么?你认真观察过太阳吗,从这则文章中你悟出什么道理?这样围绕题目巧设疑问就可以帮助学生轻松掌握文章内容了。
当然,这是两则浅显的文言文,第二课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匆匆》,我根据作品体裁和题目制定了如下预习目标:
1、标出文章的段落序号;
2、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3、再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文章的题目是《匆匆》,什么匆匆?怎样匆匆?(找出描写匆匆的段落)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你觉得这篇文章好在哪里?(可以从语言、修辞等角度分析)
5、提出自己的疑问。
这样同学们在这几个问题的导向下就可以顺利的掌握文章的大致内容了。
再接下来到了《桃花心木》的学习,我改变了策略:
1、标出文章的段落序号;
5、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6、围绕题目结合前两课的学习经验,小组讨论提出几个问题自行掌握文章内容。
这样一来,学生非常积极,讨论也很激烈。不久能够切入重点的问题就出炉了:比如:什么是桃花心木?它有什么特点?作者围绕桃花心木讲了什么事?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文章的中心句是什么?……看到这里,我很高兴。学生不仅学到了前两课我的提问方式,而且学会了找重点语段把握文章的主旨,这正是这个单元的一个学习重点。
(三)促合作,小组互动实施有效预习
尽管改变了预习策略提高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还是很担心这样预习的效果。要想全面检测每一个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是有一定困难的,怎么办呢?小组合作给了我新的启迪,由此我又接着制定了以下计划并着手实施:
1、设预习组长,主要带领小组成员预习字词并解决生字词、多音字和重点词语并及时检查;
2、设背诵默写组长,主要带领小组成员背诵默写并及时检查;
3、设作家作品、文学常识组长,主要负责重要的作家作品文学常识的积累务必做到及时检查;
4、设优美文章推荐组长,该组长轮流做。每周每组推选一篇优美文章,自习课上给大家朗读、赏析;
11、设复习组长,主要组织组员对所学知识及时复习。
这样,在各组长的带领下同学们更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了,同时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老师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小组长了解清楚。
综上所述,是笔者就如何有效预习顺利推进课堂教学所做的一点尝试。当然,有效预习只有与课堂点拨以及课后复习连接起来才能更好的达成课堂教学的既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