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剧《查莉成长日记(Good Luck Charlie)》与国产剧《家有儿女》反映了中美家庭职业观教育的差异:受应试传统和职业偏见的影响,大部分中式家庭教育孩子以利益驱动职业选择,重文凭而轻实践,扭曲或剥夺孩子的兴趣爱好;而大多美式家庭教育孩子根据个性选择职业,鼓励孩子培养兴趣,倡导学习实用技能。据此,针对中国家庭职业观教育的现状,提出“父母职业观调整”、“打开体验”、“保护兴趣”和“实用教育”四个建议,帮助孩子形成良好职业观,最大限度发挥潜能。
关键词:中美文化差异;职业观;家庭教育;《家有儿女》;《查莉成长日记》
目前,国内高考填报志愿和毕业生就业作为两大重要关口,令许多学子焦灼不已。准大学生面对繁复的专业目录一头雾水,只得寻求家长帮助;准毕业生面对众多岗位犹豫不决,“择业就业难”成为普遍社会问题。作为推动志愿和职业选择的重要一环,家庭职业观教育急需改良。《查莉成长日记》与《家有儿女》作为家庭教育题材的经典影视作品,生动体现了中美家庭父母对孩子职业观教育的差异。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及其原因,有利于分析当代中国学子缺乏自主意见背后的深层动机,改善填报志愿难、择业就业难的现状。
一、中美家庭职业观教育差异
职业观是指个人对职业问题的根本看法,如对职业的评价、选择和对职业作用的看法等1[1]。在家庭职业观教育中,父母本身的职业观成了影响孩子职业选择的首要因素。《家有儿女》和《查莉成长日记》的对比体现出中美父母间的职业观差异。
大部分传统中国父母希望孩子持有利益导向型职业观,以金钱和社会地位等物质利益驱动职业选择。“唯利益论”导致家长用物质因素比较职业的做法,产生职业偏见。又因高文凭有更大几率获得高收入和高社会认同的职业,多数中国家庭职业观教育中还产生了文凭歧视。
例如《家有儿女2》第36集中,戴明明拒绝继承家产,想去大西北当兽医,为“牛羊马献青春”,气得戴天高直跳脚。类似情况出现在《家有儿女3》第17集《大厨》中,刘星偶然发现自己厨艺不错,想考烹饪技校,刘梅却坚决反对,执意让刘星考重点高中,不许“胡思乱想”。两例中,戴天高认为兽医的收入和工作环境远不如公司老板,刘梅认为技校文凭不如本科文凭,两者都忽略了职业选择的关键因素——孩子的意愿。
而大部分美国父母给孩子传授的是个性导向型职业观,即职业除了保障生计外,还是最大限度发挥特长、贡献社会的手段。《查莉成长日记》第四季第2集中,皮杰因老师刁难想退出烹饪学校,父亲鲍勃直言,当上厨师能发挥皮杰的最大特长、造福社会,希望他不要放弃。母亲艾米也在第19集表示,皮杰努力练习烹饪不仅是为了寻求生计,更是追逐梦想的过程。可以看出,艾米和鲍勃一直将职业选择视为皮杰实现理想、发挥最大价值的手段,并不因厨师社会地位或收入相对较低而强迫皮杰好好读书、改变职业。
家庭职业观教育的另一体现,在于父母对孩子兴趣爱好的培养。孩子人格的形成过程中产生内在和社会等多种需要,这些需要随之融合催生了兴趣。2[1]因此,兴趣作为孩子由于表达需要而从事活动的反映,是决定未来职业的另一关键因素。《家有儿女》和《查莉成长日记》的两对父母在不同的职业观导向下,对孩子兴趣的培养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
根据利益导向思维的方法,部分家长期望子女通过兴趣获利,给孩子指定可以考级、表演和获取证书的“高雅特长”,为简历“镀金”。另有父母崇拜知识,认为取得文凭带来的收益远大于掌握实用技能,便将兴趣视为读书路上的绊脚石,一旦课余爱好占用学习时间,就当即铲除。
例如《家有儿女》第60集中,刘梅认为拥有一门特长可以给上大学加分,便逼迫夏雨同时参加小提琴、绘画和舞蹈培训班,尽管夏雨真正的爱好是电脑,刘梅还是坚持让他学习艺术。第二种情况出现在《家有儿女2》第17集《险些成名》中,刘星迷上了画画,想当一名漫画家。由于刘星迷上的“漫画”并不属于传统范围内的“高雅艺术”,刘梅背着刘星扔掉画板,并断言“你必须好好学习,前途才能远大”。《家有儿女4》第29集中,刘星对遥控赛车产生兴趣,想参加社区的遥控车大赛,刘梅却认为占用太多学习时间,拒绝花“冤枉钱”买赛车。
以上刘梅的做法是其单一的职业观教育的生动反映:首先,兴趣爱好是夏雨的获利工具而非个人偏好的衍生,可以根据利益所在被动安排或选择。第二,高等教育文凭才能给刘星换来“正经”工作,其他技能都是“歪门邪道”,譬如画画、赛车等。
如此一来,孩子的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不再习惯于认识和表达需求,主观性逐渐磨灭;加上对学习之外的领域感到陌生,面临职业选择时,就既不知心之所向,也不知特长所在。《家有儿女》第60集指出,优等生夏雪从小就没有除学习之外的兴趣和特长。于是在《家有儿女3》第39集《我的志愿》中,落榜清华的夏雪打击遭受巨大打击,贸然放弃大学,从零创业。结果她做生意、应聘、家教和造型师均失败,只得重返校园。可以看出,夏雪放弃自己所擅长的学业,在未知领域胡乱摸索,主要原因有二:第一,夏雪从小兴趣体验稀少,既不了解个人能力分布,又不具备其他技能;第二,抽象书本知识在失去高等学府通行证的作用后无法对接实践,导致夏雪的积累在现实社会中全无用武之地。
而在个性导向思维下,大部分美国父母不仅尊重孩子的需求,鼓励孩子在青少年时期获取更多的兴趣体验,以增加对个人能力分布的了解,更倡导孩子培養不同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以妈妈艾米为例,《查莉成长日记2》中,盖比面对冰球运动有所犹豫,妈妈就提出当盖比的教练,《查理成长日记3》第12集中,盖比对游行乐队感兴趣,新学了打鼓,妈妈不但没有嫌弃噪音,还拿出了指挥棒一起演奏。另外,在孩子追求兴趣出现困难时,父母也会倾尽全力保护孩子的信心。《查莉成长日记》第6集中,皮杰给公司写歌被拒,想放弃成为音乐家的梦想。鲍勃则劝说皮杰不要放弃,用自己童年的事迹鼓励他,还采用了他写的另一首歌。 上例可见,艾米和鲍勃对孩子的兴趣培养非常重视。盖比和皮杰的兴趣爱好在他们眼中并非玩闹,而是把握自己的机会和未来职业选择的出口。只有在成长期让孩子参与不同领域的活动,才能让孩子对个人能力有全方位的了解,从而选择自己真正热爱的行业。
艾米和鲍勃的兴趣教育最终给孩子的职业选择带来了巨大帮助;鼓励追求兴趣的环境不仅让孩子有更坚定的自我信念,而且更容易找准职业方向。同样是发掘出厨艺天赋,与刘星“大厨梦”破碎的结局不同,皮杰成功走上了餐饮道路。《查莉成长日记3》第21集中,皮杰确信自己“擅长烹饪,并且热爱烹饪这一行”,自主退学,参加烹饪学校。第四季第20集,皮杰有了自己的餐车生意和创意三明治,每天生意火爆。皮杰事业的成功并非偶然,父母对各种职业的接纳给了他充足的试错机会,在尝试过乐队、学业和除虫工作后,他才能充分肯定烹饪才能成就自我,并取得了成功。
二、中美家庭职业观教育差异的历史原因
中美家庭职业观差异是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逐渐形成的。首先,两者最大的差异在于利益导向和个性导向的不同。
传统中式父母的利益导向职业选择思维自古形成,自封建社会始,职业就不具备满足个性的职能。秦汉以来,官办手工业施酷刑压制民间手工业,个人技能特长难以转化为职业。加上元朝对社会分工“三教九流”的等级划分,造成了百姓的职业偏见。另外,“举本业而抑末利”的经济政策将职业单一化,失去了发挥特长、延伸个性的功能。因此国内家庭职业观教育中多有职业偏见,少有“职业能满足个性表达”的概念,工作无非赚钱果腹而已。
传统中式家长对读书和文凭的推崇也有历史原因可鉴。封建统治阶级推崇儒学,儒家的非职业化教育方针——研习经典、培养伦理道德——也就被百姓放在了神圣位置。3[2]而科举制作为进入特权阶级、摆脱官僚压迫的唯一途径,成了普通百姓的首要目标。尽管中国早已迈进光明的新时代,学历不再等于特权,部分家长还是难以摆脱旧社会思想的枷锁,将考试做官视为康庄大道,无视孩子真正兴趣所在。
而大部分美国父母推崇个性导向职业观和鼓励兴趣的发展,主要有宗教和经济两个原因。从宗教来看,美国受新教影响,倡导个人“赎罪”,追求心灵净化而非世俗功名,功利在职业选择中失去主导地位。其次,新教认为职业是上帝给人安排的特定义务,孩子从事劳动是履行主的旨意。4[3]最后,既然各行各业的人生来都只为侍奉上帝并可被拯救,注重职业形式也就全无必要。在新教影响下,美国父母对职业的偏见相对较少,注重孩子个性发展,鼓励孩子完成个人使命。
从经济角度来看,美国家庭热衷于培养孩子多方面能力的做法,与资本主义和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密不可分。19世纪工业革命催生了大工厂制度,大工厂制度又加速了社会分工的细化,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基础。大部分美国家庭教育以培养孩子适应社会为目标,父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鼓励子女接触学习实用技能而非抽象知识,以快速适应生产需要,最大限度发挥个人价值。
三、改进国内家庭职业观教育的建议
要改进家庭职业观教育,首先父母需要调整自身的职业观,减少职业偏见,摈弃“唯文凭论”。当今社会行业逐渐多元,职业代表着个人的专长差异而非能力水平,不根据收入或工作主体阶层分高下。另外,并非文凭越高,前途就越光明。倘若孩子不善书本知识,也无须歧视职业教育,逼迫孩子考取功名。实际上,一味看重孩子学习成绩,是逃避孩子个性发展的偷懒表现。父母应积极关注孩子的喜好与特长,为孩子量身定制发展方案。
针对填报志愿难、择业难和就业难现状,有三点建议:第一,父母应打开孩子除学习之外的兴趣体验。书本知识更多是他人观点的抽象总结。只有亲身体验不同活动,孩子才能了解个人喜恶与特长;只有亲眼见识外部世界,孩子才能形成主见。在孩子青少年时期,父母可以为孩子安排多项体验式活动,如手工、艺术或科学实验等,强调体会活动过程中的情绪,不求名次。在孩子对特定活动产生偏好之后,再鼓励孩子选择1-2项技能精进。
第二,父母应尊重孩子的需求和感受,避免将兴趣爱好功利化。童年兴趣爱好是个人需要表达的重要途径,父母扭曲或剥夺孩子的兴趣的行为,变相说明孩子的需要毫无价值。长期忽略自我需要易造成孩子的评价偏差,形成低自尊人格,在重要关口无法决策或做出错误决策。因此在孩子产生兴趣时,父母应最先顾及孩子的感受,保护孩子的主见,例如不为计算机没有小提琴“高雅”而强迫孩子改变爱好。这样孩子就拥有勇气做出选择,未来面对众多岗位时才有定位。
最后,父母应在家庭内组织职业教育活动,帮助孩子认识社会运作。抽象理论知识目前占据应试教育内容主流,难以联想实操。传统中式父母可以效仿美式父母,带孩子前往工作场地观察工作,或搜集有关特定职业的纪录片,让孩子了解行业运作的具体内容。如有条件,可在家庭内组织职业活动体验,例如木工、烘焙和模拟公司等,让孩子对工作性质产生概念,从而形成职业规划意识。
为了能让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找准位置,父母应抓紧时间,培养孩子健康的职业观,全面激发孩子潜能,增进自己对职业的了解,从而通过劳动实现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 邓伟志.社会学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2] 克里斯·阿吉里斯. 个性与组织[M]. 郭旭力.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 牟复礼. 中国思想之渊源[M]. 王重阳.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 董江阳.迁就与限制:美国政教关系研究[M]. 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2015.
項目: 本文受江汉大学学生科研项目:《查莉成长日记》与《家有儿女》背后的中美家庭教育模式差异(项目号:S201911072028)以及湖北高校2019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资助,指导老师为姚桂桂;课题组成员有(按作者顺序排列):王晓靖,黄佳宁,刘文晰,乐志远,方心悦。
作者简介:
一作:王晓靖,女,江汉大学外国语学院。
二作:姚桂桂,女,江汉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中美文化差异;职业观;家庭教育;《家有儿女》;《查莉成长日记》
目前,国内高考填报志愿和毕业生就业作为两大重要关口,令许多学子焦灼不已。准大学生面对繁复的专业目录一头雾水,只得寻求家长帮助;准毕业生面对众多岗位犹豫不决,“择业就业难”成为普遍社会问题。作为推动志愿和职业选择的重要一环,家庭职业观教育急需改良。《查莉成长日记》与《家有儿女》作为家庭教育题材的经典影视作品,生动体现了中美家庭父母对孩子职业观教育的差异。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及其原因,有利于分析当代中国学子缺乏自主意见背后的深层动机,改善填报志愿难、择业就业难的现状。
一、中美家庭职业观教育差异
职业观是指个人对职业问题的根本看法,如对职业的评价、选择和对职业作用的看法等1[1]。在家庭职业观教育中,父母本身的职业观成了影响孩子职业选择的首要因素。《家有儿女》和《查莉成长日记》的对比体现出中美父母间的职业观差异。
大部分传统中国父母希望孩子持有利益导向型职业观,以金钱和社会地位等物质利益驱动职业选择。“唯利益论”导致家长用物质因素比较职业的做法,产生职业偏见。又因高文凭有更大几率获得高收入和高社会认同的职业,多数中国家庭职业观教育中还产生了文凭歧视。
例如《家有儿女2》第36集中,戴明明拒绝继承家产,想去大西北当兽医,为“牛羊马献青春”,气得戴天高直跳脚。类似情况出现在《家有儿女3》第17集《大厨》中,刘星偶然发现自己厨艺不错,想考烹饪技校,刘梅却坚决反对,执意让刘星考重点高中,不许“胡思乱想”。两例中,戴天高认为兽医的收入和工作环境远不如公司老板,刘梅认为技校文凭不如本科文凭,两者都忽略了职业选择的关键因素——孩子的意愿。
而大部分美国父母给孩子传授的是个性导向型职业观,即职业除了保障生计外,还是最大限度发挥特长、贡献社会的手段。《查莉成长日记》第四季第2集中,皮杰因老师刁难想退出烹饪学校,父亲鲍勃直言,当上厨师能发挥皮杰的最大特长、造福社会,希望他不要放弃。母亲艾米也在第19集表示,皮杰努力练习烹饪不仅是为了寻求生计,更是追逐梦想的过程。可以看出,艾米和鲍勃一直将职业选择视为皮杰实现理想、发挥最大价值的手段,并不因厨师社会地位或收入相对较低而强迫皮杰好好读书、改变职业。
家庭职业观教育的另一体现,在于父母对孩子兴趣爱好的培养。孩子人格的形成过程中产生内在和社会等多种需要,这些需要随之融合催生了兴趣。2[1]因此,兴趣作为孩子由于表达需要而从事活动的反映,是决定未来职业的另一关键因素。《家有儿女》和《查莉成长日记》的两对父母在不同的职业观导向下,对孩子兴趣的培养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
根据利益导向思维的方法,部分家长期望子女通过兴趣获利,给孩子指定可以考级、表演和获取证书的“高雅特长”,为简历“镀金”。另有父母崇拜知识,认为取得文凭带来的收益远大于掌握实用技能,便将兴趣视为读书路上的绊脚石,一旦课余爱好占用学习时间,就当即铲除。
例如《家有儿女》第60集中,刘梅认为拥有一门特长可以给上大学加分,便逼迫夏雨同时参加小提琴、绘画和舞蹈培训班,尽管夏雨真正的爱好是电脑,刘梅还是坚持让他学习艺术。第二种情况出现在《家有儿女2》第17集《险些成名》中,刘星迷上了画画,想当一名漫画家。由于刘星迷上的“漫画”并不属于传统范围内的“高雅艺术”,刘梅背着刘星扔掉画板,并断言“你必须好好学习,前途才能远大”。《家有儿女4》第29集中,刘星对遥控赛车产生兴趣,想参加社区的遥控车大赛,刘梅却认为占用太多学习时间,拒绝花“冤枉钱”买赛车。
以上刘梅的做法是其单一的职业观教育的生动反映:首先,兴趣爱好是夏雨的获利工具而非个人偏好的衍生,可以根据利益所在被动安排或选择。第二,高等教育文凭才能给刘星换来“正经”工作,其他技能都是“歪门邪道”,譬如画画、赛车等。
如此一来,孩子的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不再习惯于认识和表达需求,主观性逐渐磨灭;加上对学习之外的领域感到陌生,面临职业选择时,就既不知心之所向,也不知特长所在。《家有儿女》第60集指出,优等生夏雪从小就没有除学习之外的兴趣和特长。于是在《家有儿女3》第39集《我的志愿》中,落榜清华的夏雪打击遭受巨大打击,贸然放弃大学,从零创业。结果她做生意、应聘、家教和造型师均失败,只得重返校园。可以看出,夏雪放弃自己所擅长的学业,在未知领域胡乱摸索,主要原因有二:第一,夏雪从小兴趣体验稀少,既不了解个人能力分布,又不具备其他技能;第二,抽象书本知识在失去高等学府通行证的作用后无法对接实践,导致夏雪的积累在现实社会中全无用武之地。
而在个性导向思维下,大部分美国父母不仅尊重孩子的需求,鼓励孩子在青少年时期获取更多的兴趣体验,以增加对个人能力分布的了解,更倡导孩子培養不同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以妈妈艾米为例,《查莉成长日记2》中,盖比面对冰球运动有所犹豫,妈妈就提出当盖比的教练,《查理成长日记3》第12集中,盖比对游行乐队感兴趣,新学了打鼓,妈妈不但没有嫌弃噪音,还拿出了指挥棒一起演奏。另外,在孩子追求兴趣出现困难时,父母也会倾尽全力保护孩子的信心。《查莉成长日记》第6集中,皮杰给公司写歌被拒,想放弃成为音乐家的梦想。鲍勃则劝说皮杰不要放弃,用自己童年的事迹鼓励他,还采用了他写的另一首歌。 上例可见,艾米和鲍勃对孩子的兴趣培养非常重视。盖比和皮杰的兴趣爱好在他们眼中并非玩闹,而是把握自己的机会和未来职业选择的出口。只有在成长期让孩子参与不同领域的活动,才能让孩子对个人能力有全方位的了解,从而选择自己真正热爱的行业。
艾米和鲍勃的兴趣教育最终给孩子的职业选择带来了巨大帮助;鼓励追求兴趣的环境不仅让孩子有更坚定的自我信念,而且更容易找准职业方向。同样是发掘出厨艺天赋,与刘星“大厨梦”破碎的结局不同,皮杰成功走上了餐饮道路。《查莉成长日记3》第21集中,皮杰确信自己“擅长烹饪,并且热爱烹饪这一行”,自主退学,参加烹饪学校。第四季第20集,皮杰有了自己的餐车生意和创意三明治,每天生意火爆。皮杰事业的成功并非偶然,父母对各种职业的接纳给了他充足的试错机会,在尝试过乐队、学业和除虫工作后,他才能充分肯定烹饪才能成就自我,并取得了成功。
二、中美家庭职业观教育差异的历史原因
中美家庭职业观差异是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逐渐形成的。首先,两者最大的差异在于利益导向和个性导向的不同。
传统中式父母的利益导向职业选择思维自古形成,自封建社会始,职业就不具备满足个性的职能。秦汉以来,官办手工业施酷刑压制民间手工业,个人技能特长难以转化为职业。加上元朝对社会分工“三教九流”的等级划分,造成了百姓的职业偏见。另外,“举本业而抑末利”的经济政策将职业单一化,失去了发挥特长、延伸个性的功能。因此国内家庭职业观教育中多有职业偏见,少有“职业能满足个性表达”的概念,工作无非赚钱果腹而已。
传统中式家长对读书和文凭的推崇也有历史原因可鉴。封建统治阶级推崇儒学,儒家的非职业化教育方针——研习经典、培养伦理道德——也就被百姓放在了神圣位置。3[2]而科举制作为进入特权阶级、摆脱官僚压迫的唯一途径,成了普通百姓的首要目标。尽管中国早已迈进光明的新时代,学历不再等于特权,部分家长还是难以摆脱旧社会思想的枷锁,将考试做官视为康庄大道,无视孩子真正兴趣所在。
而大部分美国父母推崇个性导向职业观和鼓励兴趣的发展,主要有宗教和经济两个原因。从宗教来看,美国受新教影响,倡导个人“赎罪”,追求心灵净化而非世俗功名,功利在职业选择中失去主导地位。其次,新教认为职业是上帝给人安排的特定义务,孩子从事劳动是履行主的旨意。4[3]最后,既然各行各业的人生来都只为侍奉上帝并可被拯救,注重职业形式也就全无必要。在新教影响下,美国父母对职业的偏见相对较少,注重孩子个性发展,鼓励孩子完成个人使命。
从经济角度来看,美国家庭热衷于培养孩子多方面能力的做法,与资本主义和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密不可分。19世纪工业革命催生了大工厂制度,大工厂制度又加速了社会分工的细化,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基础。大部分美国家庭教育以培养孩子适应社会为目标,父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鼓励子女接触学习实用技能而非抽象知识,以快速适应生产需要,最大限度发挥个人价值。
三、改进国内家庭职业观教育的建议
要改进家庭职业观教育,首先父母需要调整自身的职业观,减少职业偏见,摈弃“唯文凭论”。当今社会行业逐渐多元,职业代表着个人的专长差异而非能力水平,不根据收入或工作主体阶层分高下。另外,并非文凭越高,前途就越光明。倘若孩子不善书本知识,也无须歧视职业教育,逼迫孩子考取功名。实际上,一味看重孩子学习成绩,是逃避孩子个性发展的偷懒表现。父母应积极关注孩子的喜好与特长,为孩子量身定制发展方案。
针对填报志愿难、择业难和就业难现状,有三点建议:第一,父母应打开孩子除学习之外的兴趣体验。书本知识更多是他人观点的抽象总结。只有亲身体验不同活动,孩子才能了解个人喜恶与特长;只有亲眼见识外部世界,孩子才能形成主见。在孩子青少年时期,父母可以为孩子安排多项体验式活动,如手工、艺术或科学实验等,强调体会活动过程中的情绪,不求名次。在孩子对特定活动产生偏好之后,再鼓励孩子选择1-2项技能精进。
第二,父母应尊重孩子的需求和感受,避免将兴趣爱好功利化。童年兴趣爱好是个人需要表达的重要途径,父母扭曲或剥夺孩子的兴趣的行为,变相说明孩子的需要毫无价值。长期忽略自我需要易造成孩子的评价偏差,形成低自尊人格,在重要关口无法决策或做出错误决策。因此在孩子产生兴趣时,父母应最先顾及孩子的感受,保护孩子的主见,例如不为计算机没有小提琴“高雅”而强迫孩子改变爱好。这样孩子就拥有勇气做出选择,未来面对众多岗位时才有定位。
最后,父母应在家庭内组织职业教育活动,帮助孩子认识社会运作。抽象理论知识目前占据应试教育内容主流,难以联想实操。传统中式父母可以效仿美式父母,带孩子前往工作场地观察工作,或搜集有关特定职业的纪录片,让孩子了解行业运作的具体内容。如有条件,可在家庭内组织职业活动体验,例如木工、烘焙和模拟公司等,让孩子对工作性质产生概念,从而形成职业规划意识。
为了能让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找准位置,父母应抓紧时间,培养孩子健康的职业观,全面激发孩子潜能,增进自己对职业的了解,从而通过劳动实现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 邓伟志.社会学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2] 克里斯·阿吉里斯. 个性与组织[M]. 郭旭力.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 牟复礼. 中国思想之渊源[M]. 王重阳.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 董江阳.迁就与限制:美国政教关系研究[M]. 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2015.
項目: 本文受江汉大学学生科研项目:《查莉成长日记》与《家有儿女》背后的中美家庭教育模式差异(项目号:S201911072028)以及湖北高校2019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资助,指导老师为姚桂桂;课题组成员有(按作者顺序排列):王晓靖,黄佳宁,刘文晰,乐志远,方心悦。
作者简介:
一作:王晓靖,女,江汉大学外国语学院。
二作:姚桂桂,女,江汉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