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活动的体现,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强调基础知识的传授,教师满堂灌,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的过份依赖,进而抑制了学生创造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形成。
关键词:数学 兴趣 情境
新课程强调教师应改变以往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 训练的状况。它突出地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全体性和活动性。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 数学活动经验。下面,浅谈一下我对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恰当处理“教”与“导”的关系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妙在开窍。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应是主体地位。但在现实教学中,仍有大量的教师一讲到底,满堂灌,教师只是在为学生听懂而“教”,学生更是在拼命为听懂教师的“教”而“学”,在这种教学方法下,教师成了教学的主体,学生则是被动机械地接受,试问在这样的课堂里,何来创新?要想更好地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就必须切实转变观念,转换角色,要恰当处理“教”与“导”的关系,变“教”为“导”。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任务不是“教”,而是“导”,是指导学生“学”,引导学生“学会”到“会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变“教”为“导”,“导”其开窍,也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创设情境,营造探究氛围,鼓励学生参与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活动的体现,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强调基础知识的传授,教师满堂灌,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的过份依赖,进而抑制了学生创造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形成。在课堂上,教师应为学生营造探究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体验数学,发现数学问题,从而自行获得和运用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设计成几个由浅入深的自学研究提纲,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更重要的是领悟知识的发展过程和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
当前,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创造性学习转变,所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转变教师角色,尤其重要。
三、摒弃传统教学的弊端,转变数学教学模式,加强问题式教学
传统教学设计侧重于“教”的设计,数学教学重事实与原理的传授,轻知识产生进程的学习体验,有的甚至是直接把知识点拿出来,然后针对此知识点反复设计相关问题,通篇人为化的技巧几乎达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一种严密的演绎式推理过程就此展开,这种教学设计带来的是学生被动的机械模仿,由此进入了又一轮的题海战术之中。其结果是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打击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从此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激情,老师也陷入了一种日复一日的强化训练之中,后果就可想而知了,我们有必要摒弃这种弊端。教学模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具体表现,新课程标准要求有适合自身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离不开课堂教学的渗透,更离不开好的教学模式。过去“复习提问,新课讲授,巩固练习,小结作业”教学模式,采取注入式的教学方法,虽使知识点得到强化和巩固,但其学习方式是单一的,被动的,学生缺乏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对学习过程的反思和调节重视不够,缺乏自己亲身体验去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检验问题的完整过程,创新意识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提高,学生只能形成被动接受的学习习惯.如今新的教学模式“创设情境,分组讨论,师生共探,总结反思.”就有效地克服以上种种不良倾向.当然在数学课堂中,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学习者,教师应起到主导、指导、引导、向导和路标的作用,学生是发展的根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积极、民主的学习环境,使每位学生都能成为问题的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教师则成为“平等中的首席”。
关于数学教学中如何加强“问题性”的设计,教师应花大力气寻找相关材料,坚持“四问”,即问自已,问资料,问同事,问网络,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以“恰时恰点”的设问来引导学生的数学教学活动,展现与现实世界生活相关的各种问题,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激发提问热情,孕育创造精神,通过观察思考,探索合作等活动,提出恰当的对学生数学思维有适度启发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探索,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理性思维的基本过程,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不断有收获的过程中愉快地学习。教师也在活动中分享思考、经验和知识,求得新的发现,成为合作者、学习者、研究者.
四、重视概念教学,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
清晰的概念是正确思维的前提,是判断、推理、证明等思维形式的基础。学生的思维都是借助于概念进行的,在学生数学知识结构中概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活的概念体系可以诱发学生的思维,而一个僵化的概念则会抑制学生的思维。数学内容的本质决定了数学概念必然是抽象的,要把一个个抽象的概念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形成一个活的运动的知识网络,这就要求我们按照《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去做,《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活拨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
当前教学存在下述倾向:偏重培养摸仿力,特别强调习题分类、解题程序化.这主要表现在把“数学题”摆到了一个极不恰当的位置.不是用“数学题”来理解概念、巩固概念,发展必要的技能,而是用数学题去取代它们.甚至提出“以题为纲”.在教学时把题的类型分得很细,一题一法,一招一式让学生摸仿.这样“培养”的结果,却出现了非常奇怪的现象:会解很复杂的题,但基本概念却不明确,数学能力却不高,这是值得重视的问题。
总之,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将触动我们每位数学教师转变观念,摒弃旧角色,在新的理念和标准下尽快地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关键词:数学 兴趣 情境
新课程强调教师应改变以往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 训练的状况。它突出地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全体性和活动性。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 数学活动经验。下面,浅谈一下我对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恰当处理“教”与“导”的关系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妙在开窍。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应是主体地位。但在现实教学中,仍有大量的教师一讲到底,满堂灌,教师只是在为学生听懂而“教”,学生更是在拼命为听懂教师的“教”而“学”,在这种教学方法下,教师成了教学的主体,学生则是被动机械地接受,试问在这样的课堂里,何来创新?要想更好地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就必须切实转变观念,转换角色,要恰当处理“教”与“导”的关系,变“教”为“导”。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任务不是“教”,而是“导”,是指导学生“学”,引导学生“学会”到“会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变“教”为“导”,“导”其开窍,也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创设情境,营造探究氛围,鼓励学生参与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活动的体现,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强调基础知识的传授,教师满堂灌,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的过份依赖,进而抑制了学生创造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形成。在课堂上,教师应为学生营造探究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体验数学,发现数学问题,从而自行获得和运用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设计成几个由浅入深的自学研究提纲,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更重要的是领悟知识的发展过程和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
当前,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创造性学习转变,所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转变教师角色,尤其重要。
三、摒弃传统教学的弊端,转变数学教学模式,加强问题式教学
传统教学设计侧重于“教”的设计,数学教学重事实与原理的传授,轻知识产生进程的学习体验,有的甚至是直接把知识点拿出来,然后针对此知识点反复设计相关问题,通篇人为化的技巧几乎达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一种严密的演绎式推理过程就此展开,这种教学设计带来的是学生被动的机械模仿,由此进入了又一轮的题海战术之中。其结果是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打击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从此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激情,老师也陷入了一种日复一日的强化训练之中,后果就可想而知了,我们有必要摒弃这种弊端。教学模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具体表现,新课程标准要求有适合自身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离不开课堂教学的渗透,更离不开好的教学模式。过去“复习提问,新课讲授,巩固练习,小结作业”教学模式,采取注入式的教学方法,虽使知识点得到强化和巩固,但其学习方式是单一的,被动的,学生缺乏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对学习过程的反思和调节重视不够,缺乏自己亲身体验去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检验问题的完整过程,创新意识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提高,学生只能形成被动接受的学习习惯.如今新的教学模式“创设情境,分组讨论,师生共探,总结反思.”就有效地克服以上种种不良倾向.当然在数学课堂中,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学习者,教师应起到主导、指导、引导、向导和路标的作用,学生是发展的根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积极、民主的学习环境,使每位学生都能成为问题的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教师则成为“平等中的首席”。
关于数学教学中如何加强“问题性”的设计,教师应花大力气寻找相关材料,坚持“四问”,即问自已,问资料,问同事,问网络,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以“恰时恰点”的设问来引导学生的数学教学活动,展现与现实世界生活相关的各种问题,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激发提问热情,孕育创造精神,通过观察思考,探索合作等活动,提出恰当的对学生数学思维有适度启发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探索,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理性思维的基本过程,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不断有收获的过程中愉快地学习。教师也在活动中分享思考、经验和知识,求得新的发现,成为合作者、学习者、研究者.
四、重视概念教学,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
清晰的概念是正确思维的前提,是判断、推理、证明等思维形式的基础。学生的思维都是借助于概念进行的,在学生数学知识结构中概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活的概念体系可以诱发学生的思维,而一个僵化的概念则会抑制学生的思维。数学内容的本质决定了数学概念必然是抽象的,要把一个个抽象的概念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形成一个活的运动的知识网络,这就要求我们按照《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去做,《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活拨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
当前教学存在下述倾向:偏重培养摸仿力,特别强调习题分类、解题程序化.这主要表现在把“数学题”摆到了一个极不恰当的位置.不是用“数学题”来理解概念、巩固概念,发展必要的技能,而是用数学题去取代它们.甚至提出“以题为纲”.在教学时把题的类型分得很细,一题一法,一招一式让学生摸仿.这样“培养”的结果,却出现了非常奇怪的现象:会解很复杂的题,但基本概念却不明确,数学能力却不高,这是值得重视的问题。
总之,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将触动我们每位数学教师转变观念,摒弃旧角色,在新的理念和标准下尽快地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