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念大学时,第一次接触到化学教学论中的sts教育,让我对以后的教师生活充满期待,期待着把枯燥无味的化学理论渗透进生活,给学生以启迪;期待着把高科技中的化学原理引进课堂教学,给学生以憧憬,期待着把化学与社会问题结合起来,给学生以乐趣。所谓的sts是Science,technology,society的缩写,sts教育是科学教育改革中兴起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构想, 其宗旨是培养具有科学素质的公民。
关键词:化学;教育;艺术性
在高中化学教师岗位工作已六个年头,从最初的教学新手,到经过两年高中循环教学,成为略有一些感想和经验的青年教师。我在摸爬滚打中不断进步和总结,在对高中教学知识进行过深刻学习和理解的基础上,我尝试着把STS教育引进我的化学课堂。STS教育是发展个体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对科技的兴趣与动机;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对科技议题的决策能力;发展学生的价值与伦理观念。在此基础上,STS教育还提倡科学教育的社会与人文理解的目标,,包括:扩展学生对社会的理解;理解社会生活中的合作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同情心,所以以这个思想为基础在讲授元素化合物部分时,我在网络上收集了很多视频和材料,进行了课改的尝试。以下是我几次课堂课改的实例:
一 情境创设
讲授氯气时,我通过氯气的发现史,讲述氯气的物理性质,让学生从我给出的文字中总结氯气的物理性质,并通过氯气泄露的视频讲述氯气的危害,以及通过氯气泄露后的处理方法讲述氯气易溶于碱的化学反应。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认识到氯气危害毒性的同时也学习到了化学知识,对氯气产生了社会性危害情感的建立。之后再通过生活中氯气的实际应用如漂白粉,氯气消毒和漂白的生活应用,认识到氯气这种气体也可以造福于人类,让学生加深了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记忆,同时也给他们以一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
二 实验探究式教学
作为以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为目的的教育方式,STS教育十分重视探究性、体验性学习。实验是化学这一自然科学的基础和依托,也是化学课程的精彩之处。实验环节不仅可提供丰富的情境素材,而且能够凸显各种化学现象发生的原理和过程,极富有真实性、知识性、应用性和趣味性。
在讲授金属钠时,我把全班的学生分为十组,每组六人,让学生自己取用钠,切割钠,自己观察出钠的颜色,状态,以及保存,再通过学生自己阅读总结出钠的性质,然后我在概述。学生自己动手,相互配合,在加深了钠知识学习的同时又加强了实验的操作能力。然后在讲述钠的化学性质时,我启发学生自己从钠的原子结构探索钠的化学性质,在自己通过实验去证实,同学们做钠燃烧生成过氧化钠的实验时自己看到了实验现象,同时又理解了反应的产物,在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现象比较明显,学生们自己总结出了现象,然后我再以5个字进行总结,学生就自己听到这5个字得出了实验的现象表述,通过实验探究学生们增强了动手能力,思维得到锻炼,知识得到深化,同时喜欢上了化学。
三 生活實例启发兴趣
化学来源于生活,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理应加入一些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等休戚相关的化学知识,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一方面通过引用生活中熟悉的现象和场景提高学生的兴趣及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达到提升课堂效率的目的,另一方面也可通过课堂启发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解释和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即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例如,在讲碳酸氢钠的性质时,我就提出问题:我们有时胃酸太多就会吐酸水,你知道这个病怎样治疗吗?学生都说吃胃药,“那么胃药的有效成分是什么,胃药又为什么能治疗胃酸过多呢?”等我们学完本节的内容就会得到答案。又例如,再讲胶体性质时,我又给学生提出了一个这样的问题“做豆腐为什么会变成胶状?这里面的原理你清楚吗?再比如,在上二次电源时我以电动车为什么充电后可以反复被利用为例讲述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这样贴近生活的问题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 辩论讨论式教学
理科中渗透文科思维,培养情商与智商兼具的学生是新时代的目标。化学是一门理论式教学,但是把理论用讨论辩论式教学分为正方与反方,会让化学课堂变得有趣而充满生机,充分体现了新课改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思维,锻炼了学生的理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比如在讲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时,我把学生分为正方与反方。正方是人类利用化学原理开采自然资源是社会的进步,反方人类开发自然资源的同时破坏了生态环境,违反自然规律,两方同学分别查找资料进行辩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认识到了许多开采自然资源的方法,认识到了化学使科技进步,但同时也认识到了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给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产生了危害,所以科学技术也是要有顾及的,科学也要遵循道德。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总之,在化学课程教学中引入STS教育,是科学教育本质特点的体现。所谓科学教育的本质特点是指学生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习得并不是依靠理论灌输达到和实现的,而是通过实践中的不断探索、不断体验总结而来。因此,在后续的化学课程教学中,应紧紧把握和遵循科学教育本质的特点,积极运用课堂讲解、问题讨论、角色扮演、模拟游戏、学生论坛、公众访谈、社会咨询等有别于传统教育手段的方式,在创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的基础上,重点唤醒学生主体的自我意识及情感体验。作为一名高中化学老师,我乐于紧紧遵循科学教育的理念,不断在课程教学中引入生动、有趣的课改方式,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积极性,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科学素养的公民。
参考文献:
[1]http://blog.sina.com.cn/u/2412964823,我的课改小故事博客
[2]http://baike.so.com/doc/1883407-1992633.html,百度百科STS教育
作者简介:
杨娜(1989.03-07);性别:女,籍贯:江西省抚州人,学历: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现有职称:中学二级;专业方向:化学教育
关键词:化学;教育;艺术性
在高中化学教师岗位工作已六个年头,从最初的教学新手,到经过两年高中循环教学,成为略有一些感想和经验的青年教师。我在摸爬滚打中不断进步和总结,在对高中教学知识进行过深刻学习和理解的基础上,我尝试着把STS教育引进我的化学课堂。STS教育是发展个体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对科技的兴趣与动机;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对科技议题的决策能力;发展学生的价值与伦理观念。在此基础上,STS教育还提倡科学教育的社会与人文理解的目标,,包括:扩展学生对社会的理解;理解社会生活中的合作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同情心,所以以这个思想为基础在讲授元素化合物部分时,我在网络上收集了很多视频和材料,进行了课改的尝试。以下是我几次课堂课改的实例:
一 情境创设
讲授氯气时,我通过氯气的发现史,讲述氯气的物理性质,让学生从我给出的文字中总结氯气的物理性质,并通过氯气泄露的视频讲述氯气的危害,以及通过氯气泄露后的处理方法讲述氯气易溶于碱的化学反应。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认识到氯气危害毒性的同时也学习到了化学知识,对氯气产生了社会性危害情感的建立。之后再通过生活中氯气的实际应用如漂白粉,氯气消毒和漂白的生活应用,认识到氯气这种气体也可以造福于人类,让学生加深了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记忆,同时也给他们以一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
二 实验探究式教学
作为以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为目的的教育方式,STS教育十分重视探究性、体验性学习。实验是化学这一自然科学的基础和依托,也是化学课程的精彩之处。实验环节不仅可提供丰富的情境素材,而且能够凸显各种化学现象发生的原理和过程,极富有真实性、知识性、应用性和趣味性。
在讲授金属钠时,我把全班的学生分为十组,每组六人,让学生自己取用钠,切割钠,自己观察出钠的颜色,状态,以及保存,再通过学生自己阅读总结出钠的性质,然后我在概述。学生自己动手,相互配合,在加深了钠知识学习的同时又加强了实验的操作能力。然后在讲述钠的化学性质时,我启发学生自己从钠的原子结构探索钠的化学性质,在自己通过实验去证实,同学们做钠燃烧生成过氧化钠的实验时自己看到了实验现象,同时又理解了反应的产物,在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现象比较明显,学生们自己总结出了现象,然后我再以5个字进行总结,学生就自己听到这5个字得出了实验的现象表述,通过实验探究学生们增强了动手能力,思维得到锻炼,知识得到深化,同时喜欢上了化学。
三 生活實例启发兴趣
化学来源于生活,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理应加入一些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等休戚相关的化学知识,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一方面通过引用生活中熟悉的现象和场景提高学生的兴趣及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达到提升课堂效率的目的,另一方面也可通过课堂启发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解释和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即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例如,在讲碳酸氢钠的性质时,我就提出问题:我们有时胃酸太多就会吐酸水,你知道这个病怎样治疗吗?学生都说吃胃药,“那么胃药的有效成分是什么,胃药又为什么能治疗胃酸过多呢?”等我们学完本节的内容就会得到答案。又例如,再讲胶体性质时,我又给学生提出了一个这样的问题“做豆腐为什么会变成胶状?这里面的原理你清楚吗?再比如,在上二次电源时我以电动车为什么充电后可以反复被利用为例讲述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这样贴近生活的问题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 辩论讨论式教学
理科中渗透文科思维,培养情商与智商兼具的学生是新时代的目标。化学是一门理论式教学,但是把理论用讨论辩论式教学分为正方与反方,会让化学课堂变得有趣而充满生机,充分体现了新课改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思维,锻炼了学生的理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比如在讲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时,我把学生分为正方与反方。正方是人类利用化学原理开采自然资源是社会的进步,反方人类开发自然资源的同时破坏了生态环境,违反自然规律,两方同学分别查找资料进行辩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认识到了许多开采自然资源的方法,认识到了化学使科技进步,但同时也认识到了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给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产生了危害,所以科学技术也是要有顾及的,科学也要遵循道德。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总之,在化学课程教学中引入STS教育,是科学教育本质特点的体现。所谓科学教育的本质特点是指学生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习得并不是依靠理论灌输达到和实现的,而是通过实践中的不断探索、不断体验总结而来。因此,在后续的化学课程教学中,应紧紧把握和遵循科学教育本质的特点,积极运用课堂讲解、问题讨论、角色扮演、模拟游戏、学生论坛、公众访谈、社会咨询等有别于传统教育手段的方式,在创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的基础上,重点唤醒学生主体的自我意识及情感体验。作为一名高中化学老师,我乐于紧紧遵循科学教育的理念,不断在课程教学中引入生动、有趣的课改方式,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积极性,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科学素养的公民。
参考文献:
[1]http://blog.sina.com.cn/u/2412964823,我的课改小故事博客
[2]http://baike.so.com/doc/1883407-1992633.html,百度百科STS教育
作者简介:
杨娜(1989.03-07);性别:女,籍贯:江西省抚州人,学历: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现有职称:中学二级;专业方向:化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