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教学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p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效率是指达成教学目标的有效教学时间与实际教学时间的比率。在“新课标”倡导的三维目标下,有效教学时间成了衡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度的重要系数,而教学目标应是衡量有效教学的重要尺度。笔者结合一些课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让学生真正进行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课堂教学中,在有效的课时里进行大量的听说读写活动,让学生在充分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习语言文字,掌握理解与表达的方法,获取感情熏陶与情感宣泄的满足,是学习语言文字的有效做法。可是在课堂教学中却事与愿违,教师太多关注自己的教学思路是否新颖,教学手段是否先进等,却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
  1.读。“以读为本”是小学阅读教学的重要策略之一,“读”是小学生理解文本的一个凭借、一种方法、一项表现,因此教师们在阅读教学中都注重学生的读。如何把握学生读的真实性呢?从学生认识规律确定读的要求。
  研究表明,低年级的学生是通过朗读来学习书面语和发展书面语,从而促进口语进一步朝规范化发展;而中年级则通过典型语句的朗读比较,感悟句段内的语言组合规律,以发展学生良好的语感心理图式;到了高年级,朗读就不是简单的读了,是在把握文章感情基调的基础上,通过朗读再现文章的思想情感内涵,从而促进学生发展篇章语感心理图式。
  2.问。古人云:学贵有疑。语文教学也与其他学科一样,通过问题情境创设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欲望,鼓励他们探究。语文学习以探究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蕴涵的情感以及包含的价值取向为主。但是,是否提出了问题就能促进教学的有效性呢?
  明知故问会令课堂教学失真。阅读中学生有想知道后面情节和结局的期待心理。教师利用这种心理引发学生对内容探究的欲望,如向题目质疑,向内容质疑等。但是如果学生已经预习课文,或者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甚至已经学了一半的内容,教师还要学生向题目质疑,向内容质疑就明知故问了,而学生不会的或要掌握的就没有教,还让学生越学越没劲,这就是语文教学失效的一种表现。
  3.赏。现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注意发挥学生的自主精神,运用他们已有的语文知识和学习经验对课文文段的描写进行欣赏和评析。“找出好词好句”“说说好在哪里”等的赏识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高年级的课堂教学中逐渐走俏。
  
  二、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有路子可走
  
  很多人认为语文学习不需要像数学等学科那样强调过程,只需要体会、感受、感悟等等。但很多学生离开了教师的点拨和指导,自己就不会体会、感受、感悟。由此我们不能不反思学生在课堂中的语文学习学到的是些什么。假如学生语文学习的路子都模糊不清,语文学习难以有效。
  1.体会、感受、感悟要有心路的历程。语文的阅读理解是一个读进去,悟出来的过程。也就是说,体会、感受、感悟实实在在地存在于学生读的过程中,要使其凸现出来,学生的心灵就要有与作者笔下人或物经历的同样过程。“读进去”就是要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阅读,也经历一次与作者同样的际遇,虽身不在此情境中,但心已如影相随,这就是心路的历程。只要有了“读进去”的心路历程,就会“悟出”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强调体会、感受、感悟的心路历程,学生就会清楚要获得并形成体会、感受和感悟,就要读好文章。这是学好语文的有效途径。
  2.解疑要有与思维结合的阅读过程。质疑是提升阅读水平的有效做法。有问题的提出,就要有问题的解决,而解疑的过程更能体现阅读理解质量的高低。如《鸟的天堂》中,学生质疑:课文结尾为什么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为什么第一个鸟的天堂没有双引号,第二个鸟的天堂有双引号?学生提的是好问题,但可惜的是,不少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就让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但学生讨论能解决问题的很少,时间花去而没有实质的结果。殊
  不知,质疑的目的是为了提升阅读的水平,但形成高水平的阅读还得看问题解决的过程。
  
  三、是否让学生有真实的情感体验
  
  情感是语文重要的元素之一。有人文情感的存在,语言文字才能打动人心,才能掀起真实的情感波澜。然而,从学生的作文中发现,学生的情感极其疲乏,写不出动人的好文章。现实中学生不缺乏丰富的生活,但却缺乏感受情感的触觉。在语文学习中,教师应利用语言文字与人文情感相互依存的特点,从小对学生熏陶、培养人文关怀。所谓人文关怀,实指对生命的尊重。新课标版的教材选编了不少具有人文情怀的文章,可反观语文课堂教学,教师给学生人文方面的指导则不足,没有让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产生真实的情感体验,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不能和谐统一。
  要使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能有效获取情感体验,促进语文能力的提高,不能脱离文本的作用。在小学生学习的书本里,就有很多动人的故事,如《浅水洼里的小鱼》中那个小男孩不停地将快要死亡的小鱼抛向大海的故事;《钓鱼的启示》中爸爸按照国家禁钓的规定,在没人看到的情况下,也硬要“我”把钓到大鱼放回水里的举动;《一件运动衫》中“我”与康威老先生为对方的一双鞋子和一件运动衫各自做出的牺牲等。这些课文的情节内容本身就渗透着浓浓的人文关怀,小男孩对生命的关注,爸爸在诱惑与道德之间断然的选择,“我”与康威老先生关爱别人胜于自己的品质。教师充分利用这些课文的内容情节来触动学生的情绪,产生有效的情感体验,比空洞说教更有收效。
  总之,好的语文教学,是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从小学语文学习的三维目标去反思我们教学中的有效性,将有利于改进语文课堂教学效益。
  (河北省武邑县审坡镇审坡中心校田只平小学)
其他文献
感动是一种深化的情感体验,是一种较为强烈的心动感觉,是互动的双向结果,更是一种由外而内的或由内而外的情感表现。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语文教学离不开感动的情感体验。它是文本与教师、学生的生活体验撞击出的火花。感动的时刻就是幸福的时刻。只有拥有感动的语文课堂才是生动活泼的,也只有拥有感动的语文教学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感动来自于互动,互动必然滋生感动。感动让教师更加热爱教学,更愿倾注心血和
期刊
我校教育之所以在较长的时期内坚挺不衰,除因为 “文化底蕴深厚、人文环境优良、政府思路新颖、教师工作扎实”外,如果从学校内部找原因,可能主要表现在管理方面。管理上做到“四抓四不”,即:抓机制,不留缺漏;抓目标,不留情面;抓协作,不孤军奋战。    一、建立良好的内部机制,管理上不留漏洞     1.建立教师竞争上岗机制。当前,在学校管理中,最难的是教师人事管理;教师人事管理中,最难的是教师的岗位聘用
期刊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数学教育理念,即人人数学观,它体现了数学的个性化特征: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数学学习上不是人人都能整齐划一地发展,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使人在学习上存在个性差异,承认差异才能结合实际,承认差异才能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上发挥他的才能,获得他应该得到且能够得到的数学知识。遵循这一教学新理念,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进行了分层教学的一些探索。
期刊
新课改的实施越来越强调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对广大政治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培养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人才,思想政治课教学就应突破传统知识教育的束缚,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我认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培养创新能力方面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一、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所谓实践能力就是指能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或对自身实践活
期刊
从教多年来,我针对小学生年龄小,社会经验少,认识能力低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以学生乐学为出发点,改革课堂教学,创造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积累了点滴经验。  一、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教法,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是现代教育的要求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因此教师必须更新观念,要从知识人才的培养转变到创新人才的培养上,改变传统的教法,把教与学两类活
期刊
迄今为止,中外文明的最高思维成果主要集中在人文科学的经典名著上。阅读这些名著不独养眼,更在养心,养性。如果在历史课堂中恰当运用相关的文学作品进行教学,更可以起到语文教学中起不到的作用。如果坚持下去,对学生养成教育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学习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历史学习中,由于教材的编写特点,使得本该趣味横生的历
期刊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中离不开文章的阅读。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这样说:“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也是鼓帆,也是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没有帆,也就是没有风。”可见,阅读对于语文教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作为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来说又不能回避这样一个现实:初中三年时间,学生学到的课文不下150篇,然而学生的阅读能力却不见提高。这就不能不让我们感到困惑,深思。笔者觉得其根源在于语文教学的
期刊
摘要:“以问题探究为特征的教学模式”,确定问题是前提,合作探究是关键,分享吸纳是目标。  关键词:问题 探究 吸纳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较原来的课程有重大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我们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教师如何适应这个变革,如何在变革中使自己运用新的教学模式实施新的课程,是当前殛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对于如何运用“以问题探究为特征的教学模
期刊
对于初中学生来讲,“自学”不是指广义的“自己学习”,而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也就是说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觉自愿地学、主动地学,而不是在教师、家长的逼迫下,为应付考试而被动地学。一个学生不会独立自主地学习,不会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就不能吸收并消化教师所传授的各种知识,并把他们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反之,学生具备了自学能力,就会有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加快学生掌握知识、技
期刊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在不断改革,其目的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水平。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遵循教育规律,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意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1985年5《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已明确提出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素质教育是在新形势下改变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