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在目前城市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多的情况下,出现了新型的家庭类型“空巢老人”家庭。本文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为如何解决“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空巢老人;精神慰藉;机构养老
一、“空巢老人”现状
据民政部获悉自1999 年我国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以来,老龄化加速发展,并日益呈现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高龄化、空巢化、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比例呈高等态势。在《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中可以了解到,自2001年起,中国已经进入到快速老龄化的阶段,在未来20年,老龄人口的平均增长速度将超过3%,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的总数量将超过4亿人,老龄化水平将超过30%以上。据全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上传来的消息,目前,我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 万人,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我国农村的“空巢老人”存在三大难:看病难、办事难、得到家人的精神慰藉难。相关统计数据还显示,截至2009 年年底,我国1.67 亿老年人中,80 周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达1899 万人,占11.4%,他们之中多数人逐步进入半自理或不能自理状态。
二、“空巢老人”产生的原因
(1)主观价值观念的转变和住房条件改善。由于主观意识上的转变,现在年轻人独立意识增强,都倾向于脱离父母独立成家,因各种受到社会发展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主观意识上的转变,其人生价值观也会产生差异,致使子女们更倾向于独立生活。(2)生活水平的提高, 预期寿命延长。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老年人的预期寿命也随之延长。这可能会有部分丧失或完全丧失自理能力的老人,因子女又不在身边,无法得到应有的关心和照料。(3)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随着计划生育政策实以来施,我国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逐渐从原来的多子女大家族转向独生子女小家庭。独生子女小家庭,因为现在的独生子女所经历的阅历与老年人不同,观念价值上存在差异,许多独生子女倾向于独居生活。于是,导致了“空巢老人”日益增加。(4)养老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机构养老发展滞后。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广度、深度以及力度有限,在社会福利与养老机制的建设上待改善和提高。因此许多“空巢老人”的收入及经济来源无法得到保障,对于解决经济问题更是一筹莫展。由于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使得机构养老发展在区域间严重不平衡,不公。
三、关于解决 “空巢老人”现象的有关对策
(1)为解决空巢老人日常生活,必须建立和完善社区养老工作制度。以社区(村)照料为基础的养老服务网络。对于行动不便的也可以上门为“空巢老人”进行日常生活护理。充分发挥社区的积极作用,主动去关心“空巢老人”,多与他们沟通交流,对老人进行必要的健康指导,保证老年人的健康生活。(2)完善新型社会养老救助制度,加强对农村困难空巢老人的救助。要加快新农保和新农合制度的完善,扩大覆盖范围,在政府财政允许的范围内尽量提高转移支付水平,让农村的“空巢老人”在真正意义上得到有效的救助。这就要求各级政府明确责任,在大力发展当地经济获得丰厚财政收入的同时,加大养老金的支付能力,改善养老机构的服务水平。(3)继续提倡家庭养老,加强“孝”文化建设,强化家庭养老功能。增强家庭养老的法制建设,规范养老行为,强化子女的赡养责任。其实,对于“空巢老人”而言,精神赡养比物质赡养更加重要,家才是最温暖的港湾。子女们应该履行赡养老年人的责任,多关心和照顾老年人,让老人们感觉到温暖,不会觉得孤独无助,在精神上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心,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只有家庭和谐了,整个社会才能得到真正的和谐。(4)政府和社会要树立“养老”意识,政府在建立和完善免费养老服务体系的同时应鼓励和合理的利用民间力量进入养老市场,来弥补政府的不足。正确的引导社会慈善力量关爱“空巢老人”。也就是说,政府不仅要在加大财政性养老支出,扩大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资金来源。(5)增进老年文化建设,扩大老年产品市场,丰富空巢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空巢老人”要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多参加一些文化活动,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通过参加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与其他老年人可以相互沟通交流,使“空巢老人”从孤独无助转向享受生活,从而得到心灵与精神上的享受,为“空巢老人”安度晚年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参 考 文 献
[1]邓大松.社会保险(第二版)[M].中国社会劳动保障出版社,2009(6)
[2]阳义南.家庭资助计划:完善农村家庭养老功能的政策创[J].人口与经济.2005(1)
[3]贺常梅,杨善华.责任伦理与城市居民的家庭养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4]吴静.空巢老人生活问题浅析[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2011(10)
[5]陈晓明.空巢家庭:问题与对策[J].人口学刊.2008,15(5)
【关键词】空巢老人;精神慰藉;机构养老
一、“空巢老人”现状
据民政部获悉自1999 年我国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以来,老龄化加速发展,并日益呈现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高龄化、空巢化、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比例呈高等态势。在《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中可以了解到,自2001年起,中国已经进入到快速老龄化的阶段,在未来20年,老龄人口的平均增长速度将超过3%,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的总数量将超过4亿人,老龄化水平将超过30%以上。据全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上传来的消息,目前,我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 万人,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我国农村的“空巢老人”存在三大难:看病难、办事难、得到家人的精神慰藉难。相关统计数据还显示,截至2009 年年底,我国1.67 亿老年人中,80 周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达1899 万人,占11.4%,他们之中多数人逐步进入半自理或不能自理状态。
二、“空巢老人”产生的原因
(1)主观价值观念的转变和住房条件改善。由于主观意识上的转变,现在年轻人独立意识增强,都倾向于脱离父母独立成家,因各种受到社会发展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主观意识上的转变,其人生价值观也会产生差异,致使子女们更倾向于独立生活。(2)生活水平的提高, 预期寿命延长。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老年人的预期寿命也随之延长。这可能会有部分丧失或完全丧失自理能力的老人,因子女又不在身边,无法得到应有的关心和照料。(3)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随着计划生育政策实以来施,我国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逐渐从原来的多子女大家族转向独生子女小家庭。独生子女小家庭,因为现在的独生子女所经历的阅历与老年人不同,观念价值上存在差异,许多独生子女倾向于独居生活。于是,导致了“空巢老人”日益增加。(4)养老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机构养老发展滞后。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广度、深度以及力度有限,在社会福利与养老机制的建设上待改善和提高。因此许多“空巢老人”的收入及经济来源无法得到保障,对于解决经济问题更是一筹莫展。由于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使得机构养老发展在区域间严重不平衡,不公。
三、关于解决 “空巢老人”现象的有关对策
(1)为解决空巢老人日常生活,必须建立和完善社区养老工作制度。以社区(村)照料为基础的养老服务网络。对于行动不便的也可以上门为“空巢老人”进行日常生活护理。充分发挥社区的积极作用,主动去关心“空巢老人”,多与他们沟通交流,对老人进行必要的健康指导,保证老年人的健康生活。(2)完善新型社会养老救助制度,加强对农村困难空巢老人的救助。要加快新农保和新农合制度的完善,扩大覆盖范围,在政府财政允许的范围内尽量提高转移支付水平,让农村的“空巢老人”在真正意义上得到有效的救助。这就要求各级政府明确责任,在大力发展当地经济获得丰厚财政收入的同时,加大养老金的支付能力,改善养老机构的服务水平。(3)继续提倡家庭养老,加强“孝”文化建设,强化家庭养老功能。增强家庭养老的法制建设,规范养老行为,强化子女的赡养责任。其实,对于“空巢老人”而言,精神赡养比物质赡养更加重要,家才是最温暖的港湾。子女们应该履行赡养老年人的责任,多关心和照顾老年人,让老人们感觉到温暖,不会觉得孤独无助,在精神上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心,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只有家庭和谐了,整个社会才能得到真正的和谐。(4)政府和社会要树立“养老”意识,政府在建立和完善免费养老服务体系的同时应鼓励和合理的利用民间力量进入养老市场,来弥补政府的不足。正确的引导社会慈善力量关爱“空巢老人”。也就是说,政府不仅要在加大财政性养老支出,扩大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资金来源。(5)增进老年文化建设,扩大老年产品市场,丰富空巢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空巢老人”要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多参加一些文化活动,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通过参加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与其他老年人可以相互沟通交流,使“空巢老人”从孤独无助转向享受生活,从而得到心灵与精神上的享受,为“空巢老人”安度晚年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参 考 文 献
[1]邓大松.社会保险(第二版)[M].中国社会劳动保障出版社,2009(6)
[2]阳义南.家庭资助计划:完善农村家庭养老功能的政策创[J].人口与经济.2005(1)
[3]贺常梅,杨善华.责任伦理与城市居民的家庭养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4]吴静.空巢老人生活问题浅析[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2011(10)
[5]陈晓明.空巢家庭:问题与对策[J].人口学刊.2008,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