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经典名著,有助于学生文化底蕴的积淀,提高其理解和鉴赏能力。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快乐读书吧”提供了很多课外名著,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绝佳素材。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这个主阵地,为学生提供一些可行的阅读学习方法,本文从四个方面提供名著阅读指导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名著阅读;指导方法
小学生喜欢新鲜事物,要充分激发出他们对名著阅读的兴趣,指导他们提升阅读与鉴赏能力,这也是教师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任务。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以教材中的选编文为引子,引导学生走进名著,助其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和精神,品味其经典哲理语句,从而获得有效的阅读方法与技能,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最终促进其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提升。
一、读写结合,指导学生进行迁移式阅读
名著中所描写的各类人物都具有各自的鲜明特点,语文教师不妨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特点,将名著故事中的人物外貌、性格、兴趣爱好和经常性动作等归纳出来,要求学生对故事中的主要人物进行仿写,实施迁移式阅读。
例如,《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对刘备、关羽和张飞三结义兄弟的外貌有着非常形象刻画。描述刘备时写道:“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 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描述关羽时写道:“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单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描述张飞时写道:“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认真反复阅读这段外貌描写的内容,对比并领悟三人的外貌及其性格特点,在此基础上开始仿写。如此,通过读写联动开展迁移式阅读,逐步搭建起阅读鉴赏与习作运用的桥梁。
二、组织学生表演课本剧,引导学生感受名著魅力
课本剧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剧本创作和表演于一体,能够充分刺激人的视、听、触等多种感官,小学生们都非常喜欢教师采取这种授课方式。课本剧编演是一种创造性阅读的活动,在培养审美情趣、表演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具有较明显的作用。
比如,阅读《西游记》之后,笔者就曾组织学生进行课本剧的创作与表演。他们这一活动方式也非常感兴趣,并能积极地参与到后面的文本分析中。如此,学生们在表演过程中能够主动地研究台词,设计动作,布置道具等,并共同研究每个角色的语言、动作和表情应该如何表演,再认真地去排练。学生们在此活动过程中,能够充分感受到名著的魅力,用自己的言行传达着阅读的快乐,展演之时,也正是他们阅读素养提升飞跃之际。
三、带领学生咀嚼名著文化内涵,提升作品鉴赏能力
既然能够成为名著,必然是在写作上具有丰富的内涵,运用了高超的艺术手法,自然是禁得起一代又一代人的反复咀嚼和品位,在教师的正确带领下不断提升学生们对名著的阅读鉴赏能力。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教师带领学生从品读语言含义到艺术手法,能够逐渐引导学生进入到深层的文本中,将众多的细节有机地组织在一起,从而更加准确地理解名著的所要表达的内涵。
比如,在教学《草船借箭》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便可以从整个小说的角度入手,使学生意识到,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很多军事家、政治家、企业家,都对这部小说情有独钟。其原因在于这本书有人事、有谋略、有智慧,现在品味课文内容,同样可以感受到上述内容。经过教师的介绍,学生的热情很容易被调动起来。接下来教师提出问题:“选文里面谁的谋划最为成功?”学生交流后纷纷给出答案,最终将答案统一到诸葛亮身上。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具体分析诸葛亮之谋成功在何处,即其智慧体现在哪些方面。这样,教师利用“谋”这个字,把教材选文引向了《三国演义》整部著作中的一个主题分支——智慧,学生的认知将由此得到深化。在此过程中,师生通过咀嚼作品的文化内涵,提升了小学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成效。
四、提供有效的指导方法,帮助学生学会阅读
阅读本身就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项目,名著阅读更是其中的重点,同时也是教师的重点任务。有书可读之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更有效地进行阅读。加入学生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缺乏恰当的方法指导,就会使得学生对文本发生误解甚至是肢解。建议教师每月上一次阅读方法指导课,教给孩子们具体的阅读方法。比如,快速浏览法。对一些浅显易懂的或阅读价值不高的内容,可以使用浏览法。只要做到大致了解主要内容即可。圈点批注法,“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一种边读边思的阅读方法。在书上做批注,可以增强孩子们的理解能力。制作卡片法,学生在读书之后,为了便于学生进行分类记忆,建议学生动手制作一些读书卡片,可以装在身上随時可以进行积累。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生阅读名著的过程而言,教师的有效指导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师应把指导的着眼点放到课内,同时不拘泥于课内,以课内选文成为整部名著阅读教学的引子,这无疑是发挥学生阅读潜能、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必要做法。
参考文献:
[1]肖明华.让名著开启阅读之旅——浅谈小学语文的名著阅读指导[J].新教师,2018(12).
[2]王鹿.小学语文从名著阅读中渗透传统文化[J].文理导航,2018(33).
关键词:小学语文;名著阅读;指导方法
小学生喜欢新鲜事物,要充分激发出他们对名著阅读的兴趣,指导他们提升阅读与鉴赏能力,这也是教师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任务。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以教材中的选编文为引子,引导学生走进名著,助其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和精神,品味其经典哲理语句,从而获得有效的阅读方法与技能,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最终促进其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提升。
一、读写结合,指导学生进行迁移式阅读
名著中所描写的各类人物都具有各自的鲜明特点,语文教师不妨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特点,将名著故事中的人物外貌、性格、兴趣爱好和经常性动作等归纳出来,要求学生对故事中的主要人物进行仿写,实施迁移式阅读。
例如,《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对刘备、关羽和张飞三结义兄弟的外貌有着非常形象刻画。描述刘备时写道:“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 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描述关羽时写道:“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单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描述张飞时写道:“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认真反复阅读这段外貌描写的内容,对比并领悟三人的外貌及其性格特点,在此基础上开始仿写。如此,通过读写联动开展迁移式阅读,逐步搭建起阅读鉴赏与习作运用的桥梁。
二、组织学生表演课本剧,引导学生感受名著魅力
课本剧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剧本创作和表演于一体,能够充分刺激人的视、听、触等多种感官,小学生们都非常喜欢教师采取这种授课方式。课本剧编演是一种创造性阅读的活动,在培养审美情趣、表演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具有较明显的作用。
比如,阅读《西游记》之后,笔者就曾组织学生进行课本剧的创作与表演。他们这一活动方式也非常感兴趣,并能积极地参与到后面的文本分析中。如此,学生们在表演过程中能够主动地研究台词,设计动作,布置道具等,并共同研究每个角色的语言、动作和表情应该如何表演,再认真地去排练。学生们在此活动过程中,能够充分感受到名著的魅力,用自己的言行传达着阅读的快乐,展演之时,也正是他们阅读素养提升飞跃之际。
三、带领学生咀嚼名著文化内涵,提升作品鉴赏能力
既然能够成为名著,必然是在写作上具有丰富的内涵,运用了高超的艺术手法,自然是禁得起一代又一代人的反复咀嚼和品位,在教师的正确带领下不断提升学生们对名著的阅读鉴赏能力。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教师带领学生从品读语言含义到艺术手法,能够逐渐引导学生进入到深层的文本中,将众多的细节有机地组织在一起,从而更加准确地理解名著的所要表达的内涵。
比如,在教学《草船借箭》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便可以从整个小说的角度入手,使学生意识到,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很多军事家、政治家、企业家,都对这部小说情有独钟。其原因在于这本书有人事、有谋略、有智慧,现在品味课文内容,同样可以感受到上述内容。经过教师的介绍,学生的热情很容易被调动起来。接下来教师提出问题:“选文里面谁的谋划最为成功?”学生交流后纷纷给出答案,最终将答案统一到诸葛亮身上。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具体分析诸葛亮之谋成功在何处,即其智慧体现在哪些方面。这样,教师利用“谋”这个字,把教材选文引向了《三国演义》整部著作中的一个主题分支——智慧,学生的认知将由此得到深化。在此过程中,师生通过咀嚼作品的文化内涵,提升了小学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成效。
四、提供有效的指导方法,帮助学生学会阅读
阅读本身就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项目,名著阅读更是其中的重点,同时也是教师的重点任务。有书可读之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更有效地进行阅读。加入学生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缺乏恰当的方法指导,就会使得学生对文本发生误解甚至是肢解。建议教师每月上一次阅读方法指导课,教给孩子们具体的阅读方法。比如,快速浏览法。对一些浅显易懂的或阅读价值不高的内容,可以使用浏览法。只要做到大致了解主要内容即可。圈点批注法,“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一种边读边思的阅读方法。在书上做批注,可以增强孩子们的理解能力。制作卡片法,学生在读书之后,为了便于学生进行分类记忆,建议学生动手制作一些读书卡片,可以装在身上随時可以进行积累。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生阅读名著的过程而言,教师的有效指导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师应把指导的着眼点放到课内,同时不拘泥于课内,以课内选文成为整部名著阅读教学的引子,这无疑是发挥学生阅读潜能、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必要做法。
参考文献:
[1]肖明华.让名著开启阅读之旅——浅谈小学语文的名著阅读指导[J].新教师,2018(12).
[2]王鹿.小学语文从名著阅读中渗透传统文化[J].文理导航,20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