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枚小小的桃核,长不盈寸,刻而成舟,栩栩如生地再现了一方充满诗意的世界,连作者也不禁感叹“技亦灵怪矣哉”。核舟已不仅仅是一件“因势象形”的工艺品了,更是一件巧夺天工之美的艺术品。其“奇巧”匠心主要表现为以下四重意蕴:尺寸小、内容多、象其形,显神韵。
关键词:核舟;奇巧 ;象形 ;神韵
一枚小小的桃核,长不盈寸,刻而成舟,栩栩如生地为我们再现了一方充满诗意的世界:跨越千年,我们自己仿佛也置身于当年的赤壁之下,与苏子泛舟同游,历经了那个被誉为千古美谈的夜晚!连作者也不禁感叹“技亦灵怪矣哉”!核舟已不仅仅是一件“因势象形”的工艺品了,更是一件巧夺天工之美的艺术品!“奇巧”的雕刻艺人是如何做到的呢?笔者认为,其“奇巧”匠心主要有以下几重意蕴。
一、核舟寸几许
“奇巧”的第一重意蕴体现在用以雕刻的桃核尺寸之小。众所周知,雕刻艺术以刀为工具,用以雕刻的载体(桃核)越小,其难度越大,随之对雕刻艺人的技艺要求也越高。那么文中所述的这件艺术品到底小到什么程度呢?我们有必要结合具体语句来直观感受: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高可二黍许。
计其长曾不盈寸。
据明世子朱载堉《律吕精义》所记,明代(用来度量工艺品)的1尺长约34厘米,一尺等于十寸,一寸等于十分,一黍等于一分;由此可知,核舟首尾长度大约为2.72厘米,高度约为0.68厘米,如图1所示:
在如此小的一枚桃核之上,雕刻艺人要创造出如此精致的一件艺术品,如果不是亲眼目睹,实在是难以置信!难怪《虞初新志》中还有如下记载:“《庄》《列》所载,称惊犹鬼神者良多,然谁有游削于不寸之质,而须麋瞭然者?假有人焉,举我言以复于我,亦必疑其诳。乃今亲睹之。由斯以观,棘刺之端,未必不可为母猴也。”(《庄子》《列子》书中所记载的能工巧匠,被誉为像是鬼斧神工的事情很多,可是有谁在不到一寸的材料上运刀自如地进行雕刻,而又能刻得胡须眉毛都清清楚楚的呢?如果有那么一个人,拿我的话来告诉我,我也一定会怀疑他在说谎。可现在这却是我亲眼目睹的事实。从这件作品来看,在棘木刺的尖端,未必不能雕刻出母猴来。)
二、內容何其多
桃核上所雕刻的内容汇总如表1所示:
如果说桃核之小已经从直观上给了我们强烈的震撼,那么雕刻艺人“奇巧”的第二重意蕴则体现在如此之小的桃核上所雕刻的内容是何其之多、何其之丰富。
不满一寸的桃核之上,雕刻出了如此之丰富的内容,雕刻艺人的“奇巧”技艺足以让我们惊叹!“内容之多”足以成为“奇巧”的第二重意蕴。
三、形态何其象
作为雕刻艺人,衡量其技艺水平之高低不仅要看雕刻的内容是否丰富,更重要的是看其雕刻的物品是否形象。用原文的话来说就是“因势象形”(即形似,可以清楚明白的描摹出事物原有的样子)。我们可以通过文中的几处例句来具体感知“奇巧”的第三重意蕴。
珠可历历数也。
细如蚊足,钩画了了。
佛印左臂上所挂的佛珠,可以一粒一粒清清楚楚地数出来;船背所刻的细若蚊足的题字,一笔一画都清楚明白。这些本来就十分精细、微小的事物被具体而微、清晰地还原了,雕刻的“奇巧”可见一斑。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据史书记载,最接近苏轼相貌的当属宋代画家李公麟为苏轼画的一幅画像,这幅画像不仅为黄庭坚所称道,而且得到了苏轼本人的认可,有其在金山龙游寺自己的画像上的题诗《自题金山画像》为据。“峨冠而多髯”确实是抓住了人物形象的显著特征,极具辨识性。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
由于佛印的身份是僧人,天性洒脱不羁,雕刻艺人把他当成弥勒佛来塑造,“袒胸露乳”自然成为其最重要的外形特征。
此外,在刻画鲁直时的“右手指卷,如有所语”,在刻画舟子时的“若啸呼状”“若听茶声然”,都形象逼真的再现了人物的形貌,如在目前,如在耳畔。
四、神韵在其中
这枚核舟最大的艺术价值不仅在于其形体之小,所刻内容之多、之“象形”,更在于怎样建立众多雕刻元素之间的和谐统一的联系,在于其表现出雕刻元素的内在神韵,这是最能体现艺术匠心的地方,也是这件艺术品最大的价值所在。
那么,雕刻艺人是如何建立起众多雕刻内容之间的联系的呢?“盖大苏泛赤壁云”。即所有的内容都统辖于大苏泛舟游赤壁这一主题。核舟之上又有哪些暗示“大苏泛赤壁”的雕刻元素呢?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左右小窗所刻对联语出苏轼的《后赤壁赋》和《赤壁赋》,构成了核舟的广阔背景,照应了第一段“大苏泛赤壁”的主题。
天启壬戌秋日。
船背题名,与苏轼泛舟赤壁时间“壬戌之秋”暗合,想必这不是巧合,而是有意而为之,含蓄流露出对前代风流的仰慕之情。
而最能集中体现这件艺术品精神气韵的地方,则在于核舟之上的五个人物:
东坡、鲁直:
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刻画苏黄,着意在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手共阅,膝相比:一手卷,本可一人来执,一人观看,这里选择了两人共执共阅;两膝相比,则是二人亲密无间关系的外在体现。二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不仅体现在外在的手膝共阅相比,而且体现在二人精神世界的情谊相通,一个“抚”字,体现了苏轼对门生后学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呵护,不尽情意,尽在其中。一个“指”字,如见其形,如闻其声,体现了鲁直与苏轼志趣相投,情谊相通,实乃人生知己!“如有所语”,所语者何?可以想象,如此美好的一个夜晚,与人生知己泛舟畅游,完全忘记现实的纷扰,陶醉于画卷的美好意境里,与其说陶醉于画卷内容本身,倒不如说享受与知己同游的快意!可以说“共阅相比”写出了二人亲密之形,而一“抚”一“指”则写出了二人关系亲密之神韵,神形飞动,神韵毕具。 佛印: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以袒胸露乳的弥勒来写佛印,表现了人物的风趣可爱、可近可亲。后面的“卧”字,细腻传神地写出了佛印自然洒脱、甚至有点不拘小节的身体姿态,可传递出来的却是人物闲适自在、轻松自如地生命状态。“矫首昂视”,是极具表现力,最能体现人物精神面貌的一个细节,言在此而意在彼,无限扩大了作品的表现内容。通过描述我们似乎看到了江面和两岸的无限风光,感受到了佛印和尚傲然出尘、洒脱不群,流露出人物一种意在天外,不同凡俗的神韵。
左右舟子: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居右的舟子,“椎髻仰面”,与前文佛印的“矫首昂视”似有异曲同工之妙,透过它,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到人物享受江面“清风徐来”之惬意,仰望“月出于东山之上”之沉醉。一“倚”一“攀”细腻传神地再现了舟子轻松自在悠闲的状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若啸呼状”这一形貌,教参解读为“大声喊叫”,似乎与核舟上整体的(宁静惬意)意境不契合,也与舟子本人“椎髻仰面”、一“倚”一“攀”的悠闲神情不符。《说文解字》:“啸,吹声也。”即吹气之声。结合语境,这里的氛围是宁静的、悠闲的、轻松的,所以,这里的“啸呼”可以理解成是一种与环境相契合的歌声或口哨声。
居左的舟子,“执扇抚炉”“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专注抚炉的动作,平静正视的神情,生动形象地描摹了舟子侧耳倾听之形,茶水烧开过程中的微微之声似乎也溢出纸面,隐隐出现在我们的耳畔,这里的舟子显然是凝神投入、专注宁静的。
两个舟子,一左一右,一个悠闲自在,一个宁静专注,相得益彰,饶有情致,丰富了文章的表现内容,渲染了小舟之上轻松愉悦、自由惬意的氛围,有力地突出了泛舟的主题,与船头景象形成鲜明的呼应。
值得一提的還有这样一个细节:“舟尾横卧一楫”,一个“卧”字,一语写尽情态,无限神韵尽在其中!船桨已经停止划动,此时的小舟必然是任意东西,从流飘荡,与苏轼《后赤壁赋》中“放乎中流,听其所指而休焉”的意境暗暗相合,想象此时明月东升,水天一色,苏子与友人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真是韵味无穷。
一枚小小的核舟,一方诗意的世界!通过对《核舟记》四重意蕴的解读,我们穿越历史再次走进了这方诗意的世界,感受到了那个流传千古、充满诗情画意的夜晚,获得了崇高的审美体验,我想这才是这件艺术品真正的价值吧!
作者简介:曾照军(1987— ),男,重庆市第一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中学语文教学及汉语词汇学。
关键词:核舟;奇巧 ;象形 ;神韵
一枚小小的桃核,长不盈寸,刻而成舟,栩栩如生地为我们再现了一方充满诗意的世界:跨越千年,我们自己仿佛也置身于当年的赤壁之下,与苏子泛舟同游,历经了那个被誉为千古美谈的夜晚!连作者也不禁感叹“技亦灵怪矣哉”!核舟已不仅仅是一件“因势象形”的工艺品了,更是一件巧夺天工之美的艺术品!“奇巧”的雕刻艺人是如何做到的呢?笔者认为,其“奇巧”匠心主要有以下几重意蕴。
一、核舟寸几许
“奇巧”的第一重意蕴体现在用以雕刻的桃核尺寸之小。众所周知,雕刻艺术以刀为工具,用以雕刻的载体(桃核)越小,其难度越大,随之对雕刻艺人的技艺要求也越高。那么文中所述的这件艺术品到底小到什么程度呢?我们有必要结合具体语句来直观感受: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高可二黍许。
计其长曾不盈寸。
据明世子朱载堉《律吕精义》所记,明代(用来度量工艺品)的1尺长约34厘米,一尺等于十寸,一寸等于十分,一黍等于一分;由此可知,核舟首尾长度大约为2.72厘米,高度约为0.68厘米,如图1所示:
在如此小的一枚桃核之上,雕刻艺人要创造出如此精致的一件艺术品,如果不是亲眼目睹,实在是难以置信!难怪《虞初新志》中还有如下记载:“《庄》《列》所载,称惊犹鬼神者良多,然谁有游削于不寸之质,而须麋瞭然者?假有人焉,举我言以复于我,亦必疑其诳。乃今亲睹之。由斯以观,棘刺之端,未必不可为母猴也。”(《庄子》《列子》书中所记载的能工巧匠,被誉为像是鬼斧神工的事情很多,可是有谁在不到一寸的材料上运刀自如地进行雕刻,而又能刻得胡须眉毛都清清楚楚的呢?如果有那么一个人,拿我的话来告诉我,我也一定会怀疑他在说谎。可现在这却是我亲眼目睹的事实。从这件作品来看,在棘木刺的尖端,未必不能雕刻出母猴来。)
二、內容何其多
桃核上所雕刻的内容汇总如表1所示:
如果说桃核之小已经从直观上给了我们强烈的震撼,那么雕刻艺人“奇巧”的第二重意蕴则体现在如此之小的桃核上所雕刻的内容是何其之多、何其之丰富。
不满一寸的桃核之上,雕刻出了如此之丰富的内容,雕刻艺人的“奇巧”技艺足以让我们惊叹!“内容之多”足以成为“奇巧”的第二重意蕴。
三、形态何其象
作为雕刻艺人,衡量其技艺水平之高低不仅要看雕刻的内容是否丰富,更重要的是看其雕刻的物品是否形象。用原文的话来说就是“因势象形”(即形似,可以清楚明白的描摹出事物原有的样子)。我们可以通过文中的几处例句来具体感知“奇巧”的第三重意蕴。
珠可历历数也。
细如蚊足,钩画了了。
佛印左臂上所挂的佛珠,可以一粒一粒清清楚楚地数出来;船背所刻的细若蚊足的题字,一笔一画都清楚明白。这些本来就十分精细、微小的事物被具体而微、清晰地还原了,雕刻的“奇巧”可见一斑。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据史书记载,最接近苏轼相貌的当属宋代画家李公麟为苏轼画的一幅画像,这幅画像不仅为黄庭坚所称道,而且得到了苏轼本人的认可,有其在金山龙游寺自己的画像上的题诗《自题金山画像》为据。“峨冠而多髯”确实是抓住了人物形象的显著特征,极具辨识性。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
由于佛印的身份是僧人,天性洒脱不羁,雕刻艺人把他当成弥勒佛来塑造,“袒胸露乳”自然成为其最重要的外形特征。
此外,在刻画鲁直时的“右手指卷,如有所语”,在刻画舟子时的“若啸呼状”“若听茶声然”,都形象逼真的再现了人物的形貌,如在目前,如在耳畔。
四、神韵在其中
这枚核舟最大的艺术价值不仅在于其形体之小,所刻内容之多、之“象形”,更在于怎样建立众多雕刻元素之间的和谐统一的联系,在于其表现出雕刻元素的内在神韵,这是最能体现艺术匠心的地方,也是这件艺术品最大的价值所在。
那么,雕刻艺人是如何建立起众多雕刻内容之间的联系的呢?“盖大苏泛赤壁云”。即所有的内容都统辖于大苏泛舟游赤壁这一主题。核舟之上又有哪些暗示“大苏泛赤壁”的雕刻元素呢?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左右小窗所刻对联语出苏轼的《后赤壁赋》和《赤壁赋》,构成了核舟的广阔背景,照应了第一段“大苏泛赤壁”的主题。
天启壬戌秋日。
船背题名,与苏轼泛舟赤壁时间“壬戌之秋”暗合,想必这不是巧合,而是有意而为之,含蓄流露出对前代风流的仰慕之情。
而最能集中体现这件艺术品精神气韵的地方,则在于核舟之上的五个人物:
东坡、鲁直:
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刻画苏黄,着意在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手共阅,膝相比:一手卷,本可一人来执,一人观看,这里选择了两人共执共阅;两膝相比,则是二人亲密无间关系的外在体现。二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不仅体现在外在的手膝共阅相比,而且体现在二人精神世界的情谊相通,一个“抚”字,体现了苏轼对门生后学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呵护,不尽情意,尽在其中。一个“指”字,如见其形,如闻其声,体现了鲁直与苏轼志趣相投,情谊相通,实乃人生知己!“如有所语”,所语者何?可以想象,如此美好的一个夜晚,与人生知己泛舟畅游,完全忘记现实的纷扰,陶醉于画卷的美好意境里,与其说陶醉于画卷内容本身,倒不如说享受与知己同游的快意!可以说“共阅相比”写出了二人亲密之形,而一“抚”一“指”则写出了二人关系亲密之神韵,神形飞动,神韵毕具。 佛印: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以袒胸露乳的弥勒来写佛印,表现了人物的风趣可爱、可近可亲。后面的“卧”字,细腻传神地写出了佛印自然洒脱、甚至有点不拘小节的身体姿态,可传递出来的却是人物闲适自在、轻松自如地生命状态。“矫首昂视”,是极具表现力,最能体现人物精神面貌的一个细节,言在此而意在彼,无限扩大了作品的表现内容。通过描述我们似乎看到了江面和两岸的无限风光,感受到了佛印和尚傲然出尘、洒脱不群,流露出人物一种意在天外,不同凡俗的神韵。
左右舟子: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居右的舟子,“椎髻仰面”,与前文佛印的“矫首昂视”似有异曲同工之妙,透过它,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到人物享受江面“清风徐来”之惬意,仰望“月出于东山之上”之沉醉。一“倚”一“攀”细腻传神地再现了舟子轻松自在悠闲的状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若啸呼状”这一形貌,教参解读为“大声喊叫”,似乎与核舟上整体的(宁静惬意)意境不契合,也与舟子本人“椎髻仰面”、一“倚”一“攀”的悠闲神情不符。《说文解字》:“啸,吹声也。”即吹气之声。结合语境,这里的氛围是宁静的、悠闲的、轻松的,所以,这里的“啸呼”可以理解成是一种与环境相契合的歌声或口哨声。
居左的舟子,“执扇抚炉”“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专注抚炉的动作,平静正视的神情,生动形象地描摹了舟子侧耳倾听之形,茶水烧开过程中的微微之声似乎也溢出纸面,隐隐出现在我们的耳畔,这里的舟子显然是凝神投入、专注宁静的。
两个舟子,一左一右,一个悠闲自在,一个宁静专注,相得益彰,饶有情致,丰富了文章的表现内容,渲染了小舟之上轻松愉悦、自由惬意的氛围,有力地突出了泛舟的主题,与船头景象形成鲜明的呼应。
值得一提的還有这样一个细节:“舟尾横卧一楫”,一个“卧”字,一语写尽情态,无限神韵尽在其中!船桨已经停止划动,此时的小舟必然是任意东西,从流飘荡,与苏轼《后赤壁赋》中“放乎中流,听其所指而休焉”的意境暗暗相合,想象此时明月东升,水天一色,苏子与友人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真是韵味无穷。
一枚小小的核舟,一方诗意的世界!通过对《核舟记》四重意蕴的解读,我们穿越历史再次走进了这方诗意的世界,感受到了那个流传千古、充满诗情画意的夜晚,获得了崇高的审美体验,我想这才是这件艺术品真正的价值吧!
作者简介:曾照军(1987— ),男,重庆市第一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中学语文教学及汉语词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