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是国家强有力的知识储备。但是当下大学生有关的安全事故频频进入公众视野,令人生忧。面对如是情形,高校应当采取行动。
关键词大学生 安全意识 解决意见
1大学生安全意识的现状
自21世纪初起,大学生意外事件频频登上媒体头条,从连环杀人案、复旦投毒案的骇人听闻,到学生成群出游探险、受困荒山、川藏失联的心惊胆战,哪怕小到因为一个热得快的疏忽造成的汹汹大火……这一起又一起的大学生安全事故,不禁引发了我们对大学生群体安全教育的失衡与欠缺这一问题的思考。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无论是经济还是科技水平都得到极大提升,可是伴之而来的,还有日益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这对校园安全形势造成了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
据不完全统计,仅以北京高校为例,两年内发生的大学校园内安全事故不下700起,其中包括的不仅有上述提到的外出事故,更多地发生在校园内部以及周边,有由于火、电使用不当引发的火情;有安全意识极度缺失导致的交通事故、校内争执,乃至一些情节较为严重的刑事犯罪事故。这些统计数据表明出危害大学生安全的几个主要问题,下面稍作列举:
(1)考虑到事件的严重性和危害性,这里首先列出高校相关的刑事安全事故。例如,2003年的一个经典案例"2.25”清华北大餐厅爆炸案,恶徒选中这些名牌高校实施违法犯罪,既是追求心理的快意,也扩大了事件的轰动性。无独有偶的,近年来发生在校园周边的刑事案件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虽然宏观地看,这些案件仍是很小一部分,却造成了极其负面的恶劣影响,抹黑了大学校园的崇高形象,乃至威胁了社会稳定。
(2)第二高发安全事故的导火索就是“意气”。云南马加爵杀害室友并非一时起意,而是不和谐的同学关系加之他自身的精神性格影响,才导致惨案的发生。这是一个极端案例,但大学生内由于口角矛盾发生的纠纷乃至斗殴类事件却不胜枚举、比比皆是。
(3)另一类便是最近异军突起的“电信诈骗”案件,可谓花样百出,各取所“好”——有针对勤工俭学意图的招工诈骗,有面向求职毕业生的就业诈骗,有迎合暴富追星梦的幸运观众、中奖诈骗,诸如此类,面面俱全。这一类案件借高科技媒体网络为传播途径,漫天撒网,对大学生的财产安全、信息安全造成了无法预见、难以察觉的威胁。
(4)日益剧烈的竞争压力、学习压力及经济压力等,也引发了不少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离校出走、自身残害、轻生,屡见不鲜。
(5)出游、探险途中遇见的失踪、伤亡事故。
(6)实验室、宿舍等处的火警事故。
(7)校园内外的交通安全事故。
国家大力投资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意在为祖国未来建设培养、输送更多更有能力的高新人才,大学生们理应充分汲取知识,发展自身才能,提高全面素质。如果因为这些不和谐的安全事故,影响了学生们的身心发展,不仅是对个人人生的不负责任,也是国家社会的一大损失。因此,大学生安全意识值得研究关注。
2大学生安全问题的产生原因
(1)上个世纪90年代末时大学生仍是“珍稀动物”,但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成功踏进了大学的大门,可是这些大学生中,有不少是“应试教育”的产物,他们一心只有学习,是所谓的“书呆子”。这些学生一旦进入大学校园,开始了生活的独立,危险也就开始了,他们缺乏基本的安全意识,却又新奇于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这就使他们成为了骗子的首选目标,也很容易受到诱惑,落入陷阱。这是原因之一。
(2)大学生安全意识的缺乏还与家庭教育息息相关。虽然二孩政策现己放开,但现在大学里的孩子仍然成长自独生子女的家庭,作为家庭的独苗苗,自然被长辈们无比呵护,捧在手中。缺乏生活经验,困于人生的历练,不知社会的骗术套路,不懂得怎样明辨是非。
(3)网络平台的大力发展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双刃剑这个说法用在网络之上是再恰当不过的了。网络无疑是帮助大学生求学致知的一大有力工具,可是网络的普及乃至泛滥,也滋生出了控制之外的阴暗面。便于操作的网络媒介既辅助了我们,也方便了不法分子。诈骗、传销此类的信息通过网络这一途径肆意蔓延,对于安全意识强的人只是徒增干扰,可是对于安全意识弱的,比如大学生这样刚刚接触社会、不谙世事的群体,就有可能落入陷阱。比这些更危险的是网络中的恶意软件、代码,它们搭载着垃圾信息的外表,悄无声息地潜入各个电脑,轻而易举地获得电脑主人的隐私信息。这何尝不是一个定时炸弹呢?
(4)同样,社会上普遍的安全意识不强也影响了大学生的判断。被骗了?哎,反正也不值几个钱,当花钱买教训了吧!方便的操作和事后不重视的态度给了此类分子极大的纵容,秉承着“发一千不亏,骗一个算赚”的原则,垃圾信息就这样广泛发散到各个角落。
(5)国家监管力度不足也放纵了这些危害安全的事件的发生。受到惩处、记录在案的往往是情节比较恶劣,事态较为严重的大型案件,而那些小偷小摸性质的危害大学生安全的事件却往往被忽略,久而久之,当学生们自己遇到了这样的事情时,也只能打落牙咽到肚子里。
(6)高校相关制度的不够完善对于大学生安全意识的缺失也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大学是思想自由、活动轻松的伊甸园,它为给学术设置的便利反而为危险提供了滋生之所。校外人员频繁出入大学校园,造成极大的人口流动性,致使盗窃类案件多发,而又无从缉凶。再者,学校的保卫体系比较单一,不具备案件侦破的权限,这也导致了此类安全事故的多发性以及难以侦破,加重了犯罪分子的侥幸心理与气焰。
3对于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几点建议
由于校内安全教育课程是帮助大学生完善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技能、了解安全知识的主要方式。在此對于完善安全意识的方法,主要从高校内的教育和管理谈起。
3.1增设安全教育相关课程
现在高校内虽然偶有开设安全教育课程,但是课程效果没有达到。这主要是因为高校对于安全教育的重视度不够高,常常是应付似的开设为一门选修课,学校的不重视也就导致了学生们的不重视,点名、签到,挣个学分便了,而学生们有几个能真正从这门课上学会一些安全知识呢?恐怕是寥寥无几。事实表明,将安全教育课程列为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科目,研究设置专门的、系统的知识架构和教师组成,真正将安全提上课程的首要地位,才能告别敷衍,把安全意识摆在学生面前的醒目之处,才能真正地植入学生的心中,让安全教育不再仅仅是一门课程的名字。 3.2从实践中进行安全教育
如果安全教育课程仅仅是照本宣科的概念与实例的讲解陈述,填鸭式的思想灌输并不能起到真正的效果,结课时一份完美的答卷也并不代表着学生真正做到了安全意识的完善。当下的安全教育课往往如此,只停留在理论学习的层面,无法深入人心。如果理论结合实践,让学生们走近安全事故的多发地,了解安全事故发生的起因、经过和后果,甚至模拟体验安全事故的过程,应該会更加有意义。
3.3培养学生的自救意识和能力
出游时的遇险,火灾时的被困,出行时的交通事故,在校园安全事故中屡见不鲜。对于火灾、交通事故这类的安全事故,我们应当采取一些防范措施,同时,学生自身的安全自救意识也至关重要。对于这方面的宣传教育应当加强,并且可以开展一些安全教育实体活动,比如安全逃生演练,比如交通意外处理。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其实并不简单,学生中遇到险情是真正能动手使用灭火器、实施救助等等的人并不多,大多数人只停留在初步了解阶段。
3.4将宿舍安全放在首位
宿舍物品丢失、被窃的事故经常发生,还有使用违规电器不慎引发火灾的报道也很常见,这充分说明了学生的安全意识极度淡薄。随手搁置重要财物,既是对自己财物的不负责任,也容易引起有心人的觊觎。在宿舍内使用热得快等高功率电器,方便了自己,却给电网带来负担,埋下火灾的隐患。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却往往被忽视。学校应当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加大宿舍安全意识的宣传,尽力杜绝此类事故的发生。
3.5大学生安全教育从一年级新生抓起
“从娃娃抓起”,大一新生就是大学里的娃娃,他们的思想可塑性更高,也更需要受到安全方面的教育。进入大学一年级的同学刚刚离开家庭的温床、父母构建出的安全天地,他们不谙世事,刚刚接触社会,一无所知,安全意识更是薄弱。急需接受这方面的教育,学会了解社会上常见的陷阱,容易发生的事故,以及那些与他们息息相关的,甚至很可能发生在他们自己身上的事故——比如电信诈骗、网络陷阱等。
不妨采取如新生入学教育的方式,集中地、深入地为他们进行讲解和剖析。如果大学生在入学伊始就能建立起系统的防范意识,这无疑为他们安全意识的养成打下了坚固的基石。
3.6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这一身份己充分说明了他们的知识水平己达到较高层次,但是只有知识是不够的,心理健康也是成才的一大重要因素。
学生们“十年寒窗”走进大学,有的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的人却在追求漂亮的成绩时却忽视了心理健康。他们不善与人沟通,不懂得表述自己表述内心,长此以往,可能走向心理的畸形乃至产生心理问题甚至精神疾病,这些人就极可能成为安全事故的导火索。还有的人在过去的中学是佼佼者,可是到了学识丰富、人才辈出的大学校园里就显得不起眼了,从而诱生出自卑等负面情绪,走向自甘堕落甚至自我伤害的极端。
由此看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投入更多的时间,更加精细的课程准备,丰富的课程活动,可能会占用部分文化课的学时,却能起到开阔学生心胸,帮助养成良好心理健康的功效。健康的心理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接纳知识,也从根本上杜绝了由于心理问题导致的安全事故。
关键词大学生 安全意识 解决意见
1大学生安全意识的现状
自21世纪初起,大学生意外事件频频登上媒体头条,从连环杀人案、复旦投毒案的骇人听闻,到学生成群出游探险、受困荒山、川藏失联的心惊胆战,哪怕小到因为一个热得快的疏忽造成的汹汹大火……这一起又一起的大学生安全事故,不禁引发了我们对大学生群体安全教育的失衡与欠缺这一问题的思考。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无论是经济还是科技水平都得到极大提升,可是伴之而来的,还有日益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这对校园安全形势造成了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
据不完全统计,仅以北京高校为例,两年内发生的大学校园内安全事故不下700起,其中包括的不仅有上述提到的外出事故,更多地发生在校园内部以及周边,有由于火、电使用不当引发的火情;有安全意识极度缺失导致的交通事故、校内争执,乃至一些情节较为严重的刑事犯罪事故。这些统计数据表明出危害大学生安全的几个主要问题,下面稍作列举:
(1)考虑到事件的严重性和危害性,这里首先列出高校相关的刑事安全事故。例如,2003年的一个经典案例"2.25”清华北大餐厅爆炸案,恶徒选中这些名牌高校实施违法犯罪,既是追求心理的快意,也扩大了事件的轰动性。无独有偶的,近年来发生在校园周边的刑事案件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虽然宏观地看,这些案件仍是很小一部分,却造成了极其负面的恶劣影响,抹黑了大学校园的崇高形象,乃至威胁了社会稳定。
(2)第二高发安全事故的导火索就是“意气”。云南马加爵杀害室友并非一时起意,而是不和谐的同学关系加之他自身的精神性格影响,才导致惨案的发生。这是一个极端案例,但大学生内由于口角矛盾发生的纠纷乃至斗殴类事件却不胜枚举、比比皆是。
(3)另一类便是最近异军突起的“电信诈骗”案件,可谓花样百出,各取所“好”——有针对勤工俭学意图的招工诈骗,有面向求职毕业生的就业诈骗,有迎合暴富追星梦的幸运观众、中奖诈骗,诸如此类,面面俱全。这一类案件借高科技媒体网络为传播途径,漫天撒网,对大学生的财产安全、信息安全造成了无法预见、难以察觉的威胁。
(4)日益剧烈的竞争压力、学习压力及经济压力等,也引发了不少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离校出走、自身残害、轻生,屡见不鲜。
(5)出游、探险途中遇见的失踪、伤亡事故。
(6)实验室、宿舍等处的火警事故。
(7)校园内外的交通安全事故。
国家大力投资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意在为祖国未来建设培养、输送更多更有能力的高新人才,大学生们理应充分汲取知识,发展自身才能,提高全面素质。如果因为这些不和谐的安全事故,影响了学生们的身心发展,不仅是对个人人生的不负责任,也是国家社会的一大损失。因此,大学生安全意识值得研究关注。
2大学生安全问题的产生原因
(1)上个世纪90年代末时大学生仍是“珍稀动物”,但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成功踏进了大学的大门,可是这些大学生中,有不少是“应试教育”的产物,他们一心只有学习,是所谓的“书呆子”。这些学生一旦进入大学校园,开始了生活的独立,危险也就开始了,他们缺乏基本的安全意识,却又新奇于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这就使他们成为了骗子的首选目标,也很容易受到诱惑,落入陷阱。这是原因之一。
(2)大学生安全意识的缺乏还与家庭教育息息相关。虽然二孩政策现己放开,但现在大学里的孩子仍然成长自独生子女的家庭,作为家庭的独苗苗,自然被长辈们无比呵护,捧在手中。缺乏生活经验,困于人生的历练,不知社会的骗术套路,不懂得怎样明辨是非。
(3)网络平台的大力发展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双刃剑这个说法用在网络之上是再恰当不过的了。网络无疑是帮助大学生求学致知的一大有力工具,可是网络的普及乃至泛滥,也滋生出了控制之外的阴暗面。便于操作的网络媒介既辅助了我们,也方便了不法分子。诈骗、传销此类的信息通过网络这一途径肆意蔓延,对于安全意识强的人只是徒增干扰,可是对于安全意识弱的,比如大学生这样刚刚接触社会、不谙世事的群体,就有可能落入陷阱。比这些更危险的是网络中的恶意软件、代码,它们搭载着垃圾信息的外表,悄无声息地潜入各个电脑,轻而易举地获得电脑主人的隐私信息。这何尝不是一个定时炸弹呢?
(4)同样,社会上普遍的安全意识不强也影响了大学生的判断。被骗了?哎,反正也不值几个钱,当花钱买教训了吧!方便的操作和事后不重视的态度给了此类分子极大的纵容,秉承着“发一千不亏,骗一个算赚”的原则,垃圾信息就这样广泛发散到各个角落。
(5)国家监管力度不足也放纵了这些危害安全的事件的发生。受到惩处、记录在案的往往是情节比较恶劣,事态较为严重的大型案件,而那些小偷小摸性质的危害大学生安全的事件却往往被忽略,久而久之,当学生们自己遇到了这样的事情时,也只能打落牙咽到肚子里。
(6)高校相关制度的不够完善对于大学生安全意识的缺失也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大学是思想自由、活动轻松的伊甸园,它为给学术设置的便利反而为危险提供了滋生之所。校外人员频繁出入大学校园,造成极大的人口流动性,致使盗窃类案件多发,而又无从缉凶。再者,学校的保卫体系比较单一,不具备案件侦破的权限,这也导致了此类安全事故的多发性以及难以侦破,加重了犯罪分子的侥幸心理与气焰。
3对于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几点建议
由于校内安全教育课程是帮助大学生完善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技能、了解安全知识的主要方式。在此對于完善安全意识的方法,主要从高校内的教育和管理谈起。
3.1增设安全教育相关课程
现在高校内虽然偶有开设安全教育课程,但是课程效果没有达到。这主要是因为高校对于安全教育的重视度不够高,常常是应付似的开设为一门选修课,学校的不重视也就导致了学生们的不重视,点名、签到,挣个学分便了,而学生们有几个能真正从这门课上学会一些安全知识呢?恐怕是寥寥无几。事实表明,将安全教育课程列为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科目,研究设置专门的、系统的知识架构和教师组成,真正将安全提上课程的首要地位,才能告别敷衍,把安全意识摆在学生面前的醒目之处,才能真正地植入学生的心中,让安全教育不再仅仅是一门课程的名字。 3.2从实践中进行安全教育
如果安全教育课程仅仅是照本宣科的概念与实例的讲解陈述,填鸭式的思想灌输并不能起到真正的效果,结课时一份完美的答卷也并不代表着学生真正做到了安全意识的完善。当下的安全教育课往往如此,只停留在理论学习的层面,无法深入人心。如果理论结合实践,让学生们走近安全事故的多发地,了解安全事故发生的起因、经过和后果,甚至模拟体验安全事故的过程,应該会更加有意义。
3.3培养学生的自救意识和能力
出游时的遇险,火灾时的被困,出行时的交通事故,在校园安全事故中屡见不鲜。对于火灾、交通事故这类的安全事故,我们应当采取一些防范措施,同时,学生自身的安全自救意识也至关重要。对于这方面的宣传教育应当加强,并且可以开展一些安全教育实体活动,比如安全逃生演练,比如交通意外处理。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其实并不简单,学生中遇到险情是真正能动手使用灭火器、实施救助等等的人并不多,大多数人只停留在初步了解阶段。
3.4将宿舍安全放在首位
宿舍物品丢失、被窃的事故经常发生,还有使用违规电器不慎引发火灾的报道也很常见,这充分说明了学生的安全意识极度淡薄。随手搁置重要财物,既是对自己财物的不负责任,也容易引起有心人的觊觎。在宿舍内使用热得快等高功率电器,方便了自己,却给电网带来负担,埋下火灾的隐患。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却往往被忽视。学校应当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加大宿舍安全意识的宣传,尽力杜绝此类事故的发生。
3.5大学生安全教育从一年级新生抓起
“从娃娃抓起”,大一新生就是大学里的娃娃,他们的思想可塑性更高,也更需要受到安全方面的教育。进入大学一年级的同学刚刚离开家庭的温床、父母构建出的安全天地,他们不谙世事,刚刚接触社会,一无所知,安全意识更是薄弱。急需接受这方面的教育,学会了解社会上常见的陷阱,容易发生的事故,以及那些与他们息息相关的,甚至很可能发生在他们自己身上的事故——比如电信诈骗、网络陷阱等。
不妨采取如新生入学教育的方式,集中地、深入地为他们进行讲解和剖析。如果大学生在入学伊始就能建立起系统的防范意识,这无疑为他们安全意识的养成打下了坚固的基石。
3.6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这一身份己充分说明了他们的知识水平己达到较高层次,但是只有知识是不够的,心理健康也是成才的一大重要因素。
学生们“十年寒窗”走进大学,有的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的人却在追求漂亮的成绩时却忽视了心理健康。他们不善与人沟通,不懂得表述自己表述内心,长此以往,可能走向心理的畸形乃至产生心理问题甚至精神疾病,这些人就极可能成为安全事故的导火索。还有的人在过去的中学是佼佼者,可是到了学识丰富、人才辈出的大学校园里就显得不起眼了,从而诱生出自卑等负面情绪,走向自甘堕落甚至自我伤害的极端。
由此看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投入更多的时间,更加精细的课程准备,丰富的课程活动,可能会占用部分文化课的学时,却能起到开阔学生心胸,帮助养成良好心理健康的功效。健康的心理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接纳知识,也从根本上杜绝了由于心理问题导致的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