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探究性学习

来源 :考试·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baidoud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等探究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探究能力和应用能力,获得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生物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 探究学习是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一。如何在生物教学实施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初中;生物; 探究;学习; 有效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153-01
  新课程改革以来,为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过分依赖教材讲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式学习的学习方式,许多老师都大胆尝试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等探究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探究能力和应用能力,获得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生物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 探究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一。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设法引导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如何在探究性学习中,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了有益的探讨。
  1设置有探究意义的问题,让探究活动有价值
  设置有探究意义的问题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第一步。在设置问题时,老师既要从学生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出发,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探究内容联系起来,进行精心设计,使探究问题具有生活性和趣味性,又要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使设计的问题具有科学性、可探索性,同时,我们还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能力发展水平,使设置的问题能吸引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探究学习中来,以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调动他们探究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和科学精神。
  在设置问题时,一般应以一个主题为宜,突出核心问题,以确保探究的针对性和目标性,同时,也要注意问题的广度和难度。如果问题过多、过杂,或过难、过易,就容易出现时间不够用,探究头绪繁多,过程难以有效控制,教学效果难以达到的问题。如在《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中,学生会提出诸多问题,如"种子萌发需要水分",""种子萌发需要空气","种子萌发需要土壤","种子萌发需要阳光","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温度","种子萌发需要营养"等六个问题,但这六个问题都是围绕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而进行的。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时间和教学任务的需要,既可以引导学生任选其一进行探究,也可以根据教材的提示设计多组实验进行探究,这样就能确保探究活动的有序、高效开展,并且能较好地保证探究效果。
  2指导科学探究方法,让探究活动促成能力发展
  初中生物课程的学习,既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生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分类、遗传、进化等生物学基础知识,又要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能力,如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等等。《生物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出了如下要求: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确认变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思和修改。
  探究性学习就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各种学习能力的发展。由于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因此学生在进行探究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问题,这时,就需要老师适时地进行方法指导。科学探究的方法,主要包括探究前的所需知识信息的搜集、加工和整理方法,如书籍、报刊的查阅,网络信息的筛取,样本实物的获取等;探究过程中的设计操作、分析论证、合作讨论方法,如实验、分析、概括,逻辑推理等,如在"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的实验中,通过老师的方法点拨,学生要能根据每天对根尖的生长进行观察和记录,对于测量的数据能进行分析,能根据所获得的数据,分析判断出根尖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此外,还有探究完成后的成果形成方法,如实验报告的写作,科学论文的写作,科学幻灯片的制作等。
  3监控全程探究过程,让探究活动顺利开展
  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是探究的主角,但老师也不能置身事外,应当主动参与探究活动,担当好探究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促进者的角色,为学生探究创造条件与提供必要的帮助,保证探究活动能顺利开展。如在探究《采集和测量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时,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提示,先自己设计探究方案,根据各小组的探究方案先进行交流,让学生谈谈具体的实施方法。当他们遇到不明白的问题时,老师可适时地引导、点拨方法,尽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确保探究方案能够得以实施。在各小组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及时关注各小组的探究活动的进展情况,指导和督促学生按步骤和要求进行科学实验和探究,同时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激励他们根据探究过程所出现的问题,寻找解决的途径和策略,或者进一步完善自己探究计划,促使他们在探究活动中不断总结,不断提高。
  4展评各种探究成果,让探究成功促进主动学习
  为了促进探究性学习有效开展,激发和维持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老师应当及时地让学生展示他们的探究成果,同时引导他们进行科学、客观评价。展示的方式和内容可以根据探究学习情况而定,如对学生提出的探究问题进行评价,不同的学生受知识储备、生活经验,以及认识能力的影响,他们提出的问题的探究意义和价值也会不同,为此,我们既要充分肯定学生的创造思维,同时也要对问题进行科学评价,尽量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感,从而促进他们更好地投入到探究学习中来。
  再如,探究学习完成后,可引导学生利用实物投影仪或幻灯片展示他们的探究成果,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学生间互评、组与组之间互评和老师点评。通过评价,让学生充分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评价意见,在讨论中进行思想碰撞,智慧生成和情感交汇,充分展示他们的特长和才华,分享他们探究性学习的成功和喜悦,从而培养他们自觉进行探究性学习的习惯,促进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生物学习的重要学习方式。与传统的学习方式相比,探究性学习更具开放性、实践性,它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但探究性学习只是许多学习方式的一种,教师在选择和运用教学方式时,不能拘泥于一种,而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学生的特点,综合运用各种学习方式和策略,这样才能更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汪忠,刘恩山.生物课程标准解读[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
  [2]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刘艳清.探究性学习在生物教学中的实践[J].黑龙江教育,2004(29).
其他文献
摘要:词汇的学习是各个阶段英语学习的一个重点与难点,《小学英语教学大纲》中规定,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词汇总量控制在600-700个左右。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展开,学习英语,将英语作为第二母语已经成趋势。  关键词:小学生; 英语; 词汇;记忆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151-01  小学英语词汇记忆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要记住单词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144-01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柳斌同志在《21世纪中小学语文教育座谈会》上指出:"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不能依靠教师对词法、语法、章法的讲解讲出来,也不能依靠教师对课文的详尽分析分析出来,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只有在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实现,只有在学生自身主动参与的学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154-01  地域性和综合性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特征,区域地理恰恰也能够最集中的体现地理学的两个特点。新课程标准下的地理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阐述地理事物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从高考命题的角度看,区域地理是实现高中与初中地理、自然与人文地理综合的最好结合点,是
期刊
摘要: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创造潜能往往在排疑解难的过程中被激发出来.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也很精辟地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而在实际的教学中,长期的应试教育和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学生总是被动地学习,总是被要求去解决教师、教材所提出的问题,一味地接受现成的知识,不善思考,思维僵化,问题意识淡薄甚至没有.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敢问、乐问、善问尤为重要。 
期刊
摘要:长期在县城担任毕业班语文教学工作,我觉得:由于长期以来,我们在教学中往往只重视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单注重知识的灌输,不重视发展学生的能力,以致使学生被动盲目地学习,缺乏创新思维,要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学时务必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提高;培养;开启;引导;激发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143-01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156-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应"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可见,小学语文教学,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的培养,意义十分重大。而小语教材中很多课文写得具体、生动、形象,无不是作者细致观察的结果。因此,阅读教学与观察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
期刊
摘要:响应课改精神,探讨在目前进行的历史新课程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以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历史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主动、自主地学习,启迪学生在课前主动自学,培养自学能力。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培养其运用所学知识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师生角色互换,鼓励学生亲自体验并获得直接的认知感悟和情意锻炼。通过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提高学习自主性。  关键词:学习主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147-01  深入语文课堂,还存在一些有悖新课改精神的封闭、僵化的现象:教师提问多,学生质疑少;教辅用书多,工具用书少;表演作秀多,务实创新少……折射出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习惯的陈旧与落伍。课程改革的前提是教师观念的提升,教学行为的改革。  1"用"教材多一些,"教"教材少一些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
期刊
摘要:现代社会人们对学生的评价是以学习为主,首先是看他考了多少分,导致老师们在教学中也重知识,不中德育,其实德育无处不在,本文就初中历史课的教学谈谈如何实施德育教育。  关键词:初中历史; 教学; 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158-01  俗语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德育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是净化社
期刊
摘要:阅读教学中,我们发现,有的老师由于片面追求所谓的"诗意的课堂和平等的对话",使得阅读教学出现了任由学生对文本作无限解读之象,这是极不负责任的做法。我们要尊重学生阅读主体地位,但不能放纵他们恣意地解读文本,教学中一定要对他们进行适时、适当地引导,帮助他们深入文本,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真正把握作者的思想倾向和作品蕴涵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  关键词:文本;解读;尊重; 超越  中图分类号:G6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