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要打破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壁垒,充分利用课本以外的语文资源,引导学生投身语言实践,培养语文能力,促进主动发展。因此,教师要在“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这个大语文观的指导下,立足教材,又要超越教材,广泛开展课外阅读,使学生“得法于课内,收益于课外”。然而在升学考试的指挥棒下,学生背负着沉重的考试压力,根本没有时间去学习课外知识,更没有时间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课外阅读呢?这可以说是让语文教师感到棘手的问题。课外阅读顾名思义为“课外”,它没有个准数,许多因素教师难以控制。正因为如此,一些学校的课外阅读往往是随意性的,甚至徒有虚名,很难发挥课外阅读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应有的作用,所以,教师的指导就很有必要了。
一、明确课外阅读的有利因素
很多家长常以学习为由,制止学生“看”课外书。他们认为学生“看课外书”是不务正业,有时间不如多做两道练习题。其实,“看课外书”不仅是正业,而且还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知识积累,获取丰富的写作信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当然,我们并不否认学生课外阅读需要时间,但只要合理安排,指导得当,问题照样可以迎刃而解。
二、指导选择要阅读的书籍
据统计,世上每天所出的书,一个人就是不做任何事,整天呆在房间读,一辈子也难以读完。而这些书籍有“好书”,也有“坏书”,学生因为年龄小,识辨能力低,好奇心强,平时有没有机会读课外书,一有机会,抓到什么读什么,如果选择不当,不仅不能达到获取知识的效果,反而会使人走向反面。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读还坏。”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读课外书时除了要学生明确读书目的外,还要指导学生对课外书进行精心选择。第一,选择思想健康、知识性强、有益于学习的书籍,只有读好书,才能陶冶情操,提升修养;才能“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第二,选择文质兼美、针对性强的书籍,做到课内外结合,以一带十,相互促进。
三、教给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要求
科学的阅读方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而阅读方法有精读、略读、泛读、细读之分。采用何种阅读方法比较恰当?我认为应该根据阅读内容和阅读需要来确定。一般来说,如果选择的是知识性读物,且只想作一般的了解,则适宜用泛读和略读;如果选择的是文情并茂的佳作,想品味其中的优美文字,学习别人的写作技巧,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体会文章的真情实感,则适宜于细读和精读;如果阅读报刊,只想获取信息,作一般了解,则看看题目,查阅目录就行了。教师除了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外还要向他们提出阅读要求。在心理学中,有人曾做过这样的一个实验,一个人读书10分钟,没有其他要求,另一个人同样读书10分钟,要求一边读书一边把重点记下来。最后结果表明:一个人只读书不做笔记,其效果远远比不上边读边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此,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应要求学生注意圈、点、勾、画加深印象,必要时应该做好摘录,对摘录的一些重要语段,应注明出处,以便需要时查阅。
四、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
语文教学强调的是读写结合。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运用所学词汇的熟练程度,有效地促进了理解,提高了阅读能力,还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但读书不能仅停留在阅读的初级阶段,还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使阅读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教师应指导学生写好读书笔记。读是吸收内化,写是表达外化,学生通过写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和语言知识的运用。
总之,无论是阅读教学现状,还是时代化社会的要求,都需要我们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尤其是学生自身语文整体素质的提高,更需要组织学生强化课外阅读。
一、明确课外阅读的有利因素
很多家长常以学习为由,制止学生“看”课外书。他们认为学生“看课外书”是不务正业,有时间不如多做两道练习题。其实,“看课外书”不仅是正业,而且还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知识积累,获取丰富的写作信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当然,我们并不否认学生课外阅读需要时间,但只要合理安排,指导得当,问题照样可以迎刃而解。
二、指导选择要阅读的书籍
据统计,世上每天所出的书,一个人就是不做任何事,整天呆在房间读,一辈子也难以读完。而这些书籍有“好书”,也有“坏书”,学生因为年龄小,识辨能力低,好奇心强,平时有没有机会读课外书,一有机会,抓到什么读什么,如果选择不当,不仅不能达到获取知识的效果,反而会使人走向反面。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读还坏。”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读课外书时除了要学生明确读书目的外,还要指导学生对课外书进行精心选择。第一,选择思想健康、知识性强、有益于学习的书籍,只有读好书,才能陶冶情操,提升修养;才能“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第二,选择文质兼美、针对性强的书籍,做到课内外结合,以一带十,相互促进。
三、教给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要求
科学的阅读方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而阅读方法有精读、略读、泛读、细读之分。采用何种阅读方法比较恰当?我认为应该根据阅读内容和阅读需要来确定。一般来说,如果选择的是知识性读物,且只想作一般的了解,则适宜用泛读和略读;如果选择的是文情并茂的佳作,想品味其中的优美文字,学习别人的写作技巧,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体会文章的真情实感,则适宜于细读和精读;如果阅读报刊,只想获取信息,作一般了解,则看看题目,查阅目录就行了。教师除了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外还要向他们提出阅读要求。在心理学中,有人曾做过这样的一个实验,一个人读书10分钟,没有其他要求,另一个人同样读书10分钟,要求一边读书一边把重点记下来。最后结果表明:一个人只读书不做笔记,其效果远远比不上边读边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此,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应要求学生注意圈、点、勾、画加深印象,必要时应该做好摘录,对摘录的一些重要语段,应注明出处,以便需要时查阅。
四、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
语文教学强调的是读写结合。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运用所学词汇的熟练程度,有效地促进了理解,提高了阅读能力,还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但读书不能仅停留在阅读的初级阶段,还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使阅读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教师应指导学生写好读书笔记。读是吸收内化,写是表达外化,学生通过写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和语言知识的运用。
总之,无论是阅读教学现状,还是时代化社会的要求,都需要我们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尤其是学生自身语文整体素质的提高,更需要组织学生强化课外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