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近现代专题展览以其丰富的思想内涵、新颖的展览展示效果等优势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成为人民文化生活中的重要活动,也是以物说史、以史育人的重要思想宣教形式。由此,本文结合典型展览案例,探讨和梳理此类型展览在形式设计领域中的一些共有特征,从中引发思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近现代;专题展览;展览形式设计
【中图分类号】G260 【文献标识码】A
一、近现代展览概述
在博物馆中,相对于基本陈列的另一类主要活动形式是展览。展览是在一定的时期内,围绕一个主题而举办的一种宣传形式,又叫专题展览,由于它往往有时间限制,所以又称临时展览。以国家博物馆为例,有两大基本陈列“古代中国”“复兴之路”。专题展览则品类繁多,有艺术创作类的展览,如“中华史诗美术大展”;有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类的展览,如“中国古代玉器艺术”;有对外文化交流类的展览,如 “阿拉伯之路——沙特出土文物”。还有一类就是本文要展开论述的——近现代题材的专题展览(以下简称近现代专题展览)。近现代专题展览是综合博物馆专题展览中的重要类别,是以近现代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杰出领袖人物等为主题的展览。这一类的展览除了能反映近现代史学的研究进展和成果外,还由它的性质决定了其重要的宣传教育功能而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由此可见,近现代专题展览是向观众提供学习近现代史,了解国情,缅怀先烈,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文化形式。简单来说,一个成功的近现代专题展览能够以物说史、以史育人,达到培养人的髙尚品格,宣扬爱国主义精神,帮助人们找到精神归属的社会效益。因此,关于近现代专题展览相关问题的梳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近现代专题展览形式设计的几个特征
如果说展览主题是展览的灵魂,那么形式设计便是展览的血肉。形式设计的基本目的在于创造性地运用艺术手段和方法,将展览主题所要传达展示的内容艺术地再现出来,形成视觉体验,让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感知内容。现结合国家博物馆主办的“天下为公大道行——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大型馆藏文物展”(以下简称孙中山展)分析近现代专题展览形式设计的几个特征。中国国家博物馆精选326件馆藏文物和珍贵历史照片,在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之际,推出孙中山展。展览通过孙中山的墨迹手稿、重要文件、宣言、为革命筹款、演讲录音、委任书状等珍贵文物,重点反映孙中山先生推翻封建帝制开创共和的历史贡献,以及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实现国共合作的伟大历史转变。同时,也通过法书墨迹、函电手迹、重要遗物、珍贵留影等,展现孙中山先生的精彩人生。
(一) 同一主题下,展品的多样性
近现代专题展览以纪念重要历史事件和伟大人物为主。不同于艺术类展览明确的分类标准,人物纪念类展览呈现出文物多样性的特点。纸质类文物、器物类文物、影像类文物等,这些不同种类文物的尺寸、体量、文物现状各不相同。但是按照一定的史学标准为依据,有的时候,相差很大的文物必须要放在一起来说明某个主题或是尊重一定的历史逻辑。那么,怎样能够把这些文物和谐地放在一起达到展示的效果,是近现代展览形式设计绕不过去的一个问题。在孙中山展中,这一问题主要突出表现在“开创共和”和“伟大转变”两个单元。这两单元是展览的核心内容,以时间为序阐述孙中山先生一生的重要经历和主要贡献。因此,文物的陈列必须要尊重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或者特定的历史逻辑。在通体的展柜中,采用了统一大小的斜面展托,并根据文物的大小辅助以不同结构的展架来统一陈列的效果。
除了文物本身,恰当使用艺术品可使展览增色。而使用则需把握适度原则。首先选取的艺术品要符合展覽主题,最好是能够直接反映某个历史事件、典型人物或者重要时刻,切不可牵强附会。怎样将艺术品作为特殊的展品恰当地呈现在整个展览中,也是体现展品多样性考量的一个因素。孙中山展中一共选取了三件艺术品,其中沈加蔚先生于1981年创作的油画《先驱——国共合作?东征?北伐》(图一)所陈列的位置很有意思。这幅作品陈列于外围展线的拐角处,首先画面的内容是直接表达了孙中山先生的重要政治活动。构图为三联幅,画中主要人物孙中山、李大钊、廖仲恺等大步迎面走来,而观众动线也是直面画作走去,加之画作尺幅较大(171cm×339cm),就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似乎将观众带入了国共合作的年代。艺术品作为展览的一个因素恰当地融入了展览主题,并将抽象的历史事件生动地表达出来,增添了展览的艺术欣赏性。
(二)空间布局的多样性
展厅的空间布局是同时影响着展览内容大纲和形式设计的重要因素。姚安将展览大纲的架构总结为10种形式:直线形、“串”字形、平行线形、同心圆形、一个放射线形、“田”字形、“A”字形、“V” 字形、“H”字形和“T”字形。这种分类标准很大程度上受限于展厅的空间结构,由此可见,展厅结构对于展览可视性的重要意义。而专题展览由于其筹备时间、展出时间、展厅排期等可变因素的叠加就决定了其展厅选择时必然面临的灵活多变性。
孙中山展使用的展厅极有特点,是具有双倍展线的回字形展厅。回字形展厅最大的弊端是观众参观动线的重复。怎样扬长避短,减少观众视觉上的重复同时尊重历史逻辑,是一个要解决的重点。在展厅的结尾(图二),外围展线展示的是孙中山先生晚期包括去世之后的历史文物,其中有一件较为重要的文物是北平同生照相馆摄制的《总理奉安纪念册》。在设计中巧妙地利用了内外展线的重复性,选取了《总理奉安纪念册》中的部分典型场景照片做艺术处理后等比洗放为大照片悬挂于与之相对的内展线上,让观众在看到纪念册这一文物本身后又能看到其中的内容,从而能够更感性更深刻地感知当时纪念中山先生的场景。这样的呼应,使空间的劣势变成了优势,即丰满了对重点文物的诠释,也增加了展览的可视性,能够更好地吸引普通观众的关注,达到传播展览主题的效果。 (三)工艺材料与展具、空间距离、灯光等因素相互配合对展出效果的重要影响
一个合格的展览设计师首先要了解材料和制作工艺的特性,从而把握设计过程中使用手法的选择、制作成本的控制等重要环节。在孙中山展的制作工作中,较难把握的是大量玻璃展柜、镜框、前言立体字和灯光之间的相互配合。在展厅屏风的斜对面是有大量文字的前言板,必须保证其可读性,因此在屏风立体字材质的选择上不能一味地追求亮度,要考虑到材料发光所造成的视觉盲区。亚克力这种材质具有水晶般的透明度,透光率在92%以上,光线柔和、视觉清晰,用染料着色的亚克力又有很好的展色效果同时它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既可采用热成型,也可以用机械加工的方式,可以达到书法手写体字型的精细度要求,因而成为屏风标题的首选材质。另外,在展厅的整体灯光布局中,要综合考虑展柜玻璃的反光问题、墙面选用色彩的吸光率、文物保护对光线照度的要求等,直接影响最终的视觉效果。
(四)近现代专题展览审美标准的“现代化”
科技水平的进步推动着专题展览现代化的发展,在陈列中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展示效果,已在现代博物馆中广泛应用。革命题材怎样引起大众的关注,怎样将思想宣教融入视觉享受等问题使得近现代专题展览的审美标准趋于“现代化”,并成为符和博物馆发展的正确方向。但是正如苏东海先生所说,声光电及其他科技手段都不过是工具,而不是作为知识载体的文物和审美载体的艺术展品本身,过重地运用科技手段反而喧宾夺主、夺去了文物固有的光彩[1]。多媒体手段只是现代化审美的载体之一,而审美标准本身的“现代化”才是形式设计的核心出发点。单纯地追求技术的“新、奇、炫”不是目的,符合大众审美的变化才是初衷。
近现代展览由于其强大的宣教功能,则必然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這就要求形式设计首先要符合政治思想路线,任何设计手法、色彩、排版方式等设计中的具体工作都不能够天马行空。同时内容和设计都要为展示文物本身服务,这是每一个博物馆人工作的源头和起点。在这样的大前提下,从办展方法、展览目标、展示效果等方面近现代专题展览形成了其独有的特色。近年来,国家博物馆举办了大量这种类型的展览,比如“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美术作品创作展”“抗战与文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馆藏文物系列展”等都深受观众的喜爱,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伴随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国家趋势,近现代专题展览的推出既要以史学为依据,又要符合大众审美,肩负起大众思想文化教育的工作,如何兼顾不断创新与尊重历史这两大基本原则是近现代专题展览形式设计工作所要完成的艰巨任务。
参考文献:
[1]苏东海.论博物馆的现代化[J].中国博物馆,1997(1).
作者简介:王宇洁(1984-),国家博物馆(作者系孙中山展览设计师),研究方向:文博、工艺美术和展示设计。
【关键词】近现代;专题展览;展览形式设计
【中图分类号】G260 【文献标识码】A
一、近现代展览概述
在博物馆中,相对于基本陈列的另一类主要活动形式是展览。展览是在一定的时期内,围绕一个主题而举办的一种宣传形式,又叫专题展览,由于它往往有时间限制,所以又称临时展览。以国家博物馆为例,有两大基本陈列“古代中国”“复兴之路”。专题展览则品类繁多,有艺术创作类的展览,如“中华史诗美术大展”;有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类的展览,如“中国古代玉器艺术”;有对外文化交流类的展览,如 “阿拉伯之路——沙特出土文物”。还有一类就是本文要展开论述的——近现代题材的专题展览(以下简称近现代专题展览)。近现代专题展览是综合博物馆专题展览中的重要类别,是以近现代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杰出领袖人物等为主题的展览。这一类的展览除了能反映近现代史学的研究进展和成果外,还由它的性质决定了其重要的宣传教育功能而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由此可见,近现代专题展览是向观众提供学习近现代史,了解国情,缅怀先烈,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文化形式。简单来说,一个成功的近现代专题展览能够以物说史、以史育人,达到培养人的髙尚品格,宣扬爱国主义精神,帮助人们找到精神归属的社会效益。因此,关于近现代专题展览相关问题的梳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近现代专题展览形式设计的几个特征
如果说展览主题是展览的灵魂,那么形式设计便是展览的血肉。形式设计的基本目的在于创造性地运用艺术手段和方法,将展览主题所要传达展示的内容艺术地再现出来,形成视觉体验,让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感知内容。现结合国家博物馆主办的“天下为公大道行——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大型馆藏文物展”(以下简称孙中山展)分析近现代专题展览形式设计的几个特征。中国国家博物馆精选326件馆藏文物和珍贵历史照片,在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之际,推出孙中山展。展览通过孙中山的墨迹手稿、重要文件、宣言、为革命筹款、演讲录音、委任书状等珍贵文物,重点反映孙中山先生推翻封建帝制开创共和的历史贡献,以及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实现国共合作的伟大历史转变。同时,也通过法书墨迹、函电手迹、重要遗物、珍贵留影等,展现孙中山先生的精彩人生。
(一) 同一主题下,展品的多样性
近现代专题展览以纪念重要历史事件和伟大人物为主。不同于艺术类展览明确的分类标准,人物纪念类展览呈现出文物多样性的特点。纸质类文物、器物类文物、影像类文物等,这些不同种类文物的尺寸、体量、文物现状各不相同。但是按照一定的史学标准为依据,有的时候,相差很大的文物必须要放在一起来说明某个主题或是尊重一定的历史逻辑。那么,怎样能够把这些文物和谐地放在一起达到展示的效果,是近现代展览形式设计绕不过去的一个问题。在孙中山展中,这一问题主要突出表现在“开创共和”和“伟大转变”两个单元。这两单元是展览的核心内容,以时间为序阐述孙中山先生一生的重要经历和主要贡献。因此,文物的陈列必须要尊重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或者特定的历史逻辑。在通体的展柜中,采用了统一大小的斜面展托,并根据文物的大小辅助以不同结构的展架来统一陈列的效果。
除了文物本身,恰当使用艺术品可使展览增色。而使用则需把握适度原则。首先选取的艺术品要符合展覽主题,最好是能够直接反映某个历史事件、典型人物或者重要时刻,切不可牵强附会。怎样将艺术品作为特殊的展品恰当地呈现在整个展览中,也是体现展品多样性考量的一个因素。孙中山展中一共选取了三件艺术品,其中沈加蔚先生于1981年创作的油画《先驱——国共合作?东征?北伐》(图一)所陈列的位置很有意思。这幅作品陈列于外围展线的拐角处,首先画面的内容是直接表达了孙中山先生的重要政治活动。构图为三联幅,画中主要人物孙中山、李大钊、廖仲恺等大步迎面走来,而观众动线也是直面画作走去,加之画作尺幅较大(171cm×339cm),就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似乎将观众带入了国共合作的年代。艺术品作为展览的一个因素恰当地融入了展览主题,并将抽象的历史事件生动地表达出来,增添了展览的艺术欣赏性。
(二)空间布局的多样性
展厅的空间布局是同时影响着展览内容大纲和形式设计的重要因素。姚安将展览大纲的架构总结为10种形式:直线形、“串”字形、平行线形、同心圆形、一个放射线形、“田”字形、“A”字形、“V” 字形、“H”字形和“T”字形。这种分类标准很大程度上受限于展厅的空间结构,由此可见,展厅结构对于展览可视性的重要意义。而专题展览由于其筹备时间、展出时间、展厅排期等可变因素的叠加就决定了其展厅选择时必然面临的灵活多变性。
孙中山展使用的展厅极有特点,是具有双倍展线的回字形展厅。回字形展厅最大的弊端是观众参观动线的重复。怎样扬长避短,减少观众视觉上的重复同时尊重历史逻辑,是一个要解决的重点。在展厅的结尾(图二),外围展线展示的是孙中山先生晚期包括去世之后的历史文物,其中有一件较为重要的文物是北平同生照相馆摄制的《总理奉安纪念册》。在设计中巧妙地利用了内外展线的重复性,选取了《总理奉安纪念册》中的部分典型场景照片做艺术处理后等比洗放为大照片悬挂于与之相对的内展线上,让观众在看到纪念册这一文物本身后又能看到其中的内容,从而能够更感性更深刻地感知当时纪念中山先生的场景。这样的呼应,使空间的劣势变成了优势,即丰满了对重点文物的诠释,也增加了展览的可视性,能够更好地吸引普通观众的关注,达到传播展览主题的效果。 (三)工艺材料与展具、空间距离、灯光等因素相互配合对展出效果的重要影响
一个合格的展览设计师首先要了解材料和制作工艺的特性,从而把握设计过程中使用手法的选择、制作成本的控制等重要环节。在孙中山展的制作工作中,较难把握的是大量玻璃展柜、镜框、前言立体字和灯光之间的相互配合。在展厅屏风的斜对面是有大量文字的前言板,必须保证其可读性,因此在屏风立体字材质的选择上不能一味地追求亮度,要考虑到材料发光所造成的视觉盲区。亚克力这种材质具有水晶般的透明度,透光率在92%以上,光线柔和、视觉清晰,用染料着色的亚克力又有很好的展色效果同时它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既可采用热成型,也可以用机械加工的方式,可以达到书法手写体字型的精细度要求,因而成为屏风标题的首选材质。另外,在展厅的整体灯光布局中,要综合考虑展柜玻璃的反光问题、墙面选用色彩的吸光率、文物保护对光线照度的要求等,直接影响最终的视觉效果。
(四)近现代专题展览审美标准的“现代化”
科技水平的进步推动着专题展览现代化的发展,在陈列中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展示效果,已在现代博物馆中广泛应用。革命题材怎样引起大众的关注,怎样将思想宣教融入视觉享受等问题使得近现代专题展览的审美标准趋于“现代化”,并成为符和博物馆发展的正确方向。但是正如苏东海先生所说,声光电及其他科技手段都不过是工具,而不是作为知识载体的文物和审美载体的艺术展品本身,过重地运用科技手段反而喧宾夺主、夺去了文物固有的光彩[1]。多媒体手段只是现代化审美的载体之一,而审美标准本身的“现代化”才是形式设计的核心出发点。单纯地追求技术的“新、奇、炫”不是目的,符合大众审美的变化才是初衷。
近现代展览由于其强大的宣教功能,则必然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這就要求形式设计首先要符合政治思想路线,任何设计手法、色彩、排版方式等设计中的具体工作都不能够天马行空。同时内容和设计都要为展示文物本身服务,这是每一个博物馆人工作的源头和起点。在这样的大前提下,从办展方法、展览目标、展示效果等方面近现代专题展览形成了其独有的特色。近年来,国家博物馆举办了大量这种类型的展览,比如“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美术作品创作展”“抗战与文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馆藏文物系列展”等都深受观众的喜爱,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伴随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国家趋势,近现代专题展览的推出既要以史学为依据,又要符合大众审美,肩负起大众思想文化教育的工作,如何兼顾不断创新与尊重历史这两大基本原则是近现代专题展览形式设计工作所要完成的艰巨任务。
参考文献:
[1]苏东海.论博物馆的现代化[J].中国博物馆,1997(1).
作者简介:王宇洁(1984-),国家博物馆(作者系孙中山展览设计师),研究方向:文博、工艺美术和展示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