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创新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c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面对经济的全球化格局,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华戏曲艺术既要发扬其优秀的艺术传统,又要善于吸收新的艺术因素,在创新中求得发展机遇。彝剧的形成与发展都是基于中华传统文化与彝族文明的基础之上而产生的,它是彝族的又是中国的。笔者多年从事少数民族戏剧——彝剧的创作,对于发展民族剧种有一些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文化全球化;传承;创新;拓展;跨文化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的到来,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亦成为一种必然。中国传统文化下的中国戏曲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这种冲击包含有外在传播方式与内在的西方戏剧观对中国传统戏曲观的挑战。全球化过程对世界各民族戏剧发展无疑是一次无法回避的挑战。面对经济的全球化格局,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华戏曲艺术既要发扬其优秀的艺术传统,又要善于吸收新的艺术因素,在创新中求得发展机遇。当然,继承与创新是有矛盾冲突的,中国戏曲在近现代以来,特别是当代的历史进程中,在全球化影响下东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生长的格局中,长期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的矛盾。笔者多年从事少数民族戏剧——彝剧的创作,对于发展民族剧种有一些自己的思考。
  一、文化创新与中华文化的坚守
  创新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基于中华戏曲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与之相对的艺术单一性、审美实时性、文化时尚性、趣味趋同性,中华戏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彼此之间的优胜劣汰和相互吸收、提高,致使这样的民族艺术始终作为中华文化的最高典范而存在着。在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体系中,与古希腊罗马戏剧、古印度梵剧不同,中国戏曲一俟形成,就具有一种稳定的结构和超强的代谢、革新机制,这种机制穿越历史时空,千百年不衰,步入当代,成为一种当代艺术,实现着传统与现代的演进与发展。
  我认为中国戏曲的创新,一是应着力于东西文化,在“融合”地探讨剧目创新。二是表演程式和科技进步影响下舞美服饰的创新。三是发展以及戏曲传播途径、方式的创新。从这三方面入手深入挖掘作为中华民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和优美的艺术表演程式,以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深厚意义。
  经济带来的文化也出现全球化的趋势,以及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不应以否定中华戏曲独特的艺术魅力与丧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自信为前提。当前,在学术界普遍关注全球化的同时,对“全球化”尤其是“文化全球化”的看法产生了较大的分歧:一种观点认为,不存在“文化全球化”,“文化全球化”是对“全球化”概念的泛用;第二种观点认为,“文化全球化”就是“文化趋同化趋势”,或者说是文化的同质化;第三种观点认为,“文化全球化”意味着“文化的殖民化”;第四种观点认为,“文化全球化”正在消融着“民族文化”。在当代中国,戏曲艺术要努力引领文化建设的艺术发展方向,要以厚重的中华戏曲传统文化和艺术精神为依托,在全球化的今天为重建中国文化的主體性作出应有的努力,要通过戏曲舞台艺术的精品创作鼓舞和重建我们对民族文化的自信。
  不管学术观点趋势怎样,但是从中传达出重要信息:文化全球化不可避免地席卷而来。全球化与本土文化的交流碰撞,在逐渐改变我们了解世界和认识自己本土文化的方式。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日益广泛,对于民族剧种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民族剧种的发展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性。
  二、继承传统,突出民族剧种的特点
  彝剧的产生基于彝民族深厚的文化的底蕴,它有三个特点:
  一是它的题材贴近生活。彝剧的题材大部分都取材于现实生活,比如小彝剧《半夜羊叫》《彝山马樱红》《三开井盖》《掌火人》《真假乡长》《慕勒祭爹》《摩托声声》等等。还有一部分取材于彝族民间故事传说和民间长诗,如《阿佐分家》《曼莫与玛若》等。因此,彝剧不仅生活气息浓厚,而且新鲜、活泼、生动,很富于艺术感染力。它们对生活的某个侧面,某种不良的社会现象进行了生动形象的反映,进行或热情的讴歌或辛辣的讽刺。
  二是它的表演载歌载舞。彝剧的表演风格就是在边歌边舞中进行表演,具有浓郁彝族歌舞的特色和鲜明的地域特征。彝剧的音乐由民歌小调(如梅葛调、曼莫若调等)舞曲、器乐曲(如芦笙曲、月琴曲等)结合形成,称“山歌体”,戏剧动作揉合了彝族的“跌脚”“打歌”等民间的舞蹈元素。如在小彝剧《慕勒祭爹》中,在刻画人物内心激烈冲突的时候,运用了彝族跳脚“八角穿花”的一些动作,外化了心理活动,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人物,深受观众的喜爱。这些彝族歌舞在彝剧中的运用,对塑造典型人物、推动剧情的发展、营造特定的环境都有很大的帮助。
  三是它的语言生动活泼。彝剧使用的语言为汉语彝腔。它来自于彝族的民间语言,生动贴切,优美朴素,散发出浓浓的“松毛味”。如“蜂蜜嘴,苦瓜心”,“豆腐莫点老,大话莫说早”,“一棵树难挡风,一根柴难烧火”,“鱼靠水养,人靠集体”等。这些语言信手拈来,表现了特定环境中人物的心理、性格、思想感情。这样生活化的语言,易于和观众引起共鸣,易于和观众进行沟通,也使彝剧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语言风格。
  因此,发展民族剧种,首先要抓住其民族剧种的特点,抓住本民族剧种所特有的表现形式,并且,还要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进行深度的学习、了解、借鉴,达到紧密的结合,才能充分体现出它独特的魅力。
  三、民族剧种要在继承传统中创新
  彝族有着博大精深文化传统,在这块土地上孕育的彝剧,必然也就和彝族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彝剧对于彝族的文化传统、歌舞、习俗等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继承、发展和表现。在彝剧很多的作品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彝族灿烂的文化底蕴和彝族人民多彩的生活。但是,彝剧是一个年轻的剧种,它所擅长的是以歌舞的形式来表现一些生活中的小事,而对于大事件的表现则有些力不从心。彝剧在它的选材、表演风格、音乐唱腔等一系列问题上也还没有一套很严谨的规范程式,一切都在摸索中形成。彝剧在创作中,很大一部分作品都是表现农村题材,很少有历史题材等。选材的不广泛性,使很多作品陷入了选材雷同、题材陈旧的境地。彝剧自身的这些局限性,制约了它的发展。要让它适应新时代观众的欣赏要求,提升它的艺术品味,就必须要在继承传统中进行大胆的创新。   因此,必须要拓宽彝剧的选材范围。在近年来的彝剧创作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一些作品已经有所突破。比如,大型彝剧《疯娘》《杨善洲》,小彝剧《老两口约会》《摩托声声》《喝三秒》《桃花红·梨花白》《桂花表妹》等。《杨善洲》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疯娘》改编自一篇短篇小说,《老两口约会》则关注了现实生活中老年人的问题,《摩托声声》《喝三秒》《桂花表妹》体现了新时期农村出现的新问题。这些剧作以崭新的艺术表现手法,突破了彝剧在选材上的局限,得到了专家和观众的喜爱和认可,获得了成功,这极大地拓宽了彝剧的表现、表演范围。
  四、跨文化戏剧的拓展尝试
  虽然彝剧对于跨文化改编没有太多的尝试,但是,这也为民族剧种的创作提供了更多的题材。在这方面,同为云南民族剧种的花灯,为彝剧提供了可借鉴的创作经验。云南省玉溪市花燈剧团曾创作排演了一部花灯剧《卓梅与阿罗》,出生于意大利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通过剧作家的巧手,落户到了中国云南彝家山寨。他俩改名阿罗与卓梅,身着色彩艳丽的彝装,在月琴芦笙的伴奏中跳着跌脚舞,用花灯调倾诉互相爱慕之情。在彝族火把节里,沐浴着爱的阳光。最后,悲剧还是不可避免地发生了,阿罗和卓梅这对倾心相爱的恋人死去,留给人们无限的悲伤。《卓梅与阿罗》用云南花灯的形式,完美地呈现了西方的经典爱情绝唱。这个戏就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突出民族剧种的特点,并大胆进行创新,最终取得成功。因此,民族剧种的创作,首先要在题材上不断拓宽选材的范围,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及时反映社会的变迁,与世界接轨。
  在当代世界文化中,中国戏曲已经成为识别民族个性的最显著的标志,亦为认识中华民族悠久传统的最显著的表征。中国戏曲自形成之初就走是一条亲民的为流行艺术之路,中国戏曲依附于丰富多样的社会生活,浓缩了多元而丰富的种族审美、地域差异、时代风尚、艺术品类,锻造着“中国戏曲”这一词组,严格地说,中华戏曲在历史变迁与时尚审美中,不断在吸收优秀文化包括西方文明中前进并发展,无论从其艺术形态还是表现内容,都强烈地呈现出历史之于艺术的种种要求和规范。
  作为中国戏曲组成部分的彝剧,它的形成与发展都是基于中华传统文化与彝族文明的基础之上而产生,它是彝族的又是中国的。人们常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一切规则都是相对的。文化全球化,让中外戏剧有了交流和碰撞。因此,民族戏剧要继承传统,大胆创新。民族戏剧的发展繁荣,推动了世界戏剧的发展繁荣。
  参考文献:
  [1]何成洲.全球化与跨文化戏剧[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李垠(1974-),女,彝族,云南大理人,本科,现在在楚雄州民族艺术剧院创作研究室工作,二级编剧,研究方向:少数民族戏剧创作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母亲》是20世纪90年代由张继刚编创、卓玛表演的藏族女子独舞。本文通过赏析《母亲》,进行民族舞蹈作品创作中共性与个性的探索,分析民族舞蹈创作中应该掌握的共性因素以及应该突破的个性手段,以求在未来的民族舞蹈创作中,寻找到提升民族舞蹈编创水平与质量的方向,创作出优秀的民族舞蹈作品。  【关键词】创作;民族舞蹈;共性;个性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识码】A  何为创作?何为舞蹈创
【摘要】《过客》里那个黑衣人倔强、黑须、乱发的样子,令人无法不注意到其与鲁迅外形的高度相似。这个疲惫干涸的过客,需要经由老者和女孩的转译才能呈现出自己的思维特征和情绪状态,从他对于老者劝告的拒绝和对于女孩好意的诅咒中,一个去意已决、完全放逐自我的孤独者形象逐渐清晰起来。与此同时,鲁迅思想里的“过客”意识也浮现了出来。作为曾奋发于“五四”的知识者,鲁迅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前后所写的大部分文字,泛着
【摘要】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许多东南亚归侨中的有识之士为了增进侨友间的互助互爱,加强中国与侨居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把在京的各自侨居国的归侨和侨眷组织起来,相继成立了东南亚各国在京归侨侨眷联谊会。近年来,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筹备及开馆后,在京归侨侨眷联谊会起了重要作用。本文旨在对在京归侨侨眷联谊会参与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涉侨物品的征集活动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其社会活动及作用,进一步达到共建侨胞之家的设
【摘要】文物承载了我国的灿烂文明和优秀文化,具有多重观赏和研究价值。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迅速发展,进一步提升文物的“曝光度”,是增强民族自信,促进社会发展以及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追求的保证。本文分析了我国文物“曝光”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文物;开放度;“曝光度”;文物保护;文物利用  【中图分类号】G264 【文献标识码】A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作
【摘要】探究中华民族的象征——龙的起源问题,是当今学术界的一个极具有挑战性的难题。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首先通过对各种关于龙起源的学的研究来了解当前龙起源的研究情况,然后通过对河南濮阳仰韶文化出土的文物研究来深入探究龙的起源与蛇之间的密切联系,最后点出龙文化的深刻内涵以及对未来研究的期望。  【关键词】龙;起源;蛇原型;龙文化;民族精神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一、现有的龙起源
【摘要】尽管传统的建筑美术教学已有了丰厚的专业教学经验的积淀,但在新的形势下,在新的专业环境背景中,对于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充分考虑不同院校的实际情况,比如学科背景、办学理念、培养目标、生源情况等等,对建筑美术的教学思路进行针对性的考量和定位,摸索出适合实际教学情况的有效的美术基础教学模式。为建筑专业的学生接下来的专业设计学习打下良好的手绘基础,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培养必要的艺术修养。  【
【摘要】明弘治五年开始在宜山设置土司制度,其实质是古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它的实施,上合天心,下顺民意,在一定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对国家的统一和社会安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明弘治;永定司;永顺司;永顺副司;韦盛春  【中图分类号】K23 【文献标识码】A  历史上任何一种政治制度的实施,都有其特殊的历史环境和社会要求。明代中期朝廷开始在广西宜山县民族地区执行“以夷制夷”政策,析宜山县地
【摘要】本文通过对成功申报了AAA级旅游景区的高校进行梳理,从高校校园环境、文化育人、市场需求、创造就业等方面分析了高校开展旅游项目的可行性,并以湖南民族职业学院为基础,通过对原有的旅游景观及景点、结合专业方向可设置的旅游项目、结合现有场地环境可增设的旅游景点及景观设施等进行探讨,研究在AAA级旅游景区校园中进行旅游开发建设方案的可行性。  【关键词】旅游景区;高等学校;旅游开发;实施方案  【中
【摘要】做好高职生的入学教育第一课,直接关系到高职生的未来和发展。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高职生通过提高自身修养来塑造崭新形象,为顺利度过大学阶段和将来就业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关键词】修养;理想;感恩;承担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原浙大校长竺可桢劝勉浙大学子:“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要自己问问:一是到浙大来做什么?二是将来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人?”当今的高职生也可以问问自己两个
【摘要】山西民居砖雕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山西文化内涵,广泛用于民居砖雕的制作当中,灵石县王家大院就是其中的代表。但目前山西民居砖雕的宣传和展示方式较为单一,民居砖雕技艺的传承更是面临很大的困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本文以王家大院砖雕为例,分析增强现实技术如何与山西民居砖雕相结合,探讨传播的多种途径和形式,以及增强现实数字虚拟资源开发流程等方面的内容。希望在新的数字网络化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