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自主探究式教学迎合了新课改的要求,是新课改重点倡导的教学模式,它能够让教师的教学课堂焕发勃勃生机,赋予了课堂生命活力,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成效。本文笔者在结合具体实例的基础上,先分析了自主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特征,重点探讨了小学数学课堂自主探究教学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4-0140-01
数学教学需要不断培养学生求知欲,继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小学生对事物充满好奇,自主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有助于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学生创造性学习提供动力,还可以帮助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化被为主,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一、自主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特征
1. 自主性。在自主探究的背景下,每一位数学教师都需要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加以分析,并且要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要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探求、思考、分析,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这一过程。当然,基于新课改的发展背景下,需要积极规避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规律等传授给学生有效的方法,引领学生在数学的海洋中自由翱翔。
2. 情感性。情感教育现已经发展成为了教学体系的关键,积极培养学生的情感成为了学习能动性的关键载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不例外,在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主要特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3. 创新、实践性。从教学角度分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践性主要是指让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全过程的分析与整合,能够自己动手实践,能够自主探究,且可以采取自主交流的方式实现对知识的观察与了解。另外,创新性则是指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教学知识的引导,数学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敢于突破,勇敢创新,如此才能将自主探究式教学深入学生内心,才能发挥出自主探究式教学的作用与价值。
二、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策略
1.借助现代媒体,激发思考行为 。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极弱,简单的课本和有限的模型并不能满足学生的认知,适当地加入新媒体教学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让学生听到、看到,眼、耳一起进行互动,实现直观信息的传输,学生的注意力由此更为集中,激发更深层次的思考。这种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好的认知平台,让学生在更多的信息中进行自我筛选,自我探究。例如,教授《圆柱的体积》一课时,“圆柱体积的推理过程”是本课中的重、难点所在。面对本课中圆柱体不规则、不好测量,且内容较抽象的现实情况,学生很茫然,不知所措。但是利用多媒体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对圆柱体底面沿直径平均分成若干个面积相等的小扇形,然后把圆柱体沿一条直径切割开拼组,形成了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这样学生就能够很直观地感受到,圆柱的底面积等于长方体的底面积,圆柱的高等于长方体的高,圆柱的体积就可以用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来计算,即底面积乘以高。学生通过思考,很快就掌握了本课的重难点,并且能够灵活运用。
2.注重巩固应用,实现知识内化 。
在自主探究式教学推进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数学知识的巩固应用,使得学生能够将知识内化,并提高其数学水平。 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一种知识贯穿应用的形式,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应用。为了实现探究式课堂教学的策略,对于课堂学习的知识,教师通过练习题或者作业的形式使学生对于所学知识更好的理解和应用,实现一种巩固的作用。教师在习题的设计上,要结合所学知识的难度及其拓展性,适当提高题目的难度,并且进行一定的结构上的变化,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使其将知识进行内化理解。 探究式学习同样注重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锻炼不是简单的解题技巧的锻炼,而是其解决问题全过程中综合能力的一种锻炼,这是一个探究的过程。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题目,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予以综合应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也提高其数学应用的意识和实践应用能力。以这种针对性的强化训练,来引导学生更好的进行探究学习,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3.鼓勵合作交流,掌握探究方法 。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人们合作探索的结果,乐于合作、善于合作也是社会人文精神所提倡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将学生学习小组,进行互学、互评、互帮,每个人都充分参与学习探究,这种体现在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不仅有益于探究的开展和学生特长的发挥,更有益于学生合作意识、团队精神的养成。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中,学生面对手中的圆片,不知道怎样得到它的周长。这时我组织他们小组内一起合作讨论交流,引导他们利用手中的材料。生1:“我把绳子在圆上绕一圈,然后把绳子拉直在直尺上,测出它的长度,这个长度就是圆的周长。”生2:“我在圆上先做一个小小的记号,然后从这个记号开始在直尺上滚动一圈,测出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生3:“老师,在黑板画的圆怎么用绳子绕?那个圆又怎么在直尺上滚呢?”师:“对呀,用绳测法、滚动法测量的圆的周长有局限性。那么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呢?又有怎样的关系呢?请你们探究一下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不失时机地给学生提问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反复深入思考,有助于学生探究学习思维能力的养成,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
总之,探究性学习是新课改的要求,探究性学习要求在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仅其指导总结的作用,根据学生应用平时生活中的经验去思考解决问题,从而去完成探究主题,获得“自己”的知识。探究性学习不仅能够抓住小学生对事物充满好奇的特点,还能让小学生产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参考文献
[1] 韩庆颖.自主探究模式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7(04):52.
[2] 樊伟.多元点拨多元点拨,动态探究动态探究——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自主探究教学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14(05):40-41.
关键词: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4-0140-01
数学教学需要不断培养学生求知欲,继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小学生对事物充满好奇,自主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有助于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学生创造性学习提供动力,还可以帮助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化被为主,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一、自主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特征
1. 自主性。在自主探究的背景下,每一位数学教师都需要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加以分析,并且要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要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探求、思考、分析,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这一过程。当然,基于新课改的发展背景下,需要积极规避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规律等传授给学生有效的方法,引领学生在数学的海洋中自由翱翔。
2. 情感性。情感教育现已经发展成为了教学体系的关键,积极培养学生的情感成为了学习能动性的关键载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不例外,在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主要特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3. 创新、实践性。从教学角度分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践性主要是指让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全过程的分析与整合,能够自己动手实践,能够自主探究,且可以采取自主交流的方式实现对知识的观察与了解。另外,创新性则是指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教学知识的引导,数学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敢于突破,勇敢创新,如此才能将自主探究式教学深入学生内心,才能发挥出自主探究式教学的作用与价值。
二、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策略
1.借助现代媒体,激发思考行为 。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极弱,简单的课本和有限的模型并不能满足学生的认知,适当地加入新媒体教学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让学生听到、看到,眼、耳一起进行互动,实现直观信息的传输,学生的注意力由此更为集中,激发更深层次的思考。这种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好的认知平台,让学生在更多的信息中进行自我筛选,自我探究。例如,教授《圆柱的体积》一课时,“圆柱体积的推理过程”是本课中的重、难点所在。面对本课中圆柱体不规则、不好测量,且内容较抽象的现实情况,学生很茫然,不知所措。但是利用多媒体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对圆柱体底面沿直径平均分成若干个面积相等的小扇形,然后把圆柱体沿一条直径切割开拼组,形成了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这样学生就能够很直观地感受到,圆柱的底面积等于长方体的底面积,圆柱的高等于长方体的高,圆柱的体积就可以用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来计算,即底面积乘以高。学生通过思考,很快就掌握了本课的重难点,并且能够灵活运用。
2.注重巩固应用,实现知识内化 。
在自主探究式教学推进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数学知识的巩固应用,使得学生能够将知识内化,并提高其数学水平。 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一种知识贯穿应用的形式,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应用。为了实现探究式课堂教学的策略,对于课堂学习的知识,教师通过练习题或者作业的形式使学生对于所学知识更好的理解和应用,实现一种巩固的作用。教师在习题的设计上,要结合所学知识的难度及其拓展性,适当提高题目的难度,并且进行一定的结构上的变化,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使其将知识进行内化理解。 探究式学习同样注重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锻炼不是简单的解题技巧的锻炼,而是其解决问题全过程中综合能力的一种锻炼,这是一个探究的过程。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题目,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予以综合应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也提高其数学应用的意识和实践应用能力。以这种针对性的强化训练,来引导学生更好的进行探究学习,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3.鼓勵合作交流,掌握探究方法 。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人们合作探索的结果,乐于合作、善于合作也是社会人文精神所提倡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将学生学习小组,进行互学、互评、互帮,每个人都充分参与学习探究,这种体现在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不仅有益于探究的开展和学生特长的发挥,更有益于学生合作意识、团队精神的养成。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中,学生面对手中的圆片,不知道怎样得到它的周长。这时我组织他们小组内一起合作讨论交流,引导他们利用手中的材料。生1:“我把绳子在圆上绕一圈,然后把绳子拉直在直尺上,测出它的长度,这个长度就是圆的周长。”生2:“我在圆上先做一个小小的记号,然后从这个记号开始在直尺上滚动一圈,测出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生3:“老师,在黑板画的圆怎么用绳子绕?那个圆又怎么在直尺上滚呢?”师:“对呀,用绳测法、滚动法测量的圆的周长有局限性。那么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呢?又有怎样的关系呢?请你们探究一下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不失时机地给学生提问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反复深入思考,有助于学生探究学习思维能力的养成,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
总之,探究性学习是新课改的要求,探究性学习要求在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仅其指导总结的作用,根据学生应用平时生活中的经验去思考解决问题,从而去完成探究主题,获得“自己”的知识。探究性学习不仅能够抓住小学生对事物充满好奇的特点,还能让小学生产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参考文献
[1] 韩庆颖.自主探究模式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7(04):52.
[2] 樊伟.多元点拨多元点拨,动态探究动态探究——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自主探究教学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14(05):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