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芝地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开展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i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4-0135-01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6年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中指出,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的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也明确指出要进一步科学地指导和规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综上所述,开展和落实林芝地区心理健康教育是必需与迫切的。本文将会以林芝市第一小学为例从现状和具体策略两个方面展开阐述。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现状
  林芝市第一小学超过85%的学生是外来务工子女,而这一类的学生大多数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分别以及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但因为家庭原因,却又往往无法长时间的定居在同一处。这些孩子往往会有比较强烈的排斥心理,自我封闭,学习基础薄弱,较难集中注意力。
  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这类学生,必须要结合他们的原生家庭。结合中国外来务工人员现状与当地实情可知,外来务工人员最大的特点是流动性强,这一特点,而在小学阶段,孩子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个性品格和社会适应都会得到迅速发展,时常变更生活和学习环境会让孩子有很强烈的漂泊感,因此无法在上述所说方面无法得到好的发展。
  据研究显示,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的最佳时期。在三到五年期期间,孩子的学习动机由强减弱,学习任务的加重,难度的加大,外部压力的增大致使孩子学习的内部动机更为重要。而外来务工子女的生活特性使得他们比一般孩子更懂得察言观色,即使在课堂中学习,思想也常常无法集中,甚至需要在家肩负起繁重的家务事,这些情况都造成外来务工子女无法将精力集中在学习上。这也造成,这类学生即使有着想要获得好成绩的目标,也没有能取得好成绩的能力,相对较差的家庭条件以及无法跟上其他同学的学习能力,使得他们自尊心低下、自卑,存在一些急需缓解和调节的心理问题。
  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林芝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也因此有着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涌入林芝,随之而来的,是其家人,而这也就意味着林芝地区肩负起对这些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的教育责任,解决这些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首要前提。但因林芝教育人员缺少,心理教育的开展一直有名无实。
  二、心理教育开展具体策略
  初期的心理教育开展应从以下几面开展。
  (一)心理课程的开展。
  在学校心理教育的开展中,心理课程的开展是最为基本的一项。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根据不同年龄层的需要来开展。1-3年级的心理课程应至少每两周一节,4-6年级的心理课程应每周一节。对于有升学压力的六年级学生,除了基本的心理课程外,还应每学期至少开设一次团体辅导活动,内容应与六年级的学情学况有关,如缓解压力、积极应考等。
  (二)开展心理咨询。
  除了基本的心理课程外,心理咨询也是开展心理教育的基本项之一。心理课程是对整体进行教学,心理咨询则是對个别具有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开解和引导。对于这类学生,心理咨询是最直接快速解决问题的方式。在开展心理咨询的时候,必须要做好测验和记录工作。心理咨询室的布置不能过于简陋,要为学生创造能展开心扉的环境,若有条件,可在心理咨询室购置完整沙盘,便于心理老师能开展沙盘治疗。
  (三)学校教师培训。
  在心理教育缺乏的地区,对学校老师进行心理知识普及是必不可少的。学校里的大多数老师都缺乏这方面知识的培训,他们虽然大多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对于学生的心理问题却经常不重视,认为只是学生在无端发脾气或者出于叛逆期。学校老师首先应该对小学期间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和处理方式有一定的了解。在学校心理老师的宣传和普及下,使得全校老师对心理教育方面起到重视,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时,及时反馈到心理老师处。
  (四)亲子教育。
  对于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最需要解决的是亲子之间的沟通问题。外来务工人员工作时间较长,时常无法在家陪伴孩子,因此为家长与孩子创造交流的环境是学校应思考和提供的。结合小学生爱玩的天性,一学期举办一次心理亲子游园是个不错的办法。心理亲子游园应趣味性与知识性兼备,设立测试区、游戏区、知识展览区和交流区,在开展活动之前,应与全体老师进行沟通,得到老师们的支持,确保活动开展人员的充足。在宣传方面,应让班主任与家长们沟通交流,确保大多数学生家长能参加活动。
  为了让林芝地区的孩子们更健康快乐地成长,林芝地区小学心理教育的开展是必需且急迫的。但受到现实所限,心理教育的开展必需一步步来,不能操之过急。
其他文献
摘 要: 信息技术教学在我国的素质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伴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对我国初中教学中的信息技术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技术教学是初中阶段的学生必须要求掌握的课程,它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对于学生们信息技術的学习没有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为了提高初中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新课标指导下的初中信息教学新方法。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对文化教育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我们现在的教育制度在改革中,教师需要有新的方法来传递给学生知识。在高中化学课堂中,情景教学是一个传授学生方法的新途径,老师通过建立问题的情景,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了解,并有目的性的去解决学生在学习高中化学遇到的问题。笔者本文就探讨研究如果创设高中化学新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  关键词: 高中化学
期刊
摘 要: 校本课程的开发弥补了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不足,更易于形成办学特色,彰显“个性化”。随着智能终端设备渐进我们的生活,且成为“必需品”的时候,学校德育的实施途径正悄然发生着变化,从原始的纸质式传递转变成网络环境下的媒体阅读体验式,从静态化的文字、图片转变成动态化的图像、音频、视频,甚至是3D、4D,从视觉冲击力,行动引导力,认知持久力上使学生的品行、道德发生着循序渐进、悄无声息、润物无声的发
期刊
摘 要: 在老师和大多数学生心目中,作文是个“硬骨头”,让人头疼。作为语文学习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四项基本技能:听说读写,写是重点和难点,写作教学也同样是老师教学任务的重中之重。然而在当下的传统教学中,教学工作者只将写作技巧灌输给学生,使得有些学生的文章没有真情实感,本文将这一情况深刻剖析,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一己之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写作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
期刊
摘 要: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因此在教学实践中需要重视对学生“知行合一”的教育。本文讨论了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对于“知行合一”教育策略的分析。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知行合一;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4-0125-01  随着新教改的不断推进,初中思想
期刊
摘 要: 一轮复习中,我们发现学生对万有引力定律这一章的复习普遍感到非常困难,平时考试中这部分考点的试题丢分也较多。下面就我的一点体会谈谈存在这一现象的原因以及怎样让学生突破重点知识的,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真正领悟到这个'神奇'的万有引力所蕴含的物理之美!!  关键词: 一个中心;两种模型;三個位置;四个关系  【中图分类号】 G63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
期刊
摘 要: 当前我国核心素养观念的培养尚处于初级阶段,就目前社会的发展形势来看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英语学科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故英语教师应该不断的摸索一条能够全面培养学生沟通与交流、团队合作的综合能力,全面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塑造。  关键词: 中学;英语教学;核心素养;培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4-0
期刊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4-0106-02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需要学习和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比较阅读是提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归纳了几种较易把握的比较阅读的方法。  一、沉入
期刊
摘 要: 小学阶段是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特殊的阶段对于小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小学阶段“学困生”的自我效能感往往比较低,因此在小学教学期间,教师就必须得注意学困生自我效能的培养,要针对学生的这类问题选择合理的方式进行教育,逐渐地提高小学“学困生”的自我效能感。  关键词: 小学“学困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 数学是一门充满智慧、充满人文精神的学科。课堂教学是学生个性发展与张扬的天地,理应充满活力。教师应在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下与学生互动,采用艺术的策略,科学地设置问题情境,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借以创设活力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 数学;课堂;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4-0127-01  数学是一门充满智慧、充满人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