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美文感知雪韵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ravi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产生强烈探求欲望的重要手段。由于信息技术可提供丰富的图像及声音信息,在创设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的教育情境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十分注意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教授《第一场雪》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1 激发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的力量是巨大的,作为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和艺术魅力,运用声、光、色等多种信号把课文内容生动形象地再现,将学生的眼、耳、手、脑等感官调动起来,使学习内容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在其中品味,感悟、积累语言。为此,在教学《第一场雪》这篇课文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新课伊始,我先用多媒体播放了下雪场景并配上《雪绒花》这轻快的乐曲,学生们一边欣赏美妙动听的音乐,一边看着风光秀丽的雪景,在他们陶醉其间时,我借机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雪吗?为什么?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他们各抒己见,气氛异常活跃,达到了“课未始,兴已浓”的愤悱状态。
  在教学“下雪时”这个自然段时,我在引导学生通过抓重点词品读感悟体会雪大的基础上,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大雪纷飞的情景,然后引导学生用想象的眼睛去看这场雪,用想象的手去触摸这场雪,说一说这纷纷扬扬的雪花它像什么?同学们争先恐后,有的说它像鹅毛、有的说像银蝶;有的说它像棉绒、像柳絮、像蒲公英的种子;还有的说它像一个个小天使、小伞兵……至此,同学们的想象力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创新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不仅拓宽了思路,也为日后一题多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感知雪韵,突破重点难点
  《第一场雪》是作家峻青1962年写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描写胶东半岛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及关于雪的联想,表达了作者对这场预兆丰年的大雪的喜悦之情。本文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品味语言文字,了解雪后美丽景色及作者的联想,体会作者的喜悦心情。课文第四段描写雪后美景,它是全文的一个重点段。为了使学生很好地感受雪后美景,我在讲读时随机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雪景图,借助于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入情如境,感知雪韵,领略雪后美景,让同学们真切地感受到雪后江山一色,洁白一片的壮观景象和松树、柳树雪后的不同景致。让孩子们在合作交流中感知那一“挂”一“堆”的绝妙之处。并通过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风吹树枝,雪沫飞扬的动态画面。至此,借助多媒体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雪后美景,使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得到了有机的统一。在此过程中,学生主动地品味语言,积累语言,依托本文超越文本,真正走进了胶东半岛的第一场雪,领略了雪韵,感知了雪趣,延伸了语文学习的深度。
  3 品读感悟,体会喜悦之情
  在教学中我除了播放与课文相匹配的雪景图之外,让学生图文对照,美文美读,反复品味,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思中感悟,体会作者无比喜悦的心情。从而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另外,在学完雪后美景这段后,我又播放雪后美景系列图片,把一幅幅活灵活现的雪景图呈现在孩子们面前,拓展了语文学习的空间,使他们更多地感受到雪后那银装素裹、粉妆玉砌的童话般的世界, 使得课堂气氛轻松,学生身心愉快,更能使学生与作者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深深喜欢雪,赞美雪。
  4 音乐渲染,升华喜爱之情
  大家都知道文学就是语言化的音乐,音乐又是音符化的文学。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文学中的妙处可以借助音乐的手段得到渲染,文学中的意境可以在音乐中得到升华。上过讲台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头开的好能促使学生情绪高涨,为课堂增色。此外课堂的结尾也很重要,结尾结的好,能让课堂再起波澜,在这时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能将学生的思维推向新的境界。在即将结束此课教学的时候,我播放课件和孩子们一起欣赏殷秀梅演唱的歌曲《我爱你塞北的雪》并配以下雪的场景,让孩子们伴着优美的旋律,再次走进这雪的世界,感受这预兆丰年的大雪给人们带来的喜悦,从而升华情感,达到“课虽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总之,在教授此文的同时,我深深体会到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的辅助手段,以其特有的优势走进了课堂,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在教学中播放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课件,配以恰当的音乐,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也可以使学生的情感与文本产生共鸣,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率也相应地得到了提高。
其他文献
物理教学从初二开始,是个起点也是个关键点,把这个点抓好对未来的教学即可劈波斩浪。作为教学的实施者,结合新课标,推进和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尤为重要。  1 自主学习的实质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论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
期刊
在实际数学课堂教学中,主动参与学习的学生为数不多,大部分学生受纪律地约束勉强配合老师,在课堂中开小差、搞小动作的学生也不少。老师上一堂课下来浑身疲倦,声音沙哑,课堂效率又低。这就给我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有些三四十集的电视连续剧让很多学生喜欢看,反反复复地看,并且看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而一堂课40分钟学生们却不投入、耐不住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种全新的尝试:编故事贯穿数学课堂
期刊
导入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如果导入得当,就能直接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使其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课堂活动顺利进行,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我们应运用多种导入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为整节课作好开路先锋。  1 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进行导入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
期刊
【摘要】高考中语文科要取得好的成绩,必须要有高一的语文学习为基础。要抓好高一的语文教学,就必须把它放到一个系统中来研究,合理而有重点的对高考的专题进行训练,强化能力与解题方法。  【关键词】高一语文;高考;系统;专题训练  高考,是人生的一大转折点。高考的成功,有赖于高中三年的厚积。高考语文依托的乃高中一、二年级语文教学的基础,如果高一高二抓不好,到高三拼命的补、复,时间紧,任务重,学生学得吃力,
期刊
我们知道,英语的听、说、读、写四种技能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任何一种能力的提高都有赖于或有益于其它能力的提高。但这决不是说任何一种能力的提高不需要进行系统的、专门的、有针对性的训练。任何一种能力的培养都有其自身的方法和内在的规律。口语能力的培养也不例外。如何在高中阶段把口语训练得更加准确地道、更加流利,也是有一定的方法的,那么,如何提高高中生的口语水平呢?我认为要做好这样几点:  第一,解除学生
期刊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一生为师,三生为父”、“师徒如父子”的古训,把老师的地位看的高高在上,而老师也就堂而皇之心安理得地安享着人们的尊重,尤其是学生的顶礼膜拜,容不得学生任何的不尊和挑衅。随着时代的发展,老师的这种观念越来越受到挑战,老师的困惑越来越多:现在是怎么了?怎么学生都变成这样了,怎么教了几十年越来越不会当老师了,我想这样的问题在很多老师的脑海萦绕过,深思之余,我们是否有了答案呢?我们该如何
期刊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观,其中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而以上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活动来完成。新课标指出,要"注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应积极运用教学挂图、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等,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向学生传授历史基础知识是中学历史教学最基本的任务。借助于营造教学情境,不仅能更有效地完成传授历史基础知识的任务
期刊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然而,在当前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不是被忽视,就是束手无策。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自学是一条有效途径。进行课堂自学的指导, 目的在于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那么,如何在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下面就把本人在这方面的一些探索给以介绍,以抛砖引玉,与大家共勉。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实验阶段,课堂教学的改革就成为整个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等的改革已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是时代赋予数学教学活动的要求。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中学物理教育既要让学生学习系统的物理知识与技能,又要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更应当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品质。这就要求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努力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全面落实三维教学目标、渗透STS教育,要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创建适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三维教学目标;学习方式;多媒体技术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