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实施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jian101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語文老师每次都会在教学新课前布置这样一道作业——“预习”, 那何为“预习”?预习是指学生在上新课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初步把握内容,思考课后问题,查阅资料,提出不解的问题等等。但是,往往完成的效果却不尽人意:有的学生只是圈圈生字,标个段落序号;有的学生就读读课文而已;还有的直接忽视这道作业。久而久之,预习就成为一道形式作业,学生们也就这样应付了事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他们并不真正懂得课前预习的重要性。那么,预习到底有多重要?
  语文教学过程是从学生的自主学习开始的,教师应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授教,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主动的,他们才是课堂的学习主角,教师的教学不再是灌注,而是引导、启发,但只有在学生充分地、初步地感知了文本后,教师的教学才是有意义并有效的。可见,预习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进行学习不可缺失的必要环节,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推动学生不断进取的前奏,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还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所以,当务之急必须教会学生学会预习,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一、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因各学段对学生的要求不同,预习的要求也有分别。教师要以《语文课标》为依据,明确了每个学段的目标与内容后,再来定位预习内容的方向。低年级的学段目标是以“识字”“写字”为重点,而中高年级的学段目标是以“阅读”为重点,那么,布置预习内容的侧重点就不一样。比如低年级预习时在“阅读”部分不能要求太高,只要能理解词语的意思,大致懂得课文写什么就可以了;中年级在预习时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要有初步、整体的把握,会感悟文章表达的思想和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惑;而高年级在预习时要初步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和表达方法,提出自己的想法。可见,各学段的目标不同,预习要求也有所差异。
  二、掌握方法,培养能力
  第一,预习一篇新的课文,在明确了预习要求之后,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标:用笔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在二类字下面标上“Δ”,给不认识的字标上拼音;用“___”标出文中生词,给不理解的词语打上“?”。
  读:要读准生字、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并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查:通过查工具书,理解生词的意思,中高段还可联系上下文等办法,理解词语在文中的达意。
  划:标出段落序号,给课文分段。划出不明白的地方,以备课堂听老师讲解。
  拓:有些课文的作者简介、写作背景等一些知识,是学生未知的。但是,学生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查阅课外有关资料,才能更好帮助自己理解课文内容。如学习高适的《别董大》一诗之前,可以搜集王勃、李白、孟浩然的送别诗等作好铺垫;再如《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詹天佑》《卢沟桥烽火》等课文,要感受经典,必须了解历史,只有搜集并查阅相关的数据、文字资料,才会对课文所涉及到的背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才会对课文有更深入的解读。
  第二,在以上这些基本预习的基础上,我们再进行深入预习。所谓深入预习,就是根据所学课文的文体,有针对地进行初步自学。学习课文通过预习单更能激励学生发现、探究知识,让学生在预习中获得愉快和满足,增强他们学习语文的信心。因此,教师在设计预习作业时,除了常规预习外,要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一些探究性问题。比如,讲《桂花雨》一课前给学生安排了以下预习题:(1)“桂花雨”是什么样的?(2)课文围绕桂花写了几件事?哪件事最难忘?(3)作者为什么要写桂花?“桂花”在作者心中意味着什么?(4)母亲为什么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不如家乡的桂花香?表达了母亲怎样的思想感情?(5)课文是怎样通过桂花来表达思乡的思想感情的?等。教师设计的问题要由易到难、由扶到放,这样,学生才能慢慢地提高能力。
  第三,除了上述的预习方式,课前预习还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与学生的实情采用交流式预习、归纳式预习、拓展式预习等。
  1.交流式预习
  交流式预习是指学生在预习中遇到有难度的课文时,出现预习困难,可安排学生组成学习合作小组,各自分工不同,结合自己的体悟和见解,相互讨论,进行合作学习,一起完成预习任务,这种小组合作交流的预习方式经常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大大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归纳式预习
  所谓归纳式预习就是指教师对文体、表达方法相似的课文,先做预习示范,通过对某篇课文的预习进行精心指导,然后让学生对此类课文懂得如何自主预习,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得以锻炼。
  3.拓展式预习
  随着语文教学观念的改变,我们不应该把语文教学限制在课堂上、教科书上,拓展式预习指让学生到课堂外、教材外去解疑、探求,获取更广泛的、丰富的知识,拓宽语文的视野和语文能力的培养。
  三、积极引导,优化效果
  虽然预习很重要性,但有些不自觉的学生总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师不能把预习完全扔给学生,而是有计划地认真启发,正确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优化预习的效果。
  1.教师要提前用心设计好预习的内容
  根据课文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来制定有针对性的、具体的、操作性强的学习内容,教师给学生的预习要求不能过于简单,翻翻书就能解决,而应该在这个过程中促使学生去质疑、去思考,激发思维兴趣,提高自学能力。
  2.教师要重视课前预习的检查、评价
  很多时候学生对预习作业应付、忽视,是因为教师没有及时地对学生的预习结果进行检查、反馈并给予一定的评价和认可,学生在心理上得不到肯定和鼓励,从而导致的预习兴趣和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必须要周全地、扎实地去实施课前预习的指导工作。
  3.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优化效果
  平时可以经常开展一些预习单的展览与评比,收集成册,同时也让家长重视、参与进来,预习就渐渐成为了一种习惯,效果自然就好了。
  综上所述,课前预习很重要,是学习,是能力,是好习惯。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在施教前做好课前预习的每一个环节,为营造有效课堂做良好的铺垫。
其他文献
一、培养学生专心倾听和认真阅读课本的好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大的动力。学生的求知兴趣一旦被调动起来,就会积极参与,努力探索。专心倾听的学习习惯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而兴趣也是专心倾听的根本。针对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控制能力差、精神集中不持久等特点,在课堂上,教师尽可能把枯燥乏味的单纯的知识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
期刊
教学内容  复习表内乘法。  课前思考  学生通过对2~9的乘法口诀的学习,在理解乘法口诀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有规律地记忆乘法口诀。以前在这部分内容落实时,我会让学生根据对乘法意义的理解,进行顺序和倒序记忆。检测方法是课堂上多媒体随机呈现表内乘法算式,学生来说对应的乘法口诀,但是这样的练习总觉得缺少点趣味性,直到看到了德国教材教法专家弗雷德利博士在上海上的一节“表内乘法复习课”。我顿时觉得如获至宝,
期刊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已是屡见不鲜。它新颖生动,感染力强,由于它不但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而且可以打破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能够让学生清楚地看到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化静为动,化繁为简,化虚为实,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语言形象化,深奥的道理具体化,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记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新颖、先进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在知识的抽
期刊
一、数学书写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  1.数字和数学符号的书写不规范  2.各种题型书写格式不规范  主要体现在竖式、脱式计算、解方程和作图题上。  3.作业格式和版面设计不合理  数学要求准确,凌乱的书写影响视觉,还会导致计算失误。很多学生不会合理安排书写位置,没有统一的卷面布局。缺乏审美观,导致卷面混乱。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规范书写习惯的培养策略  (一)建全培养良好书写习惯的评价机制  
期刊
一、物理教學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的原因  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让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主阵地,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课内与课外,社会与学校,学科与学科综合起来学习,变单向的传授为多向的互动,使单向的师生交流为多边的生生交流。这些都要求我们每位教师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学习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有关理念,并付诸具体的教学实践。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技术
期刊
一、游戏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它促使学生追求知识,探索科学的奥妙。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来源于兴趣。叶圣陶先生认为,要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就要“一使需之切”“一使乐其业”。教师能“寓教于乐”,善于运用生动形象、具体鲜明,准确精练、妙趣典雅的语言进行教学,从而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求知欲望被激发起来了,作为教师当然就可以顺水推舟,将学生带入
期刊
一、信息技术与普通话教学的完美结合  在我们传统教学中,都是依靠老师的发音,教孩子们学习普通话。那么问题便来了,老师的普通话水平很大程度便会制约着孩子们的普通话水平。如果一些老师的普通话不标准,那么会影响学生的普通话学习。尤其是平舌音与翘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有许多人读得不标准,并且他们也很难纠正自己的错误。同时,传统教学,无法让老师24小时为孩子们服务。可有了信息技术后,这一切担忧都能迎刃而解。
期刊
一、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深度融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内在动力。在农村中学,由于大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对他们而言,数学是一门枯燥无味、难以提高兴趣和积极性的课程。利用信息技术我们可以通过声文并茂来激发学生的器官,使学生对新学的内容充分注意,激发兴趣。改变了以往课堂上学生只能看黑板、听老师讲的单调的模式,使讲解更直观、更清晰、更具吸引力,不仅使学习过
期刊
摘要:陌生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在近年的高考化学题中,已然是必考题,这类题目的特点是可以直接从题目中找出已知反应物和生成物,需要考生在考试过程中从题目中找出有用的已知信息,并应用已储备知识对方程式进行配平。所以找出题目中的已知信息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已有的高考参考资料中,无论是找出考题中的已知信息,还是利用题中的已知信息书写陌生方程式都没有相关的专题可用。本文将从应用题目中的已知信息,写出陌生方程式,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已成为广大教师普遍关注的热点。创新思维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通过人们的学习和实践而不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与近几年在新课标英语教学中所做的积极探索,浅谈几点看法。  一、合作互动,活化课文插图,拓展创新思维  新教材图文并茂,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但是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