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传统生活用品“茶叶”到现在年轻人喜欢的茶饮料,再到茶酒、抹茶等产品的推广,茶的使用已远不止于“喝”这么简单。要充分发掘茶和茶文化的价值,推进茶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长做强产业链。最核心的问题:一是资源要素从哪来和资源的利用问题;二是经济发展空间如何拓展的问题。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其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产业升级,产业升级又必须从科技竞争力入手,向科技要动力,只有“创新”可以做得到。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 创新 茶文化 产业升级
一、茶产业的历史与今天。
中国饮茶的历史很早,尤其对于游牧民族来说,茶叶是一种生活必需品,因为他们的日常饮食主要是奶和肉,需要茶饮料来消化,同时补充一些维生素。但《茶经》却是在唐朝问世的,作者是陆羽。当时西域的回纥人为了得到这本书,愿意拿万匹良马换《茶经》。马在古代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唐朝的时候是绢马贸易,宋朝时候则是茶马贸易。宋代茶产业发展迅猛,年产茶五六千万斤,全国人口最多时为四千多万,茶叶人均占有量为一斤多,现在我国人均年消费茶叶约为六两。据推测,当时有充沛的货源用以外销,所得的茶利每年有几百万贯。当时,宋与辽、西夏、金对峙,北方产马地区被侵占,不但战马被限制,无法流入宋王朝,而且战场上的战马经常被掠夺,造成宋战马严重短缺。“夷人不可一日无茶,而宋朝不可一日无马。”恰好,茶利能为为中央财政提供几万匹马的价钱。《宋史·食货志》记载“国家利源,茗居半”。 茶马互市不但军事上保证战争需要,政治上还可以保持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维护边境安宁。口味改变历史!茶叶除了口味史的意义之外,它还与革命、政治的联系匪浅。可以想象,如果没有东方的茶产业,历史会不会改写?鸦片战争之前,清朝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到了世界的四分之一。英国当时已经是世界强国,通过国际贸易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但为了从中国进口茶叶、瓷器、丝绸等产品,几乎拉空了财政,导致贸易无法收支平衡。众所周知,中国不是白银的盛产国,但通过茶叶贸易,鸦片战争爆发前150年内,白银净流入17000万两,其中英国贡献5387万两。世界白银流通史学者查理斯威尔逊认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欧洲出口的白银至少与其接受的白银一样多。”也就是说,全世界的财富在往中国汇聚,巨额的贸易逆差导致欧洲的白银严重短缺,于是,茶叶再次与政治结缘,英国人用鸦片解决贸易逆差。时至今日,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达,茶的药用价值、医疗保健作用、休闲消遣用途等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茶文化的主要功能主要表现在实用性与审美性、功利性与娱乐性的统一,不但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还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它是有益进步的文化,不但能“化”人心,进而“化”社会,提高人们生活质量,陶冶情操,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作为一种产业,很多茶商近年都热衷于做长产业链,在考虑企业向上游,或者向下游延伸,打通产业链。做生产的想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来支持自己今后的企业规模扩大要求。做销售的想建立自己的基地,来保证自己的货源稳定、质量可靠的要求。从降低运营成本、方便获取商业信息方面,从增强企业竞争力、提升企业对渠道掌控,或者对货源掌控能力建设方面来说,这种想法都没有错。但也存在相当风险,这种垂直一体化经营会导致企业专业化不足并分散核心能力,同时还增加了企业内部协同和联动的风险。当茶叶企业实力比较弱小的时候,没有自己的运营团队,显然“固本”更为重要,就是主抓生产和本地的营销,巩固当地市场。代茶叶产业链主要由种植、加工、流通、消费等四大基本环节构成,各环节都与他产业相联系,而科技、信息、安全与标准化等基本要素又影响着茶产业链的始终,通过深加工不断提高茶叶自身价值,还将出现更多以茶旅结合、参与体验为载体的茶香小镇、茶旅游休闲体验园,不断衍生出新业态、新市场等,它所追求的是多种环节的有机结合、互相促进和利益互补。可以通过“喝茶、饮茶、吃茶、用茶、玩茶、事茶”带动一系列的观光、品茶、体验制茶,休闲、购物、运动健身产业,拓展发展空间。如今茶产业已不再简单提供初级的农产品,而将一二三产业巧妙融为一体。
二、茶产业的发展背景与前景。
我国的经济在持续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已经到了一个“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当下我们的经济正进入中低速发展阶段,也叫做“”经济新常态。在这个阶段我们要谨防“中等收入国家陷阱”。20世纪70年代,拉美一些国家阿根廷、秘鲁等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之前曾出现过一段发展较快时期。但是,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收入分配差距两极分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弱势群体增多,城乡差距扩大,失业率居高不下,公共服务不足,大多数人享受不到现代化的成果。社会陷入动荡,政局不稳,经济增长持续低迷。随之而来的是犯罪活动、暴力活动和各种骚乱事件时常出现,治安状况差,社会环境恶化。如今,几十年过去了,拉美大部分国家人均GDP还在1000-3000美元间徘徊,就掉进陷阱中爬不出来,故称这种经济现象为“拉美陷阱”。今的中国比拉美的情况要复杂多。尽管我们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仍要面对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有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资源、环境、生态等方面的压力是越来越大,贫富差距日益悬殊,社会各种矛盾明显的增多。此外, 美国对中国遏制的姿态重新明显,开始高调的重返亚太地区。中国周边局势日益复杂,我们国家与周边很多国家都存在领土领海的争端问题。中国茶产业也毫无例外的要面对当前的国际环境和经济形势,存在巨大发展空间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压力和挑战,我们怎么做才能由茶叶大国变为茶叶强国呢?让中国的茶产业有一定的突破,其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产业升级,产业升级又必须从科技竞争力入手,向科技要动力,关键词就是“创新”,创新居于产业发展的核心位置。这种生于山野,微苦隽永的饮品,要做强它的产业链,必须靠创新,拓展它的产业空间。中国茶叶产业链的重心,已从传统的第一产业领域延伸到了第二产业甚至第三产业领域,茶叶从种植、加工到后期销售乃至和下一步继续延伸的文化、旅游等内容都出现了有机融合,谁能把握趋势,谁就先跑赢市场。建立全产业链,进行规模化的科学管理,打造品牌将是很有前景的改革方向。在拓展产业空间过程中有几个问题是要注意的,首先企业发展的侧重點在哪里,有哪些是企业在产业链中掌握的最优势部分,还有产业未来的战略制高点在哪里,这些都要目标清晰。其次,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的消费趋势层出不穷,一定要把握整个社会对茶的消费需求、消费习惯以及流行趋势等方面的变化。最后,企业要对消费群体的整个快速变化有所预估,就是有前瞻的眼光,让企业来引导消费者而不是后知后觉地跟在消费者身后讨市场,也就是所谓的进行供给侧改革和努力。企业靠利润存活,创新产生垄断利润。当其他的技术创新瓶颈没有被打破的时候,这种垄断利润就是持续的。所以坐在这儿我们可能难以想象,中国到底有什么创新能力?假如你真的深入到这些高精产业园区,到我们这些具有原创性的企业去走一走,你会感到非常震撼。
参考文献:
[1]赵国栋.社会学视角下的西藏传统茶文化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13.7.
[2]张琳杰.现代茶文化现象研究.浙江大学[D].2004.5.
[3]韩璐.茶文化主题观光农业园文化表达途径研究.西南大学[D].2015.5.
[4]宋艳平,王艳荣.茶产业聚集的实证研究.茶叶科学[J]2008.10.
作者简介:苗丽,赤峰人,硕士,(1983.08—),工作于赤峰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社会学。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 创新 茶文化 产业升级
一、茶产业的历史与今天。
中国饮茶的历史很早,尤其对于游牧民族来说,茶叶是一种生活必需品,因为他们的日常饮食主要是奶和肉,需要茶饮料来消化,同时补充一些维生素。但《茶经》却是在唐朝问世的,作者是陆羽。当时西域的回纥人为了得到这本书,愿意拿万匹良马换《茶经》。马在古代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唐朝的时候是绢马贸易,宋朝时候则是茶马贸易。宋代茶产业发展迅猛,年产茶五六千万斤,全国人口最多时为四千多万,茶叶人均占有量为一斤多,现在我国人均年消费茶叶约为六两。据推测,当时有充沛的货源用以外销,所得的茶利每年有几百万贯。当时,宋与辽、西夏、金对峙,北方产马地区被侵占,不但战马被限制,无法流入宋王朝,而且战场上的战马经常被掠夺,造成宋战马严重短缺。“夷人不可一日无茶,而宋朝不可一日无马。”恰好,茶利能为为中央财政提供几万匹马的价钱。《宋史·食货志》记载“国家利源,茗居半”。 茶马互市不但军事上保证战争需要,政治上还可以保持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维护边境安宁。口味改变历史!茶叶除了口味史的意义之外,它还与革命、政治的联系匪浅。可以想象,如果没有东方的茶产业,历史会不会改写?鸦片战争之前,清朝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到了世界的四分之一。英国当时已经是世界强国,通过国际贸易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但为了从中国进口茶叶、瓷器、丝绸等产品,几乎拉空了财政,导致贸易无法收支平衡。众所周知,中国不是白银的盛产国,但通过茶叶贸易,鸦片战争爆发前150年内,白银净流入17000万两,其中英国贡献5387万两。世界白银流通史学者查理斯威尔逊认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欧洲出口的白银至少与其接受的白银一样多。”也就是说,全世界的财富在往中国汇聚,巨额的贸易逆差导致欧洲的白银严重短缺,于是,茶叶再次与政治结缘,英国人用鸦片解决贸易逆差。时至今日,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达,茶的药用价值、医疗保健作用、休闲消遣用途等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茶文化的主要功能主要表现在实用性与审美性、功利性与娱乐性的统一,不但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还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它是有益进步的文化,不但能“化”人心,进而“化”社会,提高人们生活质量,陶冶情操,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作为一种产业,很多茶商近年都热衷于做长产业链,在考虑企业向上游,或者向下游延伸,打通产业链。做生产的想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来支持自己今后的企业规模扩大要求。做销售的想建立自己的基地,来保证自己的货源稳定、质量可靠的要求。从降低运营成本、方便获取商业信息方面,从增强企业竞争力、提升企业对渠道掌控,或者对货源掌控能力建设方面来说,这种想法都没有错。但也存在相当风险,这种垂直一体化经营会导致企业专业化不足并分散核心能力,同时还增加了企业内部协同和联动的风险。当茶叶企业实力比较弱小的时候,没有自己的运营团队,显然“固本”更为重要,就是主抓生产和本地的营销,巩固当地市场。代茶叶产业链主要由种植、加工、流通、消费等四大基本环节构成,各环节都与他产业相联系,而科技、信息、安全与标准化等基本要素又影响着茶产业链的始终,通过深加工不断提高茶叶自身价值,还将出现更多以茶旅结合、参与体验为载体的茶香小镇、茶旅游休闲体验园,不断衍生出新业态、新市场等,它所追求的是多种环节的有机结合、互相促进和利益互补。可以通过“喝茶、饮茶、吃茶、用茶、玩茶、事茶”带动一系列的观光、品茶、体验制茶,休闲、购物、运动健身产业,拓展发展空间。如今茶产业已不再简单提供初级的农产品,而将一二三产业巧妙融为一体。
二、茶产业的发展背景与前景。
我国的经济在持续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已经到了一个“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当下我们的经济正进入中低速发展阶段,也叫做“”经济新常态。在这个阶段我们要谨防“中等收入国家陷阱”。20世纪70年代,拉美一些国家阿根廷、秘鲁等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之前曾出现过一段发展较快时期。但是,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收入分配差距两极分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弱势群体增多,城乡差距扩大,失业率居高不下,公共服务不足,大多数人享受不到现代化的成果。社会陷入动荡,政局不稳,经济增长持续低迷。随之而来的是犯罪活动、暴力活动和各种骚乱事件时常出现,治安状况差,社会环境恶化。如今,几十年过去了,拉美大部分国家人均GDP还在1000-3000美元间徘徊,就掉进陷阱中爬不出来,故称这种经济现象为“拉美陷阱”。今的中国比拉美的情况要复杂多。尽管我们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仍要面对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有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资源、环境、生态等方面的压力是越来越大,贫富差距日益悬殊,社会各种矛盾明显的增多。此外, 美国对中国遏制的姿态重新明显,开始高调的重返亚太地区。中国周边局势日益复杂,我们国家与周边很多国家都存在领土领海的争端问题。中国茶产业也毫无例外的要面对当前的国际环境和经济形势,存在巨大发展空间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压力和挑战,我们怎么做才能由茶叶大国变为茶叶强国呢?让中国的茶产业有一定的突破,其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产业升级,产业升级又必须从科技竞争力入手,向科技要动力,关键词就是“创新”,创新居于产业发展的核心位置。这种生于山野,微苦隽永的饮品,要做强它的产业链,必须靠创新,拓展它的产业空间。中国茶叶产业链的重心,已从传统的第一产业领域延伸到了第二产业甚至第三产业领域,茶叶从种植、加工到后期销售乃至和下一步继续延伸的文化、旅游等内容都出现了有机融合,谁能把握趋势,谁就先跑赢市场。建立全产业链,进行规模化的科学管理,打造品牌将是很有前景的改革方向。在拓展产业空间过程中有几个问题是要注意的,首先企业发展的侧重點在哪里,有哪些是企业在产业链中掌握的最优势部分,还有产业未来的战略制高点在哪里,这些都要目标清晰。其次,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的消费趋势层出不穷,一定要把握整个社会对茶的消费需求、消费习惯以及流行趋势等方面的变化。最后,企业要对消费群体的整个快速变化有所预估,就是有前瞻的眼光,让企业来引导消费者而不是后知后觉地跟在消费者身后讨市场,也就是所谓的进行供给侧改革和努力。企业靠利润存活,创新产生垄断利润。当其他的技术创新瓶颈没有被打破的时候,这种垄断利润就是持续的。所以坐在这儿我们可能难以想象,中国到底有什么创新能力?假如你真的深入到这些高精产业园区,到我们这些具有原创性的企业去走一走,你会感到非常震撼。
参考文献:
[1]赵国栋.社会学视角下的西藏传统茶文化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13.7.
[2]张琳杰.现代茶文化现象研究.浙江大学[D].2004.5.
[3]韩璐.茶文化主题观光农业园文化表达途径研究.西南大学[D].2015.5.
[4]宋艳平,王艳荣.茶产业聚集的实证研究.茶叶科学[J]2008.10.
作者简介:苗丽,赤峰人,硕士,(1983.08—),工作于赤峰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