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王阳明是我国明代中叶伟大的思想家。他不仅在哲学、政治、军事方面有很大建树,在文学方面亦有不凡的成就。尤其是他的诗词独抒胸臆,秀逸自然,不仅体现了他立志做圣人的理想抱负,而且体现了他光明磊落、忠国爱民、追求真理的人生境界,同时还体现了他与弟子之间真挚深厚的师生情谊。
关键词: 王阳明 诗词 人生境界
在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星空中,有一颗耀眼的巨星,这就是明代中叶被世人尊为阳明先生的王守仁。他是一位思想巨匠,提出“致良知”说,独倡“知行合一”,发展“心学”;他是一位军事天才,力挽狂澜,屡建战功;他是一位诗文英杰,文思似天风浩荡,文心如川流奔腾;他是一位文化巨擘,集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而成为“真三不朽”,实现了古今圣贤的最高人格理想。
王阳明不仅在哲学、军事、政治方面有巨大的建树,在文学方面也有不凡的成就。王阳明的文学创作,大多数是在为官和军旅之余,在偷闲外出游览,和门人交谈,以及途程中所作。“如果从他11岁初露头角算起,46个春秋,有案可稽的就写了包括散文、诗歌、赋513篇(首),数量可观”。[1]1988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对王阳明的诗、赋有这样的评述:“他自成一体,独抒胸臆,形成秀逸自然的诗风。”
诗以言志,言为心声。王阳明的诗词体现了他立志做圣人的理想抱负,体现了他坦荡磊落的胸怀,体现了他置个人荣辱得失于度外,忠国爱民、利济苍生、追求真理的人生情怀,同时还体现了他与弟子之间深厚的师生情谊。
一、立志做圣贤的理想人格追求
王阳明从小就立下了“读书做圣人”的崇高志向。他认为读书的目的不是追求功名利禄、光耀门庭,而是要成为圣贤。为此理想信念,他一生都在孜孜探求,甚至冒死以求。这样的胸襟,在王阳明的诗词里有突出的表现。
王阳明11岁时,随祖父竹轩翁从家乡去北京,过金山寺,趁祖父与客人一起饮酒、吟诗的机会,也吟了一首诗:
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他初露头角,已显露出与一般孩子的不同气质:眼界高远,气度不凡。接着一首,更是语惊四座: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
这一首诗,体现出王阳明不同一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意境高远。
王阳明34岁那年,因为上疏为忠臣戴铣、薄彦徽二人申辩,结果遭到宦官刘瑾残害,被“廷杖四十”,奄奄一息,投入锦衣卫狱,遭受了莫大的屈辱。在这样的政治磨难中,王阳明仍未丧失做圣人的信念。他在狱中作诗言道:
我心良匪石,胡为欣戚动。
这两句诗表明:王阳明要做圣人的意志是坚定的,他的这种心意,不是像回转的石头那样可以随便转动改变。
王阳明蒙冤被贬贵州龙场,贫病交加。面对这种悲惨的处境,他心中还思考着:圣人在此种境遇下会怎样做?于是,尽管身心遭受摧残,王阳明仍以尧舜为榜样,平静地面对。他在《初至龙场无所止结草庵居之》一诗中写道:
草庵不及肩,旅倦体方适。开棘自成篱,土阶漫无级。……污樽映瓦豆,尽醉不知夕。缅怀黄唐化,略称茅茨迹。
王阳明一心把自己磨砺成圣人,此志始终如一。即使为朝廷平了“宸濠之乱”,立下了赫赫战功,却反遭诬陷,委屈之极,他也未动摇过成圣的信念。晚年,他在《中秋》一诗中,袒露了清白一生的襟怀:
无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山河大地拥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
这里的“无心”是指没有私心私欲,他说他没有任何私心私欲,一心为国家、为百姓,忠心耿耿。他的心无时不光明,并不是只有中秋节才如此。所以在他临终时,当弟子周积问他还有什么要说时,他微微一笑,说道:“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王阳明一生用生命践行“良知”,用生命来探索并实践成圣之道。他的此种境界,让人肃然起敬,感动不已,可谓高山仰止。
二、超脱荣辱得失的恬淡洒脱心态
王阳明的一生坎坷多难,直言进谏却遭受“廷杖”,被贬龙场;平定“宸濠之乱”,反遭诬陷。在遭遇一系列的政治磨难之后,王阳明终于认识到,当一个人把荣辱、苦乐、得失、生死都置之度外后,人的精神可以获得完全自由。王阳明在艰难的人生体验中,逐渐超脱功名利禄、荣辱得失的洒脱情怀充分体现在他的诗词中。
王阳明被贬贵州龙场,途中曲折,离开武夷山时,他在墙壁上题诗一首: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这首诗,展现给我们一种光明磊落的胸怀。世间的一切艰难险阻,一切荣华富贵、名利得失,对王阳明来说就如同天空中飘过的一朵朵浮云。虽然前路茫茫,但他的心灵却正像眼前高悬的明月那样皎洁。他将乘天地的正气下山,去迎接前途与命运的任何挑战。“诗中的锡是指‘锡杖’,原本是僧人所用的禅杖,‘飞锡’是指僧人云游之意,王阳明则用来表达自己不执著于世间名利的淡然心态”。[2]
他在《重游开先寺戏题壁》一诗中表达了同样的淡薄心态:
君不见富贵中人如中酒,折腰解酲须五斗?未妨适意山水间,浮名于我亦何有?
王阳明被贬龙场,这里的生存条件极为恶劣,但他的心态却是恬淡平静的。他在《始得东洞遂改为阳明小洞天三首》中有这样的诗句:
夷居信何陋,恬淡意方在。岂不桑梓怀?素位聊无悔。
他说:我的确相信居住在少数民族地区也没有什么简陋的,只要自己的心态是平和宁静的,就能从简陋的环境中发现生活的意义。难道我不想念自己的家乡?但君子无往而不适,我也从来不为自己过去的行为而感到后悔。
王阳明“龙场悟道”后,开始在龙场讲学,期间有一首诗:
富贵犹尘沙,浮名亦飞絮。嗟我二三子,吾道有真趣。胡不携书来,茅堂好同住。
在王阳明看来,功名富贵就像空中的浮尘、纷飞的柳絮一样,是飘忽不定的。这里的条件虽然艰苦,但在对圣人之道的讲习与探讨中,却有真正的趣味和快乐。这首诗充分体现了王阳明那种平静恬淡的胸怀,以及他对弟子的关爱与缱绻之情。
王阳明晚年,悟得“致良知”后,写有两首诗:
一雨秋凉入夜新,池边孤月倍精神。潜鱼水底传心诀,栖鸟枝头说道真。莫谓天机非嗜欲,须知万物是吾身。无端礼乐纷纷议,谁与青天扫旧尘。
独坐秋庭月色新,乾坤何处更闲人?高歌度与清风去,幽意自随流水春。千圣本无心外诀,《六经》须拂镜中尘。却怜扰扰周公梦,未及惺惺陋巷贫。
在王阳明的眼中,水底的游魚,枝头的栖鸟,都已经领悟了圣人之道,那就是恢复自己心中澄明透彻的良知。这是多么简单的道理,哪里用得着在那儿喋喋不休地说道呢?经过几十年艰辛生命历程的体验,王阳明终于达到了那确乎不拔的浩然之境,他那超然淡定、祥和安宁、自由从容的心态跃然纸上。
三、情系天下、利济苍生的忧国忧民情怀
王阳明赴谪途中,遭到锦衣卫的追杀,在钱塘江边,他作《绝命诗》一首:
自信孤忠悬日月,岂论遗骨葬江鱼!百年臣子悲何极?日夜潮声泣子胥。
意思是说,我自信自己对朝廷是怀着一片赤胆忠心,这种忠心如同日月一样高洁光明,我无愧于天地,无愧于自心。当年伍子胥谏吴王夫差,被处死,尸体被抛入长江,直至今日,日夜奔流不息的江水涛声还在为伍子胥哭泣。王阳明以此诗表明自己对朝廷、对国家一片赤胆忠心。
王阳明在贵州、江西、福建、广西、广东等地为官时,与底层老百姓都有很多接触,老百姓的苦难,他对老百姓的同情在他的诗文中有不少反映。他写的《立春二首》中,有这样的诗句:
天涯霜雪叹春迟,春到天涯思转悲。破屋多时空杼轴,东风无力起疮痍。
在诗人眼里,春天虽好,却不能带给人温暖和希望,原因是:“莫讶春盘断生菜,人间菜色正离仳。”新菜还没有长成,就被人掐去充饥,田野依然疮痍满目。这充分体现了王阳明对下层人民生活的深刻感受和对老百姓的深切同情。
王阳明巡抚南安、赣州、汀州、漳州,与当地官兵一起,平了为患多年的匪乱,但仍然危机四伏,百姓饱受战乱之苦。王阳明心中不安,下面这首诗表现了他的忧心:
处处山田尽入畲,可怜黎庶半无家。兴师正为民痍甚,陟险宁辞鸟道斜!盛世真如瓴水建,先声不碍岭云遮。穷巢容有遭驱胁,尚恐兵锋或滥加。
处处山田都到了耕种的时候,但一半黎民百姓无家可归。兴师平了乱,但很难说不再有匪患的事发生。就怕再发生战事,又使老百姓遭殃。在王阳明看来,战争本身不是目的,战争的目的是要使老百姓安居乐业。所以每次战争结束,他都会为地方的长治久安殚精竭虑,他关注民生,尽力于战后民众生活与生产秩序的恢复与重建。这种情怀在他下面一首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百里妖氛一战清,万峰雷雨洗回兵。未能千羽苗顽格,深愧壶浆父老迎。莫倚谋攻为上策,还须内治是先声。功微不愿封侯赏,但乞蠲输绝横征。
王阳明不费一兵一卒平定了广西“思田之乱”,当地百姓箪食壶饮,夹道欢迎,使王阳明万分感动。为了老百姓的安宁幸福,他不愿要任何封赏,他不希望再有战争。在王阳明看来,道德的高尚生活是“博施于民而济众”,是心系天下,利济苍生。他说,如果“坐视民困而不能救,心切时弊而不能言”,那还要自己坐到县令的位置上干什么。他认为,圣人就是要以天地为心,和天下百姓同甘共苦,匡扶社会,救国救民。
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王阳明由贵州龙场升任江西庐陵令。到庐陵后,赋诗一首,反映了他要治理好庐陵,要实现“经略四方”的宏图抱负,要为百姓办实事的豪情。
万死投荒不拟回,生还且复荷栽培。逢时已负三年学,治剧兼非百里才。身可益民宁论屈,志存经国未全灰。正愁不是中流砥,千尺狂澜岂易摧!
四、真挚深厚的师生情谊
王阳明一生以授徒讲学、研习学问为人生最大乐事。他门下弟子众多,在与弟子探讨学问的过程中,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门人既是他的学生,也是他的朋友。这种真挚的师生
情誼在他的诗词中随处可见。
门生颇群集,樽斝亦时展。讲习性所乐,记问复怀靦。
王阳明虽然学富五车,但很谦虚,从不高高在上,也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门人,而是和门人进行探讨,把自己和门人放在完全平等的地位。
在《诸生夜话》一诗中,写和门人一起生活的情景,妙趣横生。
草际见数骑,取径如想求;……投辔雁鹜进,携榼各有馐;分席夜堂坐,绛蜡清樽浮;鸣琴复散帙,壶矢交觥筹。夜弄溪上月,晓陟林间丘。村翁或招饮,洞客偕探幽。讲习有真乐,谈笑无俗流。
他的诗,勾画了这样一幅其乐融融的画面:门人骑马前来,鱼贯而入。他们各自带了酒菜,用箭投壶赌输赢,谁输谁喝酒。晚上,到溪旁赏月,早上,爬林间小丘游览。有时村里的老翁还邀去喝酒,于是便一同前往。师生平等,有说有笑,却不庸俗。有了这样的师生情谊,还有什么忧愁不能忘怀。
王阳明和门人常常外出游览,在大自然中寻幽探胜,那种返璞归真、乐而忘返的情怀跃然纸上。《山中示诸生五首》中有这样的诗句:
桃源在何许?西峰最深处。不用问渔人,沿溪踏花去。(之三)
溪边坐流水,水流心共闲。不知山月上,松影落衣斑。(之五)
师生之间,有相聚,也会有离别。王阳明在《别诸生》一诗中,既写了师生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又写了对门人的谆谆叮嘱与告诫。
绵绵圣学已千年,两字良知是口传。欲识浑沦无斧凿,须从规矩出方圆。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握手临歧更何语?殷勤莫愧别离筵。
诗中表现的不仅仅是师生情谊,更是朋友情谊。这种情形,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是极少见的。
总之,王阳明的诗词内容丰富、深沉,诗风清新隽永。从文中所撷取的诗词来看,既有写他的理想抱负,又有写他的心路历程;既有写他对底层劳动人民困苦生活的同情与忧心,又有写他对国家、对人民的赤胆忠心;既有写他赴谪途中的见闻,又有写他与门人之间深厚的师生情谊。王阳明的诗词,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光明俊伟的人格,坦荡磊落的胸怀,追求真理的情操和心系天下的伟人情怀。
参考文献:
[1]袁仁琮.解读王阳明[M].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9,(1).
[2]董平.传奇王阳明[M].商务印书馆,2010,(1).
关键词: 王阳明 诗词 人生境界
在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星空中,有一颗耀眼的巨星,这就是明代中叶被世人尊为阳明先生的王守仁。他是一位思想巨匠,提出“致良知”说,独倡“知行合一”,发展“心学”;他是一位军事天才,力挽狂澜,屡建战功;他是一位诗文英杰,文思似天风浩荡,文心如川流奔腾;他是一位文化巨擘,集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而成为“真三不朽”,实现了古今圣贤的最高人格理想。
王阳明不仅在哲学、军事、政治方面有巨大的建树,在文学方面也有不凡的成就。王阳明的文学创作,大多数是在为官和军旅之余,在偷闲外出游览,和门人交谈,以及途程中所作。“如果从他11岁初露头角算起,46个春秋,有案可稽的就写了包括散文、诗歌、赋513篇(首),数量可观”。[1]1988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对王阳明的诗、赋有这样的评述:“他自成一体,独抒胸臆,形成秀逸自然的诗风。”
诗以言志,言为心声。王阳明的诗词体现了他立志做圣人的理想抱负,体现了他坦荡磊落的胸怀,体现了他置个人荣辱得失于度外,忠国爱民、利济苍生、追求真理的人生情怀,同时还体现了他与弟子之间深厚的师生情谊。
一、立志做圣贤的理想人格追求
王阳明从小就立下了“读书做圣人”的崇高志向。他认为读书的目的不是追求功名利禄、光耀门庭,而是要成为圣贤。为此理想信念,他一生都在孜孜探求,甚至冒死以求。这样的胸襟,在王阳明的诗词里有突出的表现。
王阳明11岁时,随祖父竹轩翁从家乡去北京,过金山寺,趁祖父与客人一起饮酒、吟诗的机会,也吟了一首诗:
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他初露头角,已显露出与一般孩子的不同气质:眼界高远,气度不凡。接着一首,更是语惊四座: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
这一首诗,体现出王阳明不同一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意境高远。
王阳明34岁那年,因为上疏为忠臣戴铣、薄彦徽二人申辩,结果遭到宦官刘瑾残害,被“廷杖四十”,奄奄一息,投入锦衣卫狱,遭受了莫大的屈辱。在这样的政治磨难中,王阳明仍未丧失做圣人的信念。他在狱中作诗言道:
我心良匪石,胡为欣戚动。
这两句诗表明:王阳明要做圣人的意志是坚定的,他的这种心意,不是像回转的石头那样可以随便转动改变。
王阳明蒙冤被贬贵州龙场,贫病交加。面对这种悲惨的处境,他心中还思考着:圣人在此种境遇下会怎样做?于是,尽管身心遭受摧残,王阳明仍以尧舜为榜样,平静地面对。他在《初至龙场无所止结草庵居之》一诗中写道:
草庵不及肩,旅倦体方适。开棘自成篱,土阶漫无级。……污樽映瓦豆,尽醉不知夕。缅怀黄唐化,略称茅茨迹。
王阳明一心把自己磨砺成圣人,此志始终如一。即使为朝廷平了“宸濠之乱”,立下了赫赫战功,却反遭诬陷,委屈之极,他也未动摇过成圣的信念。晚年,他在《中秋》一诗中,袒露了清白一生的襟怀:
无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山河大地拥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
这里的“无心”是指没有私心私欲,他说他没有任何私心私欲,一心为国家、为百姓,忠心耿耿。他的心无时不光明,并不是只有中秋节才如此。所以在他临终时,当弟子周积问他还有什么要说时,他微微一笑,说道:“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王阳明一生用生命践行“良知”,用生命来探索并实践成圣之道。他的此种境界,让人肃然起敬,感动不已,可谓高山仰止。
二、超脱荣辱得失的恬淡洒脱心态
王阳明的一生坎坷多难,直言进谏却遭受“廷杖”,被贬龙场;平定“宸濠之乱”,反遭诬陷。在遭遇一系列的政治磨难之后,王阳明终于认识到,当一个人把荣辱、苦乐、得失、生死都置之度外后,人的精神可以获得完全自由。王阳明在艰难的人生体验中,逐渐超脱功名利禄、荣辱得失的洒脱情怀充分体现在他的诗词中。
王阳明被贬贵州龙场,途中曲折,离开武夷山时,他在墙壁上题诗一首: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这首诗,展现给我们一种光明磊落的胸怀。世间的一切艰难险阻,一切荣华富贵、名利得失,对王阳明来说就如同天空中飘过的一朵朵浮云。虽然前路茫茫,但他的心灵却正像眼前高悬的明月那样皎洁。他将乘天地的正气下山,去迎接前途与命运的任何挑战。“诗中的锡是指‘锡杖’,原本是僧人所用的禅杖,‘飞锡’是指僧人云游之意,王阳明则用来表达自己不执著于世间名利的淡然心态”。[2]
他在《重游开先寺戏题壁》一诗中表达了同样的淡薄心态:
君不见富贵中人如中酒,折腰解酲须五斗?未妨适意山水间,浮名于我亦何有?
王阳明被贬龙场,这里的生存条件极为恶劣,但他的心态却是恬淡平静的。他在《始得东洞遂改为阳明小洞天三首》中有这样的诗句:
夷居信何陋,恬淡意方在。岂不桑梓怀?素位聊无悔。
他说:我的确相信居住在少数民族地区也没有什么简陋的,只要自己的心态是平和宁静的,就能从简陋的环境中发现生活的意义。难道我不想念自己的家乡?但君子无往而不适,我也从来不为自己过去的行为而感到后悔。
王阳明“龙场悟道”后,开始在龙场讲学,期间有一首诗:
富贵犹尘沙,浮名亦飞絮。嗟我二三子,吾道有真趣。胡不携书来,茅堂好同住。
在王阳明看来,功名富贵就像空中的浮尘、纷飞的柳絮一样,是飘忽不定的。这里的条件虽然艰苦,但在对圣人之道的讲习与探讨中,却有真正的趣味和快乐。这首诗充分体现了王阳明那种平静恬淡的胸怀,以及他对弟子的关爱与缱绻之情。
王阳明晚年,悟得“致良知”后,写有两首诗:
一雨秋凉入夜新,池边孤月倍精神。潜鱼水底传心诀,栖鸟枝头说道真。莫谓天机非嗜欲,须知万物是吾身。无端礼乐纷纷议,谁与青天扫旧尘。
独坐秋庭月色新,乾坤何处更闲人?高歌度与清风去,幽意自随流水春。千圣本无心外诀,《六经》须拂镜中尘。却怜扰扰周公梦,未及惺惺陋巷贫。
在王阳明的眼中,水底的游魚,枝头的栖鸟,都已经领悟了圣人之道,那就是恢复自己心中澄明透彻的良知。这是多么简单的道理,哪里用得着在那儿喋喋不休地说道呢?经过几十年艰辛生命历程的体验,王阳明终于达到了那确乎不拔的浩然之境,他那超然淡定、祥和安宁、自由从容的心态跃然纸上。
三、情系天下、利济苍生的忧国忧民情怀
王阳明赴谪途中,遭到锦衣卫的追杀,在钱塘江边,他作《绝命诗》一首:
自信孤忠悬日月,岂论遗骨葬江鱼!百年臣子悲何极?日夜潮声泣子胥。
意思是说,我自信自己对朝廷是怀着一片赤胆忠心,这种忠心如同日月一样高洁光明,我无愧于天地,无愧于自心。当年伍子胥谏吴王夫差,被处死,尸体被抛入长江,直至今日,日夜奔流不息的江水涛声还在为伍子胥哭泣。王阳明以此诗表明自己对朝廷、对国家一片赤胆忠心。
王阳明在贵州、江西、福建、广西、广东等地为官时,与底层老百姓都有很多接触,老百姓的苦难,他对老百姓的同情在他的诗文中有不少反映。他写的《立春二首》中,有这样的诗句:
天涯霜雪叹春迟,春到天涯思转悲。破屋多时空杼轴,东风无力起疮痍。
在诗人眼里,春天虽好,却不能带给人温暖和希望,原因是:“莫讶春盘断生菜,人间菜色正离仳。”新菜还没有长成,就被人掐去充饥,田野依然疮痍满目。这充分体现了王阳明对下层人民生活的深刻感受和对老百姓的深切同情。
王阳明巡抚南安、赣州、汀州、漳州,与当地官兵一起,平了为患多年的匪乱,但仍然危机四伏,百姓饱受战乱之苦。王阳明心中不安,下面这首诗表现了他的忧心:
处处山田尽入畲,可怜黎庶半无家。兴师正为民痍甚,陟险宁辞鸟道斜!盛世真如瓴水建,先声不碍岭云遮。穷巢容有遭驱胁,尚恐兵锋或滥加。
处处山田都到了耕种的时候,但一半黎民百姓无家可归。兴师平了乱,但很难说不再有匪患的事发生。就怕再发生战事,又使老百姓遭殃。在王阳明看来,战争本身不是目的,战争的目的是要使老百姓安居乐业。所以每次战争结束,他都会为地方的长治久安殚精竭虑,他关注民生,尽力于战后民众生活与生产秩序的恢复与重建。这种情怀在他下面一首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百里妖氛一战清,万峰雷雨洗回兵。未能千羽苗顽格,深愧壶浆父老迎。莫倚谋攻为上策,还须内治是先声。功微不愿封侯赏,但乞蠲输绝横征。
王阳明不费一兵一卒平定了广西“思田之乱”,当地百姓箪食壶饮,夹道欢迎,使王阳明万分感动。为了老百姓的安宁幸福,他不愿要任何封赏,他不希望再有战争。在王阳明看来,道德的高尚生活是“博施于民而济众”,是心系天下,利济苍生。他说,如果“坐视民困而不能救,心切时弊而不能言”,那还要自己坐到县令的位置上干什么。他认为,圣人就是要以天地为心,和天下百姓同甘共苦,匡扶社会,救国救民。
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王阳明由贵州龙场升任江西庐陵令。到庐陵后,赋诗一首,反映了他要治理好庐陵,要实现“经略四方”的宏图抱负,要为百姓办实事的豪情。
万死投荒不拟回,生还且复荷栽培。逢时已负三年学,治剧兼非百里才。身可益民宁论屈,志存经国未全灰。正愁不是中流砥,千尺狂澜岂易摧!
四、真挚深厚的师生情谊
王阳明一生以授徒讲学、研习学问为人生最大乐事。他门下弟子众多,在与弟子探讨学问的过程中,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门人既是他的学生,也是他的朋友。这种真挚的师生
情誼在他的诗词中随处可见。
门生颇群集,樽斝亦时展。讲习性所乐,记问复怀靦。
王阳明虽然学富五车,但很谦虚,从不高高在上,也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门人,而是和门人进行探讨,把自己和门人放在完全平等的地位。
在《诸生夜话》一诗中,写和门人一起生活的情景,妙趣横生。
草际见数骑,取径如想求;……投辔雁鹜进,携榼各有馐;分席夜堂坐,绛蜡清樽浮;鸣琴复散帙,壶矢交觥筹。夜弄溪上月,晓陟林间丘。村翁或招饮,洞客偕探幽。讲习有真乐,谈笑无俗流。
他的诗,勾画了这样一幅其乐融融的画面:门人骑马前来,鱼贯而入。他们各自带了酒菜,用箭投壶赌输赢,谁输谁喝酒。晚上,到溪旁赏月,早上,爬林间小丘游览。有时村里的老翁还邀去喝酒,于是便一同前往。师生平等,有说有笑,却不庸俗。有了这样的师生情谊,还有什么忧愁不能忘怀。
王阳明和门人常常外出游览,在大自然中寻幽探胜,那种返璞归真、乐而忘返的情怀跃然纸上。《山中示诸生五首》中有这样的诗句:
桃源在何许?西峰最深处。不用问渔人,沿溪踏花去。(之三)
溪边坐流水,水流心共闲。不知山月上,松影落衣斑。(之五)
师生之间,有相聚,也会有离别。王阳明在《别诸生》一诗中,既写了师生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又写了对门人的谆谆叮嘱与告诫。
绵绵圣学已千年,两字良知是口传。欲识浑沦无斧凿,须从规矩出方圆。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握手临歧更何语?殷勤莫愧别离筵。
诗中表现的不仅仅是师生情谊,更是朋友情谊。这种情形,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是极少见的。
总之,王阳明的诗词内容丰富、深沉,诗风清新隽永。从文中所撷取的诗词来看,既有写他的理想抱负,又有写他的心路历程;既有写他对底层劳动人民困苦生活的同情与忧心,又有写他对国家、对人民的赤胆忠心;既有写他赴谪途中的见闻,又有写他与门人之间深厚的师生情谊。王阳明的诗词,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光明俊伟的人格,坦荡磊落的胸怀,追求真理的情操和心系天下的伟人情怀。
参考文献:
[1]袁仁琮.解读王阳明[M].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9,(1).
[2]董平.传奇王阳明[M].商务印书馆,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