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追问是“对话”教学的一种存在形式,是对前次问题的补充和深化。它的价值在于指向学生思维的深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顺势深入追问,也可以逆向展示追问。
关键词:追问方式;顺势追问;逆向追问
新课程中,对话教学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语文课上,对话式教学已成为教师们首选的教学方式。在现在的语文课堂上,师生在对话过程中我们能看到这样一些现象:或教师提的问题浅显,学生不加思索就能回答,凡是发言,几乎没有犯错,学生表现踊跃,课堂气氛热烈。或教师用“是不是”、“对不对”、“能不能”作提问形式,然后学生齐答“是”、“对”、“能”或“不是”、“不对”、“不能”,教师听到同学们集体回答的正确之声后,继续开展下面的教学活动。或教师提的问题,指向性不明确,学生听了不知道要做些什么。交流时,学生低着头,没什么反应,教室里寂静一片。
面对这些教学现象,我们教师需要反思:课堂上的师生对话的目的是什么?我想,目的不是为了求得标准答案,不是为了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而是通过师生对话引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走向思维的纵深,攀登思维的高度。课堂上,如果学生的学习始终是在一个平面上徘徊,思维没有获得提高发展,这样的课堂效率是低效的、无效的。
教师要想在课堂上激活学生的思维,较好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我觉得这其中最重要也最实用的方法就是追问。
追问是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继续提问的一个教学策略。它是“对话式”教学的一种存在形式。追问作为对前次问题的补充和深化,有两种重要的价值取向,一是指向学生思维的深度,要求知其一,又能知其二,二是指向学生思维的过程,要求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现在,课堂上满堂问的现象时常出现,大量浅白直露、毫无思维价值的问题充斥课堂,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毫无帮助,追问可以最为及时地启发和激发学生的思维,拓宽思维的宽度,掘进思维的深度,提升思维的高度。再者,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学生的思考难免会出现肤浅、片面、零碎等现象,利用追问,促使并引导学生就原来的问题进行深入而周密的思考,或由表及里,或由浅入深,或由此及彼,或举一反三,使学生的思维变得准确、全面、细致、深刻。
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如何进行追问呢?
一、顺势深入追问
当学生的感悟或质疑对实现教学目的具有较大的探究价值,而学生的理解还较肤浅或粗疏的时候,教师可以顺着学生的思路因势追问,对问题进行分解细化,引领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深究来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度。
笔者在执教《别了,我爱的中国》这篇文章时,就运用了这种追问类型。教学片断如下:
师:你们过去学过那些带有“别”的词?
生1:告别、分别、离别
生2:暂别、小别、惜别、死别
生3:拜别、送别、临别……
师:读读课文,看看课题中的“别”属于这许多中的那一个“别”呢?
(学生开始专心致志地读书。读了一、二遍后,大家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
生1:作者离开祖国而去,课文中的“别”指的是“告别”、“离别”。
生2:作者“不忍离了中国而去”,连眼眶也湿润了,这个“别”指“惜别”、“哭别”。
生3:作者不久就要回来,这是“小别”、“暂别”
师:从课文某一点来看,大家讲得都有道理,但从全文看,特别是从作者的誓言看,到底那一个“别”更确切呢?请再读课文。
(再读课文后,讨论又继续,意见集中在“惜别”与“暂别”上。)
师:你们以课文为依据,都讲得很有道理,那么,再想一想,“惜别”能不能包含“暂别”,“暂别”能不能包含“惜别”呢?
生:作者离开祖国是被迫,而之所以暂时的离别,是因为他不忍心离开祖国,因此,“暂别”中包含了“惜別”;但是,“惜别”也可能永远不再回,因此,“惜别”不一定包含“暂别”。课题中的“别”指的是“暂别”。
以上教学片断,在教师的顺势迁移追问下,学生的思维,而且几乎是全班学生的思维,全部被调动起来,处在一种高度紧张和深度开发的状态,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逆向展示追问
当学生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概括出来以后,教师抓住这一结论上溯,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使学生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对思维发展起到一种促进作用。
笔者在执教《少年闰土》这篇文章时,就运用了这种追问方式。教学片断如下:
师:请同学们默读6-15节,说说自己读这几段文字后的感受。
(生默读,然后交流。)
生:我也盼望下雪,可以玩玩捕鸟的趣事。
师:看来闰土的语言很有感染力,把你感染了。在鲁迅的笔下,少年闰土简直就是一位天然的语言大师,能否说说你看了这段文字为什么会有这想法?
生:我的理由有三点:
第一点:“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细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闰土说的这些话,让我懂得了捕鸟的方法。
第二点:“将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一个“只”,一个“就”,让人觉得捕鸟这种方法很简单,并且用这种方法很管用,很想试一试。
第三点:“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这句话让人觉得很有诱惑力,有很多收获。
师:分析得非常到位。听了你的分析,我们不得不佩服鲁迅先生,他用简约的文字,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不简单的少年闰土,少年闰土是一位语言大师,鲁迅先生更是一位语言大师。
以上的教学片断,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是一个从感悟到赏析的过程,教师的追问,让学生把自己的思维过程展示出来,这是对其分析思维能力的训练及培养,再者,也促使其他同学去反思自己的整个探究过程,找出自己在分析能力方面的不足,对他们思维能力的提高也有一定的帮助。
追问,点燃了学生的思维火花,引领学生走向思维的纵深,攀登思维的高度,它永远是语文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愿所有的语文教师能坚持将追问进行到底。
关键词:追问方式;顺势追问;逆向追问
新课程中,对话教学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语文课上,对话式教学已成为教师们首选的教学方式。在现在的语文课堂上,师生在对话过程中我们能看到这样一些现象:或教师提的问题浅显,学生不加思索就能回答,凡是发言,几乎没有犯错,学生表现踊跃,课堂气氛热烈。或教师用“是不是”、“对不对”、“能不能”作提问形式,然后学生齐答“是”、“对”、“能”或“不是”、“不对”、“不能”,教师听到同学们集体回答的正确之声后,继续开展下面的教学活动。或教师提的问题,指向性不明确,学生听了不知道要做些什么。交流时,学生低着头,没什么反应,教室里寂静一片。
面对这些教学现象,我们教师需要反思:课堂上的师生对话的目的是什么?我想,目的不是为了求得标准答案,不是为了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而是通过师生对话引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走向思维的纵深,攀登思维的高度。课堂上,如果学生的学习始终是在一个平面上徘徊,思维没有获得提高发展,这样的课堂效率是低效的、无效的。
教师要想在课堂上激活学生的思维,较好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我觉得这其中最重要也最实用的方法就是追问。
追问是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继续提问的一个教学策略。它是“对话式”教学的一种存在形式。追问作为对前次问题的补充和深化,有两种重要的价值取向,一是指向学生思维的深度,要求知其一,又能知其二,二是指向学生思维的过程,要求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现在,课堂上满堂问的现象时常出现,大量浅白直露、毫无思维价值的问题充斥课堂,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毫无帮助,追问可以最为及时地启发和激发学生的思维,拓宽思维的宽度,掘进思维的深度,提升思维的高度。再者,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学生的思考难免会出现肤浅、片面、零碎等现象,利用追问,促使并引导学生就原来的问题进行深入而周密的思考,或由表及里,或由浅入深,或由此及彼,或举一反三,使学生的思维变得准确、全面、细致、深刻。
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如何进行追问呢?
一、顺势深入追问
当学生的感悟或质疑对实现教学目的具有较大的探究价值,而学生的理解还较肤浅或粗疏的时候,教师可以顺着学生的思路因势追问,对问题进行分解细化,引领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深究来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度。
笔者在执教《别了,我爱的中国》这篇文章时,就运用了这种追问类型。教学片断如下:
师:你们过去学过那些带有“别”的词?
生1:告别、分别、离别
生2:暂别、小别、惜别、死别
生3:拜别、送别、临别……
师:读读课文,看看课题中的“别”属于这许多中的那一个“别”呢?
(学生开始专心致志地读书。读了一、二遍后,大家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
生1:作者离开祖国而去,课文中的“别”指的是“告别”、“离别”。
生2:作者“不忍离了中国而去”,连眼眶也湿润了,这个“别”指“惜别”、“哭别”。
生3:作者不久就要回来,这是“小别”、“暂别”
师:从课文某一点来看,大家讲得都有道理,但从全文看,特别是从作者的誓言看,到底那一个“别”更确切呢?请再读课文。
(再读课文后,讨论又继续,意见集中在“惜别”与“暂别”上。)
师:你们以课文为依据,都讲得很有道理,那么,再想一想,“惜别”能不能包含“暂别”,“暂别”能不能包含“惜别”呢?
生:作者离开祖国是被迫,而之所以暂时的离别,是因为他不忍心离开祖国,因此,“暂别”中包含了“惜別”;但是,“惜别”也可能永远不再回,因此,“惜别”不一定包含“暂别”。课题中的“别”指的是“暂别”。
以上教学片断,在教师的顺势迁移追问下,学生的思维,而且几乎是全班学生的思维,全部被调动起来,处在一种高度紧张和深度开发的状态,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逆向展示追问
当学生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概括出来以后,教师抓住这一结论上溯,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使学生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对思维发展起到一种促进作用。
笔者在执教《少年闰土》这篇文章时,就运用了这种追问方式。教学片断如下:
师:请同学们默读6-15节,说说自己读这几段文字后的感受。
(生默读,然后交流。)
生:我也盼望下雪,可以玩玩捕鸟的趣事。
师:看来闰土的语言很有感染力,把你感染了。在鲁迅的笔下,少年闰土简直就是一位天然的语言大师,能否说说你看了这段文字为什么会有这想法?
生:我的理由有三点:
第一点:“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细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闰土说的这些话,让我懂得了捕鸟的方法。
第二点:“将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一个“只”,一个“就”,让人觉得捕鸟这种方法很简单,并且用这种方法很管用,很想试一试。
第三点:“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这句话让人觉得很有诱惑力,有很多收获。
师:分析得非常到位。听了你的分析,我们不得不佩服鲁迅先生,他用简约的文字,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不简单的少年闰土,少年闰土是一位语言大师,鲁迅先生更是一位语言大师。
以上的教学片断,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是一个从感悟到赏析的过程,教师的追问,让学生把自己的思维过程展示出来,这是对其分析思维能力的训练及培养,再者,也促使其他同学去反思自己的整个探究过程,找出自己在分析能力方面的不足,对他们思维能力的提高也有一定的帮助。
追问,点燃了学生的思维火花,引领学生走向思维的纵深,攀登思维的高度,它永远是语文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愿所有的语文教师能坚持将追问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