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诵读中传承 在经典中成长》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op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华五千年的浩瀚历史中,古诗词就像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文学艺术的星空中熠熠生辉,又像是一股升腾了千年的香气,在文学艺术的长廊上弥漫、缭绕,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华夏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古诗词是最精妙的语言艺术,用最少的字词,最简练的结构,最优美的音韵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描述生活中的所见所闻,音韵铿锵,语言优美,便于记忆,读来朗朗上口。成为中华名族传统文化中的一枝奇葩,是学习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素材。
  低年级小学生学习得快,机械记忆强,这个时候读一些精美的与他们生活接近的古诗词,对他们语言的发展,情感的熏陶与人生观的形成有重大的意义。古诗词有着鲜明的艺术形象和深远的艺术意境,需要反复诵读,深刻体会。而新课标又要求小学低年级要“背诵优秀诗文50篇”,因此,在低年级的古诗词教学中,我教学生以读为主,反复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传承,在经典中成长。
  一、激发兴趣,爱上古诗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喜爱古诗,喜爱诵读古诗,就要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学习兴趣的存在,是一个人求知的起点,是创造精神的原动力,有了兴趣就会有强大的内驱力。心里学家指出兴趣是在过去的知识经验愉快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人乐于积极而持久地接触,认识某一类新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一时的兴趣形成比较容易,但要让学生长期保持兴趣并巩固下来养成习惯,这却是一个难题。我们可以试着让学生每天与古诗见面,利用移动黑板报刊出“童心学古诗”,利用广播每天诵讀古诗词,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声、光、电、图等的有机统一,延长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让他们爱上古诗词诵读。
  二、反复领读 文通字顺
  学习一首新的古诗词,除了进行识字、写字教学,扫除文字障碍外,先要领读。教师要一遍又一遍领读。领读要读准字音,读出诗词的一般节奏与韵律。小学生的语言模仿能力强,良好的领读可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语感。其次,要认读,为防止学生“念经”式的诵读,可从诗中抽字、句让学生认读,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文字与声音的牢固关系。再次要示范读,让读得好的同学进行诵读示范。最后要正读,所谓正读,就是纠正一些同学的不良诵读,如唱读、破读、误读等。
  三、进行通读 明确大意
  在老师领读,自己认读,同学范读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理解古诗词的方法。先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划出不懂的字词,提出疑问后,再让学生分小组想办法解决,老师适时组织、适当指导、灵活点拨,帮助学生总结出理解重点字词的几种方法:查字典、联系诗词句、看课后注释、问别人等。让他们自己主动地扫清生字词的障碍,把诗词读得通畅,既是趁学生兴趣所致,也是为以后的深入理解奠定基础,两全其美。
  四、反复朗读 品味意境
  体验古诗的情感,走进古诗的意境,是学习古诗的更高要求。入选小学语文低年级教科书中的古诗词都是浅显易懂的,教师通过创设情境,简介作者与创作背景,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去学习,或者把诗词大意用编创故事的形式讲给学生听。在学生了解了诗词大意后再反复朗读,就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强调的就是反复读的重要性。古诗词更是如此,不大声地读出来是很难从整体上去感受到它的语言美、情感美的。新课标中要求在诵读古诗中“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反复朗读,从中“感受语言的优美”在朗读中理解诗词大意,在理解中读出诗词意境。
  五、有效指导,熟读成诵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应该是诗词教学的生命。在悟情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让课堂上“诗味浓浓”“词情浓浓”“书声琅琅”,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以达到新课标“要求学生诵读”的目的,因为熟能生巧,孰能成诵,从而“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六、迁移运用,加强诵读
  朗读完后鼓励学生用自己喜爱的其它艺术形式将诗词再现,或是拿出彩笔画一画,或是编成儿歌唱一唱,如《鹅》《山行》《静夜思》等,或是小组合作演一演,如《所见》《回乡偶书》《村居》,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语言描写的形象美,又易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创造力。在能熟练朗诵古诗词的基础上,再抓住古诗词以最凝练的语言表达最丰富感情的基本特点,把对学生情感的引发、激荡、升华,贯穿到诵读的全过程,使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想象飞起来,语言活起来,使诵读灵气逼人,有声有色。
  总之,古典诗词是我们伟大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一个没有传统的民族是可怜的,一个拥有传统却不知道珍惜的民族是可悲的。在这经典的诗词长廊里,让我们一齐努力,给孩子们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古诗词课堂,引导他们在诵读中发现诗词的美,欣赏诗词的美,享受诗词的美,让古典文学的精华,从他们的口中渗融于他们的血液中,芬芳在他们的生命中!让传统文化在诵读中传承,让孩子们在经典中成长。
其他文献
一、皮影戏源说  1.中国皮影戏的历史地位以及其所承载的文化底蕴  “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皮影戏起源于2000多年前,是世界电影的鼻祖。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申请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中国传统皮影戏可谓是:画中有戏,戏中有画。它与民间剪纸、地方戏曲、舞台表演、文学历史等均有着密切的联系。大致归纳为以下几个特点:考究的制作工
期刊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的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  ——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  “阳光下,我和孩子们在操场上一起聊天游戏,气氛和谐而宁静。”这幅画面一直在我的脑海中浮现,支撑着我最终在大学毕业后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然而,现实往往令人惨不忍睹。当我带着笑容走进一年级教师的那一刻起,便被孩子们那天性好
期刊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两种呈现的方式:显性文化通过校园环境、校园文化展示活动和传播途径呈现出来;隐性文化通过校风建设、师生精神面貌、道德修养水平、良好的人际关系等高级形式呈现出来。两者的终极目标都是美、自然、和谐。倘若以“美”为基本标尺,更好地实现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达到“和谐”育人的最高境界,对于学生来说,也就能更好地在审美体验中意识到个体的存在,得到个体价值的实现与精神上的满足。因此校园文化建设与美
期刊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回归儿童生活。这一课程理念只有通过联系社会生活进行教学才能得以实现。与儿童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生活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础。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强调:儿
期刊
王安忆应属当今文坛中较为独特、突出的一位女性作家。她不但是一位高产作家,且作品风格多变、视野广阔,对读者的喜好不断的进行调整,这是其他女作家无法比拟的。在她长达三十年的创作生涯中,总结出了她自己的一套创作理论,被称之为“四不原则”,即不要特殊环境特殊人物,不要材料太多,不要语言的风格化,不要独特性。这个“四不原则”可以说贯穿在王安忆所有的作品当中。下面,我主要以她几部著名小说为例,分析其小说的艺术
期刊
美育,又称美感教育。即通过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我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養。虽然传统教育理念认为,美育只存在于与艺术相关的音乐、美术等艺术类课堂中,然而在现今的各科教育教学中,都能看到美育的影子。英语教学便可以与音乐结合在一起,对学生进行美育渗透。  语言是声音的载体,而声音则是语言的表象。我国南梁文学家沈约很早就提出“文章之音韵,同管弦之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音乐实践,不宜追求音乐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应该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音乐教材,在大量的音乐实践中掌握运用。”因此,努力开发和积极利用音乐文化资源,开展多种实践活动,是全面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  一、借音乐实践,助学生学会歌曲  (一)以情境教学,培养音高感念  在学唱《海》这首
期刊
信息技术课程是近年来新增的一门紧随时代发展步伐的基础课程,其在教育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信息技术课程培养的是学生的信息技术与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品质,开发创新思维。它有着这样的特点:内容更新速度快、应用广泛、操作性强。因其本身的特性,要求我们在教学时,不应再遵循以往的教育模式即“粉笔加黑板”的教法,那样严重压制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在信息技
期刊
歌唱是音乐教学中感受、体验审美情感的直接手段,也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成功的唱歌活动可以培養幼儿的乐感和美感,丰富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理解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音乐学习的热忱。小班的幼儿大都喜欢跟着录音带手舞足蹈地唱唱、跳跳,但他们对歌曲的理解、节奏的感受等能力都很弱。因此,在唱歌教学中,我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幼儿参与唱歌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
期刊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它产生于生产实践,与人类文明同时发展,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运用的广泛性。因此,就数学教学本身来说,它实质上就是一种思维活动的教学,而人的思维是离不开语言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的发展直接影响着一个人思维的品质。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人智力的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因此,我认为在小学低年级,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