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禅入境,走进精神家园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ai19881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贾平凹的散文不仅吸收了传统文化的养分,也融合了现代语言和古典文学的精髓,创作独具特色让读者读起来回味无穷。其笔下的《月迹》犹如夏夜饭后在院子里与邻居那个不善言辞的大哥闲谈中聊起的那些童年旧事。没有华丽的言语,没有激情的演说,也没有勾人的悬念,却蕴含了丰富的禅意美。
  一、随心适性、自然从容
  禅不仅仅是高深的佛学,也是一种人生哲学。贾平凹先生深受禅学的影响,其散文无论从内容还是境界都清新脱俗,字里行间无不闪烁着奇异的光芒。读他的散文,不难发现他身上的不同凡响。与其说是欣赏艺术作品,倒不如说成是欣赏文中渗透的禅学。贾平凹先生曾经说过:“在与历史的对话中,调正我的时空存在,圆满我的生命状态。”从这种自白中,我们能感受到老先生感悟人生、感悟世界、追求艺术的思想轨迹。
  《月迹》给我们展示的就是空灵的禅境,也可以理解成是作者对禅境的感悟。这种禅境就是展现在文中的意象——山、水、月色。首先,文中无论写景还是状物描写,处处透露着逼人的灵动。他人写月不是对乡土和亲人的怀念,就是对人生苦短岁月流逝的伤怀。而本文之中“月亮进来了”、“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等几处对月亮拟人化的描写不仅没有任何萧瑟之意,反而给人活泼明快的感觉,当真妙到毫巅。 而孩子们那种“什么都觉得新鲜”,以及盼月、赏月、寻月、争月、论月的安排,非但没有古人那种望月伤怀之感,反而使人觉得那种童言无忌中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与追逐让人心中无限畅快。
  我们每个人都曾幼稚过,每当回忆起自己做过的幼稚的事情,估计大多数人都会多少有些难为情,因而更多的人选择将自己的幼稚深深地埋藏在心底,秘不示人。《月迹》中孩子们的幼稚却生动地展现出来。“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居然还会“爬着那竹帘格儿”,看见镜中那圆满的月亮,孩子们高兴之中又透着恐慌,“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呢”。孩子们想象中的东西让我们有些哭笑不得。末了“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孩子们的失望之情跃然纸上,我们便笑不出来了。“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儿变的;抬头看着天空,星儿似乎就比平日少了许多。”孩子们总是将不熟悉的东西与自己熟悉的事物相类比从而来明知这个世界。“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原来看月亮还会有一种痒痒的触觉,我们又笑了!谈及嫦娥,漂亮的三妹便认为月亮是属于她一个人的,这不光引得小哥俩的羡慕还有阵阵的嫉妒。我们开怀大笑!看着月亮在那杯中那酥酥的颤,“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我们收敛了笑容!“月亮是我所要的。”“月亮是个好。”直到大家都满足了睡在沙滩上。我们不光笑不出来,反而在反思,我们所要的、我们的好、我们的满足是什么呢?
  因此,《月迹》才以月为题,正似佛祖拈花迦叶微笑,让人欲辩忘言。
  二、静谧自然、清幽心境
  据说佛家有一种闭口禅功法,修此功法之人,无论喜怒哀乐都不需用言语表达,便可让对方知晓其意。我认为此功法十分适合因普通话不过关而很少讲话的贾平凹先生。佛家的禅机就是在寥寥数语间为求法者制造一种意境,从而让求法者通过自身对意境的感悟与理解从中有所得。
  《月迹》中贾平凹先生给我们创造了一个由动到静,由动养静的意境。想想最后我们脑海中那个定格的画面:天空中的明月,河中的倒影,沙滩上睡着的孩子和小小的院落。这个安静画面给人以极静的感觉,然而这份极静是通过孩子们盼月、赏月、寻月、争月、论月这样的过程后满足地睡去后得到了。这份静谧代表着满足之后的平静。然而现实中我们的内心平静吗?答案对大多数人来讲都是否定的,因为我们还没有满足,我们追求的满足、我们追求的好和我们追求的“我所要的”都没得到。即便是得到了我们还不会满足,因为我们会给自己制定一个更高的目标。
  《月迹》中的孩子们是快乐的,因为他们所追求的美好的月亮他们得到了,虽然这月亮不是他们之中某个人唯一的,但他们愿意与人共享,所以他们满足之后是快乐的。然而我们是无法快乐的、因为我们有无数个更高的目标,无数个唯我独尊的更高目标!其实我们也是可以快乐的,只要我们放下那些更高的目标,抬头看看天上的月亮,我们也会满足,也会平静,也会快乐。文中所写的人物有:我、三妹、弟弟和奶奶。初时只觉得奶奶不过是个普通到随时随地都能见到的会说故事而且是“说了一个,还要再说一个”的慈祥老人,然而随着“月迹”的前行,我们才发现这个会讲故事的老人充满了智慧。
  奶奶说:“月亮进来了。”我们便看见了“款款的”月亮;当“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时,奶奶说:“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我们便一道去院中找寻那“匆匆的”月亮;“是树,桂树”一下子让“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的我们直觉的身在月中;“孩子们,你们瞧瞧你们的酒杯,你们都有一个月亮哩!”我们便一人有了一个月亮;“它并没有走,你们再去找吧”。于是我们发现了河湾里的月亮不仅是我们的,还是每个人的。奶奶的话虽然不多,但每一句话都引领我们追逐那“每个人”的月亮,得到那每个人的美好,直到满足了,睡在沙滩上。
  一轮满月高挂夜空。夜空下是一条蜿蜒流过的河,河水静静地流淌,倒映着天空中的那一轮满月。三个刚刚还在说话的孩子,大的在中间另外两个小一点的男孩和女孩一左一右的依偎着哥哥,他们已经睡着了。在他们身后是一座再普通不过的小院,院子中有几间屋子,在中间的是一个中堂屋。屋子的一边种着一架葡萄,一棵已经结了花骨朵的桂树在院子的中央。院子周围摆放着一些工具和栽着花朵的瓷盆。一位面容慈祥的老奶奶拿着酒壶站在院子的门口,满含笑意地望着远处沙滩上已经睡着的三个孩子。这便是读完文章后定格在我们脑海里的画面。
  《月迹》创作之时,作者已经过了而立之年,也了解到了生活的阴暗面。因此,他认为,人生就应该洒脱自然,而不是彻头彻尾的遗世独立。虽然在文中作者时常伴随着忧郁,但随即便解,解就能悟,这也正是《月迹》中所表现的空灵静寂的禅意。贾平凹先生用其独特的个性,在《月迹》一文中,通过搭建象征性的意象,构筑了静寂空灵的禅味意境,让我们感受了微妙的禅意。不可置否的是,这样的审美取向、创作取向让作品读起来韵味深长、意蕴深远。
  [作者通联:江苏连云港市灌南县新集中学]
其他文献
当前文言文本解读中存在着流于浅层、缺乏内在逻辑性的现象,这导致文言教学内容单一化、浅层化,既不利于学生的文言学习,也不利于其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们认为,文言文本解读也需要讲究逻辑性,需要往文本深处挖掘。解决好文言文本解读逻辑性的问题,有助于解决文言文教学中“文”不够深刻、“言”太琐碎、“文”与“言”相割裂的问题,以达到深化文言教学内容、优化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目标。  《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
文本解读是强调多元性的,问题在于文本解读的多元性从何而来,尤其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过于标新立异往往并不能让学生在文本解读中获得共鸣,而基于学生的认识去发现文本的隐性线索,往往可以在文本解读中另辟蹊径。本文试以《辛德勒名单》一文的解读为例,谈谈笔者的思考。  一、无意发现的隐性线索  在《辛德勒名单》一课教学即将结束之时,有学生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辛德勒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好人还是坏人?这个问
阅读教学如果从研究言语的矛盾入手,用联系的观点解读文本,就能对文本进行微观细读的内在诉求,从而发现有意义的语言现象,读出文本中深层的东西。换一种阅读视角领略史铁生《秋天的怀念》的风景,以语言矛盾的分析法审视作品语言的形式及其意义时,我们将更容易体味母爱的伟大与真淳。  《秋天的怀念》开头写作者双腿瘫痪后脾气暴怒无常,砸摔东西,憎恶一切美好的事物,这个时候,母亲有这样的表现: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
拜读了刊载于《中学语文教学》(2014年第10期)庄平悌老师的《“别里科夫是中国式小人”》一文,受益颇多:庄老师能够在课堂中凸显新课程“注重个性化的阅读”理念,新课程呼唤的课堂生成扎扎实实地出现在了庄老师的教学中,笔者不得不为庄老师的教学智慧点赞。然而,庄老师的这堂课、这篇文章也触发了笔者的一些思考,甚感有与庄老师商榷之必要,并以此就教于方家。  思考一:解析“套子”是在“炒冷饭”吗?  庄老师在
文本通常都不是封闭的,而是一个“相互参照、彼此牵连、存在着这样或那样联系的开放网络”,这就是文本的互文性。初中语文教学中,有一些文本具有明显的互文特征,这就为互文解读提供了空间。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的诗词拔萃中选择了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一词,并附上了陆游的同词牌词,这样的文本呈现方式在语文教材中并不多见,学生可以同时欣赏到两首风格迥异却又相遇成趣的名篇。在教学中,抓住互文的脉搏追求词的意蕴,就成为
口语交际教学是语文教学应有的内容之一,但目前,人们对口语交际教学的作用认识还不够。在目前讨论教学内容确定性的热潮中,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的确定往往被忽视了。毋庸置疑,研讨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确定的问题是有价值且亟需的。江苏省教授级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唐江澎老师在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方面颇有建树,执教的口语交际教学课《走进语言现场·问答之间》在中学语文教学界引起很大反响,给同仁以很大的启示。本文即以唐江澎老师《走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选用了现代著名作家陆蠡的散文《囚绿记》。对这篇散文主题的探讨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与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分析为:“本文讲述了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的一段‘交往’经历……含蓄地揭示了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艰难命运,象征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有人认为这篇散文的主题是“作者对理智与情感交锋的心灵独语,是陆蠡对心灵印痕的真实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中选录了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寄李儋元锡》一诗,书下注释在解释诗题时认为:“李儋、元锡,都是作者的友人。”而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唐诗鉴赏辞典》在鉴赏该诗时提出:“李儋,字元锡,是韦应物的诗交好友,当时任殿中侍御史。”前者认为李儋元锡是两个人,后者认为李儋元锡是一个人,我查阅了对于该诗进行鉴赏分析的各类参考书,对李儋元锡的注释不外乎上面的两种说法。截然不同的两种注释,究竟谁
欧阳文忠公曾有言:“晋无文章,唯《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千百年来其文以朴素明快的文字,冲和恬然的思想一直为世人推重。我个人认为此文更是一篇表达生命自由的独立宣言。作为教材经典名篇,值得精讲细读。我在第二次教学精研文本的时候,产生了如下二个疑问,并做了一些较粗浅的解读。   一问意象:独照之匠窥意象。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云、鸟”句如何解读?“盘桓”必有
从字面来看,白描中的“白”意为“无色”或“淡色”,与之相应,“白描”就是一种“不着色、少修饰、最大限度贴近对象真实的本色描写”。不过在我看来,这个术语还可以有更丰富的内涵:一方面,它当然可以指向语言描写上的客观、克制和简单,同时,作为一种情感表达的风格,“白描”亦可涵指一种收束与内敛的抒情方式。  如果将白描理解为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那么它的基本特征就是:作者的态度和倾向不做直接表述,而是被冷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