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如果从研究言语的矛盾入手,用联系的观点解读文本,就能对文本进行微观细读的内在诉求,从而发现有意义的语言现象,读出文本中深层的东西。换一种阅读视角领略史铁生《秋天的怀念》的风景,以语言矛盾的分析法审视作品语言的形式及其意义时,我们将更容易体味母爱的伟大与真淳。
《秋天的怀念》开头写作者双腿瘫痪后脾气暴怒无常,砸摔东西,憎恶一切美好的事物,这个时候,母亲有这样的表现: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
史铁生把家里的东西破坏了, 母亲为什么不制止儿子, 反而躲出去? 这不是很矛盾吗?母亲即使阻止儿子,也可以走开,为什么“躲出去”?难道母亲怕自己的儿子?
儿子因为双腿瘫痪,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内心有苦闷需要宣泄,母亲懂得自己儿子的内心感受,深深理解儿子的行为,因为母爱就是理解,泰戈尔说过:“爱是理解的别名。”没有理解便不成为爱。母亲“躲出去”的行为看似矛盾而不可思议,“躲”有快速闪开的意味,母亲离开迅速,因为她不忍心看到儿子的痛苦,但母亲“躲出去”的只是“人”,她的心还在屋内,牵挂着儿子,担忧儿子却又无可无奈,文中写到“在看不见我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每一次儿子暴怒,母亲都在屋外经受煎熬,和屋内的儿子一起痛苦,就这么默默守护着儿子,母爱的平凡而伟大不得不令人动容垂泪。
散文写母亲的动作时,反复出现这样的表达:
母亲这时候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时,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面对儿子的痛苦,母亲做得是那么的细心、耐心、小心,这是看不见的爱,是慈母的的良苦用心。可是当儿子狠命捶打腿时,母亲竟有这样的动作: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此中的“扑”和“抓”与前文母亲的“悄悄地”与“偷偷地”的行为表现形成了强烈的矛盾和鲜明的反差,这又该如何解释?儿子在自己的腿上捶打,却似落到了母亲的心中,那狠命的捶打,让母亲肝肠寸断,情绪失控,内心的焦灼痛苦却只能独自默默承受。
矛盾的艺术表达也出现在作者写母亲爱花的语言中: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爱花的母亲,为什么没有照料好自己喜欢的花,让它们都死了呢?这在情理上是很矛盾的。而这种语言的矛盾表达,恰成了学生认知上的“屏障”,没有这样的认知矛盾冲突,学生的思考便难以深入,阅读教学要在学生的认知矛盾中推进,才可能发现言语之外的风景:
史铁生双腿瘫痪后,母亲的注意力全放在了儿子身上,无暇顾及那些花了;母亲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思,她都扑在了儿子身上,照料儿子,要顾及儿子的生活,也要顾及儿子的心情,因此忘记了侍弄花,更忘记了自己,这种伟大的母爱足以感动读者。
语言矛盾分析是借助于语言形式来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阅读中要紧紧抓住阅读教学的根本——语言文字,以字、词、句作为解读人文精神的逻辑起点。又如面对儿子遭遇不幸,自暴自弃、捶打腿抱怨命运时,母亲忍住哭声说: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母亲希望儿子在生活的灾难面前要挺住,要坚强,无论遇到再大的风雨,母亲都会陪在他的身边,一起面对。母亲却无视自己的肝病,常常因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直至病入膏肓,也没有在意。母亲对儿子和自己说要“好好儿活”,可是母亲自己并没有“好好儿活”,这种语言和行为的矛盾怎么理解?教学中如能抓住“好好活”三字进行“深耕细作”,我们可以发现言语矛盾生发的丰富内蕴:母亲不愿看到儿子悲观丧气地生活,鼓励儿子要坚强乐观;母亲不想让儿子知道自己的病情,从而为自己担心;儿子原本情绪就十分低落,几乎丧失了活下去的信心,如果知道母亲的病情,儿子肯定会更加悲观失望;母亲可以陪儿子一起走过坎坷之路,可以和儿子一起迎接风雨,给儿子撑起另一片生活的天空,可是母亲却选择独自承受病痛的折磨;坚强的母亲,伟大的母爱,令人敬畏。
如果说前文所列举的矛盾的语言是句子内部,或前后句子中的矛盾表达,那么文中还有一处跨度更大,串联前后文的语言矛盾。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分别写道: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
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开得正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为什么当母亲活着的时候, 对于母亲看花的提议,儿子一口回绝,厌恶憎恨?现在母亲去世了, 儿子反而能够尽情地欣赏花儿的美丽,这是为什么?看似矛盾的语言表达,揭示出的意义是:作者选择秋天看花,是对母亲的深切怀念,是对母亲爱的表现,作者在母亲的帮助和母爱的影响下,已经走出了生活的阴影、人生的苦难、学会了坚强,能够直面人生的不幸。
通过语言矛盾的解读,学生在文字和情感里走了个来回。如果将阅读立足于“语言形式”,就能有效地避免语文课堂“非语文”、“泛语文”现象的产生;如果将教学立足于“语言形式的学习、感受和运用”,就能使语文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和运用语文的疆场。
[作者通联:杭州文澜中学]
《秋天的怀念》开头写作者双腿瘫痪后脾气暴怒无常,砸摔东西,憎恶一切美好的事物,这个时候,母亲有这样的表现: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
史铁生把家里的东西破坏了, 母亲为什么不制止儿子, 反而躲出去? 这不是很矛盾吗?母亲即使阻止儿子,也可以走开,为什么“躲出去”?难道母亲怕自己的儿子?
儿子因为双腿瘫痪,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内心有苦闷需要宣泄,母亲懂得自己儿子的内心感受,深深理解儿子的行为,因为母爱就是理解,泰戈尔说过:“爱是理解的别名。”没有理解便不成为爱。母亲“躲出去”的行为看似矛盾而不可思议,“躲”有快速闪开的意味,母亲离开迅速,因为她不忍心看到儿子的痛苦,但母亲“躲出去”的只是“人”,她的心还在屋内,牵挂着儿子,担忧儿子却又无可无奈,文中写到“在看不见我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每一次儿子暴怒,母亲都在屋外经受煎熬,和屋内的儿子一起痛苦,就这么默默守护着儿子,母爱的平凡而伟大不得不令人动容垂泪。
散文写母亲的动作时,反复出现这样的表达:
母亲这时候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时,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面对儿子的痛苦,母亲做得是那么的细心、耐心、小心,这是看不见的爱,是慈母的的良苦用心。可是当儿子狠命捶打腿时,母亲竟有这样的动作: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此中的“扑”和“抓”与前文母亲的“悄悄地”与“偷偷地”的行为表现形成了强烈的矛盾和鲜明的反差,这又该如何解释?儿子在自己的腿上捶打,却似落到了母亲的心中,那狠命的捶打,让母亲肝肠寸断,情绪失控,内心的焦灼痛苦却只能独自默默承受。
矛盾的艺术表达也出现在作者写母亲爱花的语言中: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爱花的母亲,为什么没有照料好自己喜欢的花,让它们都死了呢?这在情理上是很矛盾的。而这种语言的矛盾表达,恰成了学生认知上的“屏障”,没有这样的认知矛盾冲突,学生的思考便难以深入,阅读教学要在学生的认知矛盾中推进,才可能发现言语之外的风景:
史铁生双腿瘫痪后,母亲的注意力全放在了儿子身上,无暇顾及那些花了;母亲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思,她都扑在了儿子身上,照料儿子,要顾及儿子的生活,也要顾及儿子的心情,因此忘记了侍弄花,更忘记了自己,这种伟大的母爱足以感动读者。
语言矛盾分析是借助于语言形式来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阅读中要紧紧抓住阅读教学的根本——语言文字,以字、词、句作为解读人文精神的逻辑起点。又如面对儿子遭遇不幸,自暴自弃、捶打腿抱怨命运时,母亲忍住哭声说: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母亲希望儿子在生活的灾难面前要挺住,要坚强,无论遇到再大的风雨,母亲都会陪在他的身边,一起面对。母亲却无视自己的肝病,常常因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直至病入膏肓,也没有在意。母亲对儿子和自己说要“好好儿活”,可是母亲自己并没有“好好儿活”,这种语言和行为的矛盾怎么理解?教学中如能抓住“好好活”三字进行“深耕细作”,我们可以发现言语矛盾生发的丰富内蕴:母亲不愿看到儿子悲观丧气地生活,鼓励儿子要坚强乐观;母亲不想让儿子知道自己的病情,从而为自己担心;儿子原本情绪就十分低落,几乎丧失了活下去的信心,如果知道母亲的病情,儿子肯定会更加悲观失望;母亲可以陪儿子一起走过坎坷之路,可以和儿子一起迎接风雨,给儿子撑起另一片生活的天空,可是母亲却选择独自承受病痛的折磨;坚强的母亲,伟大的母爱,令人敬畏。
如果说前文所列举的矛盾的语言是句子内部,或前后句子中的矛盾表达,那么文中还有一处跨度更大,串联前后文的语言矛盾。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分别写道: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
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开得正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为什么当母亲活着的时候, 对于母亲看花的提议,儿子一口回绝,厌恶憎恨?现在母亲去世了, 儿子反而能够尽情地欣赏花儿的美丽,这是为什么?看似矛盾的语言表达,揭示出的意义是:作者选择秋天看花,是对母亲的深切怀念,是对母亲爱的表现,作者在母亲的帮助和母爱的影响下,已经走出了生活的阴影、人生的苦难、学会了坚强,能够直面人生的不幸。
通过语言矛盾的解读,学生在文字和情感里走了个来回。如果将阅读立足于“语言形式”,就能有效地避免语文课堂“非语文”、“泛语文”现象的产生;如果将教学立足于“语言形式的学习、感受和运用”,就能使语文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和运用语文的疆场。
[作者通联:杭州文澜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