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略语言矛盾外的风景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tter_d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如果从研究言语的矛盾入手,用联系的观点解读文本,就能对文本进行微观细读的内在诉求,从而发现有意义的语言现象,读出文本中深层的东西。换一种阅读视角领略史铁生《秋天的怀念》的风景,以语言矛盾的分析法审视作品语言的形式及其意义时,我们将更容易体味母爱的伟大与真淳。
  《秋天的怀念》开头写作者双腿瘫痪后脾气暴怒无常,砸摔东西,憎恶一切美好的事物,这个时候,母亲有这样的表现: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
  史铁生把家里的东西破坏了, 母亲为什么不制止儿子, 反而躲出去? 这不是很矛盾吗?母亲即使阻止儿子,也可以走开,为什么“躲出去”?难道母亲怕自己的儿子?
  儿子因为双腿瘫痪,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内心有苦闷需要宣泄,母亲懂得自己儿子的内心感受,深深理解儿子的行为,因为母爱就是理解,泰戈尔说过:“爱是理解的别名。”没有理解便不成为爱。母亲“躲出去”的行为看似矛盾而不可思议,“躲”有快速闪开的意味,母亲离开迅速,因为她不忍心看到儿子的痛苦,但母亲“躲出去”的只是“人”,她的心还在屋内,牵挂着儿子,担忧儿子却又无可无奈,文中写到“在看不见我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每一次儿子暴怒,母亲都在屋外经受煎熬,和屋内的儿子一起痛苦,就这么默默守护着儿子,母爱的平凡而伟大不得不令人动容垂泪。
  散文写母亲的动作时,反复出现这样的表达:
  母亲这时候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时,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面对儿子的痛苦,母亲做得是那么的细心、耐心、小心,这是看不见的爱,是慈母的的良苦用心。可是当儿子狠命捶打腿时,母亲竟有这样的动作: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此中的“扑”和“抓”与前文母亲的“悄悄地”与“偷偷地”的行为表现形成了强烈的矛盾和鲜明的反差,这又该如何解释?儿子在自己的腿上捶打,却似落到了母亲的心中,那狠命的捶打,让母亲肝肠寸断,情绪失控,内心的焦灼痛苦却只能独自默默承受。
  矛盾的艺术表达也出现在作者写母亲爱花的语言中: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爱花的母亲,为什么没有照料好自己喜欢的花,让它们都死了呢?这在情理上是很矛盾的。而这种语言的矛盾表达,恰成了学生认知上的“屏障”,没有这样的认知矛盾冲突,学生的思考便难以深入,阅读教学要在学生的认知矛盾中推进,才可能发现言语之外的风景:
  史铁生双腿瘫痪后,母亲的注意力全放在了儿子身上,无暇顾及那些花了;母亲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思,她都扑在了儿子身上,照料儿子,要顾及儿子的生活,也要顾及儿子的心情,因此忘记了侍弄花,更忘记了自己,这种伟大的母爱足以感动读者。
  语言矛盾分析是借助于语言形式来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阅读中要紧紧抓住阅读教学的根本——语言文字,以字、词、句作为解读人文精神的逻辑起点。又如面对儿子遭遇不幸,自暴自弃、捶打腿抱怨命运时,母亲忍住哭声说: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母亲希望儿子在生活的灾难面前要挺住,要坚强,无论遇到再大的风雨,母亲都会陪在他的身边,一起面对。母亲却无视自己的肝病,常常因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直至病入膏肓,也没有在意。母亲对儿子和自己说要“好好儿活”,可是母亲自己并没有“好好儿活”,这种语言和行为的矛盾怎么理解?教学中如能抓住“好好活”三字进行“深耕细作”,我们可以发现言语矛盾生发的丰富内蕴:母亲不愿看到儿子悲观丧气地生活,鼓励儿子要坚强乐观;母亲不想让儿子知道自己的病情,从而为自己担心;儿子原本情绪就十分低落,几乎丧失了活下去的信心,如果知道母亲的病情,儿子肯定会更加悲观失望;母亲可以陪儿子一起走过坎坷之路,可以和儿子一起迎接风雨,给儿子撑起另一片生活的天空,可是母亲却选择独自承受病痛的折磨;坚强的母亲,伟大的母爱,令人敬畏。
  如果说前文所列举的矛盾的语言是句子内部,或前后句子中的矛盾表达,那么文中还有一处跨度更大,串联前后文的语言矛盾。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分别写道: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
  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开得正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为什么当母亲活着的时候, 对于母亲看花的提议,儿子一口回绝,厌恶憎恨?现在母亲去世了, 儿子反而能够尽情地欣赏花儿的美丽,这是为什么?看似矛盾的语言表达,揭示出的意义是:作者选择秋天看花,是对母亲的深切怀念,是对母亲爱的表现,作者在母亲的帮助和母爱的影响下,已经走出了生活的阴影、人生的苦难、学会了坚强,能够直面人生的不幸。
  通过语言矛盾的解读,学生在文字和情感里走了个来回。如果将阅读立足于“语言形式”,就能有效地避免语文课堂“非语文”、“泛语文”现象的产生;如果将教学立足于“语言形式的学习、感受和运用”,就能使语文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和运用语文的疆场。
  [作者通联:杭州文澜中学]
其他文献
审视时下的语文课堂,在进行文本解读时多有窄化理解、单一阐释的现象。如一说到卖油翁就是“熟能生巧的道理”,一说行道树就是“无私奉献的精神”,一说菲力普夫妇是“贪婪势利、自私冷酷”,一说孔乙己就是“穷困迂腐、好吃懒做”……这种标签式的浅层次的解读,把原本色彩缤纷的主题或丰富多姿的形象阐释得呆板而无味。这种话语的专利性质,来自于传统理论的浩大阵势和人们对它不容置疑的信仰,让不懂得独立思考的人长期受它的统
笔者在开设“私家文学课”这一选修课期间,尝试着举办了一次朴素的“经典推荐会”。因为是第一次,为了降低难度,同时也为了做好示范,就给学生介绍了《牡丹的拒绝》《狗这一辈子》《怀念萧珊》等十篇散文,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篇文章进行赏读,然后写一段推荐词。让笔者感到比较兴奋的是,这样一种稍微花了点心思的尝试,我们的学生就写出了很多精彩的文字。有一个学生写了关于张抗抗《牡丹的拒绝》的推荐词,其中这样写道:  
新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稿),一个极其重要的亮点就是——充分重视了“语言文字运用”。据统计,此次修订稿中“语言文字运用”出现10次之多。其中:导言中4次;“课程性质”中2次;“课程基本理念”中3次;“课程设计思路”中1次。而相关的“语言”一词就出现了43次之多。  本次语文新课标如此高频次、高力度、全方位地聚焦“语言文字运用”,意义重大。在这个课标中,首次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是
语文难在哪里,难在过于琐碎。许多语文老师甚至某些专家认为,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语文琐碎是客观的。这其实混淆了中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学科与社会大语文的界限,将母语使用的丰富意蕴、方法技巧加在中小学语文学科上,让学生们去认知、感悟,显然勉为其难。中学语文教与学,是可以繁中求简的。  一、“简”中求语文之道  语文是人文的,它源于生活,作为一门学科,语文以“简”的形态高于生活,方便人们交流,传递情感与思想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教育“泛人文化”的取向遭到批评和质疑,“语文知识”、“语言训练”等一度被淡出的词语再次回归语文研究的视域。2007年第10期的《中学语文教学》,集中刊发了一组讨论语文知识的文章,王荣生、王鹏伟、陈钟樑先生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了语文知识的重要性。2008年,吴忠豪在《关于语文训练的讨论》一文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不能没有训练”的观点(《课程·教材·教法》2008年第12期);20
[原有目标]  [教学目标]  1.生动具体的形象与深刻的思想;  2.幽默生动而富于战斗力的语言;  3.严谨的结构与严密的论证。  [升格思路]  这是广泛流行于诸多网站的教学目标,也是对广大中学语文教师执教《春末闲谈》一课起了相当作用的教学目标。然而,教学目标的标准如此高大上,怎能在单位时间内让学生达成呢?笔者认为应当进行必要的纠正与升格才是。  至于三项目标都没有行为动词来陈述的问题则又当
就一般的读者而言,小说的表达技法永远是深不见底的谜。这是因为一般的读者并不是小说创作研究的专家。   但如果是语文教师,从教学的需要来看,从教师的素养来看,倒是非常需要用一些时间来潜心地研究、体味、欣赏小说的表达技法。它们是真正文学的东西,是真正高雅的东西。试想,如果一位语文教师,在小说的教学中只能给学生指导小说的要素等基本常识,那是很难说得上是有一定教学素养的。   似乎可以说,能够懂得小说
于漪曾说,教师应该“把握教材的特点,在教学中传之以情,并善于以情激情,深入学生的情感世界,拨动他们的心弦,使他们学得感动,学有难忘的收益”。①本文通过研究彭才华老师的经典教学案例——《凡卡》,再次品味其教学风格与教学特色,探讨语文课究竟该如何带领学生造境悟情。  一、彭才华名课《凡卡》案例简述及评析  1.《凡卡》案例简述(教学实录详细过程略)  ①图片导入  彭才华的《凡卡》教学是以两张图片导入
当前文言文本解读中存在着流于浅层、缺乏内在逻辑性的现象,这导致文言教学内容单一化、浅层化,既不利于学生的文言学习,也不利于其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们认为,文言文本解读也需要讲究逻辑性,需要往文本深处挖掘。解决好文言文本解读逻辑性的问题,有助于解决文言文教学中“文”不够深刻、“言”太琐碎、“文”与“言”相割裂的问题,以达到深化文言教学内容、优化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目标。  《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
文本解读是强调多元性的,问题在于文本解读的多元性从何而来,尤其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过于标新立异往往并不能让学生在文本解读中获得共鸣,而基于学生的认识去发现文本的隐性线索,往往可以在文本解读中另辟蹊径。本文试以《辛德勒名单》一文的解读为例,谈谈笔者的思考。  一、无意发现的隐性线索  在《辛德勒名单》一课教学即将结束之时,有学生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辛德勒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好人还是坏人?这个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