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每天有数百万中小学教师在课堂上从事教学活动,数千万节课堂教学在各地展开和推进,上亿中小学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和成长。
课堂教学是实施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教育教学改革最终体现在课堂,落实在课堂,教育教学的目标追求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实现。教师生活在课堂,学生学习在课堂,课堂是师生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所以,课堂质量不仅决定了教育在质量和效益,而且影响了师生学校生命活动的质量。透视课堂,感觉课堂,我们对课堂教学忧心重重。
当教师的我们,时常有这样的一种感受,当课堂教学进行的生动活泼时,特别是能看到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发言时,内心的激动与快乐油然而生,一堂课的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下课时,学生的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唧唧喳喳地讨论个不停。教师脸上也充满了成就感,听课教师与任课教师总能在这时相互会心地一笑。也有些时候,教师口干舌燥地在讲台前讲,学生却很少参与或很难听得进去,课堂显的得死气沉沉。一堂课下来,学生会私下里长叹一声,终于下课了,而教师也从课堂中感受到一丝的尴尬。而作为旁听者的我有时也会有终于下课的期盼。想到学生几乎白天所有的时间都呆在课堂听课,如果不能在课堂中获得快乐,他们的生活状况实在难以想象。这不仅使我想起自身求学与教学的经历。
一、教师的心声
老师们的状态和感觉:作为一线的教师,每天五、六节课,精力充沛,不停地给学生讲课,可学生不领情,不停地叫闹,吵架……,老师苦口婆心地教育,直到声音沙哑也不放弃,回家时已是筋疲力尽。课间,常常听到老师们抱怨。
我每天都对自己说:“我要心平气和地度过这一天,我尽量不让自己被激怒,发脾气。”可是,学生那些调皮捣蛋、目中无人的学生让我并不能控制自己的态度,我恨不得一脚把他们踢出教室。
我希望走进一个安静、整洁、有秩序的课堂环境。而我面对的是一群无知的、爱吵闹的孩子们,他们打闹、吵架、告状……,我为之焦虑、气愤。我简直感到长期以来就深陷在痛苦、不满和失望之中……
教师生活不幸福,尽管原因很多,但课堂教学不幸福是诸多原因中最根本的一种。
二、学生的心声
我怕上课,看见老师那张严肃的脸,眼睛一瞪,说话的声音一大,我就不敢抬头恨不得自己像汽水一样蒸发了。总害怕今天被批评的人是我。老师如果批评其它同学,我就松了一口气。每天我都处于紧张状态。
老师太偏心,总喜欢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眼里只有他们,而对其它学生态度就很恶劣。
我的成绩差,老师上课总是嘲笑,挖苦和我一样的学生,说我们是榆木脑袋,不开窍。
我最不喜欢X老师上课,总要求我们安静,还不许我们提问,我们违反了,他就会发火,批评甚至惩罚我们。有时,我们什么也没做,他也无端地训斥我们。
老师上课总是莫名其妙地发火,我们常常感到无所适从。
……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可他们的成长生活也不幸福,因为他们在课堂上处于紧张、恐慌之中。
三、师生的课堂感受
课改给了新时期的教师一个极深刻的启示,解放学生,彻底放开,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学生是真正的人才。好学生不是教出来的,是学生自己学来的,唯有学生才能创造奇迹。走进现在的课堂简直就是步入艺术的宫殿。看到孩子们忘我的表演,激情地朗读、动听的歌声,优美的舞蹈、可笑的小品,他们以各种形式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他们的喜怒哀乐在课堂中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他们的天性彻底地迸发出来,他们的灵性自由发挥出来,他们对课堂的感受是快乐的、是享受的。老师在课堂中与学生同悲同喜,同感动,师生的感悟加深了,怎么还可能去批评他们,甚至是体罚呢?相信吧,真正的、彻底的、开放的课堂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享受;是生生、师生灵感撞击的闪耀的火花,更是百花齐放的美景。
教育是育人的工作,以人为本是教育是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又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根本道路。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思想要求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在教育过程中,只有学生成为自主意识的主体,掌握了自身发展的主动权,成为自身发展的主人,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发展。
新课程倡导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对教材仰慕、赞叹、崇拜是一种学习;质疑、挑剔、批评何尝不是一种学习?尊重学生就应该新生学生不喜欢的教学内容的权利,不要逼学生违反意愿地说喜欢。逼学生说违心的话,这既是对学生个性的压抑,也是对学生差异的轻视,更是对学生独立思维、创造性思维的无情伤害。
教师担着引导和教育学生的责任,只有学生在课堂上自主了快乐了,有所收获了,老师才会开心幸福。
因此,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体现以人为本,提高师生课堂生命活动质量,我们需要研究课堂,改进课堂。
课堂教学是实施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教育教学改革最终体现在课堂,落实在课堂,教育教学的目标追求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实现。教师生活在课堂,学生学习在课堂,课堂是师生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所以,课堂质量不仅决定了教育在质量和效益,而且影响了师生学校生命活动的质量。透视课堂,感觉课堂,我们对课堂教学忧心重重。
当教师的我们,时常有这样的一种感受,当课堂教学进行的生动活泼时,特别是能看到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发言时,内心的激动与快乐油然而生,一堂课的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下课时,学生的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唧唧喳喳地讨论个不停。教师脸上也充满了成就感,听课教师与任课教师总能在这时相互会心地一笑。也有些时候,教师口干舌燥地在讲台前讲,学生却很少参与或很难听得进去,课堂显的得死气沉沉。一堂课下来,学生会私下里长叹一声,终于下课了,而教师也从课堂中感受到一丝的尴尬。而作为旁听者的我有时也会有终于下课的期盼。想到学生几乎白天所有的时间都呆在课堂听课,如果不能在课堂中获得快乐,他们的生活状况实在难以想象。这不仅使我想起自身求学与教学的经历。
一、教师的心声
老师们的状态和感觉:作为一线的教师,每天五、六节课,精力充沛,不停地给学生讲课,可学生不领情,不停地叫闹,吵架……,老师苦口婆心地教育,直到声音沙哑也不放弃,回家时已是筋疲力尽。课间,常常听到老师们抱怨。
我每天都对自己说:“我要心平气和地度过这一天,我尽量不让自己被激怒,发脾气。”可是,学生那些调皮捣蛋、目中无人的学生让我并不能控制自己的态度,我恨不得一脚把他们踢出教室。
我希望走进一个安静、整洁、有秩序的课堂环境。而我面对的是一群无知的、爱吵闹的孩子们,他们打闹、吵架、告状……,我为之焦虑、气愤。我简直感到长期以来就深陷在痛苦、不满和失望之中……
教师生活不幸福,尽管原因很多,但课堂教学不幸福是诸多原因中最根本的一种。
二、学生的心声
我怕上课,看见老师那张严肃的脸,眼睛一瞪,说话的声音一大,我就不敢抬头恨不得自己像汽水一样蒸发了。总害怕今天被批评的人是我。老师如果批评其它同学,我就松了一口气。每天我都处于紧张状态。
老师太偏心,总喜欢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眼里只有他们,而对其它学生态度就很恶劣。
我的成绩差,老师上课总是嘲笑,挖苦和我一样的学生,说我们是榆木脑袋,不开窍。
我最不喜欢X老师上课,总要求我们安静,还不许我们提问,我们违反了,他就会发火,批评甚至惩罚我们。有时,我们什么也没做,他也无端地训斥我们。
老师上课总是莫名其妙地发火,我们常常感到无所适从。
……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可他们的成长生活也不幸福,因为他们在课堂上处于紧张、恐慌之中。
三、师生的课堂感受
课改给了新时期的教师一个极深刻的启示,解放学生,彻底放开,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学生是真正的人才。好学生不是教出来的,是学生自己学来的,唯有学生才能创造奇迹。走进现在的课堂简直就是步入艺术的宫殿。看到孩子们忘我的表演,激情地朗读、动听的歌声,优美的舞蹈、可笑的小品,他们以各种形式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他们的喜怒哀乐在课堂中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他们的天性彻底地迸发出来,他们的灵性自由发挥出来,他们对课堂的感受是快乐的、是享受的。老师在课堂中与学生同悲同喜,同感动,师生的感悟加深了,怎么还可能去批评他们,甚至是体罚呢?相信吧,真正的、彻底的、开放的课堂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享受;是生生、师生灵感撞击的闪耀的火花,更是百花齐放的美景。
教育是育人的工作,以人为本是教育是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又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根本道路。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思想要求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在教育过程中,只有学生成为自主意识的主体,掌握了自身发展的主动权,成为自身发展的主人,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发展。
新课程倡导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对教材仰慕、赞叹、崇拜是一种学习;质疑、挑剔、批评何尝不是一种学习?尊重学生就应该新生学生不喜欢的教学内容的权利,不要逼学生违反意愿地说喜欢。逼学生说违心的话,这既是对学生个性的压抑,也是对学生差异的轻视,更是对学生独立思维、创造性思维的无情伤害。
教师担着引导和教育学生的责任,只有学生在课堂上自主了快乐了,有所收获了,老师才会开心幸福。
因此,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体现以人为本,提高师生课堂生命活动质量,我们需要研究课堂,改进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