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语言艺术的魅力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vig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陶冶学生的性情,就必须追求教学语言的儒雅美、音韵美、童趣美、幽默美,用美的语言来塑造美的课堂,给学生以美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学习效率。
  关键词:教学语言 感染力 文化底蕴 感受力 审美情趣
  常看百家讲坛,那么多名人、专家,最能吸引我、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于丹、纪连海、易中天等。原因是什么呢?除了佩服他们的智慧之外,很大程度上更欣赏他们的语言表达所体现的个性——于丹的聪明睿智、紀连海的激情四射、易中天的娓娓道来。我想,作为一名老师,语言的魅力的确显得尤为重要。所谓语言的魅力,就是指能够运用语言表达出丰富的意思的技巧和艺术。学会正确地使用语言,能够让自己精确地表达出话语的意思与内涵。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话带有审美色彩,这是一把最精致的钥匙,它不仅开发情绪记忆,而且深入到大脑最隐蔽的角落。”这句话,告诉了我们教师语言的重要性。的确,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表达的力度和美感。尤其是以语言文字为导向的语文课堂,语言表达的美感本身就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之一。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倾听一些语文老师的讲课犹如欣赏一幅名画,令人心旷神怡;又如品味一首名曲,曲终仍余音绕耳,让人回味无穷;可也有部分老师的语调呆板,枯燥无趣,像是喝了一杯白开水,寡淡无味,叫人昏昏欲睡……这样的课堂语言,即使是再好的课文,准备得再充分,也无法打动学生,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擢升自我的语言魅力使学生听起课来舒服悦耳,精神饱满,兴趣盎然以至于津津有味呢?我认为所谓“魅力语言”必定是极具感染力的语言。这种感染力就是指语言能唤起学生视觉、听觉和心理的美感,能给学生带来情感的波澜、心理的愉悦,能够再现情景,能够使教学内容深入浅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如沐春风。推而演之,在语文教学中,这种感染力又是通过什么而获得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四个途径。
  一、为有源头活水来——文学底蕴和儒雅美
  前苏联的文学家高尔基曾说:“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真正的美产生于言辞准确,明晰和动听”。而这些都有耐于一个教师本身的文学素养。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应该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一颗善于发现真善美的玲珑之心,这种敏感甚至常常会被冠以“多愁善感”的标签,我不认为“多愁善感”这个词语用在语文老师身上是一个贬义词,因为文学本身就是需要敏锐的感受力的,当语言文字一个个铺现在你眼前,一个个鲜活地在作者笔下“叫嚣”时,为什么有些人看了潸然泪下,有些人却毫无感受,当了“睁眼瞎”?这是因为每个人本身的文学素养不一样,每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对外物的感受力是不同的,而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如果你是一个对生活、对文字很麻木,没有感受力或者感受只停留在表层的人,你又如何去汲取文字背后储存的美和力量,再去感染你的学生?所以人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瓶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我的理解是教师更应该是一眼灵动的、源源不断的清泉。语文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修养,在教授知识的同时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把丰富儒雅的内心世界和对语文文字敏锐的体察力、感知力一并流向学生的心田,让他们的心灵真正得到滋养、丰盈和润泽。所以,笔者认为一个好的语文老师绝不是单单能教如何写字,如何比喻、排比、给句子排列顺序的,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应该教给学生如何感知语言,如何在感知者中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因为这种能力一旦获得就相当于打开了学生通往文学核心殿堂的一扇天窗,你会发现在班级里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小诗人、小学者、小散文家,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朗读鉴赏能力也有了长足的发展。而这种能力往往通过教师儒雅的、文学性的语言传达给学生。在这方面最让我佩服的当属诗意语文的倡导人——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08年有幸去杭城聆听了他执教的《枫桥夜泊》,至今记忆犹新。此课如诗如画如歌,听者如痴如醉,因此被誉为古诗教学上的一座丰碑。
  二、大珠小珠落玉盘——音韵美
  儿童的思维是直观的、形象的,他们的注意常常指向那些能引起兴趣的对象。教师的语言音韵美,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除了做到语言准确、语法规范外,还应注意语气的轻重缓急,做到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充分展示音韵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感到审美的愉悦,这样才能处处牵动学生的思维。相反,缺乏变换的语言则似寺庙诵经,催眠入静,学生既不能兴奋也不能适度焦虑,难与教师思维同步。由此可见节奏对教学语言感染力的重要作用。有了一定的文学素养和底蕴,语文老师的课堂语言还应该习得一些节奏音律方面的技巧,这就好比一个美人有了天生的丽质之后若能配以华冠、美饰就会更加明艳动人。
  三、一片天真蕴于心——童趣美
  小学语文的受教群体是少年儿童,少年儿童有其年龄阶段独有的特点,他们纯洁天真,无所做作,他们是带着对学习的真诚愿望进入学校的,他们的心中充盈着想象的激情,蓄积着创造的欲望,对这个五彩的世界,有着太多太多梦幻般的期待。一项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儿童最喜欢的文学体裁就是童话,因为童话故事最符合他们的形象思维特点和这个年龄阶段的审美需求:他们理解不了太深刻的东西,却能很容易感知白雪公主的善良美丽、卖火柴小女孩的孤独可怜、吃不到葡萄的狐狸的狡猾可恶……而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就担负着放飞儿童梦想的责任。那么,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特别是低段语文教学中我们又如何从孩子的审美需求出发去教学呢?我认为一个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始终保持一份童真、一份童心,把自己也当成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并在课堂教学中用儿童话的口头语言和姿态语言表现出来。
  四、智慧之果乐中取 ——幽默美
  让我们先来思考一个严肃的问题:为什么孩子不喜欢学习而喜欢游戏、电视?答案显然易见,学习的过程是辛勤的、刻苦的、枯燥无趣的,而我们每个人在不受外界压力的情况下总是本能地喜欢轻松、自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从这个角度看,学习的本身就是与儿童的天性背道而驰的,这就造成许多儿童学习的焦虑以及厌学的情绪的产生。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如何尽力去帮助孩子克服和抵消这种消极情绪给学习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孩子枯燥、压抑的学习活动变得更为轻松、明快一些呢?我想教师课堂语言的风趣幽默正是一剂良方。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洛曾说的:“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
  教学语言的幽默是指教师依据教学实情,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的一种含蓄精练、诙谐有趣、意味深长、富有暂理的语言来组织教学,它是一个教师一瞬间闪现的思维的火花,是性情豁达、思想乐观的自然流露,是一种健康而完美的精神状态,也是构成优秀教师品质的一个要素。
  所述,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应是情感的,鲜活的,生动的,有生命力的。作为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不断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让它更丰盈、润泽,更有营养。愿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能关注课堂语言艺术,让这种艺术之美成为学生心中一种微妙的滋养,开成缤纷教坛一朵绚丽之葩!
  参考文献:
  (1)郭启明,《教师语言艺术》语文出版社
  (2)柏恕斌,丁振芳 《教师口才学》中国书籍出版社
  (3)祁昌智,《浅析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2006年9期
  (4)曹金枝,《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2006年9期
  (5)邹永霞,《浅谈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美》《新课程导学》2002年4期
其他文献
在教育领域,信息化教学手段迅速成长日益增多,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使用,给教育现代化带来了广阔的前景,使各科教学充满了生机。信息技术与英语的整合,在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等方面显示出了极大的优势,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一、信息技术中多媒体和网络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多角度创设情景,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英语
期刊
2017年度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校共青团课题研究资助项目,课题批准号【2017ZD192】  在2016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规定:增设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着眼于每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是新课程
期刊
摘要:幼儿期是影响和塑造一个人性格的重要时期,早期的教育和熏陶会在一个人性格中留下深深的印迹。德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园教育之首要任务。我们应对幼儿进行适时适度的德育教育,创造优良环境,开展丰富活动,给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为其形成、发展、巩固良好的个性奠定基础,让德育伴随幼儿成长。  关键词:德育 以美育人 幼儿园教育  兴化市景范幼儿园创建于2012年9月,是江苏省优质幼儿园。自
期刊
所谓课堂互动,实质是相对独立的生命个体之间在学习过程中相互促进,相互推动,是师生双方或生生之间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交流思想和情感、传递信息并相互影响的过程。课堂教学中的互动,就其存在形式而言,主要有两种: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改变传统的老师控制课堂、学生被动听讲的局面,师生共同探讨、共同研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以引导,学生给老师以启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生生互动
期刊
高考考纲明确指出:对数学能力的考查,以逻辑思维能力为核心,全面考查各种能力,强调考题必须具有探究性、综合性、应用性。因而数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应用生活实例培养探究能力  在探究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有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那就是面对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数学问题时,因为缺乏生活经历和解决问题的经验,相当一部分学生觉得无从下手,如何打破这一僵局呢?我的做法是让
期刊
“把厚书读薄,把薄书读厚”这是经常用到的学习方法。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历史教学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历史课程从六年级开始进行。但是,六年级学生却是非常不适应,他们从来都没系统的接触过,要想让他们牢牢记住十分困难。所以,教师就要想方设法的改进个人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坚决摒弃死记硬背、高耗低效的方法,用學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带领学生学习历史,传承中华文化。因此,教学中,我十分注意历史知识 “厚”与“
期刊
问题是思維的动力,创设良好的问题是激发思维的有效方法。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思维特点,在教学的重点、难点或关键处设计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一、确立问题目标,使学生主动参与  新课程要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创造能力,要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以“探索”为核心来设计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练中悟”。如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学中,我不是直接把等腰三角形的特征归纳出来,而是让学生先通过折纸
期刊
内容摘要:任何一所学校、班级,学困生都有一定比例。学困生问题不止困扰着学困生自己,同时也困扰着家长、教师。长期以来,广大的中小学教师和家长以及心理专家都在研究这个热点问题,试图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加应该探究学生产生学习困难的成因。只有弄清学困生的成因,对症下药,这样方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学困生 教育策略  每当高考、中考季,捷报频传时,对自己的学生取得好的成绩都感
期刊
摘要:《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要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让学生对物理产生兴趣已成为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将笔者在教学中结合当地实际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几点做法加以总结。  关键词:实验 教学 兴趣 生活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是发展最成熟,高度定量化的精密科学
期刊
摘要:任何的学习,包括知识、技能、品德、行为习惯都是在一定的学习动机的推动下进行的。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一般说来,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通常指来自内部的学习动力,比如对学习、知识本身或对学习过程的兴趣,做这些活动能够带来愉悦的情感。外部动机通常指来自外部的压力的选择。来自外部压力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学习能力低下,不能持久,还会引发厌学、压抑、被动等一系列副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