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开拓课堂空间的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展开课外阅读,教师要用引领的方式避免学生对课外读物进行模式化阅读。本文将以《儒林外史》为例子,介绍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展开课外阅读。教师通过设置悬念,激发阅读欲望;咀嚼细节,体会文章魅力;组织活动,讨论专题等方法都能有效开拓课堂空间,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关键词】
课外阅读 儒林外史 初中语文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课外阅读,给学生创造展示和交流的机会。然而在目前初中语文课外阅读中还是存在不少问题。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学生习惯被动接受知识,对文章的阅读也趋于模式化,并未对课外阅读的文章进行深入感悟。这导致学生的课外阅读缺乏内在驱动力,阅读效果自然也会受到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开拓课堂空间的方法,给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相应的指导,促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课外阅读的乐趣,并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一、设置悬念,诱导积极心理
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介绍一些将要阅读的作品的思想内容,简要介绍一下其艺术特色,让学生产生对该作品的好奇感,这样能促使学生在课外积极展开主动阅读。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介绍的过程中设置一些具有悬念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揭秘的想法展开阅读,则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好。
在鼓励学生阅读《儒林外史》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先介绍一下各个学者对其的评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鲁迅称这部作品‘其文戚而能谐,婉而多讽’,吴微教授称其有着高妙的讽刺艺术,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高峰。它早就被翻译成英、法、德等多种语言,获得了国际世界的一致好评,被认为能和薄伽丘、塞万提斯等人的作品媲美。大家想不想见识一下这本书究竟如何展开讽刺,讽刺的又是什么呢?”这样一段话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教师还可以用设置悬念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如:“范进为何路过考场时竟然放声大哭,哭得死去活来;范进为何在考试成功后反而发疯?这些秘密,都需要大家在阅读的过程中自己寻找答案。”这样的悬疑也促使学生更深入地探究文章。
如果能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进行引导,则学生的心灵更容易被触动,学生也会更主动地进行阅读探索,进而会产生一些阅读的愉悦感。同时,在阅读一些长篇的作品时,学生也不会有不耐烦等消极心理产生,反而会在内在驱动力的鼓舞下更积极地展开阅读。
二、咀嚼节选,体验语言魅力
在语文课本中往往有一些节选自经典名著的课文,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节选课文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深入品味文章的语言魅力。这样便能让学生逐步掌握如何合理阅读文章、分析文章的内容,体会文章的情感。此时再让学生进行原著的阅读,学生便有了努力的方向,知道该如何入手进行分析。
教师可以将课文《范进中举》作为范例,指导学生如何展开阅读。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作者的讽刺艺术,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找出文中众人在范进中举前后的不同点,进行对比,分析作者为何要用如此夸张的笔墨写出人们的丑态。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找出文中的词句,并分析其展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如范进被胡屠户骂成“现世宝”,为何还唯唯诺诺地说“岳父见教的是。”为何被吐了痰在脸上,也依然没有半点脾气。为何在急待卖鸡买米时依然保持文人的姿态,“一步一踱”地行走。如果学生能通过分析了解文章的创作手法,那么教师则可以让学生拓展阅读《儒林外史》中的其他篇目,如运用类似的方法分析一下周进等人的性格特点。
借助节选课文能起到由点到面的效果,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也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学生在探究节选课文的过程中,对作品会产生一些整体认知,这些整体认知对于学生下一步的全文阅读自然也会产生有利的因素。
三、开办沙龙,组织专题交流
在名著导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某些主题进行专门的探究,然后在学生完成课外阅读后再组织沙龙,让学生就自己探究发现的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学生为了更好地展开讨论,必然会做好书面或口头准备,并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这样也能让教师得到反馈,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
在学生完成《儒林外史》的阅读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主题交流沙龙,以“《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为主题展开探讨。学生可以各自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并和其他的同学进行互动交流。如有学生分析了文章,提出作者展现的是当时文人的众生相,虽然没有一句褒贬,但是却通过人物的行为、内心等展现出人物的丑态,揭露了社会的病态。这种不评价,只白描的手法展現了作者高超的讽刺能力。还有学生认为作者擅长运用对比的方式来进行讽刺,且有一些细节描写也十分逼真,这也提高了讽刺的效果。学生的展示体现了学生的探究效果。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各种不同形式的阅读沙龙,除了让学生自己进行主题交流以外,教师还可以邀请一些专家来给学生进行讲解,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亲子阅读,将家长也邀请到沙龙中,介绍亲子阅读的情况等。这些方法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指导学生展开名著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适当利用一些课堂空间,对学生进行相应引导。这样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让学生对于课外阅读更为关注,更加重视。
【参考文献】
【1】张海彦,周正梅.初中名著阅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9)
【2】费靖静.开展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策略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S2)
开拓课堂空间的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展开课外阅读,教师要用引领的方式避免学生对课外读物进行模式化阅读。本文将以《儒林外史》为例子,介绍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展开课外阅读。教师通过设置悬念,激发阅读欲望;咀嚼细节,体会文章魅力;组织活动,讨论专题等方法都能有效开拓课堂空间,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关键词】
课外阅读 儒林外史 初中语文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课外阅读,给学生创造展示和交流的机会。然而在目前初中语文课外阅读中还是存在不少问题。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学生习惯被动接受知识,对文章的阅读也趋于模式化,并未对课外阅读的文章进行深入感悟。这导致学生的课外阅读缺乏内在驱动力,阅读效果自然也会受到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开拓课堂空间的方法,给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相应的指导,促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课外阅读的乐趣,并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一、设置悬念,诱导积极心理
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介绍一些将要阅读的作品的思想内容,简要介绍一下其艺术特色,让学生产生对该作品的好奇感,这样能促使学生在课外积极展开主动阅读。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介绍的过程中设置一些具有悬念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揭秘的想法展开阅读,则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好。
在鼓励学生阅读《儒林外史》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先介绍一下各个学者对其的评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鲁迅称这部作品‘其文戚而能谐,婉而多讽’,吴微教授称其有着高妙的讽刺艺术,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高峰。它早就被翻译成英、法、德等多种语言,获得了国际世界的一致好评,被认为能和薄伽丘、塞万提斯等人的作品媲美。大家想不想见识一下这本书究竟如何展开讽刺,讽刺的又是什么呢?”这样一段话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教师还可以用设置悬念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如:“范进为何路过考场时竟然放声大哭,哭得死去活来;范进为何在考试成功后反而发疯?这些秘密,都需要大家在阅读的过程中自己寻找答案。”这样的悬疑也促使学生更深入地探究文章。
如果能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进行引导,则学生的心灵更容易被触动,学生也会更主动地进行阅读探索,进而会产生一些阅读的愉悦感。同时,在阅读一些长篇的作品时,学生也不会有不耐烦等消极心理产生,反而会在内在驱动力的鼓舞下更积极地展开阅读。
二、咀嚼节选,体验语言魅力
在语文课本中往往有一些节选自经典名著的课文,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节选课文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深入品味文章的语言魅力。这样便能让学生逐步掌握如何合理阅读文章、分析文章的内容,体会文章的情感。此时再让学生进行原著的阅读,学生便有了努力的方向,知道该如何入手进行分析。
教师可以将课文《范进中举》作为范例,指导学生如何展开阅读。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作者的讽刺艺术,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找出文中众人在范进中举前后的不同点,进行对比,分析作者为何要用如此夸张的笔墨写出人们的丑态。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找出文中的词句,并分析其展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如范进被胡屠户骂成“现世宝”,为何还唯唯诺诺地说“岳父见教的是。”为何被吐了痰在脸上,也依然没有半点脾气。为何在急待卖鸡买米时依然保持文人的姿态,“一步一踱”地行走。如果学生能通过分析了解文章的创作手法,那么教师则可以让学生拓展阅读《儒林外史》中的其他篇目,如运用类似的方法分析一下周进等人的性格特点。
借助节选课文能起到由点到面的效果,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也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学生在探究节选课文的过程中,对作品会产生一些整体认知,这些整体认知对于学生下一步的全文阅读自然也会产生有利的因素。
三、开办沙龙,组织专题交流
在名著导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某些主题进行专门的探究,然后在学生完成课外阅读后再组织沙龙,让学生就自己探究发现的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学生为了更好地展开讨论,必然会做好书面或口头准备,并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这样也能让教师得到反馈,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
在学生完成《儒林外史》的阅读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主题交流沙龙,以“《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为主题展开探讨。学生可以各自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并和其他的同学进行互动交流。如有学生分析了文章,提出作者展现的是当时文人的众生相,虽然没有一句褒贬,但是却通过人物的行为、内心等展现出人物的丑态,揭露了社会的病态。这种不评价,只白描的手法展現了作者高超的讽刺能力。还有学生认为作者擅长运用对比的方式来进行讽刺,且有一些细节描写也十分逼真,这也提高了讽刺的效果。学生的展示体现了学生的探究效果。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各种不同形式的阅读沙龙,除了让学生自己进行主题交流以外,教师还可以邀请一些专家来给学生进行讲解,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亲子阅读,将家长也邀请到沙龙中,介绍亲子阅读的情况等。这些方法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指导学生展开名著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适当利用一些课堂空间,对学生进行相应引导。这样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让学生对于课外阅读更为关注,更加重视。
【参考文献】
【1】张海彦,周正梅.初中名著阅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9)
【2】费靖静.开展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策略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