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凡走向伟大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ysun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汪寅仙女士与我同庚,生于1943年,论月份稍小于我,都属羊。几去宜兴,虽未谋面,因同是66岁,心里便亲近了许多。此文刊发时,恰是汪女士的生月,喜上加喜也!
  66是一个吉祥的数字,双六与双八都算得上大寿年。俗话常说: “六六大顺”,她的事业、她的生活、她的家庭,在吉祥六六的陪伴下,一定会一片和谐、一片美满、一片兴旺。
  在紫砂行业里,汪寅仙声名在外,许多年前即已是蟾宫折桂,大名鼎鼎了。
  紫砂产于江苏宜兴,更准确一点为“丁蜀镇”,这个镇与瓷都“景德镇”并称为中国陶瓷史上的两大重镇,1943年6月,汪寅仙就出生在宜兴丁蜀镇的陶瓷世家。可谓上苍注定的得天独厚。
  三岁看大,六岁看老。人的一生常常在幼小的时候的一件小事、一个机遇就决定了。
  汪寅仙上小学时,宜兴紫砂工艺厂的前身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在学校的操场上举办了一个展览,出于好奇,小小的汪寅仙也去看了,许许多多精彩纷呈的紫砂作品,骤然间一览无余的展现在这个女孩子面前,如同电闪雷鸣一刹那击中了她幼小的心灵,她被深深的震撼了。许多年以后,汪寅仙谈起这件事仍是激动不已,她说:“我的家庭出身就是搞的陶瓷,就是一般日用陶瓷,大缸啊罐子啊什么的。建筑陶瓷,卫生陶瓷也都做过,但是从没有见过这样的艺术陶瓷,当时看到紫砂做的一些小茶壶、瓜果啊等等,就放在外面学校的大操场上展览的时候,我就想将来我要干这一行该有多好。后来小学毕业,那一年正好紫砂厂招收第二批学徒,我知道这个消息后,就去报考了这个学徒班。进场的时候有一个简单的考试,每个考生给一块泥巴,让考生作成圆形,方形。一位老艺人还在黑板上画了一幅《喜鹊登梅图》,让我们考生做一个临摹,口试时,问我为什么来学紫砂?我说:‘从小我就听到紫砂是中华闻名的陶瓷,我是很向往的。’”于是,汪寅仙顺利地通过了考试,一位未来的中国紫砂大师就这样无意有意之间将生命的航班驶进她辉煌事业的轨道。
  从丛林上看日出,初升的太阳仿佛被千枝万条网住一样,旭日毫不理会那万千干扰与阻挡。一个劲的向上缓缓升起。汪寅仙的起步非常流畅但也充满了艰辛。
  1956年11月,13岁的汪寅仙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吴云根学习紫砂陶手工成型法。一年多以后的1958年4月转师跟蒋蓉学艺。蒋蓉大师我们曾有过交往,老人爱唱也爱听唱。书法很不错,还亲手为我写过“艺缘”两个大字,多年以前曾留下过美好的回忆。现细看汪寅仙女史的大作,许多地方都显露出乃师之风,有过之而无不及,也使我平添了更多的感慨。
  1959年,她跟随朱可心学习仿制国家一级文物《项圣思桃杯》,大获成功,并作为国家艺术珍品随文化部艺术交流送往前苏联及东欧各国展出。
  《项圣思桃杯》,杯高7厘米,杯口径10.5厘米,作者圣思。此紫砂桃杯,色呈赭红,泥质温润细腻,形制剖桃之半为杯体,构思精绝,造型完美,以苍劲的桃枝做把手,桃叶、枝蔓、果实为基座。整个杯体上塑大小老嫩14片桃叶,均以立体塑造。婀娜多姿、叶脉清晰、精工巧做,技艺绝伦,在古今壶艺中叹为观止。杯口外沿刻有唐代许砧的《醉吟》诗:“阆苑花前是醉乡,踏翻王母九霞觞。群仙拍手嫌轻薄,谪问人间作酒狂。”中的前两句,吟诗会意,可领悟壶艺家胸中丘壑和创作理念。作者圣思,史籍上未见记载,其生平无从考证,此杯现藏于南京博物院,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桃形紫砂杯。
  仿制这样一件稀世珍宝无疑是非同小可的事,汪寅仙跟随她的师傅朱可心经历了无数个不眠的日日夜夜,鞠躬尽瘁,全力以赴。为她早期奠基一生大厦的根底铺下了最雄厚的基础。根据汪寅仙自己回忆:“当时厂里决定仿制《项圣思桃杯》,从南京博物院借来实物。由我师傅朱可心仿制,他当时是管理生产的主任,接到任务后,就全身心投入,夜以继日地工作。我是被工厂选定每天随他身边,以学、看为主的学生。那年冬天,他经常用一条长围巾双层叠起搭在肩颈上,披着一件旧棉大衣坐在床前的桌旁制作紫砂陶杯一直到深夜。在又冷又疲劳时,他就着几粒虾米或两块豆腐干喝下一盅酒,又继续干起来。我也常陪他干到深夜12点左右。每天晚上他总是催我先回去,等我走后,他还要干到第二天凌晨两三点钟。有时听到鸡鸣才息手。就这样花费了四个月的功夫才完成了“桃杯”的制作。朱师傅对艺术的追求,钻研的劲头,一般人很难做到,他的敬业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成了鼓舞我前行的动力。”
  写到这里我微微闭上眼睛,眼前闪现出一幅画面:解放初期的破旧厂房里,夜已很深了,阴暗的笼罩下,两支灯泡闪动出淡淡的黄光,一老一小两个人在紧张的忙碌着,凛冽的寒风从破烂的门窗缝隙中挤了进来,灯光也摇曳起来,屋里更冷了,紧张工作着的老人和女孩额头沁出汗珠,他们全然忘记了深夜的寒冷,又过了一会,女孩催促着疲惫不堪的师傅休息,师傅停下手,活动片刻筋骨,从桌子一旁拉过两碟小菜,女孩子倒上酒,师傅猛饮一口,出了声长气,开始慢慢的小酌。屋内又复归宁静了。
  多么生动的早期的陶艺人工作生活的真情写照啊!就是在那个年代,就是在这样的场所,中国紫砂艺术的前辈们,舍身忘己的制作出了一件又一件举世震惊的珍稀国宝。也正是在那种环境中孕育培养出了我们今天的陶艺大师。汪寅仙的讲述是平静的,无色彩的,但听到她这番话的人犹如鸣雷轰顶,眼前是五彩斑斓的。正是她和她的前辈们,用双手书写了中国紫砂的历史。艺术使她和他们从过去走向未来,从平凡走向伟大!
  同龄的我由衷地钦佩汪寅仙,近古稀之年却青春仍在。今年春节刚过,他便出现在北京农业展览馆的大厅里,左手执一把半成品紫砂大壶,右手拿着工具现场表演制作。周围拥挤聚来的观众对大师的技艺赞不绝口。我看到了几张现场照片,汪寅仙精神矍铄,从容淡定,倾心专注、风华依旧,那应是大师最动人的一刻。
  著名主持人杨澜曾问电影演员陈冲:“你什么时候最美?”陈冲眯着眼睛想了一会说:“我想作为演员,美的时候太多了:《小花》里的纯真,《末代皇帝》里的娇柔,奥斯卡颁奖礼上的华贵……”同样的问题,每一个上杨澜节目的女嘉宾都会回答。有人说是第一次穿上妈妈缝制的礼服的时候,有人说是第一次听到腹中胎儿心跳的时候,有人说是男朋友第一次深情地注视自己的时候……然而杨澜说都不是,因为女人最美的时刻与平日里所发生的事件和费尽心机所做的种种努力没有直接关系。杨澜的解释是:美丽的极致是忘却自己的一刻,这时的自我不仅是最自然的,因为不必取悦任何人;也是最独特的,因为没有任何人可以和你相比较。这是只属于你的内心体验,是发自生命本源的炫目光环。所以我要说,照片中的汪寅仙,年逾花甲,旁若无人,全身心地投入,制作着她一生的挚爱,这就是一位中国紫砂大师最美的最光彩最能体现她本色人生的一刻。   汪寅仙是一位非凡的女性,她不仅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而且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诸多头衔与荣誉如同一道道光环为她编织了一顶为人羡幕的多重桂冠。其实她早已是功成名就,功德圆满。尽可以意气风发,坐享其成,远离那万般辛苦,享受本该属于她的清福。不料她还是一如当初,始终做着一个闲不住的人。这才有了2009年2月12日在全国农展馆众目睽睽之下当众表演的一幕。一位紫砂艺术家在新的世纪里为人们展现出新的风采。
  汪寅仙几十年间创作了大量作品,其中花货占据着极大的比重。在多种多样的紫砂造型中,花货应算是一个大类,它的起源及其发展与紫砂史同步。
  所谓花货大多取材于自然,来源于生活,如松、竹、梅、菊、树藤、瓜果等。经取舍提炼,夸张变化,使匠心独具的精巧构思有声有色、妙趣横生。制作者往往在壶体上堆雕捏塑各种花果乃至动物。源于生活再高于生活,终极追求一种完美逼真。从宜兴羊角山古窑址所发掘的紫砂残片资料看,始于北宋中期的壶嘴上就捏塑有兽头做装饰。到了明代,有将银杏树的瘿节捏塑而成的《供春壶》,这是紫砂历史发展的最好见证,几经岁月沧桑磨砺的树干树皮。真假莫辩,表面呈现丰富的指纹,妙趣天成,壶咀、壶把甚至壶形本身都像自然生长的枝梗,自如舒展。有诗赞曰:“脱尽人巧殊众工,神工鬼斧难雷同。”作为最早留名的紫砂艺人,“供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是第一个把紫砂壶这一生活用品提升到艺术高度的人。人们在欣赏不施铅华,不敷金碧的宜兴茶具时,必定要提到《供春壶》。
  汪寅仙说:“《供春壶》是紫砂有历史记载的第一件作品。关于它的命名有这样一个故事,‘供春’为宜兴吴颐山府中的家童,明弘治、正德年间,随吴颐山在宜兴湖滏镇金沙寺读书,寺内有一僧善制紫砂壶。供春随僧学制壶,他在闲暇之余照着银杏树的树瘤捏了一把,所制之壶名噪一时。喜爱它的文人墨客随以供春的名字命名‘供春’。
  《供春壶》也是花货的第一把壶。朝代更迭,年轮交替,如今它早已成为历史。汪寅仙在前人的基础上,先继承再创新,她手中源源不断涌出的花货,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每一件都可与“供春壶”相媲美。巧夺天工,也巧夺了古人。
  汪寅仙是一位孜孜以求、不断进取的人,她从前辈手中接过了紫砂“花货”的传统技艺。又在数十年不间歇的探索中发扬光大。从她创作的《圣思桃杯》、《南瓜壶》,《弯把梅桩壶》以及《大一粒珠》、《回方壶》、《秦汉壶》等都深深打上了汪家印记。
  紫砂事业是汪寅仙一生不懈的追求,永无止境、永无尽头。她的理想与她的艺术紧紧地捆绑在一起,感动了无数推崇她和景仰她的“粉丝”与受众。2006年她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及民间艺术文化杰出传承人,实至名归。
  汪寅仙是当今公认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她半个世纪的创作态度,始终是缜密严谨,精益求精,三思后行。九朽一罢。她坚持将传统的基因,创新的元素合二为一,了无痕迹的融汇契合,一脉相承,一气贯通,一手形成属于她自己的崭新理念,最终在她一件又一件的作品中体现。让作品展示于世界,让作品问鼎于未来。
  汪寅仙是一位经得起岁月洗礼,真金烈火,历史沉淀,大浪淘沙,最终靠作品说话的人。
其他文献
九朝古都洛阳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提到洛阳,就不能不提其显赫的背景:牡丹花城,华夏第一王都,中华民族的摇篮等等,称谓数不胜数。这些光环见证了洛阳曾经的辉煌与荣耀,也证明了其在历史上地位的重要性。洛阳是一个地下文物相当丰富的城市,在我国的考古事业有着重要的地位。  时下,全国都在盛行收藏热,催生了大大小小数不清的1日货市场、古玩城、艺术品交易中心。然而能整合起鉴定专家、学者与藏友为一体
期刊
景德镇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要想在有着千年辉煌陶瓷艺术历史的瓷都站稳脚跟,是很不容易的;要想在人才济济的当代景德镇脱颖而出,是很艰难的。一位女性陶瓷美术家凭着她对景德镇陶瓷艺术的酷爱、凭着她执着的追求和创新、凭着她对陶瓷艺术的灵性和悟性,在陶瓷艺术创作道路上取得了成功。无论是陶瓷山水画作品,还是陶瓷人物作品,都形成了鲜明的个性,并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近十多年来,蔡玲玲创作了很多陶瓷作品,这些作品
期刊
五、鎏金镜    鎏金是一种金属加工工艺,亦称“涂金”、“镀金”、“流金”,是把金和水银合成的金汞剂,涂在铜器表层,加热使水银蒸发,使金牢固地附在铜器表面不脱落的技术。从河南信阳长台关战国早期楚墓出土的鎏金铜带钩等器物分析,春秋末期或战国早期已出现鎏金工艺,而从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楚大官·糟钟”来看,它的鎏金技术已相当的成熟。陕西茂陵一号随葬坑出土的鎏金竹节熏炉与炉盖说明汉代的鎏金技术已
期刊
桂林的谢天成,是我近年来结识的诸多青年画家中颇具自己面貌的一个。1982年,我正在广州休假作画,在湖南宾馆大厅看到了他所绘的《奇峰醉墨》《漓江云意》,笔力浑厚而自成天趣,画风泼辣而别有韵致,我当即喝彩。见了面才知道,他原来竟是三十有二的青年。  当年夏秋,我九上黄山,天成紧随左右。我们老小同游于奇峰叠峦之间。我看了他画的《黄山松雾图》,知其画业日进,已然从前贤的圈子里跳了出来,立定精神,自张一军。
期刊
黄小玲,1968年出生于湖南醴陵。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湖南省陶瓷艺术大师,中国陶瓷协会副理事、湖南省陶瓷协会副会长,湖南省人大代表、株洲市工商联执委、醴陵市工商联副会长、醴陵市文联副主席、醴泉窑艺总设计师。2006、2007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收藏家最喜爱的陶瓷艺术大师”,2007年被评为全国轻工行业劳动模范,2008年被评为湖南三八红旗手、湖南省十佳创业成功女性。
期刊
融汇古今,妙手精琢,器成天下    2009年11月120,美国精英杂志《时代周刊》刊登文章发出“向中国学习”的声音。西方国家从进口中国工业产品,到如今越来越多的进口中国文化和价值观。而处在高速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人,也重新从传统文化中吸收养料。传统艺术品作为中华文明的最佳载体,它的拍卖转手,屡屡成为国际性的文化事件。传统的,才是经典的;中国的,更是世界的——中国传统艺术正迎来伟大复兴的春天。  国
期刊
二十年的生命,异常灿烂又异常短暂,犹如昙花一现,更犹如划破黑夜的一颗耀眼流星,令人赞美又令人痛惜。翻检中国瓷器烧造历史,如此生命短暂而又成就不凡的,大概只有北宋汝官瓷器与之相似。但两者相比,文化背景及文化价值意义大相径庭。我觉得,近代醴陵釉下五彩瓷的价值意义与历史地位更重要一些。  ——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故宫博物院研究员 王莉英  醴陵,位于湖南省东部,与江西接壤。此地交通便利,水陆相连,制
期刊
釉下五彩,是清末湖南醴陵窑创烧的一种瓷器装饰技法,它以五彩缤纷的色调,优美清新的艺术风格,精致巧妙的工艺技法,丰富多样的花色品种,在中国瓷坛独树一帜。1915年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拿回了金质奖章,被国外舆论誉为“东方陶瓷艺术的高峰”。但由于烧造历史短,传世作品稀少,半个多世纪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以至于翻遍解放后出版的种种中国陶瓷史著作,也很难见到她的踪影。人们不禁要问:她当时究竟达到了
期刊
2009年12月16日,河北省曲阳定窑“六合同春”瓶被国家博物馆收藏,收藏仪式在“国博”贵宾厅隆重举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文增先生,河北省一级工艺美术大师蔺占献先生,河北省一级工艺美术大师和焕女士,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先生、馆长办公室主任李向平女士、藏品保管部主任朱珠女士,中共曲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银蜂女士,曲阳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金明先生,中国《收藏界》杂志社社长高玉涛先生等,出席了收藏
期刊
编者按:2009年12月19日风云聚会,由“全国工商联古玩商会鉴定中心”、中国《收藏界》杂志社、《收藏快报》及河南洛阳居业房地产开发公司等单位联合发起“全国文物鉴定专家洛阳高峰论坛”在洛阳八方阁鉴宝中心隆重举行。席间众多国内顶尖专家、学者、收藏家高屋建瓴、各抒己见,围绕着“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鉴定家”主题展开讨论,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紧迫感弘扬正气、解析时弊、立论鲜明、振聋发聩。本次会议由活动的倡导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