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2009年12月19日风云聚会,由“全国工商联古玩商会鉴定中心”、中国《收藏界》杂志社、《收藏快报》及河南洛阳居业房地产开发公司等单位联合发起“全国文物鉴定专家洛阳高峰论坛”在洛阳八方阁鉴宝中心隆重举行。席间众多国内顶尖专家、学者、收藏家高屋建瓴、各抒己见,围绕着“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鉴定家”主题展开讨论,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紧迫感弘扬正气、解析时弊、立论鲜明、振聋发聩。本次会议由活动的倡导者、全国古玩商会鉴定中心主任王立军先生和中国《收藏界》杂志社社长高玉涛先生主持。此次与会专家人数之众、层次之高,堪称前所未有。(按发言顺序将与会专家的论点摘录如下:)
王立军(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工商联古玩商会鉴定中心主任):
我们希望每一个专家都是有益于人民的专家。此次会议的专家均是全国鉴定界的精英,文博系统的专家资料多、见得多、理论与实际联系的很好。我们选的这次高峰论坛综合了各方面权威专家,目的就是为老百姓服务。老百姓挣钱不容易,只有专家们互相团结,互相尊重,才能把这个事情做好。这个会议结束以后,我希望我们专家按照这个会议的精神把这个工作做好,我准备跟中国文联联系,成立中国鉴定家协会,吸纳真正有能力、有学识、有形象、有口才、高品质的专家,为繁荣规范我国收藏市场鞠躬尽瘁。
高玉涛(中国《收藏界》杂志社社长):
今天我们邀请到的都是国内顶尖专家、学者、收藏家,还有国家权威媒体如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而且他们都派出了资深记者。这次论坛不仅专家的级别高,媒体的级别也高,希望每个专家的观点简略、深刻,具有代表性与指导性,使得这次论坛能够对完善和促进中国文物界市场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李彦君(北大资源学院文物学院院长、玉器鉴定专家):
据中国收藏家协会统计,目前中国有7千万人民在搞收藏,就目前混乱的收藏品市场而言,谁最权威?谁来鉴定鉴定家?我们拍卖行没有任何监督机构。我呼吁国家应成立一个包括针对拍卖市场、鉴定专家的监督管理部门,规范行业体制,促进行业建设。
张广文(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玉器鉴定专家):
我们专家团队应该投身到民间的鉴定中去,有一些专家参加民间的鉴定活动比较多,有些比较少;还有的有人找上自己,有鉴定工作就做一做;还有些专家认为民间鉴定工作微不足道。我认为作为专家一定要彻底了解并详细掌握民间收藏市场和民问地方性文化,从而填补两者间的差异空隙,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民众。
王春城(古陶瓷鉴良专家、首都博物馆副研究员):
作为专家要注重自我修养,在修养中使我们的业务、业绩能够提高。大家也不要认为专家什么都懂,专家要常说自己不懂。术业有专攻,怀着谦虚谨慎的态度认真钻研,修炼自身内功,不要做市场上鉴定家中的“虾活”。
王伯昭(著名电影演员、收藏家):
收藏爱好者要时时监督民间鉴定机构,一定要将每次鉴定所开具的发票及相关藏品鉴定证书保存好,将来有什么事情可拿来当做依据。我从收藏者的角度呼吁我们专家,主观上提高个人修养和品质,市场千变万化,不能老沉醉在旧的知识中,因为市场在不停出花招。
金申(佛造像鉴定专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加强自身的业务修养,业务水平的提高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对于搞收藏的人来说,对于专家不要迷信,不要苛求。
曹宏志(天津文物商店总经理):
咱们的文物市场是什么?是一个大杂烩。一方面是文玩轻重,一方面是民俗旧藏,但是我想问一下,我们市场有真东西吗?中国现有7千万人在搞收藏,可这庞大的收藏队伍手中的藏品赝品率却高达85%,数字触目惊心。收藏中国,试问谁在收藏中国?中国被谁收藏了?
丘小君(收藏家、鉴定家):
我们知道海外回流是改革开放近—二十年才开始的事情,我们国家的文物近一百年都是往外走的,出去了无数藏品。我们的文物工作者要把这个海外回流做一个引导,我们的企业家、有能力的收藏家更要引导,不管是在拍卖行还是展销会上拍卖。
杨丹霞(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书画鉴定家):
我在故宫从事文物鉴定工作二十多年,有个很深的感受,我们永远都需要学习,所以作为专业研究人员,我们要苦练内功、与时俱进,不断地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提高自己的涵养。
刘亚谏(中华民间藏品鉴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建立中国民间鉴定的管理机制问题至关重要,一要有鉴定行业立法,制定《中国民间鉴定法》;二要明确行政监管,在国家文物局设立中国民间鉴定收藏司,组建全国最权威的鉴定机构和仲裁机构;三要设立鉴定机构的准入制度;四要把鉴定人员的资质体系纳入国家职称制度。
阎正(著名书画家、艺术评论家):
在每一个城市都应该有鉴定家和收藏家,大家在一起充分活动、研讨,把收藏事业繁荣起来,延续下去。真正有延续性的就是收藏家、鉴定家的活动,这种活动多了,就是咱们国家的文物古玩生机勃勃的春天。
王邦华(中国收藏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
收藏是一个文化活动,我们一定要引导收藏,并不是投资投机行为,现代看到的都是这个东西值多少钱,而不是多有文化价值。呼吁大家更多关注现代大师的东西,现代的收藏品,咱们别老是钻到文物里面。下一次的高峰论坛,一定要跳出文物的圈子,做现代艺术品的收藏。
张小兰(中国文化报国际文化部主编):
作为鉴定家应该有爱心,多说一些话,多普及一些知识,利用这个平台团结起来,在全国形成一种有良知的鉴定家的气候,这个气场如果越来越大,这种开伪鉴定证书的专家就有所收敛。
方书华(《寻宝》栏目主编):
从06年开始到现在,中央电视台从艺术品投资到鉴宝到寻宝,走了将近60个城市。作为鉴定家来说,应用我们丰富的知识、用独特的眼光再去看看我们的文物甚至宝物,用淡然的心态去处理,这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钱新(书法家、金陵书法研究院院长):
中国上下五千年,集中了中国人的儒家、道家、佛家的各种艺术方式,我们如何把这种缘分和幸福在我们作为专家的层次上转化为市场,我认为过去艺术品的能工巧匠们,他们是用生命和虔诚的心态对待艺术品,使我们中国的艺术品进入了世界的最高殿堂。
毛晓沪(古陶瓷鉴定专家、北京华夏物证陶瓷鉴定研究所所长):——
我有一个观点,跟其他朋友不同,我非常欣赏造假高手。为什么现在艺术品市场这么乱?我觉得关键的问题不在于造假,关键的问题在于鉴定队伍的混乱,很多带有国家博物馆光环的专家,他们在这个市场上实际上没有起到非常好的作用。我希望收藏者们记住,没有权威的专家,只有权威的“收藏”。
蔡国声(杂项鉴定专家):
“初学三年,走遍天下;再学三年,寸步难行”,如果我们专家不与时俱进,不加强自身的修养,以自己以前所谓的经验倚老卖老,常会出偏差闹笑话,而且贻误子孙。
金运昌(北京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故宫博物院古书画部副主任、书画鉴定家):
国家有鉴定委员会,但是明文规定,是专为博物馆服务,不为个人服务。民间自发鉴定机构太多、太烂,没有公信力。但我始终认为,真正的高手在民间,他们直接战斗在第一线,有些甚至直接深入到窑口,深入到工厂,知道造假、贩假的各种奥妙。所以在这方面,博物馆的专家真是需要向他们虚心地学习。
高阿申(陶瓷鉴定专家):
我很注意一点,就是看假东西,看假东西相当有好处,因为假东西它是在发展的,真东西有时候是静止的,假东西有时候超越了真东西,在仿制上日新月异。所以我建议大家多看假东西,在这个基础上增加自己的经验,磨练眼力。
高鸿(书画鉴定专家):
市场需要我们的专家从小做起,对任何一个拍卖现象、任何一个造假现象进行深入的研究。对待市场、对待作品说真话,不说假话,对社会负责、对艺术负责、对历史负责。
张德祥(古家具鉴定专家、中国古家具研究会秘书长):
有人说这些年收藏热是媒体炒作的原因,我认为不是这样,是市场的需求,收藏再热也热不过房地产跟汽车。我们走到穷乡僻壤,在国家经济最不好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看到农民在农舍里,贴年画、写对联等,这种陈设文化在中华文化上是源远流长、根深蒂固的。所以我们说收藏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国人有佛、儒、道等所讲的宁静致远。
贾文忠(青铜器鉴定专家、中国青铜研究会会长):
我在全国主要是搞文物修复和复制的,大家不要打击作假的人,应该打击卖假的人。艺术品市场没真理所言,问题出在专家,我们每位鉴定工作者都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鉴定水平,不说假话,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鉴定家。
张如兰(杂项鉴定专家、北京市文物局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副研究员):
作为从事文物事业的工作者,要在文物事业当中宣传文物法,在为老百姓鉴定当中,宣传文物政策,使老百姓懂得哪些是在文物收藏范围之内,让大家懂得《文物法》。所以在文物鉴定当中,也是我们普及《文物保护法》的过程,也是我们宣扬中国文化的过程。这是我们的职责。
余光仁(《收藏快报》、《东方收藏》主编):
一个开明的专家,应该是对这个社会有一种神圣的责任感,这一点恐怕包括我在内我们所有的专家都是有一种崇高的责任。中国著名瓷器泰斗耿宝昌说过一句话,他说第一个要科学,第二个要科学,第三个还是科学。
张淑芬(杂项鉴定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
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给我们遗留下的文化并不是都在博物馆,个人的收藏也是保护。所以专家有必要走进民间与广大的收藏爱好者,进行学习交流,每一次的鉴定都是面试的考试。去伪存真,这是我们每个专家的义务,也是我们的责任。
王育成(杂项鉴定专家、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教授):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比较安定,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大家的文化素质也在不断地提高,要在这个时候做点事,这个事实际上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或者渐进工作。鉴宝工作就是在推动文物事业的发展,我们也是在顺应这个。
黄鼎(书画鉴定专家、浙江大学教授):
我呼吁年轻一代的从事鉴定工作的人,做到“三好”鉴定家。第一是眼力好,我们鉴定对了,是保护文化,我们鉴定错了,无形中就等于造假;第二口才要好,我们对社会要有引导的作用,有些经营家为了经营,始终在误导消费者,往往只说真伪,不说好坏;最后是人品好,年轻鉴定家的道义感,社会责任感非常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将关系到我们国家文化事业的发展,是收藏市场的发展趋势问题。
夏天星(书画鉴定专家):
在中国上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经济的复兴,老一代的鉴赏家、玩家,已经烟消云散了,我们在座的玩儿的也罢,鉴赏的也罢,是新兴的一代,在混乱当中不断整理,这要求什么?我个人认为要凭良心。
高明利(河南省古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
收藏队伍有两种群体,一种是大众收藏,一种是高层收藏,相对占据多数的就是大众收藏,如何能服务好大众收藏才是我们今天坐在这里的专家首要的任务。
包章泰(中国荣宝出版集团董事长、收藏家):
我是从小喜欢收藏,收藏大概有30多年。我从收藏开始自己就研究学习,经常向一些专家请教。作为收藏家,希望在今后收藏的旅途中,能够与专家们亲密接触。
刘少英(中国荣宝出版集团总编辑、书画家):
古玩这一行有文物收藏就有鉴定,文物收藏是大众化,鉴定是我们专家的义务和责任,在文化和收藏鉴定的过程当中,我发现,文物记载了历史,而且又通过文物考证了历史,通过鉴定又进一步地去认识和了解历史。希望喜欢古董的人们,更精深地去了解我们的历史和文物存在的重要性。
郭震(洛阳居业集团董事长、三砚居·八方阁鉴宝中心的董事长):
非常感谢各位专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这次论坛。我们八方阁鉴宝中心想用企业的建造模式去建立一个章程,去组织八方阁的专家团队和会员体制,更好地为咱们国家的文化作出一些贡献来。也想用企业经营的体制,把文物收藏、文化遗产收藏提到一个高度。
胡萍(洛阳八方阁鉴宝中心总经理):
这次高峰论坛可以讲是中国建国以来鉴定家最多的论坛,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本次论坛圆满成功的举办,无论对于在座的各位专家,还是广大的收藏爱好者们,以至于千千万万的老百姓们都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情。这样的论坛我们会经常举办,每年都会举办,我相信,我们能够推动历史!
王立军(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工商联古玩商会鉴定中心主任):
我们希望每一个专家都是有益于人民的专家。此次会议的专家均是全国鉴定界的精英,文博系统的专家资料多、见得多、理论与实际联系的很好。我们选的这次高峰论坛综合了各方面权威专家,目的就是为老百姓服务。老百姓挣钱不容易,只有专家们互相团结,互相尊重,才能把这个事情做好。这个会议结束以后,我希望我们专家按照这个会议的精神把这个工作做好,我准备跟中国文联联系,成立中国鉴定家协会,吸纳真正有能力、有学识、有形象、有口才、高品质的专家,为繁荣规范我国收藏市场鞠躬尽瘁。
高玉涛(中国《收藏界》杂志社社长):
今天我们邀请到的都是国内顶尖专家、学者、收藏家,还有国家权威媒体如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而且他们都派出了资深记者。这次论坛不仅专家的级别高,媒体的级别也高,希望每个专家的观点简略、深刻,具有代表性与指导性,使得这次论坛能够对完善和促进中国文物界市场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李彦君(北大资源学院文物学院院长、玉器鉴定专家):
据中国收藏家协会统计,目前中国有7千万人民在搞收藏,就目前混乱的收藏品市场而言,谁最权威?谁来鉴定鉴定家?我们拍卖行没有任何监督机构。我呼吁国家应成立一个包括针对拍卖市场、鉴定专家的监督管理部门,规范行业体制,促进行业建设。
张广文(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玉器鉴定专家):
我们专家团队应该投身到民间的鉴定中去,有一些专家参加民间的鉴定活动比较多,有些比较少;还有的有人找上自己,有鉴定工作就做一做;还有些专家认为民间鉴定工作微不足道。我认为作为专家一定要彻底了解并详细掌握民间收藏市场和民问地方性文化,从而填补两者间的差异空隙,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民众。
王春城(古陶瓷鉴良专家、首都博物馆副研究员):
作为专家要注重自我修养,在修养中使我们的业务、业绩能够提高。大家也不要认为专家什么都懂,专家要常说自己不懂。术业有专攻,怀着谦虚谨慎的态度认真钻研,修炼自身内功,不要做市场上鉴定家中的“虾活”。
王伯昭(著名电影演员、收藏家):
收藏爱好者要时时监督民间鉴定机构,一定要将每次鉴定所开具的发票及相关藏品鉴定证书保存好,将来有什么事情可拿来当做依据。我从收藏者的角度呼吁我们专家,主观上提高个人修养和品质,市场千变万化,不能老沉醉在旧的知识中,因为市场在不停出花招。
金申(佛造像鉴定专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加强自身的业务修养,业务水平的提高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对于搞收藏的人来说,对于专家不要迷信,不要苛求。
曹宏志(天津文物商店总经理):
咱们的文物市场是什么?是一个大杂烩。一方面是文玩轻重,一方面是民俗旧藏,但是我想问一下,我们市场有真东西吗?中国现有7千万人在搞收藏,可这庞大的收藏队伍手中的藏品赝品率却高达85%,数字触目惊心。收藏中国,试问谁在收藏中国?中国被谁收藏了?
丘小君(收藏家、鉴定家):
我们知道海外回流是改革开放近—二十年才开始的事情,我们国家的文物近一百年都是往外走的,出去了无数藏品。我们的文物工作者要把这个海外回流做一个引导,我们的企业家、有能力的收藏家更要引导,不管是在拍卖行还是展销会上拍卖。
杨丹霞(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书画鉴定家):
我在故宫从事文物鉴定工作二十多年,有个很深的感受,我们永远都需要学习,所以作为专业研究人员,我们要苦练内功、与时俱进,不断地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提高自己的涵养。
刘亚谏(中华民间藏品鉴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建立中国民间鉴定的管理机制问题至关重要,一要有鉴定行业立法,制定《中国民间鉴定法》;二要明确行政监管,在国家文物局设立中国民间鉴定收藏司,组建全国最权威的鉴定机构和仲裁机构;三要设立鉴定机构的准入制度;四要把鉴定人员的资质体系纳入国家职称制度。
阎正(著名书画家、艺术评论家):
在每一个城市都应该有鉴定家和收藏家,大家在一起充分活动、研讨,把收藏事业繁荣起来,延续下去。真正有延续性的就是收藏家、鉴定家的活动,这种活动多了,就是咱们国家的文物古玩生机勃勃的春天。
王邦华(中国收藏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
收藏是一个文化活动,我们一定要引导收藏,并不是投资投机行为,现代看到的都是这个东西值多少钱,而不是多有文化价值。呼吁大家更多关注现代大师的东西,现代的收藏品,咱们别老是钻到文物里面。下一次的高峰论坛,一定要跳出文物的圈子,做现代艺术品的收藏。
张小兰(中国文化报国际文化部主编):
作为鉴定家应该有爱心,多说一些话,多普及一些知识,利用这个平台团结起来,在全国形成一种有良知的鉴定家的气候,这个气场如果越来越大,这种开伪鉴定证书的专家就有所收敛。
方书华(《寻宝》栏目主编):
从06年开始到现在,中央电视台从艺术品投资到鉴宝到寻宝,走了将近60个城市。作为鉴定家来说,应用我们丰富的知识、用独特的眼光再去看看我们的文物甚至宝物,用淡然的心态去处理,这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钱新(书法家、金陵书法研究院院长):
中国上下五千年,集中了中国人的儒家、道家、佛家的各种艺术方式,我们如何把这种缘分和幸福在我们作为专家的层次上转化为市场,我认为过去艺术品的能工巧匠们,他们是用生命和虔诚的心态对待艺术品,使我们中国的艺术品进入了世界的最高殿堂。
毛晓沪(古陶瓷鉴定专家、北京华夏物证陶瓷鉴定研究所所长):——
我有一个观点,跟其他朋友不同,我非常欣赏造假高手。为什么现在艺术品市场这么乱?我觉得关键的问题不在于造假,关键的问题在于鉴定队伍的混乱,很多带有国家博物馆光环的专家,他们在这个市场上实际上没有起到非常好的作用。我希望收藏者们记住,没有权威的专家,只有权威的“收藏”。
蔡国声(杂项鉴定专家):
“初学三年,走遍天下;再学三年,寸步难行”,如果我们专家不与时俱进,不加强自身的修养,以自己以前所谓的经验倚老卖老,常会出偏差闹笑话,而且贻误子孙。
金运昌(北京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故宫博物院古书画部副主任、书画鉴定家):
国家有鉴定委员会,但是明文规定,是专为博物馆服务,不为个人服务。民间自发鉴定机构太多、太烂,没有公信力。但我始终认为,真正的高手在民间,他们直接战斗在第一线,有些甚至直接深入到窑口,深入到工厂,知道造假、贩假的各种奥妙。所以在这方面,博物馆的专家真是需要向他们虚心地学习。
高阿申(陶瓷鉴定专家):
我很注意一点,就是看假东西,看假东西相当有好处,因为假东西它是在发展的,真东西有时候是静止的,假东西有时候超越了真东西,在仿制上日新月异。所以我建议大家多看假东西,在这个基础上增加自己的经验,磨练眼力。
高鸿(书画鉴定专家):
市场需要我们的专家从小做起,对任何一个拍卖现象、任何一个造假现象进行深入的研究。对待市场、对待作品说真话,不说假话,对社会负责、对艺术负责、对历史负责。
张德祥(古家具鉴定专家、中国古家具研究会秘书长):
有人说这些年收藏热是媒体炒作的原因,我认为不是这样,是市场的需求,收藏再热也热不过房地产跟汽车。我们走到穷乡僻壤,在国家经济最不好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看到农民在农舍里,贴年画、写对联等,这种陈设文化在中华文化上是源远流长、根深蒂固的。所以我们说收藏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国人有佛、儒、道等所讲的宁静致远。
贾文忠(青铜器鉴定专家、中国青铜研究会会长):
我在全国主要是搞文物修复和复制的,大家不要打击作假的人,应该打击卖假的人。艺术品市场没真理所言,问题出在专家,我们每位鉴定工作者都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鉴定水平,不说假话,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鉴定家。
张如兰(杂项鉴定专家、北京市文物局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副研究员):
作为从事文物事业的工作者,要在文物事业当中宣传文物法,在为老百姓鉴定当中,宣传文物政策,使老百姓懂得哪些是在文物收藏范围之内,让大家懂得《文物法》。所以在文物鉴定当中,也是我们普及《文物保护法》的过程,也是我们宣扬中国文化的过程。这是我们的职责。
余光仁(《收藏快报》、《东方收藏》主编):
一个开明的专家,应该是对这个社会有一种神圣的责任感,这一点恐怕包括我在内我们所有的专家都是有一种崇高的责任。中国著名瓷器泰斗耿宝昌说过一句话,他说第一个要科学,第二个要科学,第三个还是科学。
张淑芬(杂项鉴定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
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给我们遗留下的文化并不是都在博物馆,个人的收藏也是保护。所以专家有必要走进民间与广大的收藏爱好者,进行学习交流,每一次的鉴定都是面试的考试。去伪存真,这是我们每个专家的义务,也是我们的责任。
王育成(杂项鉴定专家、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教授):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比较安定,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大家的文化素质也在不断地提高,要在这个时候做点事,这个事实际上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或者渐进工作。鉴宝工作就是在推动文物事业的发展,我们也是在顺应这个。
黄鼎(书画鉴定专家、浙江大学教授):
我呼吁年轻一代的从事鉴定工作的人,做到“三好”鉴定家。第一是眼力好,我们鉴定对了,是保护文化,我们鉴定错了,无形中就等于造假;第二口才要好,我们对社会要有引导的作用,有些经营家为了经营,始终在误导消费者,往往只说真伪,不说好坏;最后是人品好,年轻鉴定家的道义感,社会责任感非常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将关系到我们国家文化事业的发展,是收藏市场的发展趋势问题。
夏天星(书画鉴定专家):
在中国上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经济的复兴,老一代的鉴赏家、玩家,已经烟消云散了,我们在座的玩儿的也罢,鉴赏的也罢,是新兴的一代,在混乱当中不断整理,这要求什么?我个人认为要凭良心。
高明利(河南省古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
收藏队伍有两种群体,一种是大众收藏,一种是高层收藏,相对占据多数的就是大众收藏,如何能服务好大众收藏才是我们今天坐在这里的专家首要的任务。
包章泰(中国荣宝出版集团董事长、收藏家):
我是从小喜欢收藏,收藏大概有30多年。我从收藏开始自己就研究学习,经常向一些专家请教。作为收藏家,希望在今后收藏的旅途中,能够与专家们亲密接触。
刘少英(中国荣宝出版集团总编辑、书画家):
古玩这一行有文物收藏就有鉴定,文物收藏是大众化,鉴定是我们专家的义务和责任,在文化和收藏鉴定的过程当中,我发现,文物记载了历史,而且又通过文物考证了历史,通过鉴定又进一步地去认识和了解历史。希望喜欢古董的人们,更精深地去了解我们的历史和文物存在的重要性。
郭震(洛阳居业集团董事长、三砚居·八方阁鉴宝中心的董事长):
非常感谢各位专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这次论坛。我们八方阁鉴宝中心想用企业的建造模式去建立一个章程,去组织八方阁的专家团队和会员体制,更好地为咱们国家的文化作出一些贡献来。也想用企业经营的体制,把文物收藏、文化遗产收藏提到一个高度。
胡萍(洛阳八方阁鉴宝中心总经理):
这次高峰论坛可以讲是中国建国以来鉴定家最多的论坛,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本次论坛圆满成功的举办,无论对于在座的各位专家,还是广大的收藏爱好者们,以至于千千万万的老百姓们都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情。这样的论坛我们会经常举办,每年都会举办,我相信,我们能够推动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