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G20132203
【文章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需要的金融人才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创新能力。本文概述了金融人才市场供求现状,并分析了传统交融教学的问题,并就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金融教学模式做出深入探讨,以期为我国金融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市场导向;金融学教学;金融人才;创新
0 引言
随着金融行业的飞速崛起,使得我国金融行业的改革进入了攻坚时期,为了使我国金融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我国应该在实施人才强国的战略基础上实施金融人才战略,以满足目前中国的金融经济发展的需要。面对时代的变迁,传统的培养金融行业人才的模式的弊端也就不断暴露,比如对人才的培养没有较高的创新能力;又如我国多数大学培养的毕业生实践能力比较弱。同时从目前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和市场对于这一方面人才的需求结构来看,市场既需要创新研究方面的高素质的人才、管理方面的高端人才,更需要大批有完善的金融理论和在金融业务的实践中的完备型人才。所以,在社会不断变革,金融业飞速发展的状况下,对经济相关专业的人才教育和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1 金融人才市场供求现状
1.1金融人才市场供求失衡问题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贸易大国来说,市场对于金融方面的人才需求是相当大的,虽然我国每年毕业于金融相关专业的学生众多,但是对于金融相关专业人员培养目标仍然不能与目前金融行业的发展相适应,培养的实用型和复合型人才较少,因而出现了相关专业毕业生数量大而合乎市场的金融人才缺少的这一矛盾。
从目前我国金融经济领域的供求矛盾看,一方面,国内外市场对金融经济方面的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许多企业的专业人才严重匮乏,经济金融方面的人才紧缺;另一方面,从我国各大院校相关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人数不断上升,很对的高校毕业生面临着严重的就业压力和就业形势。出现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在于,目前我国金融业需要的是专业性,复合型人才,对金融业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但是高校在培养人才时不够注重其质量和实践方面的学习,这样就无法满足社会的发展和金融行业改革的需要。所以说,当前我国高校金融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教育中注重质量和实践的学习。
面对这种窘境,金融学的教学必须在考虑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生就业的适应性下,兼顾考虑这个专业的针对性。因此在金融学的教学中要将专业课程的学习作为学生的开始实践能力的基础,同时要不断向学生传授关于本学科体系的重要知识,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增强技能的应用,为学生提供具有一定实践性和应用性的专业知识,为金融业培养出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金融实际工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1.2我国金融市场对金融人才的需求
(1)市场需求大
近年来,由于我国加入WTO,外资大量涌人,我国的金融市场呈现多元化的状态,这种情况下,既需要了解本土的本地金融人才,也需要具备国际经验的海外人才。而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下,不仅需要具备全球化资本运营及管理的高端金融专才,还需要很大一部分具有实际业务操作的应用型人才,这就使金融人才市场需求量不断加大。
(2)要求能力强
在国内外市场不断发展的情况下,金融方面人才的能力要求也随之提高,一般来说,金融人才主要需具备以下几种能力:知识基础、创新能力、服务能力、风险管控能力。
2 传统金融教学中的问题
2.1对人才培养理念认识不足
目前高校主要的人才培养包括对于培养人才措施的制定、对于培养者的培养以及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三个方面,它将高校教研融为一体。但是这种人培养的模式往往于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大相径庭,而且大多数的高校金融专业与实际中的金融部门缺乏交流沟通、不了解市场的需求,造成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的情况,而这个问题的出现归根结底是对人才培养理念认识不足形成的。
2.2课程教育建设不完善
在传统的教学课程体系上也存在着缺陷:首先,传统理论的课程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设置不尽规范。目前我国高校金融相关专业知识内容略显陈旧,不能较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缺少课堂的活跃性,使学生在选择和发展上受到限制。其次,学生缺乏学以致用的空间和能力。
2.3实践教学环节较薄弱
现在,我国大多数本科院校中,金融学的实践教学环节还是比较薄弱的,学校重视程度不够。而且在大多数院校资金缺少,学生能力弱的状况下,高校本身也就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经历要求进行实践教学环节,这样就自然而然难于与金融企业建立固定联系,也使企业难于融入高校的实践教学环节。
2.4师资队伍参差不齐
师资力量是我国衡量一个高校的重要指标,也是国家培养人才的必要的因素。而国内的大多数院校的金融师资队伍存在着以下几方面问题:其一是教师规模减小。由于改革开放以后金融企业飞速发展,相关企业用较高待遇吸引人才,很多教师由于这一吸引力离开教育行业。其二是国内高校从事金融教育的教师队伍参差不齐,自身缺乏金融专业的实践,知识传授缺乏实践环节辅助,缺乏针对性必然造成教学效果打折扣,也就无法适应金融业发展的需要。
3 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金融教学模式
现代社会应该建立健全课堂内外的高等教育,以适应市场需求来培养创新型的金融人才,将金融学知识教育与实践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深化实践教学,完善金融教育模式,加强高校与企业的结合,为金融企业输入适合其发展的人才。
3.1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理念
当前高校对于金融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需要加强以外,,还要不断强化学生的金融风险管控意识。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学生个人兴趣的培养以及是否适应社会的需求。首先应该创新教学方式,加强师生互动,满足学生知识所需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于金融学学习及金融行业乐趣;其次是在金融学的基础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学生不断提高创新力和应用能力,成为真正的应用型人才。 3.2完善的课程体系建设
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紧随时代步伐,尤其作为更新换代较快的金融行业,更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完善课程体系:一是在保持现有课程教学的前提下,增加一些新的金融学教学内容,如利率市场化改革、互联网金融等,使学生更好更快的了解目前金融业发展现状及需求。同时在教学的管理模式上进行创新完善,将课堂变为一个多元化的平台,充分发挥学生在金融课堂中的核心作用。
3.3注重实践教学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应该注重教学实践的积极作用。一是学校要发挥其作用,积极安排学生金融机构进行专业实习与操作。二是加大对校外的实习实验基地建设的投资力度和强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三是引导学生广泛积极的开展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经验。四是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通过报考诸如理财规划师、黄金投资分析师一类的执业资格考试强化金融知识的学习效果。
3.4实行有针对性教学
在教学中以“因材施教”原则为指导,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学习水平等材料的分析整理,构建学生的综合素质模型,创建各个学生的特征因素表,分析参与金融学课程学习的不同专业学生的共同专业共性和特性,通过分层教学法,确立有针对性教学体系进行教学,查漏补缺,并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
3.5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
作为教学主体,金融专业教师的教学学术水平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他们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有很强的实践能力。所以高校应鼓励现有专职教师通过和金融机构合作,走出去参与到金融业务实践活动中,使教师无论是知识结构,还是实践能力都能适应市场经济下金融业的发展,并能在课堂教与学中有的放矢。同时高校及相关教育部门应不断提高教师的待遇,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减少教师流失。而且在教师队伍的建设方面,应该将专业教师任职与相关金融专业人员的聘任相结合,使学生能深入金融时间一线,更广泛的接触金融行业的专业知识和实务操作。通过金融专业导师制,有针对性的对学生提供职业导航。在课堂内外根据学生专业特点,有取舍有偏重的提供教学和实践活动,这样才能为经济管理类学生提升金融学科知识和实践空间掌好舵、护好航。
4 小结
在市场为向导的前提下对于金融人才的培养和改革迫在眉睫,培养金融人才的目的是为了使经济管理类毕业生更加适应目前金融行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金融行业的发展。在当前互联网金融、草根金融等新金融现象层出不穷的情况下,只有按照市场发展趋势和需求为导向,对金融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理念做多维度调整,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才能更好的融入职业选择规划和真正参与到金融行业的竞争中。
【参考文献】
[1]李树杰,国晓丽,梁双,构建适应金融人才差异化需求的课程体系[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2]梁玉,韦耀莹,金融学专业教改的整体方式探索(一)——如何通过课程体系的设置达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1年S1期 .
[3]马钦玉,郭志忠,现代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策略研究[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作者简介】
黄蕾: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经管系,讲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
【文章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需要的金融人才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创新能力。本文概述了金融人才市场供求现状,并分析了传统交融教学的问题,并就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金融教学模式做出深入探讨,以期为我国金融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市场导向;金融学教学;金融人才;创新
0 引言
随着金融行业的飞速崛起,使得我国金融行业的改革进入了攻坚时期,为了使我国金融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我国应该在实施人才强国的战略基础上实施金融人才战略,以满足目前中国的金融经济发展的需要。面对时代的变迁,传统的培养金融行业人才的模式的弊端也就不断暴露,比如对人才的培养没有较高的创新能力;又如我国多数大学培养的毕业生实践能力比较弱。同时从目前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和市场对于这一方面人才的需求结构来看,市场既需要创新研究方面的高素质的人才、管理方面的高端人才,更需要大批有完善的金融理论和在金融业务的实践中的完备型人才。所以,在社会不断变革,金融业飞速发展的状况下,对经济相关专业的人才教育和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1 金融人才市场供求现状
1.1金融人才市场供求失衡问题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贸易大国来说,市场对于金融方面的人才需求是相当大的,虽然我国每年毕业于金融相关专业的学生众多,但是对于金融相关专业人员培养目标仍然不能与目前金融行业的发展相适应,培养的实用型和复合型人才较少,因而出现了相关专业毕业生数量大而合乎市场的金融人才缺少的这一矛盾。
从目前我国金融经济领域的供求矛盾看,一方面,国内外市场对金融经济方面的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许多企业的专业人才严重匮乏,经济金融方面的人才紧缺;另一方面,从我国各大院校相关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人数不断上升,很对的高校毕业生面临着严重的就业压力和就业形势。出现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在于,目前我国金融业需要的是专业性,复合型人才,对金融业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但是高校在培养人才时不够注重其质量和实践方面的学习,这样就无法满足社会的发展和金融行业改革的需要。所以说,当前我国高校金融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教育中注重质量和实践的学习。
面对这种窘境,金融学的教学必须在考虑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生就业的适应性下,兼顾考虑这个专业的针对性。因此在金融学的教学中要将专业课程的学习作为学生的开始实践能力的基础,同时要不断向学生传授关于本学科体系的重要知识,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增强技能的应用,为学生提供具有一定实践性和应用性的专业知识,为金融业培养出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金融实际工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1.2我国金融市场对金融人才的需求
(1)市场需求大
近年来,由于我国加入WTO,外资大量涌人,我国的金融市场呈现多元化的状态,这种情况下,既需要了解本土的本地金融人才,也需要具备国际经验的海外人才。而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下,不仅需要具备全球化资本运营及管理的高端金融专才,还需要很大一部分具有实际业务操作的应用型人才,这就使金融人才市场需求量不断加大。
(2)要求能力强
在国内外市场不断发展的情况下,金融方面人才的能力要求也随之提高,一般来说,金融人才主要需具备以下几种能力:知识基础、创新能力、服务能力、风险管控能力。
2 传统金融教学中的问题
2.1对人才培养理念认识不足
目前高校主要的人才培养包括对于培养人才措施的制定、对于培养者的培养以及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三个方面,它将高校教研融为一体。但是这种人培养的模式往往于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大相径庭,而且大多数的高校金融专业与实际中的金融部门缺乏交流沟通、不了解市场的需求,造成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的情况,而这个问题的出现归根结底是对人才培养理念认识不足形成的。
2.2课程教育建设不完善
在传统的教学课程体系上也存在着缺陷:首先,传统理论的课程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设置不尽规范。目前我国高校金融相关专业知识内容略显陈旧,不能较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缺少课堂的活跃性,使学生在选择和发展上受到限制。其次,学生缺乏学以致用的空间和能力。
2.3实践教学环节较薄弱
现在,我国大多数本科院校中,金融学的实践教学环节还是比较薄弱的,学校重视程度不够。而且在大多数院校资金缺少,学生能力弱的状况下,高校本身也就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经历要求进行实践教学环节,这样就自然而然难于与金融企业建立固定联系,也使企业难于融入高校的实践教学环节。
2.4师资队伍参差不齐
师资力量是我国衡量一个高校的重要指标,也是国家培养人才的必要的因素。而国内的大多数院校的金融师资队伍存在着以下几方面问题:其一是教师规模减小。由于改革开放以后金融企业飞速发展,相关企业用较高待遇吸引人才,很多教师由于这一吸引力离开教育行业。其二是国内高校从事金融教育的教师队伍参差不齐,自身缺乏金融专业的实践,知识传授缺乏实践环节辅助,缺乏针对性必然造成教学效果打折扣,也就无法适应金融业发展的需要。
3 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金融教学模式
现代社会应该建立健全课堂内外的高等教育,以适应市场需求来培养创新型的金融人才,将金融学知识教育与实践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深化实践教学,完善金融教育模式,加强高校与企业的结合,为金融企业输入适合其发展的人才。
3.1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理念
当前高校对于金融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需要加强以外,,还要不断强化学生的金融风险管控意识。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学生个人兴趣的培养以及是否适应社会的需求。首先应该创新教学方式,加强师生互动,满足学生知识所需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于金融学学习及金融行业乐趣;其次是在金融学的基础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学生不断提高创新力和应用能力,成为真正的应用型人才。 3.2完善的课程体系建设
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紧随时代步伐,尤其作为更新换代较快的金融行业,更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完善课程体系:一是在保持现有课程教学的前提下,增加一些新的金融学教学内容,如利率市场化改革、互联网金融等,使学生更好更快的了解目前金融业发展现状及需求。同时在教学的管理模式上进行创新完善,将课堂变为一个多元化的平台,充分发挥学生在金融课堂中的核心作用。
3.3注重实践教学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应该注重教学实践的积极作用。一是学校要发挥其作用,积极安排学生金融机构进行专业实习与操作。二是加大对校外的实习实验基地建设的投资力度和强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三是引导学生广泛积极的开展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经验。四是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通过报考诸如理财规划师、黄金投资分析师一类的执业资格考试强化金融知识的学习效果。
3.4实行有针对性教学
在教学中以“因材施教”原则为指导,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学习水平等材料的分析整理,构建学生的综合素质模型,创建各个学生的特征因素表,分析参与金融学课程学习的不同专业学生的共同专业共性和特性,通过分层教学法,确立有针对性教学体系进行教学,查漏补缺,并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
3.5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
作为教学主体,金融专业教师的教学学术水平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他们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有很强的实践能力。所以高校应鼓励现有专职教师通过和金融机构合作,走出去参与到金融业务实践活动中,使教师无论是知识结构,还是实践能力都能适应市场经济下金融业的发展,并能在课堂教与学中有的放矢。同时高校及相关教育部门应不断提高教师的待遇,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减少教师流失。而且在教师队伍的建设方面,应该将专业教师任职与相关金融专业人员的聘任相结合,使学生能深入金融时间一线,更广泛的接触金融行业的专业知识和实务操作。通过金融专业导师制,有针对性的对学生提供职业导航。在课堂内外根据学生专业特点,有取舍有偏重的提供教学和实践活动,这样才能为经济管理类学生提升金融学科知识和实践空间掌好舵、护好航。
4 小结
在市场为向导的前提下对于金融人才的培养和改革迫在眉睫,培养金融人才的目的是为了使经济管理类毕业生更加适应目前金融行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金融行业的发展。在当前互联网金融、草根金融等新金融现象层出不穷的情况下,只有按照市场发展趋势和需求为导向,对金融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理念做多维度调整,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才能更好的融入职业选择规划和真正参与到金融行业的竞争中。
【参考文献】
[1]李树杰,国晓丽,梁双,构建适应金融人才差异化需求的课程体系[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2]梁玉,韦耀莹,金融学专业教改的整体方式探索(一)——如何通过课程体系的设置达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1年S1期 .
[3]马钦玉,郭志忠,现代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策略研究[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作者简介】
黄蕾: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经管系,讲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