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之死

来源 :杭州·生活品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wen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郁达夫,这位杭州籍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杰出小说家、散文家、诗人,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名望和地位,人人皆知、无容置喙。
  郁达夫抗战胜利后不久死于南洋苏门答腊,这也广为人知。但是,郁达夫究竟如何死,死因是什么?曾经一度是个谜。日本一些右翼分子,绝口否认郁达夫是死于日本人之手。国内在左倾思潮泛滥时,也对郁达夫在南洋最后的岁月有过不同的评论。
  其实,早在1946年,周恩来获悉郁达夫在苏门答腊殉难之后,就派夏衍去新加坡了解情况。夏衍到新加坡后,亲耳听过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说:“郁达夫不仅掩护了我,还援救了许多被日本人逮捕的侨领。”对郁达夫的丹心热血、以死殉国的壮烈行为,国家早在解放初就颁发了郁达夫革命烈士证明书,这早就有了定论。但郁达夫究竟如何死于日本人之手,用什么工具和方法杀害,死亡的时间究竟在哪一天,杀害的具体细节等,始终是一个不解之谜,成为国际文学界关注的一大悬案。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郁达夫殉难70周年。我们在纪念与回忆郁达夫殉难的时候,肯定会关注到郁达夫的死因真相究竟为何?我不觉想起30年前的一幕往事,把我亲身目击和听闻的情况告诉广大读者。
  1985年9月,正是郁达夫殉难40周年。在郁达夫的家乡——浙江富阳,举行了规模盛大的“纪念著名作家郁达夫烈士殉难4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与会共300多人,有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多名国外郁达夫研究者,有我国著名的作家、学者,有郁达夫的众多亲属、子女。当时,我在杭州市作协任职,负责接待部分中外作家,有幸与他们交谈,听到他们不少真知灼见。特别与柯灵、王西彦、徐开垒、楼适夷、许杰等老先生接触,更使我受益匪浅,了解到当年抗战文学的面貌。其中,还有大会邀请的日本学者伊藤虎丸和铃木正夫,更从日本带来了研究郁达夫最新成果——被害的真相。
  就在这次会议上,铃木正夫发表了一个《郁达夫被害真相》的调查报告。结论是:“意外地并且非常遗憾地发现,赵廉(郁达夫当时的化名)的确是被日本宪兵所杀害。”“死亡的时间就是在1945年8月29日失踪的当晚,在苏门答腊巴爷公务荒郊的黑夜。不是用凶器,而是被日本宪兵的手,紧紧扼死……”
  当这位穿着黑西装的正直日本学者,竖起手指向全世界宣布这一历史真相时,全场震惊了!在场的数十位中外媒体记者,以最快的速度向全球报道了这一条特大新闻。这一宣布,不光解开了郁达夫“失踪”“被害”的真相之谜,而且将郁达夫牺牲的日子由习惯的9月17日提前了半个多月。而且这些是从日本学者口中说出来:“意外地并非常遗憾地……确是日本宪兵所杀害”,一锤定音,下了最后的结论。
  会后,我采访了这位有正义感的日本学者。他告诉我,大学时代,他就对中国文学很有兴趣,对中国伟大作家鲁迅、郭沫若、郁达夫非常尊敬。他的老师就是研究鲁迅的日本著名学者。可是他对郁达夫之死始终搞不明白,究竟如何死的?当时的年轻一代日本学者认为:郁达夫与日本关系密切,日本人对郁达夫和他的作品均很尊敬,不可能将他杀害。所以,郁达夫失踪之后,到底如何结局,他要从日本方面来求证。于是,他开始了漫长的取证工作,为了探明郁达夫的死因,铃木正夫孜孜不倦进行了几十年的调查和研究,与伊藤虎丸教授共同编印、出版了三大册《郁达夫资料》。
  铃木正夫多次到新加坡、印尼等地去实地调查,踏勘了苏门答腊巴爷公务的郁达夫住处、日本兵营和丛林、山丘。他也曾经访问了当地与郁达夫有过关系和接触的相关人士;查阅了当年的报刊、书籍以及日本军队的花名册,并对杀害郁达夫有关系的日军宪兵队名单逐一进行排查、核实。最后终于发现了当年杀害郁达夫的凶手至今还活着,当年是巴爷公务宪兵队的一个班长,宪兵队的同伙都说是他去荒野执行杀害郁达夫的命令,就在秘密逮捕郁达夫的那天夜里。
  有了这一条可靠线索,铃木正夫就不懈地寻找这个宪兵班长,并希图与他联系。可是时隔多年,人事昨非,困难重重;人虽然找到了,对方却一口拒绝,既不承认当年有这样的事,更不肯同铃木正夫见面。铃本正夫再三要求与他恳谈,交换意见;对方就是毫不通融、坚不吐实。这件事甚至惊动了少数日本右翼分子,他们对铃木正夫声嘶力竭进行威胁,气势汹汹地扬言要除掉他。但铃木正夫学者的正义和真诚,感动了这个宪兵班长的妹妹,她答应帮铃木正夫的忙去做哥哥的工作,让他吐露当年郁达夫失踪事件的真相。
  终于,在这次来富阳开会的前三天,在对方妹妹的说服和牵线下,这个当年宪兵班长最后总算同意与铃木正夫在东京一家咖啡屋见面。
  “只有将真相发表出来,才能得到良心上的宽慰,才能得到被害者家属和与这件事有关联的人,以及中国人民的谅解和宽慰。”在铃木正夫的再三说服下,对方同意将真相公布于众。他是在1945年8月29日的深夜,将赵廉押到荒郊的林莾,用“武士道”的黑手,死死卡在郁达夫脖子上,最后扼死断气。他请铃木正夫到郁达夫家乡后,向死者家属表示忏悔,代他献上一束花。不过,他一再要求:自己已经年老,来日无多,请不要公布他的名字。
  铃木正夫在富阳讲台上宣布这个消息后,全场一阵骚动。不光会场上的作家、学者悲欣交集,而且郁达夫的子女也为之动容。他们天南海北出生在不同的地点,经历了沧海桑田不同的遭遇,今天有幸第一次“合家欢”团聚,有不少还是从来没有回到故乡见过父亲的故居。最小的女儿郁美兰那年正好40岁,她是郁达夫失踪遇难后第二天出生在巴爷公务的住所,现在才知道爸爸是怎么死的。
  会后,我陪同伊藤虎丸和铃木正夫来到鹳山上离郁达夫故居不远的“双烈亭”,在郁达夫衣冠塜前,铃木正夫恭恭敬敬献上一束鲜花,表示刽子手的真诚忏悔。历史不容抹杀,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残暴杀害中国人的滔天罪行将记在全世界善良人民的心中。
其他文献
《轻尘》  作 者:高梁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简 介:罗马老城区,一座偶尔闹鬼的公寓里,住着美丽孤独的中餐馆领座小姐小鱼。大厨王大江渐趋平庸的爱情对她正迅速地失去吸引力,但她又无力摆脱。就在此时,貌似阴郁高傲的意大利律师江尼出现在小鱼的生活中。她竭尽全力企图抵挡他的魅力,但心底却充满了对他的生活及所属社会阶层的深深向往……  近日,由浙江文艺出版社推出的长篇小说《轻尘》,为我们描绘了一群“
期刊
近年来,杭州致力于打造全国闻名的“礼仪之都”,“最美司机”“斑马线让人”等事件的宣传报道使杭州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进一步推进“美丽杭州”建设,杭州传媒品牌促进会与杭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等单位共同举办2014“美丽行者”活动,宣传文明驾车、文明出行,弘扬谦和礼让之风,鼓励表彰遵章守纪的“美丽行者”,让“美丽行者”活动在交通中得到延续和彰显,让美德成为马路新风尚。  2013年12月2日,“美丽行
期刊
已经过去的2015年春节,有一篇“返乡日记”文章在网上爆红。作者是上海大学80后博士生,他的家乡是湖北大别山的某个乡村。二十多年的家乡记忆和朴素感情,让他在文中深情关切了老家触目惊心的孤寡老人和留守老人现象,为无数被废弃和变卖了的乡村小学和中学而悲怆,还有为“农村大学生”更严峻的就业问题表达强烈不满。虽然这篇原题《近年情更怯,春节回家看什么》的文章笔墨朴实、情真意切,引起了数百万人的叫好和感叹,但
期刊
如今在饭局上,人们经常碰到这一幕:当一道菜上来,有人不是伸出筷子夹菜,而是举起手机拍照。微信朋友圈上,晒各种美食图片已成为“拉仇恨”的一道风景线。  对这种做法,有人乐此不疲,有人嗤之以鼻。我一般并不反对,偶尔也会掺合一把。但我知道,许多人对这一举动的意味,并不那么了解。那些掏出手机拍照并发微博、朋友圈的人,或许不明白,这不仅是在把自己的私人生活公共化,还可能是将他人的私生活曝光于众。  私人生活
期刊
七奶奶八十多了,七奶奶胡说八道是出了名的,譬如,她说,她一梳头,梁上就有动静,什么动静,她不能说,反正是有动静。  七奶奶,冬天皮袄,夏天拷皮衫,纺绸裤,一看就是有来头的。这样跟你说吧,前个三十年,七奶奶闻一记桶里的水,就知道这水是哪里一口井吊起来的。那时候一条巷里有七八口井,哪里跟哪里啊,一般人,弄都弄不灵清。  三十年前,一条巷里,两百来户人家,只有七奶奶家备有狗油,这是七奶奶的父亲七公公传下
期刊
初夏时分,又是杜鹃花开时,节日的主人,是天台山上的云锦杜鹃。山野间常见的映山红,曾邀得多少路人驻足,眼下已悄然退隐远去。这姗姗来迟的云锦杜鹃,则在温暖的五月,将山门轻轻打开,盛装素裹,笑脸迎来八方宾客。原本宁静的峰林间,顿时车水马龙,人声熙攘,栖息在枝头的鸟儿,也闻之雀跃。  云锦杜鹃古名“娑罗”,俗称“佛花”,也叫千花杜鹃,是一种常绿乔木,树高四五米,冠呈浑圆,主干分明,旁枝逸出,树干显着黑褐色
期刊
立夏的第五天。  田间:蓑衣,笠帽,一个人,一头牛。  这一幕,就好像是从唐诗宋词里走出来的。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  在五联,牛已越来越少。我问父亲,这次能否雇到犁田佬,为我们的大田翻耕。父亲说,有点难。我们整个的千人大村,如今只剩了三头还是四头牛。我们这片田畈,距犁田佬的家有些远,足有三里地。只我们家一丘田用牛来耕,他得挑着犁、耙、耖几百斤重的
期刊
杭州柳浦渡坐落在钱塘江畔,上有白塔。自古以来,大江东去,塔影阡陌,风帆点点,渔人撒网捕鱼。晨曦中,小船在波浪里时隐时现,滩边牛羊悠然,牧童短笛,白塔与六和塔遥相对峙,构成了江上一幅最美的图画。  白塔为杭州最古老的佛塔之一,建于吴越王钱俶时期(929—988年),因宝塔采用纯白石材故名,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古代,我国南北运输主要依赖水运,钱塘江上舟楫如棱,有运货、有打鱼、有官员赴任的、赶考的读书人
期刊
我父母都是绍兴人,我从小则是在杭州的郊区生活的,要我写年俗,很有可能是杭州和绍兴混搭的,好在以前有句话叫杭州萝卜绍兴种,反正从大处说,无论绍兴还是杭州都可算是江南地域。而我的少年时代,物质生活还相当贫乏,我理解的年俗,大约就是农业社会里年年重复代代相传的那一部分,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吃,二是信仰和禁忌,这是两个最大的问题。  我十八岁找到了第一份工作,算是跟年俗有了一点关系。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
期刊
孝子坊,又名周孝子弄。南起清波街西段,北至河坊街的西段,与荷花池头相对,长约一百六十米,宽约三米,是一条沥青铺面的小巷。这条巷以孝子命名。那这位孝子是谁呢?  孝子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的孙子周之官,他避金兵而南迁杭州至此居住。《杭郡诗辑》载:南逃至杭州,家产全无,仅保留元祖公像,在艰难之时,仍以祖像为重,虽多污渍痕迹,依稀可辨“宋玺及董元宰题字”。  周之官,字待圣,兄弟五人,皆友爱,住在一起不分家
期刊